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经典战争电影大记录
1516300000009

第9章 上甘岭

1956

reConnaissanCe

aCross The YangTze

1952年秋,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爆发。美军侵略者在板门店宣布停战谈判无限期休会以后,妄图用战争来解决朝鲜问题,在朝鲜中部三八线附近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他们先后出动了三万多兵力,使用大量的炮火、飞机和坦克,企图夺取上甘岭地区只有三平方公里的我方两个山头阵地,从而进一步向北进展,占领我主峰阵地五圣山。

敌人在我军狭小的阵地上倾泻大量炮弹,并对我后方运输线路进行严密封锁,致使我军在战争开始时处于被动状态,两个山头前边的主峰阵地十分危急,而在主峰上坚守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七连几乎伤亡殆尽。在这种危急的情况下,志愿军某部八连连长张忠发奉命执行主峰阵地的坚守任务。

张忠发和他的连队冲上弥漫着一片硝烟的主峰阵地以后,才发现七连连长和他的战士已大部分伤亡,只剩下被打瞎了眼睛的七连指导员趴在石崖上坚持指挥。张忠发从勇士们手中接过阵地,准备投入严酷的战斗。

师部原来要求张忠发的连队在阵地上能够坚守24小时,以待后援。但不到一个上午,敌人向这个狭小的阵地疯狂进攻竟达23次;连队伤亡惨重。这时,师指挥所发现敌人又在继续增兵,只得决定放弃表面阵地,命令张忠发部队暂时撤进坑道里去。

第二天,敌人在占领了这两个山头阵地以后,果然大举进攻五圣山。张忠发命令自己的连队,配合其他退入坑道的部队主动出击,打退了进攻五圣山的大股敌人。师指挥所根据这种情况,决定放弃对这两个山头表面阵地的争夺,要求前边坑道部队把敌人拖住在这两个山头上,不让敌人前进一步,使后方能够争取时间调度兵力、补充弹药。

张忠发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战士每天有伤亡,能够战斗的人一天天在减少。而他们面对的不仅是头顶上的敌人,还要面对基本生存条件的艰难。坑道与后方的联系被敌人切断,坑道内严重缺水,下山抢水的战士和运送给养的部队接连牺牲。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张忠发和战士们互相鼓励、互相关心,顽强地坚持着,他们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打退了敌人的多次偷袭和毒气弹的袭击,奇迹般地战斗了24天,使后方作好了大进攻的准备。大反攻开始了,张忠发率领战士们冲出了坑道,配合大部队一举歼灭了敌人,取得了战役的最后胜利。上甘岭战役从根本上扭转了朝鲜战争的形势,使美国侵略者不得不在板门店重新坐下来,无可奈何地在停战协定上签了字。

画外之音

电影《上甘岭》是第一部表现抗美援朝的经典影片,根据电影文学剧本《二十四天》改编,取材于著名的上甘岭战役。影片讲述了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某部八连,在连长张忠发的率领下,坚守阵地,与敌人浴血奋战,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为熟悉生活,编导人员赴朝鲜前线与战士们一起亲身感受,半年时间访问了一百多人,记录了几十万字的材料。电影中的插曲《我的祖国》唱遍大江南北,经久不衰。

编导对战役进程、战斗故事进行了精心的剪裁和表现,将这场气壮山河的战役真实地烘托出来。他没有全景式地表现战役的全过程,而是把视点投向一条坑道和一个连队,塑造了英勇善战、不怕牺牲的志愿军英雄群像。影片多用富于个性特征的动作、语言刻画人物,如张连长,既有英雄气概,又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是一个十分成功的基层指挥员的形象。影片的节奏处理也颇具匠心,既有紧张激烈的战斗场景,又有舒缓深沉的抒情段落,二者妥贴地交织在一起,引人入胜。环境气氛和物件细节的创造性运用,也增添了影片的真实性和生动性。本片插曲《我的祖国》在渲染气氮、表现主题上起到了重要作用,流传甚广。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在中国电影插曲中很少有像《我的祖国》这首歌曲那样至今还为人们传唱不已的。说来这首动听的歌曲还是刘炽被沙蒙逼出来的。或许是期望太高的缘故,当年影片《上甘岭》拍完时,影片的插曲却还没个着落。这可急坏了导演沙蒙。情急之下,他与林彬、曹辛合几个同事费了好几个晚上写了一首名为《我的祖国》的歌词:祖国啊,我的母亲!您的儿女,离开了您温暖的怀抱,战斗在朝鲜战场上。在我们的身后,有强大的祖国……

