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好妈妈改变孩子一生(3-6岁孩子家长必读)
1538500000026

第26章 3—6岁,好妈妈要帮孩子度过敏感期(3)

这天,妈妈起晚了,眼看哲顺上幼儿园要迟到了,妈妈匆忙给他穿好鞋子,并顺手系上鞋带,要送他去上学。哲顺却无论如何都不肯出门,并哭哭啼啼地去扯自己的鞋带。妈妈这才明白,他要自己系鞋带,只见他把鞋带一点点解开,然后自己又重新系了一遍。

教育感悟

孩子的秩序敏感期是呈螺旋式上升的,一般有三个阶段:先是会因为秩序受到破坏而哭闹,但秩序一旦恢复就能安静下来;在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后,秩序感便体现为孩子会为维护秩序而大声说“不!”;然后就是为了维护秩序而产生执拗,一旦发现有违反他秩序规则的事情,就要求一切都重新再来。

“重来”这个阶段可能是妈妈最为苦恼的时期,当孩子对秩序的追求逐渐上升,他便开始对秩序感追求完美。比如睡前一定先脱袜子,再脱裤子,最后脱上衣,顺序错了便不肯睡,而且还要求穿好后,重新脱一边,早晨醒来穿衣服的顺序也是固定的。

虽然秩序感分很多种情况,如位置的秩序感、顺序的秩序感、道德的秩序感等等,但这些情况却不会一起发生。在孩子的秩序期内,妈妈一定要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如果不能保证他顺利度过这个阶段,孩子会因此而受挫。

妈妈妙招

1.妈妈要有耐心,并要理解孩子的“重来”。

在孩子感到自己做事情的顺序被打乱时,会哭闹着要求“重来”,这时妈妈一定要有耐心,不要觉得孩子太过计较而嫌他麻烦,更不能因此对他发火。

如事例1中的宝轩,她只是要求必须由自己来关洗手间的灯。一般来说,在一些非原则性的问题上,孩子若是坚持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妈妈就不必去勉强他,顺其自然就好。

2.主动提醒孩子按照“规则”去做。

事例2中,本来就快迟到了,哲顺还要坚持自己系鞋带,这时妈妈也不要着急。在时间紧急的情况下,妈妈应该提前想好孩子会怎样做,然后尽量不去打破他的规则,而是提醒他系鞋带。

如果妈妈一时心急,“替”他把鞋带系好,反而会引起孩子哭闹,然后还得重新系一遍。所以,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主动提醒孩子按照他的“规则”去做,不失为一种节省时间的好办法。

3.妈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

孩子的自我意识一旦觉醒,就会用抗拒和拒绝别人的方式有意识地练习使用自己的意识。如果孩子正常发展,一般会在7岁后走出自我中心,进入一种和谐顺从的状态。

但是在秩序敏感期内,孩子即使不断要求“重来”,妈妈也应该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妈妈情绪烦躁,孩子也一定能够感受到。如果情绪被孩子所牵引,他会变得更加任性和执拗,那只会是双输。所以,妈妈只需要耐心地配合和等待,任何干预和企图改变都是错误的做法。

4.用秩序感培养孩子做事的条理性。

当孩子十分注重秩序,并要求一切都严格按照顺序来的时候,妈妈可以利用孩子此时期强烈的秩序感,培养孩子做事的条理性。

例如,在吃饭时妈妈可以每次都让长辈先坐下,然后再让孩子入座,他如果习惯了这种顺序,就能在此时期内学会“长者先,幼者后”的好习惯;在盛饭时,也按照这样的顺序来,孩子也会从内心里建立起长幼先后的顺序。

所以说,只要妈妈善于引导,孩子的秩序敏感期可以帮助他养成不少好习惯。

要点四:喜欢做的事就爱重复,比如垒高、开关灯、藏东西等

“重复”是3岁左右的孩子感知周围环境的方式之一,同时也是他建立秩序感最重要的方式之一。生活中,他常会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一遍又一遍地去做。比如,刚垒好积木推倒再重新垒;他每天都要求穿同一件衣服,脏了也不让换;也会一遍遍地坐电梯,上来又下去……其实,这都是孩子在用重复的方法来感知秩序的存在。

经典事例

事例1:

3岁半的聪聪最爱玩的游戏就是藏东西,每次他都把玩具或零食藏起来让妈妈找。可是他每次都把东西藏在书柜里,有时妈妈故意假装找不到,就自言自语地说:“这次藏哪儿去了呢?怎么找不到?”

