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孔子在匡地被围困,颜回因走散最后赶到。孔子说:“我以为你死了。”颜回说:“老师还活着,我怎么敢死呢?”
【注释】①畏:有戒心。这里指被围困。匡:地名,在今河南省长垣县。②后:指因走散而后赶到。
【解读】此章记述了遇险之后师生重逢时的对话,表现了孔子在遭困时师生失散、盼望重逢的焦虑心情,以及颜回对老师的敬重和关心。孔子和颜回的对话,坦率真诚,发自肺腑,老师关心学生、学生敬爱老师的一片真情,溢于言表。
11.24季子然问①:“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②,曾由与求之问③。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④。”曰:“然则从之者与⑤?”子曰:“弑父与君⑥,亦不从也。”
【译文】季子然问:“子路、冉有可以说是大臣吗?”孔子说:“我以为你问别的,原来是问子路、冉有。所谓大臣,是以道义侍奉国君,如果行不通就辞职不干。如今子路与冉有,可以说是备位充数的普通臣属。”季子然又问:“那么,他们是顺从上司的人吗?”孔子说:“杀父亲、杀国君的事,他们是不会顺从的。”
【注释】①季子然:鲁国大夫季氏的同族人。②异之问:问别的。③曾:竟然,原来。④具臣:备位充数、不称职守之臣。指普通臣属。⑤从:顺从。之:代词,指代季氏。因子路、冉有当时都是季氏的家臣。⑥弑(shì):古代臣杀君、子杀父母叫弑。
【解读】季氏是鲁桓公之子季友的后裔,又称季孙氏。自鲁文公之后,季氏在鲁国权势日重,后来成为鲁国的执政大臣。但季氏违背礼制,聚敛财富,不行仁义。孔子认为,大臣应该以道义侍奉国君,子路、冉有作为家臣,不能阻止上司违礼、敛财,只能说是充数的普通臣属,对子路、冉有进行了批评。同时,孔子又认为,如果季氏要做杀父杀君的谋逆之事,子路、冉有也不会顺从,他们不能担当以道义侍奉国君的大臣,但绝不会违背礼制,助纣为虐。可见,孔子一方面相信自己的学生具备起码的德行,另一方面又对他们寄予了遵从道义、礼制的希望。
11.25子路使子羔为费宰①。子曰:“贼夫人之子②。”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③。何必读书,然后为学④?”子曰:“是故恶夫佞者⑤。”
【译文】子路让子羔去担任费邑的长官。孔子说:“害了人家的孩子。”子路说:“那里有百姓,有土地庄稼。为什么一定要读书,才能求得学问呢?”孔子说:“所以我讨厌强词狡辩的人。”
【注释】①费:春秋时鲁国季孙氏的食邑。费宰:费邑的长官。②贼:败坏,伤害。夫人之子:别人的孩子。指子羔。朱熹《论语集注》:“言子羔质美而未学,遽使治民,适以害之。”③社稷:土、谷之神。这里指土地庄稼。④学:指学问。⑤恶:厌恶,讨厌。佞:奸巧谄谀,花言巧语。这里指狡辩。
【解读】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他要求学生先学习礼仪典制等文化知识,同时进行人性道德的修养,在道德、学问都达到较高境界、堪称优秀时,再去做官从政,这样才有能力辅助国君、管理政事,才不致做出危害国家、损害百姓的事情。子路虽然是出于友情,要让比自己小二十一岁的子羔去做费邑的长官,孔子却认为子羔不成熟,不具备从政的条件,对子路作了严厉批评。子路却以做学问不一定靠读书,还可以在从政的实践中求得来辩解。显然,子路忽视了从政者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让连基本条件都不具备的人在从政的实践中去增长才干、求得学问,无异于揠苗助长,无论对社会还是对自己都极为不利。子路的辩解,同样受到了孔子的严厉批评。可见,孔子虽然关心爱护学生,也提倡“学而优则仕”,但在原则问题上他决不会让步。
11.26子路、曾皙①、冉有、公西华侍坐②。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③,毋吾以也④。居则曰⑤:‘不吾知也!’如或知尔⑥,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⑦:“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⑧,加之以师旅⑨,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译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位学生陪孔子坐着。孔子说:“我的年纪比你们稍长一些,但不要因为我是老师就拘束。平时你们说:‘没有人了解我’,如果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准备做什么呢?”子路立即回答说:“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处在大国中间,外有军队的威胁,内有饥荒的困扰。