歌词写好后,沙蒙找到了他延安时的老战友、曾创作歌剧《白毛女》的作曲家刘炽,说:“这是我们为影片《上甘岭》写的歌词,你为它谱个曲子吧。我希望这支歌随电影的演出传遍全国,而且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经久不衰。过了若干年,这电影不演了,只要唱起这支歌,就会联想起影片中动人的场面,就会怀念起那些可歌可泣的志愿军英雄们……”

然而,刘炽读了歌词后却连连摇头。他对沙蒙说:“这首歌词意思虽然不错,但没有韵律,不但谱难写,而且即便写了,也难于流行。我看这样吧,歌词我请乔羽来写。”

乔羽接手《上甘岭》插曲任务后,立即投入了创作。然而,当他提起笔来,却又有些犯难了。这部影片是描写战斗的,按常理歌词也应按这个调子写得雄壮些。但他又觉得这样显得缺少什么似的。多年以后,他在谈到这首歌创作时说:“当时我觉得上甘岭影片的歌词若要按战斗的调子写,感到有点‘靠’,就像舞台演出,红色背景、演员着红装一样,颜色太靠,没有反差、对比,效果也出不来。”

“怎么办?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乔羽苦苦地思索着,一个稿子出来了,但马上又被自己否定了。如此来来去去,转眼十来天过去了,却依然没有写出中意的歌词来。正当他为此感到苦恼时,直到突然有一天,他从记忆中长江两岸美丽的江南风光中找到了如释重负的创作灵感。数十年后,他在回忆当时情景时说:“在感到自已创作思维几乎枯竭时,我忽然想起了为创作《红孩子》的电影剧本去中央苏区渡江时的情景。我是喝黄河水长大的,那是我第一次看到长江,那是多么大的场面啊!长江很阔,我们乘的渡轮要两个小时才能到对岸。长江水很清、江上有许多帆船,那船上的帆很白,和‘泥糊涂场’般黄河完全是两样的。过了长江,一眼望去,漫天遍野,到处都是碧绿的水稻田,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水稻长的是什么样子的。当时有三种感觉是我以前从未感受到的。第一是颜色:北方的色调是黄的,往南逐渐变绿,长江两岸的绿真是美极了。我自小读过不知多少描写江南的诗文,但从未想到江南的绿会这么可人。

第二是听觉:就像在不同的城市、乡村,生活产生的声音会不同,我发现长江两岸的天籁(自然的声音)也很不一样,那种感觉真是妙不可言。第三是味觉: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味道,北方是北方的味儿,南方是南方的味儿,南方空气里的那种特别的味道真是太强烈了。那时我年轻,才20多岁,对这一切都感到特别的新鲜。那种新鲜感直到现在只要一想起来就会荡漾在我的心里。当时我就想:何不把我的这种感觉写出来呢?别人听了想必一定也会感到很新鲜的。”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创作就是这么神奇,感觉一找到,歌词就顺着乔羽的笔端尽情地流淌在了一张张稿纸上。其后又经过十多天的反复吟咏推敲,他终于完成了《我的祖国》三段歌词的创作。第一段歌词带有沉思的意境,表现志愿军战士对祖国和故乡的怀念。第二段表现战士们建设故乡的美回忆,充满了幸福感。第三段词将战士们从回忆拉回到现实。用比喻的手法,把志愿军战士热爱祖国和保卫和平的意愿十分强烈地表达了出来。整个歌词以最朴实无华的语言、最真挚深沉的情感表达了中华儿女歌颂自己“美丽、英雄、强大”祖国的真实心声。后来在谈及《我的祖国》创作体验时,乔羽感慨地说:“文学艺术创作不应该完全被时空限制住。我用很抒情的调子写这首歌曲,是为了表现在面对强敌、很严酷的战争面前,我们战士的镇定、乐观、从容,有广阔的胸襟。我想告诉人们:他们是在这样的一种精神状态下战斗的,他们能赢得这场战争不是仅凭血气之勇。”

“这首歌词距上甘岭的气氛有些远,从表面上看也没有太强的政治性,大家能接受吗?”尽管乔羽很满意自己写的这首歌,但由于是应命之作,他心里总有些不踏实。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将稿子交给了前来催稿的沙蒙。沙蒙拿着稿子竟然一声不吭地足足看了半个小时,突然一拍大腿,大声叫道:“行了,就它了!”第二天,沙蒙又拿着稿子来找乔羽:“大家看了你写的歌词都认为写得很好,就是觉得‘一条大河波浪宽’这句写得有点小气。为什么不写成‘万里长江波浪宽’或者‘长江万里波浪宽’,这不就更有气势吗?”

