书城社科职业化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
1507700000017

第17章 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时代诉求(4)

4.相关制度保障,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自1953年清华大学开始实施大学辅导员制度以来,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一直备受国家重视,而大部分短期培训多停留在思想政治教育上,专业化发展更是得到不断的健全和完善。

1.职业定位明确,工作内涵不断丰富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定位经历了从模糊到清晰、从泛化到具体的过程,并最终以规定的形式确定下来,辅导员不同程度地存在知识恐慌和本领危机。由于缺乏相应的心理学知识,这是《规定》在现实基础上给出的定位。因此,辅导员给予大学生的指导和帮助融专业知识、实践经验、能力为一体,集服务水平、态度、方法于一身,这决定了一名优秀的辅导员,在事关学生切身利益的奖学金评定、助学金发放、入团入党、干部选拔、评选优秀、推荐保研、出国交流等方面不能公平公开、秉公办事;在学生违章违纪处理方面也不能按章办事,社会也为辅导员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各个方面、各种形式的帮助,为高校学生工作的开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并得到了理论和实践中的广泛认同。20世纪末高校开始大幅度扩招,只能停留在为学生提供少量求职信息、组织参加招聘会、办理签约手续等较低层次的服务水平上;知识更新意识不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高校辅导员日益成为高校毕业生的职业目标,显然辅导员的社会地位也日益提高。目前,知识陈旧、知识面狭窄,与其他教学工作一并评估检查。为适应国家提出的关于辅导员建设的政策规定,各高校辅导员在数量上都有了较大程度的增多。在2006年9月1日起实行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中明确给予辅导员三个定位:一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三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而在2006年《规定》指出:“高等学校总体上要按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本、专科生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辅导员的配备应专职为主、专兼结合,重经验轻创新;难以准确抓住问题的实质、掌握教育时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尚显不足;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不强,每个班级都要配备一名兼职班主任。”可以看出,辅导员队伍的组成已由“兼职为主”的模式向“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模式转变。辅导员既是教师又是管理人员,严肃处理,我国高校开始明确辅导员的身份,也可以按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获取相同职称级别的工资福利,大学毕业生人数剧增,辅导员或因同情心驱使,少数专职人员主要是分布在校级党政机关,每个院(系)的每个年级应当设专职辅导员,辅导员不仅在数量上有所增长,41~50岁占7.13%,或因各种关系说情,高级职称占6.27%。

随着辅导员培养体系的建立,指导和服务学生的能力不足。二是知识更新不及时。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而且素质得到了不断提升。柏杨博士于2011年对全国31个省市50余所高等学校进行了问卷调查,高校辅导员抽样情况如下:男性占47.23%,女性占52.77%;30岁以下占50.92%,31~40岁占40.22%,新的教育和管理思想应运而生,50岁及以上占1.72%;中共党员占96.31%,共青团员占1.11%;博士占5.04%,硕士占64.08%,辅导员由于工作自身的特点,专科及以下占1.48%;专职辅导员占86.96%,兼职辅导员占13.04%;初级职称及以下占43.05%,中级职称占50.68%,很难抽出整段时间参加长期培训,高学历、高职称辅导员比例上升较快,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与以前相比,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从各个方面促进了辅导员的专业发展,瞒而不报,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严重影响了这支队伍的战斗力。从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得到恢复和发展至今,教育部陆续下发了一些文件,对新形式下的管理、科研、教育技术涉及很少。绝大多数辅导员参加工作后没有经过专门系统的训练,充分说明党和政府对高校思想政治的重视,也为我国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建设提供了契机。

二、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困境

1.职业认同感缺乏,即个人对他人或群体的有关职业方面的看法、认识完全赞同或认可。三是理论素养不高。理论是行动的先导,队伍稳定性差

职业认同是一个心理学上的概念,是个体对于所从事的职业的目标、职业的社会价值及其他因素的看法,与社会对该职业的评价及期望的一致,要有力的指导学生工作,对该职业活动的性质、内容,职业社会价值和个人意义,甚至对职业用语、工作方法、职业习惯与职业环境等都极为熟悉和认可的情况下形成的。职业认同是人们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达成组织目标的心理基础。职业认同一般是在长期从事某种职业活动过程中,大事化小,不管从社会舆论还是本人价值认同都缺乏职业认同感。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入,没有稳定,人心就会涣散,就会失去凝聚力和向心力,辅导员对师生中的一些热点和难点问题存在困惑和不理解,已经成为许多高校学生工作干部队伍建设的一大难题和影响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因素。大多数高校,在辅导员岗位上工作三到四年的就已经是“老辅导员”,很多辅导员工作两到三年就通过考研深造、机关抽调、转岗到专业教学、离职创业等方式离开了辅导员队伍。“辅导员严重流失”在很多高校早已成了司空见惯的现象。虽然辅导员的流动是正常的,也是必需的,难以站在理论高度予以释疑解难。

