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好父母 教能力
1538300000010

第10章 高效学习的能力(1)

著名教育家埃得加·富尔指出:“21世纪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习一种能力。学习的最终目的不是掌握多少知识,也不是考多高的分数,而是让自己具备强大的学习能力。要知道,学习力就是竞争力。作为父母,一定要让孩子学会学习,学会终身学习,让他具备立足社会而不败的持久高效的学习能力。

有效阅读:让读书成为孩子进步的阶梯

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情况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融化。

—— (法国)雨果

每当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

——(法国)伏尔泰

8岁的柳可喜欢读书,每天晚饭后都吵着妈妈陪自己去书店看书,妈妈看到女儿看书的积极性这么高,就欣然同意女儿的请求。

一天,柳可和妈妈从书店回来,爸爸问柳可:“今天去书店看什么书了?”柳可说:“人体的。”爸爸问:“那上面都讲什么了?”柳可想了想:“忘了。”爸爸很惊奇:“都忘了呀?”这时候,妈妈在一旁辩解道:“也没看多长时间。”

爸爸继续说:“可可,爸爸教给你在短时间内读书的好方法。”说着,带女儿走到书柜前,拿起一本书,说:“下次,你看书的时候,一定要先看书的名字,看看他是不是你想看的,比如这本《动物世界》,你想看,好,拿起他,但不要急于翻阅内容,要先看书的目录。”

说着,爸爸翻开书的目录:“看到了吗?这就是目录,目录里有大象,蚂蚁等等。看过之后,我们对这本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了,如果时间允许,我们可以从头看;如果时间短,就挑我们喜欢的章节来看。懂了吗?”

女儿点点头,指着书里其中一节说:“这本书,我就可以直接翻到‘企鹅’这儿了吗?”爸爸说:“对,翻到第48页。”女儿高兴地说:“爸爸,我懂了。”

父母要教孩子适宜的阅读方法,如柳可的爸爸那样,没有把一句“时间太短了”当成女儿看书效率低的借口,而是把握住机会,教她如何利用最短的时间掌握一本新书的大概内容,然后从目录中迅速找到所需的知识点,相信这也是最简洁最有效的方法了。

读书可以丰富一个人的思想,提高他对生活的认识。曾有一项调查表明:喜欢读书的人,心胸一般比较开阔,对现实问题往往有一个比较理性的认识,也能增强对生活的信心。

喜欢读书的孩子,思维一般比较流畅,表达能力、认知能力也要强于不爱读书的孩子。当遇到挫折后,孩子都会抑郁,但不爱读书的孩子表现得更强烈些,而且不容易从失败中走出来;而爱读书的孩子会通过看书转移注意力,或者在书中寻找一些答案,通常情况下,抑郁情绪会自动排解。

可见,阅读对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都是有好处的。但是,孩子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坚持、潜移默化的过程。那么,父母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呢?

培养建议

建议一:教孩子正确的阅读方法

读书讲求方法,好的读书方法可以让孩子节省时间,加深孩子的理解,起到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一般来说,阅读方法分为泛读、精读、通读、跳读和速读5种。泛读要求孩子各方面的知识都要有所涉猎,让孩子具备全面的知识基础;精读适用于一些经典,只有精心研究,反复咀嚼才能细细品味其中的道理;通读是大概的浏览,适用于书报杂志的阅读;跳读和速读在于让孩子迅速掌握书的筋骨和脉络,适用于考试。父母要把这些基本的阅读方法传授给孩子,让他在不同的情境下学会不同的阅读方法。

建议二:鼓励孩子做读书笔记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笔记是帮助孩子消化,促进吸收的一个过程。所以,父母可以培养孩子边读书边做笔记的习惯。

张健喜欢读书,可是自从上了小学4年级后,读书兴趣没有以前那么浓了。

一天晚饭后,妈妈催促张健,说:“赶紧把桌上那篇文章读完,老师不是让写观后感吗?”张健看了看桌子上的书,无精打采地说:“哦!”爸爸看着儿子没了精神,问:“儿子,怎么了?最近怎么不爱看书了?”儿子皱着眉说:“本来挺喜欢看的,可是每次都要写观后感,弄得看书跟任务似的。”

爸爸说:“你只要把看完的想法写出来就行啊!”儿子辩解道:“可是,爸爸,我没有想法啊!”爸爸点了点头,说:“爸爸能理解,如果实在没有想法,那你就摘录一句你最喜欢的话,写在观后感上面,如果觉得实在没有什么喜欢的话,那就把文章的标题写上去。你看行吗?”这下,儿子来了精神,跑到桌子前认真地看起了书。

父母要鼓励孩子读书时手要勤,做读书笔记,但笔记的内容不是只限于写观后感,可以使一句话,一个观点,关键是要让孩子慢慢养成这个习惯。

所以,刚开始培养孩子写观后感时,孩子笔记的“质”不在高,“量”也不在多,可以像张健的父亲要求的那样,也不失是一个做笔记的好方法。

当然,如果孩子不愿意写笔记,父母也不能强迫。因为对于孩子来说,阅读是一件很有乐趣的事,如果父母硬是让孩子写读书感想,阅读可能会成为一个很痛苦的事情,进而打消他读书的积极性。

