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作家而不是教育家的高尔基的确是教子有方,他能够从孩子的一言一行中发现他美好的一面,并能够因材施教、因时施教,及时给孩子以赞美和诱导。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曾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同样,在孩子的言行举止中也不乏真善美的东西,父母不要有意或无意地疏忽它们,因为这正是教育孩子重要的一部分。
马克西姆·彼什柯夫(1897~1934),高尔基的儿子。他思想活跃,性格温柔,曾试笔写作、绘画,受到世人的广泛称赞。
高尔基(1868~1936),原名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什柯夫,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与劳动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亲身经历了资本主义残酷的剥削与压迫。这对他的思想和创作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其代表作有《母亲》、《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等。他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也是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他组织成立了苏联作家协会,并主持召开了全苏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培养文学新人,积极参加保卫世界和平的事业。他的优秀文学作品和论著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共同财富。
及时给予赞美
马克西姆非常聪明伶俐,他很小就跟着妈妈侨居在法国巴黎。虽然远离儿子,但高尔基还是会抓住一切机会对儿子进行教育。
8岁那年,马克西姆开始在妈妈的帮助下动手给爸爸写信。经过写了又改,改了又写的艰难过程,最后,他终于把信寄给了父亲。高尔基收到儿子寄给他的信后,心里非常开心。他赶紧拆开信,边读边笑,还情不自禁地夸奖儿子是个“好汉”,将来说不定能成为作家、诗人。
随后,高尔基给儿子回了一封信。他以诙谐而又严肃的口吻说:“看了这封信爸爸很高兴,但我猜这封信不会是你自己写的吧!孩子,你一定要自己试着独自给我写信,并亲自把它寄给我,这样爸爸就会更高兴的。所有的事情都应自己动手来做,要学会自立,不要强迫别人为你着想,当然也包括不要让你的妈妈帮忙……”
马克西姆读着爸爸的回信,暗下决心:今后一定不再让妈妈帮忙,我要学会自己动手给
爸爸写信。
3年时间很快过去了,马克西姆也成了一个11岁的大男孩。那时的他开始用心回忆自己小的时候跟爸爸妈妈去找戈巴托甫卡避暑的情景,并以此为题写了一篇文章寄给了高尔基。高尔基接到信后,马上又给儿子回信:“你不妨在课外为自己,而不是为了应付老师去练习写作,要给自己写各种故事,也可以把你的日常感想记录下来,这些都是很有趣的。我在你这样的年龄,就这样练习写作、记日记了,正因为如此,我才成就了今天这样的成绩。”
儿子马克西姆没有辜负高尔基的希望。1918年,马克西姆第一次随军用列车前往西伯利亚征粮,他把沿途观感记录了下来,完成了一则生动活泼的文学速写。文章记录了十月革命胜利后的最初年代,西伯利亚农民在苏维埃政权领导下建设水电站的故事,受到了苏联广大读者的好评。
及时赞美孩子就是对他的一种鼓励,一种肯定,一种认可。但遗憾的是,今天的父母却没能够对孩子的进步和良好的表现给予及时的赞美。有一项调查显示,现在的孩子除了在学习上偶尔被赞美以外,在其他方面受到表扬的机会很少。其实在对孩子实施教育的过程中,赞美是一项很有效的策略。它可以让孩子内心愉快,提升他的自信心、上进心,可以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父母对孩子应该尽量真心诚意地去赞美,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
对孩子来说,他也不希望父母给他过多的教导。其实,与这种教导比起来更有作用的就是赞美的语言,作为父母,要知道孩子的优点在哪里,并针对他的优点经常鼓励他,也不能简单地对他说:“你真棒!”而应该告诉他具体的优点、进步之处以及良好表现等等,只有确切地肯定孩子的某一方面,他的积极性才会被更大地调动起来,他才会更快地进步。
教子点睛:
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认为:“鼓励和赞美孩子的优良表现,不但可以帮助孩子发展健全的人格,还能激发其创意而使其变得更聪明。”来自父母的赞美就像照耀着孩子心灵的阳光,让他精神焕发;相反,尖刻的批评则会让孩子灰心丧气,让他对未来充满失望。所以,父母要努力让赞美的阳光一直照耀着自己的孩子。
善于诱导
高尔基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不幸的是,女儿卡佳早年夭折,因而他对独生子马克西姆倾注了全部的父爱。因为参加革命,他受到沙皇政府的追捕,不得已他才长期漂泊在外,不能与妻子和儿子团聚,只能通过书信对儿子加以教育培养。在写给儿子的信件中,高尔基对儿子循循善诱,对儿子的成长进行了细致而耐心的指导。
作为父母,一定要善于诱导孩子,也就是对孩子要“循循善诱”,这里有很多学问值得父母去探索,不能急切,需要耐心地与孩子沟通交流,当然要注意结合孩子的心理特征,选择恰当的沟通方法和技巧。
有一位富有的企业家,他的儿子在很小的时候就丢了,企业家日思夜想,而且一直在寻找。一天,企业家在大街上遇到了一个蓬头垢面的乞丐,并认出这个乞丐就是他丢失多年的儿子。企业家喜出望外,于是迫不及待地去认儿子。
但是,由于他儿子生性很顽劣,再加上长年在外面流浪,常常受到别人的侮辱和欺骗,所以,他自然也误会了企业家的挽留而逃走了。企业家冥思苦想,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好主意,他托人让儿子到他的企业来工作,循序渐进地让他适应新的环境,融入新的生活。
后来,企业家又培养他儿子的管理技能,提升他的职位。当他的儿子各方面都变得比较出色,并且知情达理、善解人意之后,企业家这才挑明了他们的父子关系。很自然地,原来生性顽劣的儿子也如愿以偿地回到了久别的家中,终于成为家庭和社会的栋梁之才。
现在的孩子虽然性格千差万别,但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爱玩、好动,善于幻想。父母只有认清孩子的现状和特点,有针对性地、有技巧地诱导他,家庭教育的成效才能水到渠成,事半功倍。
孩子成长过程中,时时处处需要父母的诱导。比如,父母想知道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时,一定不能太简单、太急切地问一句:“你今天在学校做了些什么呢?”然后期望孩子能像成年人一样,把在学校的表现完整地叙述一遍,这样的问话不会有很好的效果。父母要把问题逐步分解开,再从孩子那里一步一步分别得到答案。
这是因为,孩子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是与成年人不相同。当父母笼统地问孩子时,他可能不知道应该从哪里开始叙述。
以前,一位妈妈这样问孩子:“你今天在幼儿园学都什么了?”孩子因为不知道“学什么”具体指的是什么,于是就回答:“不知道,没学什么!”
