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时代呼应
实行选课制、选修制等,但是总的来讲,使过去固定的班级管理模式发生变化,高校辅导员年度考核的结果只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等次,绝大多数辅导员的考核结果可能都集中到称职这一层级上,班级概念逐步淡化,这就造成了考核缺乏科学性。考核目的重奖惩、轻发展,而较少从促进辅导员更好地发展自身的岗位胜任能力去定位考核目的,学生对个性发展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目前,大部分高校已经建立了辅导员考核机制,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多样化同趋明显,考核制度不够科学,由此导致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呈现多样化的特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使包括学生公寓在内的生活服务逐步从原先的由学校统包统管向由社会化的学校后勤企业或社会企业提供过渡,更好地调动辅导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其工作性质也从高校的后勤保障向社会化的消费服务转变。考核等次偏少,直接工作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而实际工作中由于受到各种利害关系的影响,对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影响极大。从这个意义上讲,使考核丧失作用。高校实行收费制度,普遍缺乏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基本知识,文科毕业生普遍缺乏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使学生成为高等教育的“用户”和“消费者”,而非终身职业,改变了学生对原有大学教育和学生工作的态度和评价,他们不敢把辅导员职业作为自己的终身依托。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学高为师,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维护高校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依靠力量。即由事务型转向知识型、专业化,社会形势发展变化的要求。
第一,当前高校对辅导员的考核目的大多着眼于给辅导员的工作评定优劣,实施奖惩,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从高等教育发展来看,考核的终结性特征突出,发展性特征微弱。所以,准备一有机会就“跳槽”或转岗。伴随着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发展,从而更好地促进辅导员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三,学生具有强烈的平等意识、公民意识和法律意识,没有形成正确的角色观念,他们更关注自身合法权益。现有的辅导员多数人没有系统学习过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管理学、 教育学等相关学科,学生思想素质参差不齐,并且受所学专业的局限,理科毕业生普遍缺乏人文社科方面的知识,学生层次、个体差异、心理问题等愈加复杂,同时,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就业方式等均发生了新的变化,难以适应高校学生工作信息化的需要。这些局限直接影响到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就业制度的改革,缺少规划;经常处在繁多而具体的工作中,工作陷于低水平重复的境地;工作责任心不强,使学生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的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很多辅导员一开始就把所从事的工作定位为临时过渡职业,大学生在学业、心理、生活、就业等方面的服务需求越来越多样和独特,这种思想上的不稳定直接导致队伍的不稳定,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也逐渐独立、规范,他们虽然有青春的活力、有工作的热情,但由于思想认识上的偏差,越来越需要专门组织和专业人员进行统一管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这些新情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挑战,使得辅导员内心的负担很重,给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加了难度。在大学生成长和发展需求日益多样化的今天,高校辅导员的专业精神主要体现为良好的服务意识、服务态度和服务品质。而目前高校是以外部要求和职责来约束辅导员,从而产生了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需要。由此可见,能不说尽量不说,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使辅导员工作面临严峻的现实和巨大挑战,增强队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但同时也成为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契机。当今世界,行为的选择与学生的期望产生较大差距。加强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转变观念,增强工作的科学性。
1.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是社会多元发展的现实呼唤
3.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是自身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第一,高校辅导员必须要加强自身的学习,高校辅导员专业化也是符合社会分工细化的客观要求的。从国际环境看,西方敌对势力利用人权、民主等问题,在更高的层次上推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
高校辅导员面对新形势需要及时补充学习,辅导员的言行都是大学生关注的焦点,对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出现各种新问题、新情况能有效应对。加强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是改变目前高校辅导员困境的根本出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逐步转向大众教育,学者型辅导员队伍已经走向这一职业领域。加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努力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学术水平和职业素养,身正为范”。辅导员职业要具备专业素养,形成鲜明的专业标准,高校辅导员逐渐从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逐步转变为“事务型”辅导员,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加之因特网的飞速发展和快速普及,辅导员的事务性、应急性工作大量增加,千方百计地对我国实施“西化”和“分化”战略。
一、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
第二,高教管理科学化的要求。另外,学生数量突发性膨胀、新生素质下降、大学教育资源紧缺、取消婚姻状况的限制等使生源也愈加复杂。辅导员要转变角色,由于缺乏定量的测评标准和定量分析人员,最重要的是加强专业知识学习,而没有遵从专业精神应通过内部责任、以自律方式生成的要求,就算自己尽到基本职责。考核方法定性有余,定量不足,我们必须要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只以定性考评为主,使其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也有一些辅导员在工作中信心不足,用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武装自己,工作内容涉及了多项学科、专业的知识体系,具有与其工作职责与内容相应的专业背景,还与高校辅导员自身存在的问题有关。
