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数量如此巨大的“中国制造”却在国际高端市场上难觅踪迹。统计显示,美国市场上50美元以下的日用消费品中,约80%是“中国制造”,生产这些产品的大多数企业仍处于国际产业链中的最低端,只赚取着一点可怜的加工费,同时却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都留在了中国。中国制造成为饱受世人争议的话题。
中国制造英文名是“Made In China”,中国人将其通俗地称为国产。由于中国工业的发展,“中国制造”是全球范围内广受认识的标签。在各种商品上,不论是电子零件,还是衣物鞋帽,都能看见这个标签。
在美国的一本畅销书写的是这样的故事:
圣诞节过后,住在路易斯安那州的萨拉开始清理圣诞礼品。她忽然发现,在自己的家里,玩具、袜子、鞋子、DVD……几乎都贴着“中国制造”的标签。一瞬间她不禁异想天开:如果过一年没有“中国制造”的日子会怎么样?接下来,她和她的丈夫凯文,还有两个孩子一起开始了这次“冒险”。在没有“中国制造”的日子,全家人遇到了出乎意料的烦恼。为了给孩子买童鞋,萨拉跑遍居家附近的商场也一无所得,最后只能订购了一双价格不菲的意大利童鞋。在沃尔玛、塔吉特等大型连锁超市里,到处都是“中国制造”的鞋帽、玩具和工艺品。孩子们想要玩具,却只能在琳琅满目的货柜前逛来逛去。孩子过生日时,萨拉为了买到生日蜡烛,甚至开车跑遍了全城……
这个故事生动形象地说明,“中国制造”的影响力已经无处不在。故事中萨拉的一家原本想要摆脱“中国制造”,结果却惹得麻烦缠身。确实“中国制造”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趋势。全世界每四台笔记本就有三台在中国生产,世界使用的钢铁有将近一半是在中国冶炼的,美国大型卖场里的服装基本上都贴着中国制造的标签,沃尔玛将其采购任务完全交给了位于深圳的全球采购中心。
毫无疑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巨轮之所以能持续、高速地前进,与中国的对外贸易密不可分,“中国制造”成为中国发展的巨大引擎。“中国制造”遍布全球,这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世界上的任何大国一般都会将大力发展和升级装备制造业作为国家战略来对待,因为这是实现工业化的必备条件,也是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它不但能够促进就业,推动经济增长,还是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然而我国的制造业问题颇多,总体表现是大而不强。
“中国制造”给人最大的印象是价格便宜。就目前来说,“中国制造”之所以能遍布世界,其主要原因在于价廉物美。“中国制造”的主体贸易有一半以上是加工贸易,其产品完全按照外国提供的要求和标准生产,产品的附加值很少。因此,即使有了这样辉煌的出口成绩,中国还不能称做真正的世界工厂,最多只能称做一个世界加工厂。
在我国的经济结构中,存在着很多小企业,这些企业生产效率并不高,生产成本却很高。然而中国制造之所以能够如此迅速地在国际上崛起,主要是因为中国的劳动力非常便宜,所以使得“中国制造”很具有价格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很有竞争力。在发达国家有可能被淘汰的落后产能看到了新的曙光,纷纷迁移到中国来。而具有高新技术的企业却对这些不感冒,由此造成了“中国制造”整体大而不强。
“中国制造”风光无限的外表下,也暴露出了一系列深刻的问题。第一是资源的浪费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现在的中国每日耗水量世界第一,污水排放量世界第一,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世界第二。种种情况表明,“中国制造”必须走转型之路,摆脱“世界加工厂”的帽子,开拓一条新型工业化之路。第二,“中国制造”需要重塑国际形象。美国《商业周刊》曾经发文指出“中国制造”存在的商业道德问题。“中国制造”最危险的东西是迅速蔓延的重利轻义的资本主义风气。2008年发生的“三鹿奶粉事件”,让世人对中国的食品安全感到担忧。
在我国的自主知识产权缺乏,核心专利技术较少。2008年,中国接受海外申请的专利50 000件,而中国企业到海外申请的专利却不到2 000件。如果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那就只会让别人牵着鼻子走。目前在制造技术领域,我国的专利数只有美国或日本的1/30,而且现在绝大部分欧美企业都将利润的1/10用来研发,并在全球设立研发总部。相比之下,中国的企业却在研发上投入较少,很多小企业甚至都没有研发部门,普遍缺乏技术创新的意识和投入。
伴随着新《劳动法》的出台和人民币不断升值,目前中国制造业的成本已经不再“天下无敌”了。很多企业都迁移到越南、印度这些成本更低的国家去了。面对这样的危局,中国要想由“世界加工厂”转变为真正的“世界工厂”,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首先,生产企业必须要提升产品质量和核心竞争力,现在中国制造的大多都是些低附加值产品,而一些高附加值、高新技术产品均不能生产。
其次,还得丰富“中国制造”的内涵,提升其在人们心中的形象,生产者必须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决不能以次充好,忽悠消费者。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国制造”真正成为全球市场的新贵,才能使得中国成为一个全新的“世界工厂”。
经济学指导你的生活:
在经济发展的未来几年,将是中国产业的一个重要的变革时期,它关系到未来中国制造业乃至中国经济的发展。这也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一个关键时期,对于中国很多企业来讲,转型期是一个重要的挑战,而科技创新将是企业决胜的重要手段。
世界经济的新思路——低碳经济
近年来,很多人耳边经常听到这样的一个词,那就是“低碳经济”。或许一些人会对此有所不解,发出何谓低碳经济的疑问。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环境形势,以往“杀鸡取卵”破坏环境为GDP增长的发展模式,已经受到人们的否定。在当前经济发展与环境日益对立的形势下,人们对于经济发展的理解也更趋于理性。理性经济人的经济学观点催促了“低碳经济”的发展概念。也因此,“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了人们街头巷尾最热门的经济话题。
