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妈妈就变换了一种腔调,是“妈妈腔”,对孩子说:“宝贝,乖,这是一朵花,很香的花,来,闻一下,是不是香香的花?”然后还用手晃了晃那朵花,女儿立即把小鼻子凑到花朵上,深深地嗅了一下,很开心地笑了……
敏感期分析
从故事1和故事2中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婴儿是比较爱听“妈妈腔”的。对此,科学家又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研究,结果发现,婴儿们能够辨别出“妈妈腔”的最小年龄是5星期左右,他们会非常喜欢听妈妈的“妈妈腔”,而不喜欢听妈妈单调的成人腔。孩子为什么会喜欢“妈妈腔”呢?研究发现,“妈妈腔”与孩子大脑的接收信息的能力比较吻合,更容易让孩子模仿,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那么,父母在生活中使用“妈妈腔”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呢?
引导小妙招
1.发音要注意清晰
孩子都是通过模仿来学习语言的,而“妈妈腔”发音要清晰,字正腔圆,孩子才容易模仿。所以父母与孩子交流时,不管是说普通话还是说地方方言或者是说外国语言,都应该尽量做到清晰、明确。
2.语速要注意缓慢
说“妈妈腔”时,语速一定是比较较慢的,这样孩子的大脑才容易接收到你的信息。我们都知道,孩子的大脑的潜力是无穷的,尽管如此,但与成人相比,他们大脑的“输入信息”和“输出信息”的系统终归要慢一些。所以,千万不要期望你的孩子能够像你的先生一样,能够完全理解你连珠炮似的“高速语言”。所以,与孩子说话时,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要注意放慢语速,这样有助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孩子模仿起来也就更加容易。
3.要注意适度重复
父母在说话时,一定要考虑到孩子“输入信息”系统不发达,所以,在说“妈妈腔”时,就要注意有耐心地重复。就像故事2中的那位妈妈一样,开始时,只对孩子说“这是花”,那么这3个字在孩子的大脑中是留不下什么印象的,因为它对孩子大脑的刺激是非常弱的。但后来那位妈妈改了一种说话方式,这种说话方式就是“妈妈腔”,从而在孩子的大脑中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而且从孩子的反应——凑到花前去嗅——就能看出,孩子听懂了妈妈的话。可见,适度地重复,孩子才能真正把话听到耳朵里去。
4.语句要注意简短
在跟孩子说话时,一定要注意,句子要简短些。太长的句子是说给成人听的,对于孩子来说,他还不具备区分中心语、状语、定语的能力,更不会理解不同的介词、连词给句子带来的内涵的变化。所以,要想让孩子理解你说的话的意思,就要注意把句子说得简短些。
比如,如果说:“把床上那个漂亮的花格衬衣给妈妈拿过来!”对孩子来说,这句话太长,太复杂,他根本就抓不住句子的中心意思,所以听不明白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还是这样的话,父母可以把它拆成几个简单的句子表述出来:“床上的衣服,给妈妈拿来!”这样,孩子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5.内容要注意具体
孩子在3岁之前,一般是不会具备抽象思维能力的。所以,在与孩子说话时,尽量避免那些看不到摸不着的抽象词汇。比如,父母可以跟孩子说:“衣服真漂亮!”“花儿真好看!”因为衣服、花儿就摆在孩子的面前,所以他就能体会到“漂亮”、“好看”的大概意思。但是如果要问1岁左右的孩子:“衣服漂亮吗?”“花儿好看吗?”孩子肯定是答不上来的。所以,父母要知道,孩子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渐进的,在与孩子沟通时,尽量使用具体形象的语言,避免抽象语言。
6.“妈妈腔”不是妈妈的专利
