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职业化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
1507700000003

第3章 职业化背景下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概念厘定(2)

政治性,即政治方向性,这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显著特征。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高校辅导员的岗位身份、工作任务进行了新的界定。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一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二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三是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四是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

人本性就是要以人为目的,而不是以“物”或别的什么为目的。辅导员从事的是高等学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活动具有三方面的属性:一是政治性,代表一定阶级、政党、群体的意志和政治追求;二是教育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具有一定阶级、社会所要求的思想道德素质的人才,它是以教育为中心的实践活动;三是实践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从以上的分析表明,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人,离开了“人”这一根本要素,思想政治教育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在政治性与人本性的统一关系中,政治性是灵魂,是方向;人本性是根本。二者不可或缺,统一于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实践中,忽视了前者,就否定了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忽视了后者,就动摇了社会主义教育育才树人的根本。

2.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理论性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科学,有比较完善的理论与方法体系,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这些理论方法体系为指导;二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的工作,科学的理论是教育的内容,也是教育的指导思想。

实践性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特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就要求辅导员要牢固树立教育的实践观。一要增强实践意识,积极自觉地深入大学生之中,主动与大学生交往,沟通信息,交流思想,在交往中发现问题,掌握思想动向,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情绪与行为方式的疏导、引导与指导。二要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事实上,辅导员实践的能力,就是教育的能力。这既包括开展各项工作的能力,如理论宣传、热点分析、班级管理、心理教育、就业指导、危机干预等;也包括实践活动方式与方法的选择,例如,针对学生群体性的某一方面的倾向性问题或个体遇到的个案问题,选择不同的方式与方法,其效果是不一样的,这实际上是一个实践的艺术问题。

这里需要明确的是,高校辅导员进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是科学的实践,是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最好效果。

3.管理性与服务性相统一

学生管理是高等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学生管理的概念是包括班级管理、学生事务管理和“校园危机”管理(影响学校稳定的各种突发事件等),除了班级管理和“校园危机”管理以外,其他方面都可划为学生事务管理。在这些管理工作中,班级管理和大部分学生事务管理以及“校园危机”管理都是由辅导员承担的。所以高校辅导员工作具有很强的管理性特征。

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服务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工作的教育性本质方面具有服务性;二是从工作的形式层面具有服务性,而且这种服务性的特征体现得越来越明显。例如,学习指导、心理辅导、生涯规划指导、就业指导与市场的开发、困难资助、社团与课外活动指导等。

管理与服务相互交织渗透,统一于辅导员的工作之中,彼此无法截然分开。实际上,学生事务管理,就是在服务中体现管理。

4.引导性与示范性相统一

引导性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特点。在当前社会各种思想文化交织、碰撞的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用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大学生。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认识、认同以至内化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教育、引导和促进的过程。

高校辅导员工作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与大学生广泛接触,密切交往,要用科学的理论、正确的思想,解答大学生的思想困惑,化解各种矛盾,激励先进,疏导落后。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不仅要看辅导员说什么,而且要看辅导员自己怎么做。如果辅导员言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就难以取信于学生,一切说教都无济于事。事实上,高校辅导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辅导员工作要取得实效性,辅导员必须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的原则,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思想引导与行为示范有机统一起来,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5.复杂性与广延性相统一

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复杂性是由两方面因素决定的。一是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当前正处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伴随着经济与社会生产的国际化运行,各种思潮、文化的交流、传播、冲突与碰撞是前所未有的。二是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复杂性。正是由于环境影响的多元性与复杂性,导致了当前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多元性和复杂性。面对这样复杂的教育影响环境和教育对象,当前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难度、复杂性和艰巨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大增加,不但要关注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也要关注个体的成长;不但要关注社会价值目标的实现,也要关注学生个体的需要;不但要关注教育途径与方法的选择,也要关注教育环境的建设等。

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广延性含义包括两个维度:一是从横向上,工作的范围在不断拓展;二是从纵向上,各项工作的专业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就大学生的培养而言,学校的方方面面工作,都与学生的教育、管理与服务有关,辅导员工作都可以向这些方面延伸。

6.常规性与探索性相统一

常规性,是指在工作任务的安排与布局上,高校辅导员工作有其固有的节律,时间性和阶段性比较明显。例如,就每一年的工作布局而言,年初是工作的开局,上半年的活动比较多,暑假、寒假是社会实践活动,下半年重点是新生入学教育等。同时,围绕每一阶段社会出现的热点问题,集中进行相应的教育活动,一般情况下,辅导员工作就是按照这样的节律进行的。

辅导员工作的探索性是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所决定的。辅导员工作的探索性包括三个层面:一是理论方法的探索性。随着实践的发展,对原有的理论与方法要不断地进行扬弃和发展,才能适应实践发展的需要,这是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有的责任与义务。二是教育对象的探索性。教育对象的思想特点是主观与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为了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客观准确地把握存在的问题和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确定究竟采用什么方法,重点进行哪些方面的教育。三是学生思想状况发展趋势的探索性。辅导员的工作要提高预见性,才能提高有效性。如果缺乏预见性,等事情发生了,问题出现了,影响形成了,再去解决,就一切都晚了。因此辅导员工作必须结合形势的发展变化,研究和探索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发展趋势,结合这种趋势,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第二节) 职业、职业化与辅导员职业化