如此反复几次之后,聪聪就会忍不住大声说:“这次又藏在书柜里了。妈妈,快去找!”但妈妈假装听不到,就是不去打开书柜的门。聪聪就跑到妈妈面前,生气地说:“妈妈,我都告诉你在书柜里了,你为什么不去找呢?”然后很失望地坐在一边赌气。

事例2:

4岁的珠珠喜欢玩捉迷藏,每次她都会让妈妈藏起来,自己去找。而妈妈每次都会藏在卧室的门后面,等着珠珠来找。每次找到妈妈时,她都很惊喜地说:“呀!我找到你了!”

玩得高兴了,她就会要求妈妈一遍遍地藏,然后她不停地找。为了满足珠珠能找到自己的愿望,妈妈总会藏到相同的位置,而珠珠却总是乐此不疲。

事例3:

熊熊两岁半了,每天睡觉前他都让妈妈给他讲“萤火虫”的故事,用妈妈的话来说,“这个故事讲了都快800遍了”。熊熊几乎能把每个段落都背下来,妈妈若是在讲故事时“偷工减料”那可瞒不过熊熊的耳朵。

一遍又一遍地讲,熊熊倒是很高兴,可讲故事的妈妈却觉得很无聊。

教育感悟

重复是生命赋予孩子的本能,处于秩序敏感期的孩子需要靠重复获得内在的秩序感。虽然在成人看来,不断地重复做同一件事情,十分枯燥而无聊,但对孩子来说,这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每次都会有新鲜感。

所以,如果想让自己的孩子快乐成长,就应该满足他重复的要求。要知道,重复是孩子的一种游戏方式,当他了解游戏规则,知道自己能从中获得乐趣时,就会愿意反反复复地玩下去,这便是他为自己设定的秩序。

社会心理学研究显示,孩子如果有着良好的秩序习惯,在他6岁后就会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自如与和谐。

妈妈妙招

1.了解孩子“重复”中的乐趣。

在大孩子看来,如果藏得好,别人找不到自己,才会有成就感,而事例1中的聪聪为什么会因为妈妈没有找到他而生气呢?因为在他看来,把自己藏起来就是为了让别人找到以产生秩序感。但妈妈却假装不知道孩子在那里,这就会让孩子产生疑问:“我明明就在这里,为什么妈妈却不来找我呢?”此时,他心中的秩序感就会被打乱了。

事例2中的妈妈为了帮助孩子建立秩序感,总会藏在相同的地方,让孩子“重复”找到自己。在这个游戏中,孩子体会到了秩序所带来的快感,因此非常喜欢玩这种游戏。所以,当孩子迷上了某种游戏,并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去玩时,妈妈千万不要觉得孩子很无聊,而是应该多陪着他玩这种在他看来非常“有趣”的游戏。要知道,这是孩子成长的一种方式。

2.利用“重复”让孩子汲取一些好的知识。

当妈妈发现孩子进入秩序敏感期,并开始喜欢反复听同一个故事,好多天也不会厌倦时,一定要事先为孩子选择好的故事书。要知道孩子从故事里吸收的首先是逻辑,然后是情景,最后是概念,而好的故事会一遍又一遍地在他的心中留下美好的印记。

也许某个故事会让孩子懂得一个做人的道理,当然也许这个道理他一时还体会不深刻,但在一遍遍的重复中,故事中的良性规则就会成为另一种秩序,深入到了孩子的心里。

3.“重复”只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个环节。

孩子虽然对“重复”的事情饶有兴致,但父母却会觉得无聊和厌烦。其实,重复只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个短期现象,这说明他喜欢生活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要求每个环节都保持一致,并且每天都是如此。不过妈妈不必担心,孩子并不会一直重复,当重复到了一定程度,他会突然进化到下一个阶段,变得十分懂事,并且易容易沟通。