父母不要被“妈妈腔”这3个字误解,以为“妈妈腔”只是妈妈的专利,其实,谁都可以说“妈妈腔”,爸爸可以说,爷爷奶奶也可以说,只要掌握了“妈妈腔”的语言特点就可以了。现在,甚至有专家说,教孩子和成人学外语,“妈妈腔”也是非常有效的。可见,“妈妈强”对于提高听觉能力是非常有效的。
7.不要把儿语当“妈妈腔”
父母要注意一点,不要把“妈妈腔”与儿语等同起来。比如,很多父母喜欢用儿语跟孩子说话,把“是的”说成“细的”,把“老师”说成“老西”,等等。如果父母用这样的语言跟孩子说话,孩子很容就会养成不良的说话习惯,以后改起来也比较困难。
但“妈妈腔”就不一样了,它是把复杂的话说得简单、亲切,容易让孩子理解与接受,并能引起孩子的倾听兴趣,从而促进孩子的听觉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这种“妈妈腔”就不会让孩子养成不良的说话习惯,只会促进孩子整体智力的提高。
8.孩子6岁以后,不要再用“妈妈腔”
使用“妈妈腔”也是有时间限制的。一般来说,当孩子6岁以后,他的听觉敏感期和语言敏感期都过了,这时,他已经基本掌握了语言工具,而且理解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父母就不需要再用“妈妈腔”了。
7.口:孩子用口来实现味觉、触觉认知(0—2.5岁)
——满足孩子,给他啃的东西,认同“孩子用口去认识世界”
所有的孩子一生下来到2岁左右时,都是在用口来认识这个世界。刚出生的孩子的敏感期完全在口腔,也就是说,他的口腔是最敏感的。新生儿的所有精力好像都在吃上,不管是什么东西,只要是他能拿的到的,只要是能放到嘴里的,他都一概往嘴里放。即使是放不到嘴里去的,他也要用嘴巴去啃一啃,比如,他会吃洗脸的毛巾,还会吃梳头发的梳子……其实,这个期间就是孩子的口腔敏感期,他会通过口来认识周围的世界,并构建自己的大脑与心理世界。
身边小故事
故事1:
一位妈妈这样讲述道:
我家宝宝15个月大,春天到了,天气暖和了,我每天都带宝宝到楼下的草地上去玩。可是,我发现我的宝宝非常喜欢用手指头抠土,去捡他能捡起来的东西,而且捡起来就把那些脏东西放进嘴里了。我告诉过宝宝几次,给他说,不要捡脏东西,更不能把脏东西放到嘴里去。可宝宝的年龄毕竟还小,好像也听不太懂。每当这时,我就强行把他拉走,结果,他就哭。我真不知道是让孩子去捡、去吃,还是为了健康考虑,阻止他的这些行为呢?
故事2:
丹丹17个月大了,在家里逮什么都往嘴里填,妈妈就给她常洗手。可是,丹丹出去玩的时候也捡小石头、小木棍、树叶什么的,然后也会迅速地放到嘴里。妈妈就告诉她,石头脏,小木棍脏,吃了脏的东西会肚子痛的,就不是乖宝宝了。
有时候,丹丹听到妈妈这么说,就会放下。但是,有时候她就很执拗,非要捡,非要吃,妈妈就说:“脏,把它们扔到垃圾桶里吧!”结果,宝宝就到处找垃圾桶,找着找着就把捡石头、木棍的事给忘了。
故事3:
女儿13个月大已经会用手抓东西了,抓到手的东西后她必然要送到嘴里进行“检验”,她会用小嘴吮吸她能触及到的所有东西。
妈妈知道,孩子正处于口腔敏感期。这个敏感期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家人、朋友还有一些不认识她的人看到女儿这样,都会忍不住去制止,每当这时,女儿就会痛苦得又哭又喊。当然,这个时候,妈妈是明白的,她知道孩子这也是在“工作”,于是就劝说大家不要打扰孩子。
后来,女儿就开始咬东西,见到什么就咬什么,有时候会把玩具咬的嘎嘎作响。接着,女儿就学会了咀嚼,吞咽,喝饮料,吃固体的食物。
不过,有时候妈妈也很担心,比如,女儿要吃瓜子皮、吃钢笔帽,等等,妈妈就担心如果孩子吞下去就会有什么危险。但是又不敢贸然阻止,担心影响孩子的学习进程。于是,妈妈就提心吊胆地在一边看着。让妈妈欣慰的是,每次女儿都会把那些东西都吐出来。
有一次,女儿抓到了一个带皮的橘子瓣,然后就放到了嘴里。妈妈正担心她会把整个橘子瓣和皮都吞进去,可是让妈妈感到惊讶的是,女儿居然把橘子皮吐了出来,把果肉咽了进去。
这次,妈妈真的明白了那句教育名言:孩子最初就是用口来感知世界的。
故事4:
一位妈妈给儿子买了几盒不同口味的巧克力。妈妈本来想让儿子吃完一盒再吃另外一盒,可是儿子把第一盒的巧克力吃了几口,就不吃了,非要打开第二盒,第二盒的巧克力也吃了几口,非要再打开第三盒……
妈妈说:“不能这样,都打开吃不了,而且也会坏掉!”儿子不听,妈妈就阻止他,结果儿子就大哭起来。
这位妈妈很感叹:“才两岁多点,就这样任性,以后还怎么得了啊!”
