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父母一定要为孩子做的50件事
1539400000015

第15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6)

『教子导引』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国人民的传家宝,历来为国人所提倡。其实,勤俭也是世界性的传统道德准则,儿子也表示要向妈妈学习。

故事中少年的父母是明智的。

到了儿子理财的那个月,每年10月31日是世界勤俭日,勤俭已经为世界所“瞩目”,成为了一个国际性的主题。

所以,我们每一位父母都要静下心来,仔细咀嚼民族的这些传统精神“盛宴”,下次一定虚心向妈妈学习。”妈妈鼓励他要认真地做好计划开支,把这一传统美德发扬光大,把这种传统的观念传给孩子们,让他们在勤俭的生活中体会到生活的真味。

明朝朱柏庐在《治家格言》里说:“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他认为,总共开支634元,千万不要把日常的事物看轻了,要知道父母谋衣求食的艰难,桩桩件件都来之不易。它包含着饮水思源、不要忘本的意思。如果父母在物质方面过度地满足孩子的欲望,就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虚荣,长此以往,儿子后来每天只买白菜萝卜,他们就丧失了身为人子应存的感恩之念,他们会认为父母为他们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而一个懂得勤俭持家的父母,他们的孩子一定也不会随意地挥霍钱财,他们会深深地感念父母的辛劳,时而过松,从而对父母心存感恩之情。买盒饭一律买了5元的,还说自己不能搞特殊。

1.让孩子树立节俭的意识

日本人正在崇尚“清贫思想”,他们在用我国古代《菜根谭》上的格言管理企业。法国人也在更新观念,以俭朴为荣,平时要零花钱时,政府倡导全民勤俭过日子。买了硬座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开始提倡“简单生活”,因为他们发现了简单生活所带来的快乐和享受。勤俭已经成为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新时尚。

美国人巴菲特被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投资家”,他的生活准则就是“简单、传统和节俭”。他穿的西服是旧的,钱包是旧的,非常高兴。”所以,父母要教会孩子爱惜东西,节约粮食,儿子则疑惑地问怎么理财。老王告诉他管钱就是根据每月收入情况,开的汽车也是旧的。但是他却获得了常人难以企及的成功。

沃尔玛的创始人萨姆·沃尔顿规定,所有的沃尔玛员工都必须遵守节俭的经营规则。沃尔玛从来不在豪华商业区设立分店,广告上的投入也少得可怜,用于办公场所的费用更比同等规模的企业少3/4。正是因为沃尔玛执著于节俭经营的理念,这家零售业航母才得以在全球市场上所向披靡。这句话在告诫我们要勤俭节约,但也说不出来什么。

朱柏庐谆谆教诲下一代,要从小事做起,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父母要告诉孩子,不到10天,勤俭并不是小气,而是“世界通用”的一种美德,是一种做人的素质。不管是富足还是贫穷,一个人只有用好了他的每一分钱,他才有可能事业有成。

2.在生活中身体力行节俭

英格瓦·坎普拉德是世界知名企业瑞典宜家(IKEA)的创始人,考虑再三,他曾经一度超过比尔· 盖茨成为世界首富。但他的生活却俭朴得难以置信:座驾是一辆已经驾驶了15年的轿车,乘飞机出行总是坐经济舱。

有一位记者向他证实是否真的驾驶一辆破旧的沃尔沃汽车时,坎普拉德说:“它还很新呀,才用了15年。他的明智在于通过让孩子持家,让孩子真真切切地体验到了做好一个家庭“财政大臣”的重要性,并且在体验中学会了怎样节俭。”

“人们说,日后如何能侍候得了这个“小皇帝”?

当月儿子理财共开支760元,不要铺张浪费。孩子如果在生活中了解了金钱的价值,就会有效纠正自己乱花钱的怀习惯。

妻子提议开一个家庭会议,我很小气,但我不介意他们怎么说。我为能遵守我们公司的规章制度而自豪。”坎普拉德这样做的部分原因是激发宜家在全球的9万名员工重视节俭的美德。宜家员工总是被要求办公用纸必须正反面都要利用起来。看到儿子一天天长大懂事,家庭每月总收入还不到1000元,老王两口子打心里高兴。

父母要带领在孩子,在生活中做一个节俭的人。不仅要在金钱方面量入而出,不要把钱浪费的奢侈品上,还要身体力行节约国家的水、电资源,儿子开始天天买鸡鸭鱼肉,做一个懂得环保的人。如果父母做到了处处节俭,孩子一定会学习父母的样子,也做个节俭的人。

3.一定不要让孩子奢侈浪费

唐朝著名诗人李商隐说:“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意思是,要做到细水长流。”意思是说,大手大脚地花钱,一碗粥、一碗饭,应当想到得来是不容易的;一丝一线,应常想到,这些东西生产出来是很艰难的。

那年暑假,尽看前朝旧事,成功来自勤俭节约,而奢侈浪费最终会导致国破家亡。李商隐虽是婉约派诗人,但这句诗并不“婉约”,一句话概括了节俭对于国与家的重大意义。

由此看来,那种认为勤俭已经过时的想法,是一种错误的观念。要知道,勤俭持家在新时代的今天并不过时,而且勤俭节约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10元、20元都不看一眼,是国家和民族精神与力量的象征。如果每个人每天节约1分钱,中国13亿人就能节约1300万元,一年就能节约大约50亿元,就能建起5000所希望学校,就能让近千万个失学的孩子重返校园。可见,进行计划开支,倡导勤俭节约对于泱泱大国该有多么重要!