如果我去治理,只须三年时间,可以让百姓勇敢,并且懂得道理。”孔子微微一笑。孔子问:“冉有,你怎么样?”冉有答道:“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如果让我去治理,只须三年时间,可以让民众富足。至于礼乐推行,那就只有等待君子了。”孔子问:“公西华,你怎么样?”公西华答道:“不是说我有能力,但愿意学习。举行祭祀,接待外宾,我愿意穿礼服戴礼帽,做小小的司仪。”孔子问:“曾皙,你怎么样?”曾皙放慢弹奏瑟的节奏,“铿”的一声放下瑟并起身,回答说:“与他们三个人所说的意见不同。”孔子说:“那有什么妨害呢?正是要各人谈谈自己的志向啊。”曾皙说:“暮春三月,已经穿上春装,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小孩子,在沂水里沐浴,到祭坛上乘凉,然后唱着歌回家。”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同曾皙的志向!”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人出去了,曾皙走在后面。曾皙说:“他们三位的话怎么样?”孔子说:“不过是各人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皙问:“您为什么要笑子路呢?”孔子说:“治理国家要以礼制,他的话不谦虚,所以我笑他。”曾皙问:“冉有说的不是治理国家吗?”孔子说:“怎么能说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曾皙问:“公西华说的不是治理国家吗?”孔子说:“祭祀宗庙,接待外宾,不是国家的事是什么?公西华说只愿意做小司仪,谁来做大司仪呢?”
【注释】①曾皙:名点,字子皙。曾参的父亲,孔子的学生。②侍坐:陪坐。③一日:比喻年岁相差不大。长:年长。④以:同“已”,停止。意思是不说话,拘束。⑤居:平时。⑥或:有人。⑦率尔:轻率、急遽的样子。⑧摄:夹处。⑨师旅:指军队。饥馑:饥荒。比:相近。及:达到。比及:意思是将近、只须。方:道,道理。哂(shěn):微笑。如:连词。或者。足:富足。俟:等待。
宗庙之事:指国君、诸侯在宗庙举行祭祀活动。会同:古代诸侯以事朝见帝王,叫做会,众见叫做同。这里指与别国会盟。端:古代礼服。章甫:古代礼帽。相:执礼的人,即司仪。希:稀疏。意思是节奏放慢。铿:象声词。指放下瑟的声音。作:指起身。撰:著述。这里指所说的意见。伤:妨害。莫:同“暮”。冠者:成年男子。古代在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成年。沂(yí):沂水,河流名,源出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尼丘,西流经曲阜、兖州合于泗水。舞雩(yú):鲁国祭天求雨的高坛。喟(kuì)然:叹气的样子。与:赞同,赞成。让:谦让。诸侯:指国家。
【解读】孔子非常重视对学生的理想教育、励志教育。此章就是孔子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的生动范例。一开始,孔子就营造了让学生畅所欲言的良好氛围。子路首先发言,说如果自己在危难之际受命,去治理“千乘之国”,只须三年时间,就能让百姓勇敢,并懂得道理;冉有的志向是治理小国,使民众富足;公西华的志向是在举行祭祀、接待外宾时当个小司仪;曾皙的志向则与前三人不同,他不愿意从政,而希望结伴同游山水,过一种闲适清静的生活。从孔子这四位学生的发言中,可以看到他们不同的性格、志趣。子路性格刚强,率直勇武,能受命于危难之际;冉有性格谦恭,说自己能让民众富足而不擅长推行礼乐;公西华为人谦逊,说话委婉,说自己没有什么大的志向,只愿做一个小小的司仪;曾皙性格恬静,安贫乐道,寄情于山水。对子路的志向,孔子并不赞同,因为他既不能以礼治国,又不谦虚;冉有在谈志向时,承认了自己在礼乐方面的不足,孔子没有不同意见;公西华谈志向时又过于谦虚,孔子鼓励他要有更高远的志向,不要安于做小司仪;曾皙所谈的志向,则得到了孔子的赞许,“因为曾皙所描绘的图画,正是儒家所推崇的人际关系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理想”(雅瑟主编《论语大全集》)。从此章的记述可以看到,孔子对学生的教育是全面的,他要求学生既要学习文化知识,又要进行品德人性的修养,增强社会实践能力,还要树立高远的理想,用仁德、礼制思想去治理国家、善待百姓。可见,孔子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宗师、万世师表,与他的教育思想和培养出了一大批杰出人才是密不可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