随着环境的压力逐渐增大,以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引起了人们深刻的思考。在经济的发展与环境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的形势下,人们提出了低碳经济的发展新思维,这也为未来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这里我们所讲的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转型、制度创新、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的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最早提出“低碳经济”的是英国,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其目标是到2050年建设低碳经济社会。而在哥本哈根会议后,低碳经济真正成为了人们热论的话题。
通常来讲,低碳经济是以低排放、低污染、低能耗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可以说它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其实,低碳经济实质是追求绿色GDP、清洁能源开发、能源高效利用的问题,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和产业结构、减排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纵观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历程,“低碳经济”是在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的大背景下提出的。由于传统的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引起了全球气候变暖,在经济发展的现阶段,发达国家对于低碳的经济有着更加迫切的要求。因为,发达国家迈过了以使用高碳能源为主要动力的发展阶段。也可以换句话说,保持发达国家现有福利水平,可以不依赖高碳能源,特别是煤炭的消费和生产。近年来,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和欧盟国家大多将新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作为扶持重点,相应的产业也成为快速增长的产业。
在低碳理念不断完善的今天,对于低碳经济国际上提出了以下四个基本的特征:
首先是经济性,这里面包含两层含义,一层是低碳经济应按照市场经济的机制和原则来发展,二层是低碳经济的发展不应导致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福利水平明显下降。这也就是说,既反对奢侈或能源浪费型的消费,又必须使百姓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其次是技术性,经济发展科技为先,通过技术进步,在提高能源利用率的同时,也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前者要求在消耗同样能源的条件下人们享受到的能源服务(如家用电器消耗、照明等)不降低;而后者要求在排放同等温室气体的情况下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福利水平不降低。
低碳经济的最后的特征就是目标性,从低碳经济的概念中我们就可以知道,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应该是,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因此,在经济发展阶段,针对目前的国际国内的碳排放形势,调整经济结构不仅势在必行,而且刻不容缓。对中国来讲,发展低碳经济,顺乎世界潮流更合于中国国情,这也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特别是在哥本哈根会议后,2010年8月,中国国家发改委确定在五省八市开展低碳产业建设试点工作,这也吹响了中国低碳经济之路的号角。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从中国现阶段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期内我国发展低碳经济还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
从能源消费结构看,煤炭消费所占比重过高。据相关资料统计,2007年在全球一次性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仅占27.8%,发达国家煤炭消费比例大多不到20%,而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煤炭所占比重高达69.5%。能源消费在短期内将延续加速增长的趋势,到2020年我国能源需求量将达到50亿吨标准煤以上。在我国煤炭消费比重大,CO2排放强度较高,致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高碳”特征非常明显,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在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在解决环境污染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形势非常严峻,任务也十分艰巨。
不过,低碳经济的确给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可以说,低碳的商机无处不在,在我国低碳经济同样富有巨大的商机,这不仅与市场的导向性有关,也与政府的政策支持及引导有着巨大的关联。国家对低碳经济的重视,给低碳产业带来了新的商机。据悉,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节能环保、新能源产业必将是未来各国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和新的利润增长点。据摩根士丹利预测,中国潜在的节能市场规模达8 000亿元。可见,从简单的“低碳经济”这几个字中我们看到了无限的商机和滚滚而来的财富。
在低碳经济的引领下,在“碳足迹”、“低碳生活方式”、“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应运而生,在这低碳的大背景下,作为新时代的人要抓住机遇,走在时代的最前端。
经济学指导你的生活:
低碳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趋势,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话题。从发展的角度上来讲,低碳经济力求的是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