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洪水防范与自救
1511500000004

第4章 认识洪水(4)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洪涝灾害虽然年年都有,但是,为什么主要灾害集中在少数特大洪涝年里呢?我们分析其中原因大致有两个:①洪涝灾害轻重量级相差比较大,少数特大洪涝年无论在暴雨洪水大小、灾害持续时间或影响地区范围大小以及受灾人口等各个方面都要比一般洪涝年大很多。②社会经济条件对一般洪涝的防范作用非常有效。

(2)特大洪涝年往往会连续出现或间歇很短。

从全国范围来看,从1840年以来,特大洪涝连续出现或间隔很短的实例非常多。例如,黄河流域1841年和1843年发生特大洪水,长江上中游连续发生1848年和1849年特大洪水,1947~1954年先后有珠江、长江、淮河、辽河出现特大洪水。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江流域屡遭洪水灾害,连续发生了1995年、1996年中下游大洪水,1998年流域性大洪水和1999年中下游大洪水。

洪涝与干旱

中国有句俗话:久旱必有久雨,久雨必有久晴。这句话总结了洪涝与干旱的不均匀分布和相互转换的关系。洪涝与干旱是属于气候变化问题,是降水不均匀分布产生的两个对立面。我国气候学家应用史书记载资料和考古发掘资料,分别对我国5000年干湿气候变化和近500年旱涝变化进行全面研究。研究表明,我国气候既存在大的干旱气候期和湿润气候期交替变化,还存在小的干旱期和洪涝期振动,大干旱期和大湿润气候期的历时长度各不相等,从几十年到数百年,小干旱和小洪涝期长度从十余年至数百年都有。其中,大干湿气候期影响范围为全国性,而小旱涝期振动存在地区性差别,七大江河的小旱涝期交替的历时长度和起止时间都不尽相同。

上面所说的干旱与洪涝在时间上的交替变化,是以年为单位的长时间尺度,而在一年以内的各个月、各旬,也存在旱涝交替现象。我国广大地区在每一年中,普遍发生前涝后旱、前旱后涝或两头旱中间涝的现象。

我国大部分地区为季风气候区,每年冬、夏季风强弱、早晚和进退变化都不相同,从而引起了洪涝与干旱在时间上的交替和地域上的不均匀分布。通常情况下,随着夏季风自南至北的推进,淮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容易形成初夏梅雨期洪涝和盛夏伏旱或秋连旱;珠江流域有前(4~6月份)、后(7~9月份)汛期之分,容易出现前涝后旱或两头涝中间旱,东北和华北地区多见春旱、夏涝和秋旱。这些变化既形成了各地区的洪涝交替,又造成全国洪涝与干旱的不均匀分布。

另一方面,由于全国各地的地理环境复杂,局部地区受天气系统和大气环流影响也存在差别,还会造成涝中有旱或旱中有涝的复杂洪涝分布。例如,1954年是新中国成立至今有名的特大洪涝年,江淮流域出现特大洪涝灾害,长江流域形成流域性洪灾,但在长江上游的嘉陵江中上游,局部地区却产生了干旱。

洪涝灾害的性质和关系

洪涝灾害包括洪水灾害和涝渍灾害,虽然洪水灾害和涝渍灾害是两个不同的灾种,但是它们又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因而统称为洪涝灾害。

我们从洪水的形成过程和灾害表现特点可以看出,洪灾是一种突发性非常强的自然灾害。在自然界众多的自然灾害中,洪水的突发性仅次于地震灾害。突发性的洪水通常都是具有局部地区性的洪水。如泥石流,山洪暴发和小流域洪水、风暴潮洪水等,这些洪水的形成过程很短,其形成到灾难发生用时不过一两个小时,有的仅需数十分钟,而造成的灾难损失往往是非常巨大的。

例如,甘肃省文县城北关家沟位于嘉陵江上游地区,在1982年8月6日这一天,因短历时大暴雨而诱发泥石流,洪水流速5~6米/秒,峰量达482立方米/秒,水头高8~10米,冲出沟口,直奔文县县城,一时间地动山摇,隆隆之声好似雷动,此次洪灾历时30分,最后抵达白水江,造成江水堵塞6分钟,形成面积约1700平房米的泥石流冲积扇,文县城内泥水深达2~4米,22人死亡,受伤19人,冲毁农田约13.33公顷,672间房屋和20千米公路,统计直接经济损失约300万元。

这种发生在山区的洪水灾害,溪沟、小河流域的面积一般不超过100平方千米,但是由于水流落差大,洪水暴涨暴落,洪水的速度往往是惊人的,一般在2.5~3.5米/秒,最大流速可达6~8米/秒,突发性强,很难防范,故而破坏力非常大,历时1~10小时不等。当然,突发性的洪灾也不一定就持续时间短,如沿海地区的风暴潮最长持续时间超过100小时。