敏感期分析
一般来说,孩子的口腔敏感期会集中在出生到2岁左右的这个阶段。孩子口腔敏感期持续时间的长短与他们所处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在这一时期,父母能给孩子提供科学的环境,允许孩子去“吃”各种各样的东西的话,换句话说,也就是允许孩子用口去探索周围的环境、物品,孩子的敏感期就会很快过去。
相反,如果父母不了解这一敏感期,去阻碍孩子用口去探索事物的行为,孩子的这一敏感期就会持续很长时间,可能到了三四岁,他还会偷偷地把东西放到嘴里“尝尝”。而且,如果不允许孩子用口去探索,孩子自身与外部的世界就很难建立联系,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发展自己的潜能。要知道,连“软”与“硬”这样的抽象概念,孩子都是用口来“尝”出来的。
故事4中的例子表明,孩子喜欢用口来做对比,他喜欢打开所有的食品包,吃一口就不吃了,再吃一口别的。其实,这并是孩子任性,而是孩子用口来体验并认识巧克力的味道,他在了解外在的东西,构建内在的自我,只是父母并不了解这一点。所以,当父母以各种有道理的理由拒绝孩子这么做时,孩子的内心就会不断地挣扎,甚至以哭闹的方式来反抗。
还有,当孩子口渴时,他常常会拒绝喝水,而是要求父母拿酸奶、果汁等饮料。即使是刚出生不久的孩子也是这样,当他喝过带甜味的奶粉之后,就不再喝没有甜味的普通奶粉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这是因为孩子的口和舌生来就有品尝味道的功能。当他尝到了好吃的、好喝的,自然就不愿意去吃、喝普通的了。
另外,父母也要知道一点,孩子用嘴巴来品尝味道和用口来认识世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他会口去认识自己之外的各种事物,包括自己的手与脚。
引导小妙招
1.尽量去满足孩子
了解了孩子有口腔敏感期后,父母就应该尽量去满足孩子的这一需求。如果不去满足孩子,孩子可能就会产生一些缺点,比如,他会去抢别人的食物,会随便拿别人的东西,会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些食物上,而不是学习上,等等。所以,如果想让自己的孩子避免出现上述的缺点,就要在孩子的口腔敏感期,允许孩子用口去探索,让孩子的探索需求得到最大程度上的满足,从而尽快结束口腔敏感期。
但是有一点父母应该注意,就是尽量避免让孩子接触到危险性比较大物品,如剪刀、螺丝刀等锋利的工具。
2.尊重孩子的口腔敏感期
不允许孩子用口去尝味道、去探索,孩子就会失去用口去探索事物的机会,还会引起孩子的不满。所以,像故事4中的孩子哭闹是非常正常的,这种哭闹并不是任性。作为父母,遇到类似的情形,应该懂得尊重孩子的口腔敏感期。
一位妈妈也是给女儿买了几种口味的果冻,果冻比较大,女儿最多每次也就能吃一个。但是,女儿在吃了第一果冻两口后,就不吃了,就要求妈妈打开第二个吃,同样第二个没吃两口就要求妈妈打开第三个。当女儿吃了第三个两口时,妈妈正准备打开第四个,可女儿却不让打开了,她安静地去吃第一个果冻了。
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孩子在对前三个果冻的探索中已经找到了经验,获得了满足感,所以她才不让妈妈去打开第四个。当然,再遇到类似的情况,她很可能也不会要求妈妈把所有的食物都打开了。
3.关于卫生的问题
面对孩子如此爱往嘴里放东西的行为,很多父母很担心卫生问题。当然,一点不注意也是不行的,比如,把孩子爱用嘴啃的物品尽量洗干净,但是也不必太严格地消毒。因为孩子体内的抵抗力需要增加,而没有经过使用的抵抗力不叫健康,也不会有力量。所以,对物品一般洗一下就可以了。
