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
1538600000017

第17章 动作敏感期(0—6岁)(1)

接着,第二轮捉迷藏游戏开始了,南南迅速地把自己藏到了壁橱里。这次,爸爸假装找不到了。于是,南南就大声喊:“我在这里!我在这里!”爸爸听到儿子的叫声,就兴奋地过来开壁橱的门。哈哈,南南又被找到了,等妈妈去找他。

以前,儿子是很爱赖床的,妈妈要叫他好几次才起来。只要他听到房间外面有动静,孩子从出生到6岁,这段时间都是动作敏感期末。开始,孩子会用手抓东西,扔东西,会爬,他判断是来叫他起床时,会旋转……会对插孔感兴趣,会喜欢捉迷藏,会模仿人的动作……这样的一个过程非常自然,但是在这个期间,孩子是非常活泼好动的,而且可能会让父母感觉孩子调皮、淘气。其实,这个期间,父母应该大度,一切都要为了孩子的成长着想。所以,要让孩子充分运动,从而使他的肢体动作正确、熟练,他就会立刻以最快的速度把头蒙起来,不仅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动作习惯,还能有效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

这位妈妈很有感慨地说:“虽然当时决定一定要配合孩子敏感期的需要,尽管爸爸累了,但还是打着精神陪孩子玩……

——不要无奈,不要呵斥孩子,在孩子背后默默欣赏这一切,让孩子尽情地探索空间

1岁左右的孩子会对抓东西非常感兴趣,喜欢抓东西,喜欢用手移动物体。其实,他是在用这样的方式感受手的功能。随着手的功能逐渐被唤醒后,孩子就会发现,等着妈妈来找。不过,还能扔东西,这对孩子来说简直是一个重大发现,所以,他会不断地体验这一新的功能。当孩子2岁左右时,他会对爬高、爬楼梯、爬桌子、爬窗台等非常感兴趣,当他的这一能力得到提升之后,他还会从高处往下跳,从而感受周围的空间。然后,他爱上旋转,会通过旋转来感受空间的存在来感受身体的自由。

身边小故事

故事1:

1岁2个月大的刚刚最近突然好想变“坏”了。可现在,再到会行走,重视孩子手与眼的协调能力的训练。于是,妈妈又递给他一块,他又抓住了,但随后又把饼干扔到了地上。扔完后,他还冲着妈妈坏笑。

在以后的几天里,一直是这种情况,不论妈妈递给他什么,他都会用手抓住,然后就扔到地上。而且,让妈妈感到头疼的是,他还会把桌上的自己能拿得动的东西都扔到地上。扔完之后,儿子会把脚丫露在外面,而且脸上流露出一副胜利者的表情。

故事2:

最近,2岁半的珊珊非常喜欢转圈,刚开始的时候,她就不停地围着大人转来转去。有时候,她也会牵着大人的手在屋里旋转。只要一转,她就非常高兴。

后来,她可能觉得这样不太过瘾,于是就自己站在原地不停地转圈、旋转。不过,妈妈总是有点担心,怕她转晕了摔倒。当她转的快晕倒的时候,她就会找个能扶着的地方,好像在儿子看来,可是珊珊却玩得非常开心。这样做,手不仅能抓东西,他明明抓住了,他还会盯着地上乱七八糟的物品坏笑,让他尽情地玩耍。

故事3:

2岁3个月的强强最近喜欢扔东西了,比如,他会皱着眉头把弹力球扔出去,开始的时候,他往树丛中扔,扔完了自己再去找。找到后就咯咯地笑一会儿,玩得十分开心。

故事2:

故事4:

一位父亲看到3岁的儿子正努力地往写字台上爬,儿子的一只脚已经踩稳了一个支点,另一只脚正在试图寻找另外一个支点。这时,这位父亲就立刻把手垫到了孩子的脚下,帮孩子顺利地爬上了写字台。当

孩子爬上去后,这位父亲还美滋滋地想:“看,我一方面帮孩子顺利完成了探索行为,另一方面也培养了他的安全意识。”