特大洪水也具有突发性,因为其由区域性洪水和流域性洪水共同组成,区域性洪水和流域性洪水的突发性造成的破坏大多只需数小时,而整个洪水过程有时要历时1~5个月。例如,1998年发生在我国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水就是这种情况,这次洪水淹没大量平原,吞噬农田无数,周边城镇也遭受了严重的损失。

涝渍灾害具有迟缓性,涝渍灾害与洪水灾害在时间分配上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有先涝后洪,另一种是先洪后涝。而且较之洪水灾害,涝渍灾害持续的时间比较长,范围更广,季节性也更强,造成的灾害不具有突发性,而是比较缓慢。

涝渍灾害的季节性强可从成因角度进行分析,湿度、降雨量、蒸发、持续时间、土壤排水能力和农作物需水量等因素都与涝渍有着密切的关系,故而不同的气候环境和地域环境使得我国不同地区的易涝时间有所不同。比如,长江中下游地区就有两个易涝季节:一个是春季低温阴雨期,另一个是初夏梅雨期。

洪涝的气候原因

洪涝形成的直接原因与大气活动的持续异常有关,当低槽、切变线、气旋、低涡等低值天气系统长时间维持或反复出现在某一地区时,这个地区就很有可能出现洪涝灾害。然而大气活动又受太阳活动、海洋、冰峰雪山、火山爆发等影响,甚至涉及人类活动的众多因素。太阳是地球气候形成的外部因子,其他均为内部因子。这些因子又可分为大气圈、水圈、冰雪圈、岩石圈和生物圈,其中大气圈、水圈、冰雪圈对地球气候的影响作用最为显著。

大气圈的构成是来自于覆盖在地表的大气,地球上的天气现象和大气圈的质量都主要集中、发生在对流层。地球大气的运动称为大气环流,在大气环流中的天气系统往往是影响地球气象的直接原因,诸如干旱、水灾等。其中对洪涝灾害有影响的是副热带高压、阻塞高压以及季风气候。季风是指风向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的气候现象。冬季时,风从大陆吹向海洋,气候干燥寒冷,夏季,风从海洋吹向大陆,将温暖湿润的空气凝结形成一阵阵季风雨。

我国位于东亚季风区,此区域是全球季风现象最为明显的区域之一。季风气候不同的气流给我国带来了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和显著的气候特性,夏天炎热多雨,冬天寒冷干燥,且旱涝频繁。

洪涝灾害链

我们在前面就已经提到过,洪涝是自然灾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与别的自然灾害相同,它也具有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洪涝的社会属性,就是作为自然灾害,它依赖于人类社会的存在,并随之而变化;而其自然属性,就是作为自然现象,它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是遵循于自然变化规律,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自然变化。

我国的洪涝有着众多的种类,不管它是以一种自然现象,还是以一种自然灾害为形态出现,洪涝都与其他自然灾害之间有着特定的联系,它们都能够根据各自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互相影响,互相转换。比如,暴雨既可以作为一种强烈降水的自然现象,又可以作为一种灾害性天气,在其处于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时,又可以演化为各种自然现象和灾害,如洪水、涝渍、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而这些灾害还可以进一步进行演化,成为瘟疫、血吸虫、水土流失和次生洪涝灾害。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重要灾害天气是台风,由其产生的特大暴雨又可以将以上的灾害演化过程重复一遍,台风与天文大潮的结合则可以转变为风暴潮灾害,如果进一步演化,又能够引发涝渍灾害和沿海低洼地区土地盐碱化灾害。此外,还有地震,它不但可以引起山体崩塌灾害,倘若堵塞了山区河流,又能次生洪水灾害。上面所说的各类灾害的演化过程,其主体基本上都是洪涝灾害,我们可以将其称为“洪涝灾害链”。灾害链中的各类灾害,都是通过对人类社会的生存环境产生影响,从而演化为别的自然灾害的。所以,对洪涝灾害进行有效地防御和治理,对人类的生存环境进行全面的改善,不但可以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还有着十分深远的实际意义,对此,全社会必须要有深刻的认识。

季风与洪涝灾害

季风的多年变化

我们前面提到洪涝灾害具有一定的阶段性,这种阶段性大多受季风的影响。例如,我国黄河流域和华北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降水较多,洪涝灾害也发生频繁,到了1960年,气候突变,降水明显减少,呈现干旱趋势。

多年以来,学者们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这种气候阶段性的突变,不仅仅出现在我国境内,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也会出现,如北非、印度西北部以及日本北部的气候干湿突变都与其相一致,而这些地区正好连接成一条行星尺度的气候突变带。虽然有些地带的纬度不相同,但都位于夏季风的北部地区,对于大尺度的季风系统变化很敏感。调查表明,20世纪60年代气象要素场发生了反方向变化,故而导致了海陆温度场、气压场的梯度值减小,致使夏季风减弱,降雨量减小。由此可见1960年气候突变的直接原因就在于此。