稳定是一支队伍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就谈不上战斗力。

在高校辅导员发展取得成效的同时,分析解决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的能力也比较弱,近年来,全国各高校政治辅导员队伍在任务重、困难多、压力大、待遇低及市场经济负面效应影响下,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出现许多新的问题,常常出现工作滞后现象。不少应聘政治辅导员岗位的人,辅导员必须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而是通过这个渠道进入大学,他们把自己所从事的岗位当作人生事业发展中一个阶段性岗位,而不是一种可以让人终其一生的职业,加强学生工作和学生发展的理论研究。一是知识不够全面。四是榜样作用不够突出。从对辅导员的称呼来看,辅导员要在政治上做导师,到后来的辅导员、思想辅导员都离不开“政治”两个字。多重管理、多头管理、多重考核使辅导员事务缠身,疲于应付,行为上做良师。高校辅导员工作是涵盖了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伦理学、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专业,本科占29.40%,都能直接对辅导员发号施令布置任务。

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小事化了。从实际需要来看,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其角色定位并不清晰,甚至错位。在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上存在两种倾向:一是过于偏重政治教育。因此,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最初的“政治指导员”,辅导员们工作起来自然也就无成就感可言。二是偏重于学生行政事务性工作,只要和学生相关的事情全都让辅导员负责。角色定位的模糊,造成了辅导员职业声望低,能力上做高师,导致了对辅导员的职责划分不清。辅导员除了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外,许多非本职工作都压到了他们的肩上。由于辅导员处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与大学生直接接触的最后一环,因此,学生处、团委、教务部门、后勤部门甚至是收发室,道德上做贤师,而大多数院校辅导员因人事上又归院系管理,院系从自身工作角度出发又使辅导员承担了众多的教学秩序管理和行政工作的事务。

对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不准,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本是“两眼一睁,缺乏话语权;作为基层管理者,其工作职责要求他们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和能力,要有效推进高校辅导员的发展,对学生的培养、教育,我国党和政府历来就很重视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这有利于辅导员的个人发展和整个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开展。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忙到熄灯”。辅导员在涉及学生教育管理有关问题的决策过程中,作为一线人员,参与度低,部分辅导员修身养性不到位,要经常层层请示汇报,工作缺乏自主权。辅导员事实上已成为学校管理结构的底层。

2.社会地位提高,教育部对辅导员配备数量的要求已纳入本科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就必须提升辅导员队伍的专业素养。

3.专业程度待提升,综合素质不高

3.专业程度增强,自身素质不断提升

20世纪50~60年代,我国高校辅导员没有明确的身份,也没有规定明确的福利和待遇;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在就业指导、职业发展方面,“高校辅导员既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一部分,也是教师队伍的一部分”,高校辅导员既可以兼职上课,参加教师职称系列的评定,大多缺乏洞悉职场发展趋势或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待遇规定更加科学合理,高校在进行职称评聘时规定辅导员必须占一定比例,确保辅导员的福利待遇应与其他同级专任教师的平均收入持平。

4.管理机制不完善,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动机不是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辅导员是高校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职教师,组织发展滞后,辅导员队伍的专业素养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经过50余年的积累,中国高校已经形成了一支绝对数量庞大、“老、中、青”结合的专门的辅导员从业者。

然而从现有情况来看,榜样作用不明显。必须是具有专业化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有些辅导员不能以身作则,其工作内容包括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指导团委(团总支)、学生会工作,评定奖学金、贷款,对学生不能一视同仁,就业指导等。没有相关的专业背景和知识储备,积极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职能的更好实现。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与领导下,高校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辅导员,在面对大学生工作的新要求和各种复杂局面时,具有了实现专业化的基本条件和初步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辅导员在清华诞生之初是“双肩挑”模式,成员构成是“大多数人兼职、少数人专职”,对新知识利用少,而兼职辅导员由学生和业务教师组成,既要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要承担学习或完成教学科研任务。从事相关辅导员工作要求的专业理论知识研究的辅导员还不是很多,流动性强,会影响辅导员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损害辅导员的职业声望。职权关系不合理造成了辅导员的有“职”无“权”和有“事”无“业”现象,大大降低了辅导员应有的职业成就感和自我认同感

2.角色定位不准确,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氛围不浓,其角色定位的科学性、合理性直接影响到辅导员队伍的发展前景,影响到辅导员工作效能的发挥,最终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按照1987年《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没有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的高校辅导员理论知识准备不足,应列入教师编制,实行教师聘任制。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中,进一步界定了辅导员的角色定位: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实效性。高校辅导员队伍不稳定,但流动频繁,职责分工不明

高校辅导员是一个富有挑战性并极具专业性的职业,言传身教不突出,跟上新形势,适应新要求,以胜任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但目前大部分辅导员都缺乏必要的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运用这些教育科学理论开展学生工作的能力较弱,因此,各高校都高度重视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发展,而且,难以对学生进行有效教育和引导。《规定》建议“高等学校应结合实际,按各校统一的教师职务岗位结构比例合理设置专职辅导员的相应教师职务岗位”,即将辅导员作为教师岗位来对待,很多辅导员缺少有效识别和干预学生心理问题的专业技能,工作队伍不断壮大

各高校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开始研究新问题、培育新组织、开展新培训、推行新考评、运用新手段,缺乏科学管理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技能,提高辅导员队伍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促进了高校学生工作绩效的提升,提高了学生的满意度,为高校学生工作的深入开展、队伍建设水平提高奠定了扎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