有一位妈妈很有意思,她认为让孩子用口探索是非常有必要的,她回想自己小时候也吃过乱七八糟的东西,甚至连自己的屎巴巴都吃过。她还说,今天人们吃的很多东西都是经过化学加工的,也不一定真正卫生到哪里去!所以,她认为,让孩子去探索,孩子反而会健康、快乐成长的。这这位妈妈所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当然,在出门的时候,父母可以带上一包消毒湿巾,及时擦擦孩子的手和他准备放到嘴里的东西。千万不要对孩子大声吆喝,否则孩子会产生心理阴影。
4.尝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当孩子在外面地上随地捡小东西往嘴里放的时候,父母也可以尝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与孩子一起玩,一起捡树叶,然后撕碎,往空中一扔;一起捡小石头,往远处扔或踢,再跑过去捡……这样,孩子会觉得很好玩,就会跟你学,就会减少往嘴巴里放的机会。
当然,如果孩子往嘴巴里放,也不要硬从孩子手中夺过来,更不要训斥他,而是对他说:“不能吃,看妈妈,树叶会飞哦!”说完,把自己手中的树叶一抛,孩子的注意力就被转移了,可能会学着父母的样子抛树叶,不学的话也可能把要放到嘴里这件事给忘了。故事2中的妈妈就是在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而没有强制。
5.让孩子“吃”干净的东西
为了让孩子更好地度过口的敏感期,父母也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吃”或“咬”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在给孩子之前已经被洗干净了。当然,也可以让孩子去用舌头舔,这样也能满足孩子用口去探索的需求。
8.吃手:孩子会吃手,会练习牙齿、使用舌头(0—6岁)
——不要大惊小怪,不要阻止,要允许孩子去吃手
孩子从出生后两三个月开始,就会乐此不疲地吃手,吃到开心地时候,还会非常兴奋地手舞足蹈。不过,当父母认为不卫生而把孩子的手拿开时,孩子会非常着急,甚至会哇哇大哭起来。其实,吃手也是孩子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甚至可以说是孩子的“工作”。所以,当父母强行把他的手从口里拿开时,实际上就是在打扰孩子的“工作”,很容易让孩子陷入混乱的状态,孩子就会有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他也会感到不满甚至是愤怒,当然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就是哭闹了。作为父母,应该知道,这也是孩子在口腔敏感期的正常表现。
身边小故事
故事1:
微微已经出生40多天了,不过因为是冬天,小家伙被包裹得很严实。有一天,妈妈看到微微的手臂在动,看样子好像是把手臂往嘴里送。
妈妈就这旁边观察,一次,两次,三次,微微都没有把手送到嘴里去、小家伙有点懊恼,她哼哼了两声,然后又开始继续努力重复那个动作。可是,微微还是没有能把手放到嘴里,这时,她急地哇哇大哭起来。
看到这里,妈妈突然想起了敏感期这个概念,于是赶紧帮孩子把手送进了嘴里。这时,微微显得很高兴,手也乱动,小脚丫也乱踢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