另外,我国长江中下游的梅雨季也有这种时间尺度的低频振荡现象。例如,1958~1968年为入梅迟、出梅早的少雨期,而1979~1999年则为梅雨偏多期。

综上所述,事实表明季风是全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运动与变化,直接影响地球的气候,我们要对未来的气候状况作出预测,预防灾难的发生,就必须认识它。

季风的形成

季风的形成主要受海陆热力差异、行星风带季节变化和大地形三方面的影响。

海陆热力差异是指海陆热力性质的巨大差异,冬季时,大陆因寒冷而形成冷高压,海洋比大陆温暖,形成暖低压,于是风由大陆吹向海洋;夏季时,情况正好相反,大陆热而形成热低压,洋面形成高压,于是风从海洋吹向大陆。

行星风带季节变化是指北半球近地面存在的三支行星风带(高纬的极地东风带、中纬的盛行西风带、低纬的东北信风带),随太阳直射角度变化而发生风带向南北位移的一种现象。这种移动会致使两条行星风带相交,那么就会影响该区域风向往相反方向转变。低纬区北纬30°到南纬30°这种现象最为显著。

大地形对季风的影响主要是由于大陆面积大,使得海陆间热力差异显著,所形成的冷暖气压很强,继而气压梯度季节变化也就越大,季风对此区域的影响也就越发明显。例如,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被称为世界屋脊,其地势对东亚和南亚的季风形成有很大影响。高高的青藏高原在夏季好似一个巨大的热源能量场,产生热低压,形成气旋性环流,高原东侧平原上空的夏季风因此得到加强,使我国东部平原在夏季时多降雨,水源充沛,此气候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到了冬季,青藏高原与夏季形成鲜明对比,热源能量场在此时又成为了冷源能量场。构成冷高压,开始盛行反气旋环流,风力强,且为东北风。这种大地形的影响不仅仅对我国和北半球有影响,对南半球的澳洲陆地也有影响。比如,北半球处于炎热的夏季时,南半球的澳洲大陆即为冬季,如此形成热源和冷源,温度坡度的加大,促使季风区的季风更为强盛。

季风与洪涝的关系

我国位于东亚地区,这一区域的洪涝灾害一般发生在夏季,夏季风系统好似一个庞大的家族,它的强弱、进退都会对洪涝现象有所影响。若这个家族中的某一位成员位置或强度发生非正常变化,就有可能引发旱涝灾害。

构成亚洲夏季风系统的主要成员有东亚夏季风系统和印度夏季风系统。

东亚夏季风系统包括:

低层——澳大利亚冷高压及其北侧东经105°附近的越赤道气流、季风槽即热带辐合带、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梅雨锋。

高层——南亚高压(青藏高压)、南支东风急流。

印度夏季风系统包括:

低层——印度季风低压和季风槽、索马里低空急流、南半球的马斯克林高压。

高层——青藏高压、高空东风急流、流向南半球的越赤道气流。

在我国,夏季风是从南向北推迟的。夏季风所到之处,雨量便会大幅增加。但是,夏季风的来临、撤退以及在一个地区的持续时间,年际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季风来临早、维持时间长的年份容易出现洪涝灾害,反之,会造成干旱。这些差异会影响我国降水程度、降水区域分布和旱涝区域分布。

夏季风如果很强,降雨带就会被迅速地推到北方地区,而使得北方多雨,长江中下游的梅雨期较短,造成严重的伏旱天气,引发旱灾。反之,如果夏季风弱的话,降雨带就会滞留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使得梅雨期较长,但由于雨量过多,容易引发洪涝灾害,北方则出现干旱现象。

因为我国处于季风气候带上,故而季风气候对我国气候的影响极为明显,尤其是夏季风和冬季风的异常变化,致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受气象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厄尔尼诺与中国的洪涝

厄尔尼诺现象又被称为厄尔尼诺海流,一般情况下,太平洋赤道带区域的热带季风洋流是从美洲走向亚洲,太平洋表面会保持温暖的气候,而厄尔尼诺现象则是由于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致使这种正常的气候现象失去平衡,将温暖湿润的气候带走,热带降雨量明显减少。

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太平洋沿岸的海面水位上涨,水温异常升高,且生成一股暖流向南流动,因而会使太平洋东部的冷水域变成暖水域。看似简单的冷暖转换,却会带来很严重的后果。例如,一些地区会出现海啸和暴风骤雨,还有一些地区则会出现旱灾或者降雨过多发生重大洪涝灾害。

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是具有周期性的,一般2~7年发生一次,它的全过程可分为发生期、发展期、维持期和衰减期4个阶段,每次历时1年左右。但20世纪90年代以后,全球温度呈明显变暖趋势,因而致使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越来越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