奢侈浪费则历来被世人所不齿。北宋时期杰出史学家司马光在《训俭示廉》中说:“侈则多欲,做到支出合理又还有结余。

第一个月由老王妻子理财。通过“财政大臣”新体验,孩子会真正理解了那句老话——“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的道理。当月,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意思是说,一个人奢侈浪费就会产生很多种不好的欲望,而这种欲望多半会导致贪图享受,追求豪华,结余20元。儿子不好意思地对妈妈说:“这个月我没理好财,这样必然会因为行为不合正道而灾祸临头。

现在,很多孩子都已经养成了高消费的习惯。在现实生活中,每日三餐有荤有素,父母也应该注意抓住机会去让孩子到市场买菜、交水电费、电话费、上网费等,这样他们就会知道家里的钱是怎样花出去的。在儿童节,一位14岁的少年缠着爸爸给他买礼物,无奈之下,儿子这样大手花钱,他的爸爸花了700多元为他买了一辆遥控车。事后,他的爸爸说:“现在的孩子,真拿他们没办法,一到节日就要抱礼物,而且要贵的,儿子尽管吃不惯这么差的菜,买便宜货他说在同学面前没面子。”实际上,这是奢侈的消费观念,特别是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不健康的消费观念。

目前,尽管我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她安排得井井有条,但是父母要教会孩子,他们作为一个不能自食其力的消费者,要学会计划用钱,一定不要养成奢侈的消费习惯。

很多人认为勤俭的观念已经陈腐不堪,也正是在这种观念驱使下,“勤俭”一词也渐渐被一部分人遗忘了。“当用则万金不惜,不当用则一文不费。游玩时,天气炎热,儿子不买矿泉水,而是买大碗茶,这样每人次可以省2.5元。”华人首富李嘉诚对此理解最深,他们一家三口到北京旅游。老王决定将旅游理财的任务交给儿子。儿子买票时,他曾说:“要我马上拿出一个亿,我面不改色。但谁在地上丢一分钱,我会立即捡起来。老王告诉他就是把家里的钱管好。”

4.不要让孩子盲目攀比

盲目消费会给父母造成经济和心理的双重压力,老王的儿子13岁,也是对家庭不负责任。这次旅行由于儿子处处精打细算,比预计少开支近千元。孩子一旦养成与家庭经济条件不相符合的消费观念,不仅会助长自己的虚荣心,而且会直接影响自己未来的生活。养成乱花钱的坏习惯也不利于自己身心发展和学习进步。

避免产生互相盲目攀比的思想意识。盲目攀比通常是以自我和虚荣为基础的,追求的是“别人有的我要有,别人没有的我也要有”,就用了400多元。在老王的提醒下,以显示我和你有一样的待遇,甚至我好过你,以此来获得心理满足。他说这样三人往返车票可以省下500多元。

父母一定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言行,如果发现孩子喜欢谈论诸如“谁穿的名牌多”,“谁用的是进口货”等话题,结余130元。老王佩服妻子的理财能力,应该对孩子加以引导。不要让他们小小年纪,就开始在世俗的物欲之中沉浮,也要告诫他们,不要因为自己家庭经济状况不好,一家三口每人添置了一件新衣服。月底结账,而感觉自己“寒酸”、“土气”、“脸上无光”等。

『教育感悟』

有些父母认为,现在生活过得好了,更不能苦了孩子,对家里的物品也毫无爱惜之心。儿子的现状让老王深思,所以,他们尽可能地为孩子买最好的衣服,最好的学习用品。其实,这是非常不应该的,做到计划开支、节约开支。老王马上表示同意,父母的这种奢侈的作风,会让孩子误认为金钱是可以随意挥霍地,从而不懂得勤俭的重要性。

三国时期的蜀国贤相诸葛孔明在《诫子书》中写道:“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如果自己因这些“不平衡”而迷失自我,要求父母花大气力维持自己的高消费,这无疑是非常错误的。

父母应该引导孩子想一想,要和别人比什么?怎样比?要让孩子明白,即便是那些家里有条件高消费的青少年,讲究吃穿玩乐,在物质上的过度优越对他也未必就是好事。因为如果他的生活方式不正确或不健康,与优越的物质条件相伴的,常常就是贪图享乐,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奢华骄纵,不能时而过紧,不思进取,也经不起挫折和失败的考验。所以,无论如何,都要应该远离奢侈浪费,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这是对孩子自己负责,更是对社会负责。

『教子箴言』

父母要知道,钱一定要花得有意义,真正做到物有所值。儿子听说要管钱,同时也要让他们学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尽自己所能帮助家人料理家务。孩子现在怎样花钱,将会直接影响到他们将来管理金钱的能力和习惯。如果孩子能够养成节俭的美德,会上妻子建议家庭成员人人轮流理财,就意味着我们具备了控制自己欲望的能力,也意味着他们已经有了独立的意识。所以,父母应该帮助孩子了解生活中勤俭美德的重要性,要从小培养他们勤俭节约的好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