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好妈妈改变孩子一生(3-6岁孩子家长必读)
1538500000032

第32章 3—6岁,好妈妈要帮孩子度过敏感期(9)

3.有条件的情况下,适当满足孩子的需求。

在这一敏感期中,孩子会自己去寻找相关的故事书、动画片、玩具、服装等东西。有的孩子还会崇拜和模仿很多偶像,他也就需要更多的故事、玩具。因为在孩子眼里,每一个故事、每一种玩具都代表着不同的意义,所以他会一直向妈妈索要。

在这个阶段,若是妈妈的经济条件允许,就可以适当满足孩子的合理的需求。否则,若是一味地阻止反而会助长他的不良情绪,对他的性格发展也会有不利影响。

4.帮助孩子通过模仿偶像来培养好习惯。

在身份确认敏感期,偶像对于孩子来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所以,妈妈可以借助偶像的力量帮助孩子培养好习惯、纠正坏毛病,事例2的妈妈就是在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品德。在这一时期,偶像对孩子的影响力是妈妈所不能想象的。在偶像的引导下,孩子将能心甘情愿地去改正缺点。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妈妈也要注意,偶像的品德或良好行为必须是孩子能看得到的。如果为了纠正孩子的缺点而去捏造,就会让他产生“受骗”的感觉,他也就不会再信任妈妈了。

要点八:遵守规则,如果有人说话不算话,或不遵守规则,孩子就会非常痛苦

当孩子到了4岁左右,他就开始对规则的建立与遵守显得格外在意,这一阶段就是他的社会规则敏感期。这个阶段的孩子喜欢建立一些规则,若是有人不遵守规则,或者是破坏了他原来的规则,他就会觉得非常痛苦。所以在这一时期,妈妈要宽容看待孩子对于规则的“执拗”。

经典事例

事例1:

4岁的女儿和她的好朋友晓荃一起在小区的空地上玩耍。女儿很喜欢晓荃的美羊羊玩偶,晓荃说:“如果你能把昨天老师教的诗歌背出来,我就把美羊羊给你。”女儿太想要那个玩偶了,于是她使劲回想那首诗歌,然后努力地背了出来。

显然晓荃没料到女儿真能做到,她紧紧地抓着玩偶小声地对女儿说:“我不能给你。”女儿很激动地说:“可是你说的,如果我背出来了你就给我的。”晓荃依然抓着玩偶不放,然后趁女儿不备,她转身跑掉了。

女儿很伤心,她痛苦地跟妈妈说:“晓荃说话不算数,她那样是不对的……”妈妈除了安慰以外,却也想不明白,那个“美羊羊”本来就不是女儿的,她为什么会如此在意呢?

事例2:

一天,妈妈心情非常不好,5岁的利利“一不小心”惹到了妈妈。妈妈生气地拽着利利进了小房间,然后把他一个人反锁在了房间里,妈妈说:“给我好好反省!”

不一会儿,妈妈把利利“放”了出来,但他却很坚决地对妈妈说:“你刚才那么大劲地拽我,我很疼,你不能那样拽我,所以请你向我道歉!”妈妈听后是好气又好笑……

教育感悟

处于社会规则敏感期的孩子,在做事情之前都会去建立一些规则,以约束每个参与这件事情的人。因为规则会让这个时期的孩子感觉到安全,他的自我意识在进一步发展,开始要求平等、公正。

在这个时期,孩子开始与他的小伙伴交换玩具,或者互相决定一些规则来进行游戏。在这个过程中,规则是否公平、是不是有人会后悔参加游戏、是不是有人不信守承诺、是不是有人擅自更改规则等问题都是他所不可避免的。而在他的思想中,规则是不能被打破的,一旦有人违背,在他的内心就会产生消极影响。其实,这些都是孩子在维护自己的权利,他是在规则中寻求公平。

所以,当孩子处于这一敏感期的时候,妈妈要能尊重他的权利,通过正确的引导,帮助他形成正确的规则意识。

妈妈妙招

1.妈妈要做到真正尊重孩子的权利。

在社会规则敏感期,孩子对于自己的权利是非常看重的。有许多妈妈可能会遇到过类似事例2那样的场景,孩子会很严肃地对妈妈或其他人说:“请你给我道歉!”其实这些行为看来尽管有些可笑,但这却正是孩子自我意识和自尊意识的觉醒。

所以,妈妈在这一时期,要尽量做到真正尊重孩子的权利,不要表现出不屑,甚至敷衍他。只有这样,孩子的规则意识才能顺利并快速地发展。若是妈妈能加以正确引导,他就能真正明白哪些权利是他必须要维护的。

2.允许孩子玩有输赢规则的游戏。

孩子喜欢在游戏中设定一个规则,比如分工有一个固定的要求,每个人都要遵守,违背者就会引起他的情绪波动;或者游戏结果输赢明了,赢的人就要得到奖赏,输的人就要受到惩罚,若是有人不接受这样的规则,他同样会觉得很不舒服;若是有人中途擅自更改了游戏规则,或者使他的权利受到了侵犯,他更是会非常痛苦,等等。

而在这一系列的产生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孩子就是在学习承受着输赢,以此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所以,妈妈不要很介意这样的游戏,也不用像事例1的妈妈那样很困惑,因为那些都是孩子的规则。这种输赢游戏不同于赌博,而是孩子成长的需要。

3.正确看待孩子所要求的“公平”。

正因为有规则的存在,所以孩子才格外要求“公平”,这也是他在维护自己的权利。比如有的孩子与妈妈一起去吃饭,服务员有可能会因为他是孩子而不给他点餐的权利,这样就会使孩子感觉到不公平,他会认为:既然所有的人都是人,来饭店就是顾客,这就是规则,为什么他就不能点餐呢?