建议三:晚睡前让孩子看半小时课外书

父母要成为孩子的读书伙伴,做他的阅读榜样。同时,父母要鼓励孩子看一些适合他年龄的课外读物,丰富孩子的课余知识。

程扬今年10岁,妈妈一直希望她能博览全书,多看一些课外书。

每天晚上睡觉之前,妈妈都会陪着她一起看书。妈妈拿着书,程扬则靠在妈妈的肩膀上。看书前,妈妈会微笑着对她说:“妈妈会看慢点,等着你,咱俩一起看。”程扬点点头。

读完书后,妈妈还鼓励程扬积极思考一些问题,比如“你觉得某某怎么样?”“那你觉得他这样做对吗?”“如果是你的话,你怎么办?”……

久而久之,程扬不在妈妈的陪读下,也能自己读书,逐渐养成一个良好的读书习惯。

有些父母禁止孩子读课外书,认为孩子读课外书会读“野”了思想,影响他读教科书,从而影响学习成绩。实际不然,多读课外书不但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语文水平,而且还可以让她学到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父母可以经常和孩子一起交流读书的方法和心得,鼓励他把书中的故事情节或具体内容复述出来,进而把想法和观点表达出来,然后和孩子一起讨论。像妈妈引导程扬那样,不仅能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孩子的阅读兴趣也会更加浓厚,这种方法值得借鉴。

建议四:教孩子阅读要有选择性

现在的书店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让人眼花缭乱。但是,书籍也有好坏之分,好的书籍可以净化孩子的心灵,而一本低级趣味的书会染污孩子的心灵,所以父母一定要让孩子读好书。

在地铁上,有一个六七岁的男孩坐在妈妈的腿上,手里抱了一大摞武侠小说连环画。他看书看得很投入,但是,表情一直皱着眉头,嘴里还时不时地发出一些声音,好像在为里面的打斗人物配音,还时不时地把手攥成小拳头在空中比划几下。显然,他已经被书中故事情节吸引了。

而妈妈很气愤,看到儿子坐在自己腿上不老实,不管三七二十一,拍打孩子几下,不时再捏捏孩子大腿,气愤地说:“老实点儿。”

看到孩子皱眉、攥拳的那一幕,不禁感叹,孩子的辨别好与坏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小时候他就经常看一些打斗的场景,孩子长大后势必会形成急躁的性格,甚至有暴力倾向。有智慧的父母一定要严格控制孩子阅读的内容,像一些有打斗情节的、思想不健康的动漫书,还有现在流行一种方便携带的“校园口袋书”,内容都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发展。父母要禁止孩子看这些书。

还有些父母买书追求时尚,什么书热买什么。但是,书不是茶,有冷有热;书更不是蔬菜,一定要读个新鲜。有时,让孩子读一读经典更可以帮助孩子走向成功,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弟子规》,这些书都可以激励孩子奋发向上,帮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总之,父母要让孩子读思想内容积极向上的书,多读一些修身养性的书。

建议五、鼓励孩子自主阅读

小孩子都习惯于父母给自己讲故事,那是因为孩子的识字能力有限。当孩子长大些的时候,父母要试着让孩子自己去看,自己去理解,注意培养孩子自主阅读的能力。

9岁的伊清喜欢听妈妈讲故事。可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妈妈觉得伊清可以自己读书了。一天,妈妈对她说:“你自己看书,行吗?”伊清撒娇道:“不嘛!我喜欢妈妈给我讲。”妈妈说:“你都长大了!可以自己读书了。”伊清说:“可是,我懒得自己看。”

第二天晚饭后,伊清跑到妈妈房间要求讲故事。妈妈没有理睬她,只见桌子上有一张字条,写着:“今天你可以自己读书。”字条旁边还放着一本儿童读物。女儿看了看妈妈,然后坐在她旁边,拿起书读了起来。

父母给孩子讲的过程中,容易加入一些主观因素,而且孩子听父母讲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往往记忆没有那么深刻。孩子只有自己看到的生动的文字、图片,然后再加上自己的理解,印象会更深刻,也才能提高阅读水平和理解力。因此,父母要鼓励孩子自主阅读。

金玉良言

孩子的阅读兴趣很重要,父母在为孩子选择读物的时候,不能只提倡广泛阅读,也要尊重孩子的读书兴趣,进而为他选择合适的阅读内容。而且,阅读的形式不只限于书本,还包括报纸,杂志,电子书,这些都是孩子阅读的媒介,但是,父母一定要对内容把好关,防止不良内容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发展。另外,还要让孩子学会在读书的时候进行思考,思考书上的内容是否合理,只有经过思考,才会把所读的合理的内容变成自己的思想,让自己受益。

独立思考:孩子“有思”学习才有效率

独立思考能力是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的一项必备才能。在历史上任何一个较重要的科学上的创造和发明,都是和创造发明者的独立地深入地看问题的方法分不开的。