乔羽思考片刻说:“用‘万里长江’、‘长江万里’也可以,气势也大。但长江虽长,在全国的范围内还算少数。没有见过长江的人也有很多。这样写可能会让那些不在长江边上的人从心理上产生距离,失去了亲切感。而且从对祖国的体会来说,不管你是哪里的人,家门口总会有一条河,河上发生的事情与生命息息相关,寄托着你的喜怒哀乐。只要一想起家,就会想起这条河。我想还是用一条大河更好些……”

对于一首歌来说,歌词写得好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当刘炽看到《我的祖国》歌词时,便一下子被歌词中所描绘的诗意境界所打动了。他决心尽自已最大努力把这首歌曲谱好。这首歌应当是属于全中国人民的,它的曲调也应当是全中国人民所喜爱的。他要为这首歌谱上全国人民喜爱的曲子。于是,刘炽找来解放以来人民群众最喜欢的十首歌曲,为了分析把握这十首歌曲的旋律,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唱着这十首歌,唱累了就用笛子吹,整整一个星期,足不出户。经过反复吟唱,他终于捕捉到了根据《小放牛》改写的《卢沟问答》中的头两句旋律。他把这两句略改动,作为新歌的引子。引子一打开,创作的灵感便接踵而至,很快,一首优美旋律的歌曲《我的祖国》便诞生了。这首歌采用F大调,4/4拍,它由主部和副歌两部分组成,前奏和过门用的是副歌后两句的曲调。主部和副歌共有三段歌词,主部先由女声合唱,反复时由女声领唱,曲调极其优美、婉转、亲切感人,前三个乐句拉得较宽,最后一个乐句把两句歌词连在一起,显得紧凑,推出一个小小的高潮,全曲主歌意境深沉,由合唱队伴唱副歌、曲调宏伟,壮丽,但又不失轻快感。歌曲完成后,沙蒙又找来郭兰英演唱录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闻讯马上拿去作为非电影插曲播了出去,并立即在听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以至电影《上甘岭》还未播映,人们就会哼唱了。1956年电影《上甘岭》播映后,这首歌更是乘着电影的翅膀响遍了全国城乡,成为各类文艺演出的必唱曲目。

影片《上甘岭》反映了发生60年前的那场在中、美、朝三国之间进行的牵动了“两大阵营”,波及世界的“抗美援朝战争”。

迄今为止,对当年发生的这场战争,参战各方对战争的起因、性质、结局和解释仍然大相径庭。但这些分歧似乎并不影响参战各方对各自在战争中的“英雄”的热情讴歌。

影片《上甘岭》在当时,在讴歌“正义战争”的影片中具有史诗的品格。

影片《上甘岭》的创作者对这次战役进行了高度概括,他们并没有面面俱到地反映这样一个震惊中外的战争,而是通过志愿军某部八连这样一个连队从接收阵地,由防御战转入坑道和最后发起反攻,收复主峰的24天战斗经历,再现了那场惊心动魄的战役,热情讴歌了志愿军战士为追求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无私无畏的献身精神。

影片《上甘岭》除了艺术形象塑造方面的成功外,在声画结合、场面调度、结构安排和节奏把握上亦颇具特色。影片《上甘岭》反映了新中国建国初期人们对自由、和平、幸福的憧憬和自信。

电影《上甘岭》取材于真实的上甘岭战役。一场战役对一场战争的全局产生如此重大影响,上甘岭战役无论就其残酷性还是重要性在古今中外战争史上可以说是不多见的。毛主席了解到上甘岭的英雄事迹后,当即指示有关方面将上甘岭战役拍成电影。擅长军事题材片拍摄的长春电影制片厂承担了这一光荣的任务,并立即组成了创作班子,由沙蒙、林杉任导演,林杉、曹欣、沙蒙、肖予负责剧本的写作。在此之前,林杉曾创作了多部革命题材的作品,编剧经验较为丰富,他也因此成为影片《上甘岭》的执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