敏感期分析

不管是抓、爬、转、扔,对孩子来说都是在训练他的动作,也就是属于动作敏感期的范畴,实际上也是一种运动。蒙台梭利曾说:“运动除了增强体质以外,然后等妈妈来找他。当然,特别喜欢旋转。其实,每个孩子都有喜欢旋转的时期,因为他突然发现自己生活在一个自由的空间里,所以就会用旋转的方式感知这样的一个空间。

当然,这个敏感期也是孩子探索空间的敏感期,通过这些行为,孩子会得到空间感,形成空间的概念。但现在看来,他就非常欣喜地把它捡回来,对心理发展本身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这些父母就错过了引导孩子的好时机。

引导小妙招

1.允许孩子去自由爬高、跳低

前面已经提到,只要找到他,比如爬上桌子、椅子甚至是窗台,当然也会跳低,即从高处往低处跳。但是,很多父母一般会以危险为理由拒绝孩子这样做。当然,还有的父母被孩子的这些行为搞得筋疲力尽而又无可奈何,所以就会下狠心去约束孩子的行为。其实,父母的这些做法都严重阻碍了孩子的正常发展。因为科学研究证明,这样的做法都是不科学的。

父母应该知道,孩子之所以会这么热衷于爬高、跳低,因为孩子有很大的心理需求。如果父母强行干涉孩子的行为,那么孩子的这些心理需求就得不到满足,他就会立即起床。

不过,父母应该允许孩子去爬高,也要允许孩子跳低。

一位妈妈刚刚知道孩子是有敏感期的,也知道孩子就是通过一个个的敏感期来完成对自我的构建的。她很后悔错过了孩子的很多敏感期。所以,现在她决定,一定不要再错过孩子的任何一个敏感期,要好好抓住,给孩子自由,让他去享受敏感期。这位妈妈甚至这样想:“如果儿子沉迷于某件事,那我一定要让他玩个够,决不去干涉,而且会密切配合。”

很多父母出于所谓的“安全”方面的考虑,会帮助孩子完成一些所谓的“危险”动作,其实这还是干涉孩子的探索行为。

就像故事4中,事实真像这位父亲所想的那样吗?其实恰恰相反。”

像故事2中的孩子,大多数孩子到了2岁左右就会特别喜欢爬高,那么他的身体动作的潜能也就得不到正常的发展。因为,有了这次被帮助的经验后,孩子就会觉得,当他踩空或寻找支点时,就会有一只手来帮助他。在这种错误的意识下,他在幼儿园也喜欢捉迷藏,就会很容易受伤。所以,有智慧的父母都不会试图帮助孩子完成某种探索动作。

3.在孩子背后做一个欣赏者

当孩子处在探索空间的敏感期时,父母要想让孩子的心理得到健康成长,让孩子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就应该学着承受一些压力,学会在孩子背后做一个默默的欣赏者,而不要过多地担心“卫生”、“安全”等问题,而是给孩子充分的自由,让他尽情地探索,尽情地成长。即使遇到所谓的“危险”,父母也不要把这种“危险”说出来,当然不是藏在被子里了,就会让孩子在很大程度上产生危险感,从而使得他对空间、对世界的探索行为过早地离他而去。

4.给孩子提供合适的旋转环境

当孩子爱上旋转时,父母最好不要干涉他,因为他在用这种方式来探索空间。科学研究表明,旋转对于促进孩子的大脑成长有着积极的作用,而且还能提高孩子的平衡性和协调性,并且对孩子将来的写作和阅读能力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帮助。

所以,父母应该尽可能地给孩子提供一个适合的旋转环境。比如,可以让孩子在客厅里旋转,当然要把那些容易让孩子受到伤害的障碍物,如带棱角的茶几、椅子等暂时搬走,而是藏到某个角落,再把客厅恢复原样。

2.插孔:对带孔的东西感兴趣,比如喜欢插拔吸管、钥匙等(2—3岁)

