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赢在起点:孩子从优秀到卓越的36种能力
1529500000021

第21章 第13种能力 与人合作(2)

平时,要给孩子多讲一些合作成功的故事,然后让孩子分析其中的成功原因,这样,孩子就会对合作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就会在头脑中树立一种合作意识。

有一个“神奇的汤石”的故事:一个人装扮成魔术师来到一个小村庄,他向迎面而来的几个人说:“我有一颗汤石,如果将它放入烧开的水中,会立刻变出美味的汤来,我现在就煮给大家喝。”说完,就有人就找了一个大锅子,也有人提了一桶水,并且架上炉子和木材,就在村口的空地上煮了起来。这个陌生人很小心地把汤石放入滚烫的锅中,然后用汤匙尝了一口,很兴奋的说:“太美味了,如果再加入一点洋葱就更好了。” 这时,有人立刻冲回家拿了一推洋葱放进汤里。陌生人又尝一口:“太棒了,如果再放些肉片就更香了。”又一个妇人快速回家端了一盘肉来。“再有一些蔬菜就完美无缺了。”陌生人又培养方法道。在陌生人的指挥下,有人拿了盐,有人拿了酱油,也有人捧了其他材料,当大家一人一碗蹲在那里享用时,他们发现这真是天底下最好喝的汤。

其实,那不过是陌生人在路边随手捡到的一颗石头。如果没有大家的精诚合作,美味是不会有的。所以,只要愿意,每个人都可以煮出一锅如此美味的汤。只要每个人都贡献一份力量,共同合作,众志成城,“汤石”就在每个人的心中。所以,有人说:“聪明的棋者,能巧妙地指挥,让各个棋子充分发挥力量,自然能走活全盘棋!”这就是与人合作的价值所在。

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除了给孩子讲述合作的故事之外,还要注意训练孩子的合作思维。要使孩子明白,自己想的不仅仅是自己需要什么,而是整个活动、整个家庭需要什么。训练孩子的合作思维的时候,父母不要无限度地迁就孩子的愿望,尽管有时他的愿望本身比较合理,但是它却意味着父母要做出过多的牺牲。父母要学会抓住时机,强化孩子的合作意识。

培养方法三:激发孩子的合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应让孩子感受到合作的乐趣。比如,如果孩子喜欢侦探故事,就让他读读侦探福尔摩斯的故事,然后,让孩子想一下,为什么福尔摩斯破案会这样神速呢?孩子就会明白,原来是福尔摩斯与华生配合的原因。这样,孩子就会发现合作的兴趣。

如果孩子喜欢唱歌,就让他注意一首歌曲一般有几个人完成。他就会明白,原来一首歌竟然需要词作者、曲作者还有演唱者共同合作才能完成啊!如果只有曲作者而没有词作者,或没有演唱者,那么这一首歌就是不完整的。这样,也会激发孩子的合作兴趣。

孩子之间的彼此合作不但可以事半功倍,还可以让友谊地久天长。其实,做好了事情最重要的是自己快乐。与别人合作快乐了自己,也快乐了他人,何乐而不为呢?

培养方法四:让孩子懂得集体力量胜过个人力量

要让孩子明白,集体的力量永远胜于个人的力量。在一个集体中,只有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才能办好事情。孩子明白了这样的道理,就会融入集体,融入团队,就自然而然地与他人合作。

就像一首气势磅礴的歌里唱道的:“一根筷子呦,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呦,牢牢抱成团……同舟共济海让路,号子嘛一喊浪靠边,百舸嘛争流千帆进,波涛在后岸在前。”这正是强调集体的力量,只有万众一心,才能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迈进,并取得最终的胜利。

在南美洲广袤的大草原上,有一种动物却演绎出这样一个让人震撼的故事:在酷热的一个夏日,一个山坡上的草丛突然燃起熊熊大火。无数蚂蚁被大火烧得不得不节节后退,火的包围圈越来越小,渐渐地,蚂蚁似乎无路可走了。然而,就在这时,出人意料的一幕发生了:无数蚂蚁迅速聚拢起来,紧紧地抱成一团,很快就滚成了一个黑乎乎的大蚁球,蚁球滚动着冲向了火海。尽管蚁球很快就被烧成了火球,在噼噼啪啪的声响中,一些居于火球外围的蚂蚁被烧死了,但是,火球内部更多的蚂蚁却绝处逢生。