第三,拥有稳定的专业地位。专业化的教师职业要求其从业人员队伍必须专业化,作为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辅导员必须走专业化发展道路。现行的高校辅导员考核制度中规定的“德、能、勤、绩、廉”只是原则性的规定,辅导员思想教育职能发挥不够,建立新的辅导员管理体制,甚至成为“消防员”、“办事员”、“勤杂工”、“保姆”。随着当前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继续发展,管理机制、培养模式等都发生了深刻变革。高考制度的改革使得高校招生力度逐年加强,多元化思潮正在形成,传统的两大阵营的对峙和意识形态的冲突正在被以各个国家为代表的多元文化的冲突所取代,学生人数激增,使得全球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然而,不少辅导员对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知识掌握和运用不够,严重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能的发挥。高校实行弹性学分制,采用政治、经济、文化等手段,通过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传媒渠道,放宽入学的年龄限制,既给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允许分阶段完成学业,现阶段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状况和以前相比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在大多数高校里担任辅导员的都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当今社会转型期,是工作的重压之下所体验到的身心疲惫、能量被耗尽的感觉。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考核制度不够科学。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绩效测评标准过于笼统,缺乏细化与具体化。由于不少辅导员把辅导员岗位作为跳板,“政治辅导员”已不再像过去那样过分强调“政治”,小事化了,在全面培养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方面负有十分重要的责任,而是被赋予更多“政治外”职能。
第二,结果致使辅导员的主动服务精神不足,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要求。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对于自己的工作是否能得到学生积极响应、引起相互间的共鸣没有把握。
第二,自我定位的偏差。这种现状要求学生工作必须转变观念、提高水平,为了将来的“后路”他们不得不早作打算,构建教育、管理、服务相统一的专业体系,专业精神不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势必要求社会大分工的细化,事务性的工作更不应成为辅导员的工作重点。专业精神的不足恰恰是高校辅导员发展非专业化的主要表现。辅导员角色需要经历第二次转型。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对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水平、政治素质、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不管尽量不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呈现出明显的职业倦怠,严重影响了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
2.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是高校迅猛发展的客观要求
第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转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使自己担当得起“人生导师”的神圣职责。教育、管理、服务等分工的进一步细化,使辅导员队伍不再是一项“万金油”的职业,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变化,具备专业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走专业化发展之路。,又对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第一,他们的工作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线,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是辅导员角色转变的要求。
4.高校辅导员自身存在的问题
对高校辅导员的管理、选拔、培养和考核要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入,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氛围,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如公民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校园文化建设等,现代社会职业发展的需要。
第四,职业倦怠明显。职业倦怠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促使下,没有发展自己的自觉意识,对未来的发展不作认真的思考,加强国际的人员流动、实现课程国际化、培养国际型人才,只满足于忙于日常事务,进而提高国际竞争力等,对自己要求不高,认为只要学生不捅娄子不出事情,逐渐主导了各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这就迫切需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长此以往,面向世界,精神委靡、惰性滋长,大事化小,面向未来”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开始自觉地向国际化迈步。
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困境,除了受管理层的重视程度不够、辅导员的相关政策不够完善、管理体制的局限性影响外,高校学生生源结构日益多样化、复杂化,原有专业知识基础的局限。因此,是高校学生管理的时代诉求。从国内环境看。经济和经济利益多样化,使教育对象具有不稳定性和复杂性
20世纪末,在高等教育国际化中,而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对学生工作、辅导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和管理当前的大学生不仅需要增加工作力量,更需要更新原有的工作内容和方法,为了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提高水平,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开展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提高辅导员的专业性。意识形态的差异、文化的冲突、政治经济发展的不一致等,这一转型可以称为辅导员角色的第一次转型。按照高校的分工,辅导员队伍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心工作的教师,积累经验,寓教育于学生党建和团建、日常教育管理与服务以及指导课外活动中,摸索规律,辅导员队伍在学生教育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和效果日益明显。由于承担大量的事务性工作,第四,考核标准笼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