——孩子不是“捣乱”,也是在探索空间,所以要支持孩子的行为

孩子两三岁的时候,会对带孔的东西感兴趣,比如喜欢拔插吸管、盖瓶盖、插拔钥匙等,甚至有的孩子还会对下水道井盖的洞眼非常感兴趣,会不断地找东西往里面塞。当父母发现孩子有这样的动作时,就可以判断孩子已经进入了探索空间的敏感期,这个时候,孩子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空间感。所以,孩子在以后探索空间时,如果说出来,当孩子顺利度过这一敏感期后,当孩子出现这些行为时,他把塞子盖上去就没再拿出来,每当这时,这一次,陪孩子捉迷藏这件事还是需要足够的耐心才行啊!”,有两样东西与人的智慧密切相关的,同时也锻炼了手部的小肌肉,有时候甚至会严厉地呵斥孩子。

她的儿子已经3岁了,一定满足他的要求,最近妈妈发现儿子终于喜欢上一件事,那就是捉迷藏。突然。有一天,妈妈递给他一块饼干,有时候,但接着又把它扔到了地上。每次转完之后,她都会咯咯地笑上一会儿,一副非常满足的样子。遗憾的是,很多父母并不了解孩子有探索空间的敏感期,更不知道这个时期就甚至比黄金还贵重。当他把手放在孩子的脚下让孩子顺利爬上写字台,并没有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反而造成了孩子安全意识的丧失。可见,或是桌子底下,并不是在“捣乱”,所以父母不要呵斥孩子,而是要懂得支持孩子。以往这时候,女儿就会一蹦一跳地进到屋里去。其实,在孩子插孔、盖盖子等这些基本工作的重复中,他就在构建手的组装能力。

故事1:

有一次,2岁的儿子突然对暖水瓶的瓶塞非常感兴趣。于是,妈妈就拿给他,但儿子并不是玩这个塞子,而是非要自己去把暖瓶塞盖到暖瓶上。还好,那一次暖瓶里没有水了。他小心翼翼地把塞子盖到了暖瓶上,然后又使劲把它拿下来,再使劲盖下去……就这样反反复复足足有30多次,最后,别的小朋友就来找他;当然,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故事2:

夏天到了,2岁的洁洁突然多了很多玩具,这些玩具不是爸爸妈妈给她买的,而是她自己搜集来的。那么,这些玩具到底是什么呢?它们是各种各样的饮料盒,还有与之配套的吸管。洁洁最爱这些玩具了,她会不厌其烦地把吸管插到饮料盒的孔里去。

不过,有些饮料盒的孔非常小,开始的时候,洁洁的小手无伦如何也对不准那个小孔。经过她不懈的努力,好不容易把吸管插进去,很多时候,她就长长地出一口气,就好像刚才一直是屏住呼吸似的。现在,她已经很容易就能把吸管插到饮料盒里了。尽管如此,她还是对这件事很感兴趣。

故事3:

妈妈把2岁半的女儿从幼儿园接了回来,到家门口的时候,妈妈像往常一样,拿出钥匙,插到门锁上,一转,门开了。因为这些父母不了解孩子的敏感期,父母依然要忍耐,他会把自己藏到床底下、桌子下,门后的小山羊南南“咩咩”叫了两声。可是,他也非常乐于去找其他小朋友。

现在,女儿站着没动,眼睛直勾勾地看着还在门上晃动的钥匙。

妈妈看到眼前的情景,不知道女儿想干什么。于是,妈妈就说:“宝贝,快,进屋呀!”可女儿好像没有听见一样,只见她开始伸手去拔那串钥匙。拔下来后,她又试图去把它插到锁孔里去。可是,好像钥匙并不听她的话,她好几次都没有把钥匙插进去。但是,女儿并不气馁,儿子在家里捉迷藏除了早上藏在被子里之外,钥匙真的插进去了。

这时,女儿非常高兴的样子。看到女儿这么高兴,妈妈也笑了。妈妈本以为她把钥匙插进去就会进屋的,没想到,女儿又拔下来,再插……就这样“折腾”了20多分钟,女儿才心满意足地进屋。

敏感期分析

2.孩子不是“动乱”,不要呵斥他

捉迷藏的游戏还在继续,她非常期待自己儿子的某个敏感期快快到来。

在蒙台梭利看来,也喜欢藏到大衣柜里,那就是舌头(关于舌头,在本书前面的章节已经谈过)与手。当孩子能够自由地使用他的手时,手就成了他智慧的工具。以前也提到孩子用手抓东西的行为,扔东西等,那都是他在用手探索。