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一遍遍重复原有的秩序,才能不断巩固孩子内心的安全感,直到他把握了这个秩序的恒定、内化了守恒概念才会安心。这个阶段对于孩子非常重要,只有顺利度过这个阶段,孩子的心智才能进一步发展。

要点五:与妈妈“作对”:不让他玩他偏玩,不让他吃他偏吃

孩子从两岁左右开始,就会出现与妈妈“作对”的表现,一直到4岁左右,他的这些表现都会让妈妈很头疼。这个时候的孩子往往最“不听话”。让他做什么他偏不做,不让他做什么,他却硬要和妈妈反着干;该吃饭的时候不好好吃,不该吃的时候,又不停地往嘴里塞零食,妈妈怎么说都不管用。妈妈这时候要能理解孩子,这同样是他秩序敏感期的表现。

经典事例

事例1:

最近一段时间,妈妈发现3岁的女儿很是“叛逆”,对妈妈说的话总是不听。

吃晚饭的时候,妈妈说:“我们去吃饭好吗?”女儿一扭头说:“不!”到了该睡觉的时候,妈妈哄着说:“我们是不是该睡觉了?”女儿又使劲摇头,大声说:“不!”

妈妈开始疑惑,为什么之前曾经乖巧的女儿忽然不听话了呢?

事例2:

4岁的锐锐爱吃小零食,但零食吃多了,到了吃饭的时候他就不好好吃了。

于是,吃饭以外的时间,妈妈就不想让锐锐再吃别的东西,但锐锐明显在和妈妈“作对”。妈妈说:“马上要吃饭了,我们不吃巧克力了。”锐锐使劲闹着:“不!”妈妈说:“吃巧克力就不能吃好吃的菜了,我们不吃了好不好?”锐锐依旧说:“不!”

妈妈怎么说都不听,锐锐的小牛脾气让妈妈倍感疲惫。

事例3:

3岁半的小婉虽然是个小姑娘,但她也调皮得很。

有一天,妈妈陪她到小游乐场玩,玩滑梯的时候,她总是使劲推排在她前面的小朋友。妈妈见状忙说:“小婉,不许推别的小朋友!”但小婉拧起小脖子,一噘嘴,表示她的不服气。从滑梯上滑下来,再去排队的时候,她依然使劲推着前面的小朋友。妈妈生气地说:“跟我回家!”但小婉偏不走,还用手抓紧了滑梯的边,妈妈顿觉头疼不已……

教育感悟

在孩子2岁左右之后,这种与妈妈“作对”的表现越发不可收拾。到三四岁的时候,看来似乎“叛逆”的行为会更加强盛。在这个时候,许多妈妈都会显得手足无措。

孩子在慢慢长大,他会有自己的主见,喜欢按照自己的思维去玩、去闹,一旦他的想法或要求被妈妈拒绝,他就会用哭闹或“作对”的方式来发泄不满。

妈妈也不用很头疼,在这个时期,应该给孩子提供一种有秩序的家庭环境,使孩子能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对各种关系的知觉”。而当孩子具备内在秩序之后,他的智能也就会逐步构建起来,这种“作对”自然也会消失。

妈妈妙招

1.用正面语言避开孩子的“反抗”。

两到三岁的孩子就已经开始有一种自我意识了,从这时候起,他就会拼命地保护他的自我意识,无论自己正确与否,哪怕是妈妈的反对,他都会有很强烈的反感情绪。

这时候,妈妈可以尝试使用一些正面的语言,即,要求孩子去做什么,而不是直接反对他想要做的事。比如,要吃饭的时候孩子却想玩游戏,妈妈不要说“你不能玩”,而是说“我们去吃饭”,要善于用这样直截了当的语言,避开孩子的“反抗”。

2.用非语言行为向孩子表示赞许或反对。

当孩子坚持他自己的意愿时,妈妈若是一味地制止他,就会出现事例3中小婉的情况,孩子会变得越发地执拗。其实,妈妈也可以采用非语言的方式。因为在许多情况下,孩子会更容易接受妈妈用表情、目光或其他肢体语言所传递的信息。