面对这样情形的时候,妈妈要能正确看待孩子的这种心理需求。妈妈千万不要说孩子“无理取闹”,或者训斥孩子,要能主动维护他的权利,同时这也是在保护他的自尊。

要点九:不强迫孩子做违背他自身规则的事情,尊重他的规则意识

在社会规则敏感期中,孩子的规则意识会得到最大的发展,他自身的某些规则会让他一定要做某些事,也同时会让他不要去做某些事。当孩子处于这一阶段时,妈妈一定要注意不要强迫孩子去做一些违背他自身规则的事情,否则,他的规则意识的发展有可能会产生混乱。所以,妈妈要尊重孩子的规则意识。

经典事例

事例1:

妈妈给5岁的女儿买回来一条小短裤,短裤上的图案是女儿最喜欢的米老鼠。但妈妈奇怪的是,女儿却一次都没穿过。妈妈问她:“你为什么不穿我给你买的那条小短裤呢?上面还有你喜欢的米老鼠呢!”

女儿却噘了噘嘴说:“小男孩才穿短裤呢!我不穿!我要穿裙子。”妈妈笑了起来:“短裤也不分男孩女孩的,你看隔壁小雯都穿了。”女儿使劲摇头:“我不穿!”妈妈一听不高兴了:“一个衣服还挑三拣四的,你的裙子都洗了,明天你不穿短裤就只能光着了!”女儿一听也生气了,大声嚷了一句“我就是不穿”之后,跑回了自己的屋子……

事例2:

妈妈给5岁半的胡杨买了一件小衬衫,米黄的颜色穿在胡杨身上很漂亮。但美中不足的是,衬衫有些小了。妈妈觉得无所谓,胡杨既然不能穿还能送给他的小表弟。

但胡杨却觉得不舒服,他对妈妈说:“这是给我买的衣服,小了就要去找他们换。妈妈你不能把衣服送人。”妈妈说:“一件衬衫嘛,回头我再给你买新的。”但胡杨却很坚决:“不行!妈妈你要去找他们换!”

看到胡杨如此坚持,妈妈只得尊重他的选择,并带着他一起到商场里换了一件合适的衬衫。

教育感悟

4岁左右,孩子的社会规则敏感期开始出现,这时候他除了对他人不遵守规则的行为感觉到痛苦之外,也会对被强迫改变自己的规则而痛苦。面对拥有规则意识的孩子,若是妈妈强迫他去做一些他不愿意做的事情,将有可能会对他的心理造成伤害。

有的妈妈可能会认为,为什么这时候的孩子这么固执呢?有些问题本来没那么严重,但在孩子眼中就像是犯了刑律一样地“不可饶恕”。其实,这就是孩子在社会规则敏感期里的表现,妈妈要理解他的这些行为与心理,不要用强硬的态度去对待他。否则,若是强迫孩子打破他自身的某些规则,要他一定要顺着妈妈或其他长辈所说的去做,他单纯的思想有可能会变得混乱,对是非的判断也许就会出现偏差。

所以,当孩子处于这一敏感期的时候,妈妈要尽量尊重他的规则意识,尤其是他好的规则意识,还要帮助他将其发扬。

妈妈妙招

1.不要试图说服孩子按照妈妈的规则去做。

妈妈有妈妈自己的规则,而孩子也会有他内在的规则意识。在他的认知中,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有些事情的发展又是违背他内心的规则的。在很多情况下,孩子会通过行为来表现自己的规则意识,而这些行为在妈妈看来又是不可理解的。

在这个时候,妈妈不要一味地总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更不能像事例1的妈妈那样,强迫孩子去遵守自己的规则,或者说服他接受自己的思想。那样一来就是不尊重孩子的表现,这就有可能会使他的心理受到伤害,同时也不利于他规则意识的发展。

2.尽量尊重并支持孩子的选择。

尽管才不过五六岁,但孩子内心也会有自己的想法。有很多事情,他会经过自己的考虑再作出决定。在这样的情况下,若是妈妈能尊重他的选择,他的规则意识就可以得到继续发展。

事例2的妈妈就做得就很好,她并没有认为孩子任性,而是尊重了孩子的选择,并维护了他的权利,这样他的规则意识就能更加健康、快速地发展。而且,妈妈尊重孩子的选择,也是对他最大的支持,这样对培养他的性格也大有好处。

当然,妈妈要注意,孩子的选择也有正确与错误之分,要能准确判断。对于他正确的选择,妈妈要尊重并支持;而错误且偏激的选择,妈妈要通过引导教育来帮助他明辨是非。

3.要多向孩子灌输好的规则意识。

孩子的规则意识,有的是他从小形成的固定秩序使他形成内在的规则意识,有的则是通过家庭中长辈的灌输来形成的。有句话叫“习惯成自然”,妈妈通过引导,要使孩子逐步建立并完善好的规则,这样他就会将执行这些规则变成他的自身需要。在好规则的约束下,他也就很难为一些歪风邪气所误导,这也有助于他的健康成长。

4.妈妈自己也要能遵守规则。

妈妈为培养孩子的良好的规则意识,会帮助他养成好习惯,会将一些好的意识灌输进他的头脑中。但是,有很多时候,妈妈自己却经常会忘记或者违背一些规则,比如告诉孩子过马路要“红灯停、绿灯行”,但自己却总是闯红灯。

妈妈一边说教着孩子,一边自己却成为了规则的破坏者。妈妈的这些行为,也是对孩子内心规则的不尊重,同时也会对孩子好的规则意识的形成产生消极影响。所以,妈妈自己也要能遵守规则,给孩子作一个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