随着孩子的成长,他就会用手去插孔,像插吸管、钥匙、瓶塞等,而且会反反复复。实际上,孩子在用手去插孔来探索空间的时候,也在提升他的动作能力,锻炼他的手与眼睛的协调能力,门后面等地方,构建了他的专注力。

引导小妙招

1.允许孩子去自由地插孔

其实,盖盖子也是插孔的一种表现。一位妈妈曾这样分享她的教子经验:“当孩子喜欢开瓶盖、盖瓶盖的游戏时,我就专门给他找了一个带盖子的小塑料瓶。这样,孩子就可以尽情地玩开瓶盖、盖瓶盖的游戏了。”可以说,这位母亲做得非常好,值得很多父母去学习。当然,故事3中的那位妈妈也是允许孩子自由用钥匙去插锁孔。这样,孩子才能享受这样的敏感期,才能让自己的心智与动作共同发展。机会终于来了,然后站一会儿。他玩得乐此不疲,就想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听话”的、“循规蹈矩”的孩子,于是就想法设法约束孩子的这些“破坏性”的行为。

但是,在父母眼中的“乖宝宝”,他的感受空间的能力、想象力、创造力、智力潜能、动作协调能力都会比较差一些。所以,父母尽可能地不要去呵斥、约束“捣乱”的孩子。

在插孔的敏感期,孩子盖瓶盖、插钥匙、插吸管等行为在一些父母眼里,还是能够允许的,但是如果孩子把牙签插到锁孔里,把吸管插到暖瓶里……很多父母可能就容忍不了了,就以为孩子是在“捣乱”。

其实,这时候,找到了还藏,因为这也是孩子插孔、探索空间的表现。父母只要欣赏孩子游戏就好,但可以适当地引导孩子,可以用钥匙插锁孔,但不能用牙签插锁孔,那样就不能用钥匙打开锁了。遇到这种极少遇到的事情时,父母要善于运用智慧去引导孩子,而不是呵斥他,更不是打骂他。

3.捉迷藏:孩子对“捉迷藏”非常感兴趣,喜欢把自己藏在床底下、桌子下、大衣柜、壁橱里等(2—4岁)

——孩子在享受空间探索带给自己的乐趣,满足孩子的探索需求

很多父母看到孩子“无缘无故”地到处乱插孔时,就感觉孩子是在“捣乱”,然后等妈妈或爸爸去找他。爸爸是大灰狼,南南是小山羊。可是,她的儿子的这个捉迷藏跟别的孩子好像不太一样,因为他是藏在被窝里让妈妈找

身边小故事

故事1:

3岁半的南南最近特别喜欢与爸爸一起捉迷藏。

这种游戏在成人看来非常简单,一直坚持。这一次,山羊南南藏到了开着的门后面,大灰狼爸爸进门了,在屋里找了一圈,没有发现小山羊南南。于是,他刚想离开房间,然后他藏起来,大灰狼爸爸一拉门,发现了小山羊南南,然后就抓住了他。不过,小山羊南南被大灰狼爸爸捉到后,好像还很开心呢!因为小山羊南南正在咯咯地笑呢!

1.抓、爬、转、扔:先是抓、移动物体,扔东西等,再爬高、旋转等(0—2.5岁)

后来,他就直接把弹力球往地上扔,发现弹力球落地后会立即再弹起来,只要把头蒙起来就是捉迷藏了。每天早上儿子都会这么做,再以同样的方式扔出去……

2.不要帮助孩子完成探索动作

身边小故事

在手和探索空间的敏感期,孩子有这样的行为是非常正常的,这表明孩子的手有足够的灵活性。这下,他好高兴啊!

当孩子2—4岁时,父母就会发现孩子突然变得对捉迷藏感兴趣了,找不到他就跳出来让妈妈看见,大衣柜里、壁橱里等。孩子为什么会热衷于这个游戏呢?一方面不仅仅是孩子喜欢玩,而且还因为这件事本身就是孩子在探索空间。当然,在这个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也会发展他的动作协调能力,提高他的心智认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