当孩子做得好的时候,妈妈可以对他微笑、拥抱以鼓励他;当孩子出错的时候,妈妈可以用严肃的目光或表情示意他犯错了,孩子就会停止错误的行为。

3.尝试主动改变孩子作对的环境。

孩子会去和妈妈作对,很多时候多是源于妈妈给他创造出来一个“作对”的环境。就像事例2中那样,正是因为妈妈给孩子准备了小零食,所以他才会不停地去吃。若是妈妈能主动改变环境,根本不去给孩子买零食,那孩子自然也就不会跟妈妈“作对”了。

所以,在某些情况下,妈妈不要因为孩子的“不听话”而去埋怨他,可以多考虑下自身,改变一些做法,不再为他创造“不听话”的条件。

4.让孩子在合理范围内做出选择。

所谓让孩子“在合理范围内做选择”,就是要妈妈根据当时的情况,给孩子设定一个合理的范围,给他几个有限的选择,让他无论选择哪个都能达成妈妈最初的目的。

其实,在有些问题上,妈妈的态度应该是肯定而坚决的。不要像事例1的妈妈那样去征询孩子的意见,因为这就为他创造了说“不”的机会,他自然会抓住时机“讨价还价”。比如,孩子无论怎么说都不睡觉,妈妈可以说:“今天睡觉,你是要妈妈给你讲大灰狼与小红帽的故事,还是讲三只小猪的故事?”这样无论孩子选哪一个,他都必须上床睡觉了。

19.音乐、绘画敏感期

曾有教育家这样描述音乐、绘画敏感期的重要性:如果孩子在6岁之前没有握过画笔、没有接触过音乐,那么这个孩子的艺术天赋很有可能就会就此泯灭。这句话就是在引起妈妈的注意:在6岁之前,孩子都会经历一个绘画和音乐的敏感期。而妈妈若是在这期间对孩子加以培养,注重对他进行一定的教育,那么他就有可能会在未来踏入艺术之门。

要点一:喜欢画画,先是“乱画”,然后才是“会画”

在1岁左右的时候,孩子就会发现笔的奇妙作用,从而开始用笔四处“表达”;而到了2岁,孩子就开始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进行绘画了。到了三四岁的时候,孩子就会把他“乱糟糟”的画画得到处都是。面对这样的情景,妈妈要用正确的态度去对待,不要破坏了孩子绘画的天赋。

经典事例

事例1:

4岁时起,晨晨开始喜欢拿着笔乱画。有一次,妈妈指着晨晨画在纸上的“东西”问他:“这画的是什么呀?”晨晨很得意地说:“小汽车!妈妈你看,我的小汽车有翅膀……”

妈妈笑出了声音:“小汽车怎么可能有翅膀?而且你还画了5个轮子,你见过5个轮子的汽车吗?来,妈妈教你,小汽车应该这样画……”

晨晨听后,原来兴奋的表情立刻消失了,他直接扔了画笔跑回了自己的房间。从那以后,他再也不愿意画画了。

事例2:

4岁半的小文爱上画画,开始时候她画的画妈妈根本看不懂,但妈妈还是耐心地听小文给她讲画里的故事。妈妈每次都用欣赏的语气来评论小文的画。而且一有机会,妈妈还会带她走出家门,到大自然中去观察。慢慢地,小文的画画得越来越像样了,而且她还开始关注细节。她的笔下出现了更加美丽细致的图案。

教育感悟

在这一个敏感期之内,孩子往往不用妈妈去引导,他自己就会拿起笔来画画。有人说,绘画敏感期是孩子天然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孩子会根据自己内心的理解和自己的喜好,任意地去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表达他的情感,表达他不同于成人的感悟。

有些妈妈习惯于在这段时间去纠正孩子的乱画行为,认为他这样就是不守规矩的表现。其实,孩子只是在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他在用独特的视角,来表达他对世界的认识与理解。

妈妈应该正确看待这一敏感期,在这个阶段不要给孩子太多的干预,要允许他通过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的感觉和想法。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他会通过色彩、线条等方式来表现自己,并且还会极有成就感,这对他来说是一种愉快的成长经历。

妈妈妙招

1.给孩子足够的自由,让他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