后来,这位妈妈不再这样问孩子,而是对他说:“宝贝儿,妈妈想跟你学首儿歌,你把幼儿园张老师今天教你的儿歌教给妈妈,好不好?”这时候,孩子就会很有成就感地教给妈妈。与此同时,这位妈妈也就知道了孩子今天在幼儿园学的东西了,这样比干巴巴地问孩子笼统问题的效果强多了。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不仅要善于诱导孩子去认识各种问题,发现各种问题,更要善于诱导孩子总结归纳各种问题,努力使孩子的认知水平有所提高。
教子点睛:
父母在循循善诱是要注意把握几个问题:一,注意掌握时机,比如引导孩子勤奋学习时,一定要抓住孩子有学习欲望的时候;三,对孩子的要求不要太高,孩子就是孩子,父母不要以成人的标准去要求他,不能越过他所能承受的范围;三,父母一定要有一个平和的态度,怀有一种平常心,不能急于求成,否则效果就会适得其反。
给永远比拿愉快
1907年1月26日,高尔基给10岁的儿子马克西姆写了一封信,信由卡普里寄往阿尔雅西奥。信的内容如下:
你走了,可是你栽种的鲜花却留了下来,在生长着。我望着它们,心里愉快地想到,我的儿子虽已离去,但却在卡普里岛留下了某种美好的东西——鲜花。
如果你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你一生中留给人们的都是些美好的东西——鲜花,思想,以及对你的非常美好的回忆——那你的生活将会轻松而愉快。那时你就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这种感觉使你成为一个心灵丰富的人。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
在这封信中,我们知道,马克西姆利用假期忙碌地为高尔基栽种了各种各样的花草,而高尔基说儿子“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东西”,同时他也告诉儿子“给永远比拿愉快”。相信马克西姆看到爸爸的肯定,会更加有上进心。这是一个间接的鼓励,又让儿子受到了一次良好的教育。
“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话虽然是高尔基写给马克西姆一个人的,但是它的意义却是极其深远的,因为它对每一个人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父母应该让它成为孩子的座右铭,也应该让它成为父母自己的座右铭。
“给”是对人类、对社会做出的贡献;“拿”就索取是人们和社会所做出的贡献。所以,父母要让孩子明白,人生的意义在于为人类和社会做出了多少贡献,而不在于向人类和社会索取了多少财富。
波兰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在发现了镭的提纯技术之后,有人问她为什么不去申请专利,她坚定地回答:“没有人应该因为镭而致富,它是属于全人类的。”对这个问题,孩子可能会说,居里夫人是世界著名的大科学家,她已经获得了名利,当然可以“给”了。
但是,父母可以告诉他,残废作家曹燕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人活着是为了别人更好地活。”她不计名利,不辞劳苦,摇着轮椅,步履艰难地为他人奔波。她也具有“给比拿更愉快”的美德啊!
另外,父母还要注意一点,“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话中的“永远”两个字,这两个字的意义非同一般,它要求一个人无论在何时何地,无论在怎样艰难困苦的条件下,都能无私地贡献一切,都能保持一种乐观的精神。而这,也应该是父母传达给孩子的重要信息。
今天的孩子生活在阳光下,是快乐的公主和王子。习惯于接受周围的人对自己的付出,并认为别人为自己服务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心灵对于“付出”这个词越来越陌生。其实,这是一种完全错误的心态。付出对于今天的孩子来说,是一堂急需补习的课程。
作为父母,应该让孩子知道,一个人在漫长的人生路途中,不知有多少艰难险阻、曲折坎坷,甚至遭遇挫折和失败。在危急时刻,有人向他伸出温暖的援手,解除生活的困顿;有人为他指点迷津,让他明确前方的航向;在重要的时刻,甚至还会有人用肩膀、身躯把他擎起来,让他攀上人生的高峰,让他最终战胜了苦难,扬帆远航,驶向光明幸福的彼岸。正是别人的不断地“给”,才成就一个在艰难困苦中的人获得重生。
所以,父母也应该让孩子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一个“给”的人。
教子点睛:
父母要让孩子懂得,一定要做到多“给”而少“拿”,最好是不“拿”,让孩子立志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全部力量都用到为社会创造财富的“给”上去。要始终保证一点:“给”这个人类和社会的远超过从中“拿”走的。这样,孩子将永远会是幸福的。因为“给永远比拿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