一、职业

中国古代有“百业之谓”,这表明复杂的职业分类在古代就有。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有了职业的区分,才有了职业化的劳动者。不过,发达的职业观念和典型的职业概念,是到了现代社会才有的。

1.职业的内涵及特征

从词义学角度分析,在我国古代,“职业”这个词由“职”和“业”两个字组合而成。所谓“职”,包含着社会职责、天职、权利与义务的意思,如《尚书·周官》中的“六卿分职”;所谓“业”,包含着从事业务、事业、事情、独特性工作的意思,“业”是“士农工商所从事的工作”,如《汉书·萧望之传》中的“家世以田为业”。“职业”一词连用,最早出现于《国语·鲁语》中,即“昔武王克赏,通道于九夷百蛮,使各以其方赂来贡,使勿忘职业”。 “职业”一词的英文为profession, 起源于拉丁文的profession,意为共同目标。在德语中,“职业”(Beruf)一词意为天职,是个人毕生应当为之而不懈奋斗的目标。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职业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用以谋生的工作。《现代汉语词典》对“职业”的解释为“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199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对“职业”的解释是“从业人员为获取主要生活来源所从事的社会性工作类别”。因此,职业是一种社会存在,它表现为社会分工和劳动分工,体现一种行业标准,这一社会存在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成为人们的一种活动方式。

从社会学角度分析,1991年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认为:职业是随着社会分工而出现的,并随着社会分工的稳定发展而构成人们赖以生存的不同工作方式。职业不仅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谋求生活来源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重要途径。美国学者泰勒认为,职业的社会学概念可以解释为一套成为模式的与特殊工作经验有关的人群关系。这种观点不仅将职业视为工作,而且还将它视为一种在社会关系中的特定工作。职业是个人与社会联系的重要纽带,个人通过工作同他人结成社会关系。日本著名社会学家尾高邦雄则指出:“职业是社会与个人、整体与个体的连结点。通过这个点的动态相关,形成社会的基本结构,个体则通过职业活动对社会和整体的存在和发展作贡献。”我国也有学者认为:职业是个人进入社会的物质生产或非物质生产过程后获得的一种社会地位,个人通过这一社会位置加入社会资源的生产和分配体系,并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

综上所述,职业是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为获取基本物质生存资料,求得生存、发展以及实现自我价值的工作。其一,劳动是创造一切财富的源泉,人要生存,必须通过劳动把自然界的自然资源加工为物质财富,满足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其二,通过职业,不仅可以保证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能促进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其三,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可以依靠职业这个平台得以表现,社会又通过职业给予个人回报,满足个人的物质及精神需要。

通常语境下,职业与工作是一对近义词,可以相互替换。职业是工作类别的称呼,需要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去认识,即存在于不同时期、不同组织中的同一类工作,如教师职业、医生职业、律师职业等。但是,并非所有的工作都能称其为职业,严格来说,职业应具有下列基本特征。一是目的性。职业是以谋生为目的的,从业人员的工作动机往往是为了获取现金或实物报酬,能成为个人维持自己及家庭生存和发展的手段;或者为个人带来精神满足,使之成为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反映出个人的社会地位。二是社会性。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由于社会分工是与生产力的发展息息相关。社会生产力越发展,社会分工就越细致,职业就越多样化。三是群体性。职业是从业人员在特定社会生活环境中所从事的一种与其他社会成员相互关联、相互服务的社会活动,一项工作之所以称其为职业必须具有相当数量的从业人数。职业行为不仅是一种个体行为,更是一种群体行为。四是规范性。职业是专业分工的结果,有行业要求和从业标准。从业人员应具有相当的技术能力与职业道德水平,而且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道德规范。五是稳定性。职业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形成,并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

2.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职业不仅是人们谋生的手段,而且在人的社会生活中还占据着特殊重要的地位。社会学家休斯顿认为:“现代人在人际对应的诸多角色中,以他的职业角色为主角色,是这个角色决定了他的生活形态、人生价值取向及他人对他的评价。”职业是人的需求,也是人实现全面发展、承担社会义务的最重要条件。然而,职业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引起的社会分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劳动在创造人的同时也导致了职业的产生。在原始社会初期,氏族成员之间只存在以性别、年龄等生理因素为基础的自然分工,不存在社会分工,因此也就没有明确的职业存在。但从原始社会后期开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出现了三次具有重大意义的社会分工,并相继产生了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等四种职业。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离,再加上不可调和的阶级对立和斗争,使得社会内部分工进一步细化,各种各样的职业也就相应产生。不同职业或行业也逐步形成了自身特殊的共同利益、共同义务以及共同兴趣、爱好、习惯和心理传统。各种职业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和秩序,也产生了各自特殊的道德要求。

人类社会进入资本主义以后,由于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生产社会化和专门化程度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分工和生产机构内部分工越来越具体明确,形成了许多新的职业。特别是18世纪中期以后,欧美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工业技术革命,机器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大机器生产使劳动分工更加细致,职业种类不断增加。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日益进步,社会内部分工越来越细,社会生活日益多样化,产业结构不断提升,消费需求不断拓展,新的职业加速涌现,使得现如今的职业种类已远非“三百六十行”所能概括。据有关报道,目前全世界有近4.3万种职业。《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1999年版)将我国职业划分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细类(也就是一般所说的职业)。自2004年8月建立新职业信息发布制度至今,我国已发布了11批共114个新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