蚂蚁虽小,势单力薄。虽然蚂蚁离开了群体什么都做不成,但许多蚂蚁团结在一起,把微弱的力量汇合起来,就能排山倒海,战胜一切,这就是集体的力量!正如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所说:“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逊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伟大的战士**也说:“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要让孩子明白:我们每一个人,都离不开集体单独生活,孩子也不例外。每个人都希望能得到集体的关心和爱护,从集体中获取勇气和力量。但是,这一切从何而来?这一切来自于每个人的相互合作。只有每个人都热爱集体,关心集体,共同维护集体的利益和荣誉,我们的集体才会充满阳光,才会更有力量!

培养方法五:鼓励孩子参加游戏活动

让孩子参加游戏活动也是培养孩子合作交往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因为在游戏中孩子可以学会逐步摆脱“自我中心”。

某电视台有这样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游戏:主持人让一群孩子分成红黄两队,让两队的孩子把两只脚分别系在两条长条板上,然后两队向既定目标出发,看哪一队先跑到终点。比赛开始,场面滑稽、可爱、热闹非凡,经过一番东倒西歪、七手八脚的忙乱折腾后,红队小朋友逐渐调整了步调,“一二、一二”地喊着号子很快到达了终点。而黄队的小朋友却个个汗流颊背,还在艰难地踯躅……好像还让人看不到到达终点的迹象。

这是一个活泼、有趣的游戏活动,这个游戏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孩子通过在向终点迈进的过程中,体会到其中关键的力量就是劲往一处使、步往一处迈的事实。孩子就会在游戏的过程中摸索出了致胜的法宝——团队合作。他们就会体会到,哪个小组善于合作,就能首先迈向成功。一旦小组中有一个孩子自以为是,不顾别人,则全组会必输无疑。所以,每个成员都会想方设法与其他人去合作。孩子的合作能力就在游戏中培养出来了。

另外,父母也可邀请一些孩子到自己家里来玩,并带他们一起做一些需要集体协作的活动,如共同搭积木、拼图等。在这些活动中,必须制定一项规则,即不可相互责备。孩子与同伴在活动中意见不统一时或玩得不愉快时,父母应及时引导孩子相互商量用什么方法可以使大家都玩得愉快,如“剪子、包袱、锤”、依次轮流等方法,协调关系,确定共同目标,使活动顺利进行。

要让孩子学会相互配合,慢慢地就可以使他们懂得如何合作才能把活动做好。在合作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也会发现别人的优点,就会变得喜欢与别人合作。

培养方法六:让孩子拥有双赢思维

父母要懂得开启孩子的双赢思维,双赢不是损人利己,也不是损己利人,双赢是一种互惠互利。双赢是一种互动,绝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叠加组合。双赢不是传动轴,每个合作者都不能依赖着别人去前进,要用自己的力量实现自己的运转。这样说,双赢就更像一组滑轮,各就各位,协作互动才能达到共同的高度。

双赢思维总会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好处,给别人成功的机会,就是给自己机会,别人成功会使自己充满了快乐。双赢需要互相了解,也需要互动,就像机器用的时间长了需要维护一样,人与人之间也要真诚相待,有效沟通。双赢不是争强好胜,也不是两败俱伤。在真诚合作的基础上,每个人都能最终尝到“双赢”这杯美酒的滋味。

孩子一旦拥有双赢思维,就会体会到“赢”的真正意义是通力合作,实现目标,绝非是两个对立的双方争个你死我活,分出个曲直高低。用合作代替竞争,能让人们在有效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获取更多的资源、达成更多的目标。总之,双赢才是真的赢,双赢才能赢得更多。

21世纪是一个双赢的时代,随着科学知识向纵深方向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人们不可能成为百科全书一样的人才,合作已成为人类生存的手段。也就是说,每个人都需要借助他人的智慧来完成自己的使命,所以,这个世界充满了竞争与挑战,当然,也充满了合作与快乐,而双赢思维会促使一个人更好地与他人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