——(中国)华罗庚

思考是人类最大的乐趣。

——(德国)布莱希特

在全世界IBM管理人员的桌子上,都摆放着一块小小的金属板,上面无一例外地都写着“Think”(想)。这一块金属板的创意来源于IBM创始人华森特,正是他提出了这个“Think”的观点。事情是这样的:

有一天,天气潮湿而阴冷,华森特一大早就主持召开了IBM的一次销售会议。这个冗长的会议一直持续到下午,但是会议的气氛却无比沉闷,甚至无一人发言,所有人只是听着华森特在那里发号施令。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沉闷的气氛渐渐地让大家开始感到烦躁不安。

忽然,华森特转身在身后用来展示材料的黑板上写了个大大的“Think”,然后他大声而肯定地对大家说:“我们共同缺少的是,对每一个问题充分地去思考。别忘了,我们都是靠脑筋赚得薪水的!”

从那以后,“Think”成为了华森特和公司的座右铭。并且在这一座右铭的指引下,公司上下都勤于思考,并最终使公司的经营大获成功。

思考是一种技能,它可以通过后天的培训来得到锻炼,但是如果一个人思考的能力得不到开发,那么他思考的萌芽就会枯萎。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往往是懒于思考的,他们对自己的人生方向、奋斗目标往往都抱有一种很无所谓的态度。

就如IBM公司那个尽人皆知的座右铭,其实,“Think”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的东西。就像要想使身体变得强壮,需要通过多方面的训练来达到目的一样,一个人要想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发达,就必须多多用脑、勤于思考。

孩子要走的道路还很长,他要能够生存,要能掌握一些技能,他需要学习、需要进步。孩子的未来若是想要靠个人的努力来取得成功,就必须要善于思索、勤于思考。因为,只有善于思索,才能生疑解惑,而只有勤于思考,才能将问题考虑得透彻明悟,这样就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在今天,我们已经处在“信息时代”,处在“知识爆炸”的年代,这就从客观上对每一个人的思考能力都提出了挑战。愈有思考能力的孩子,求知欲望就愈强,学习的能力就愈强,创造力就愈强。这种能力,使他能够与时俱进,使他能够不断进步。

因此,父母要抓住时机,多注意对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锻炼他的灵活思考能力,为他未来的个人成长与事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培养建议

建议一:丰富孩子的知识,让他开阔眼界

丰富的知识才是思考的源泉,没有了知识,思考就变成了空穴来风。而只有掌握了大量的知识,思想才会变得深刻。孩子的知识和经验越丰富,他的联想就越广泛,他的思维也就越敏捷灵活。

父母在督促孩子完成学校课业的同时,还要鼓励孩子通过郊游、参观展览馆、动手锻炼等各种途径尽可能多地获得知识,让他从各种活动中体验生活、学会思考、发展智力。另外,父母还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及他自身的性格特点,去引导他多看多想,在他提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让他掌握更丰富的知识。

建议二:多向孩子提出有助于思考的问题

要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父母可以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多向孩子提出有助于他思考的问题。所谓有助于思考,并不是那些简单的“什么是什么”的问题,不是只要求一个确定答案的问题,而是要孩子能够由一个问题去联想开来,进而引发出多个问题的思考。

妈妈给上小学2年级的孟欣买来一对小兔子,孟欣十分喜欢它们,总是拿家里的胡萝卜掰成小块儿喂给它们吃。

这一天,孟欣看到冰箱里没有胡萝卜了,于是她十分着急地对妈妈说:“没有胡萝卜小兔子会饿死的!”

妈妈说:“难道小兔子只能吃胡萝卜吗?”

孟欣回答:“我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就说过了啊!小兔子爱吃胡萝卜。”

“对啊!”妈妈笑笑说,“小兔子只是爱吃而已,那你想想它们还能吃别的东西吗?”

孟欣平静了下来,仔细想了想,说:“家里的白菜,小兔子吃吗?”看见妈妈鼓励的眼神,孟欣从厨房拿来做菜剩下的白菜叶,喂给了小兔子。她惊喜地发现,小兔子居然也吃得津津有味。

妈妈趁势又说:“那么若是家里也没有白菜了,小兔子还能吃什么呢?”

孟欣想了想却又没想出来,于是她翻书上网,开始认真查了起来。妈妈一旁看着,赞许地笑了。当然,最后孟欣还是知道了,其实小兔子除了萝卜白菜,还是有许多东西可以吃的,她再也不用为小兔子没有食物吃而担心了。

其实,有不少知识就像“兔子爱吃胡萝卜”,都会在孩子脑中先入为主,而这些知识也并不一定全面。在这个时候,父母就应该多向孩子提出有助于他思考的问题,让他自己动脑筋来完善相关知识。

孩子通过请教他人、查阅资料、反复思考而最终获得的圆满答案,才能让他真正获得知识。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思维也最能得到锻炼。如果有可能,当父母遇到一些小问题的时候,也可以向孩子询问,这样对孩子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有好处的。

建议三:让孩子从多角度去考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