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被生命询问,而他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问题;只有以“负责”来答复生命。因此,“能够负责”是人类存在最重要的本质。
——(英国)维克多·费兰克
『经典事例』
晓亮是个淘气的孩子。有一天,还没有到晚上放学的时间,他就哭着回到了家,是学校里的一位叔叔把晓亮送回来的。于是,晓亮的妈妈就问学校里的这位叔叔:“您能告诉我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吗?”
叔叔说:“放学前小朋友们排队,可是晓亮根本就不好好站队,总是这边走走那边跑跑的,结果不知怎么,就和他的一个同学发生了冲突,他们开始争执,最后便扭打在了一起。于是,晓亮的班主任批评了他几句,结果,他就哭了起来,还跟班主任老师吵着说:‘这不是我的错!我根本就没有打他!’”
晓亮的妈妈向叔叔道了谢,然后拉着晓亮进了家门。“晓亮,跟妈妈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妈妈看着两眼红红的晓亮问道。
“是我不小心撞了张昊一下,我发誓我不是故意的,结果张昊就使劲儿地推我,然后我才踢了他一脚,张昊就哭了,老师就开始批评我了。”晓亮脸上挂着两行泪珠,补充说道:“是他先推的我!”
听晓亮说完,他的妈妈基本上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都弄清楚了,她语气平和地问晓亮:“晓亮,你仔细想想,难道你一点责任都没有吗?”“没有!不是我的错!我又不是故意的,是张昊先推的我!”
“好,现在我现在问你,如果你遵守老师说的话,好好按照老师的要求排队,不乱跑的话,你还能不小心撞到别人吗?如果你没有撞到张昊,张昊还会推你吗?”晓亮开始默不做声了。
“晓亮,现在你再仔细想想,难道你真的一点责任都没有吗?要记住,你是一个男子汉,千万不能把什么责任都推到别人的身上!遇到事情一定要仔细想一想,别人为什么会这样对你,自己是不是做了什么不对的事情。”
最后,妈妈对儿子晓亮说了一句话:“晓亮,你得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只有这样,你才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妈妈才会喜欢你啊!”晓亮用力地点了点头。
『教育感悟』
责任心是一个人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对于日后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上的成功以及家庭幸福都有巨大的帮助。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说:“—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
社会在不断进步,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也在不断提高,所以,作为人才素质重要体现的责任心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人才选择的一项重要指标。现在,随手翻阅一下报纸招聘广告,随时浏览一下人才网站,就可以发现,几乎在所有的招聘单位,都将责任心作为对招聘人员的一项重要要求。因为员工有责任心,他才会去努力工作,企业也才会有发展。
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也曾说过,一个人必须有责任感,不管你做什么,都要做一天就得做好一天,你不知道它会在以后的路上给你什么样的帮助。谁都可以成为成功者,只要你保持自己的责任感。所以,父母一定要重视和加强孩子责任心的培养,这样才有助于孩子未来的事业成功、家庭幸福。
责任感是衡量一个人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准,也是一种习惯性行为,是一种很重要的素质,是做一个优秀的人所必需的。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他是缺乏理想的,是没有灵魂的,他只想索取,不想付出;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在工作和学习中只能应付别人,但同时也是在应付自己,他会注定一生无成、一事无成。
在当前的家庭教育中,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父母大都只关注孩子的智力成长,而忽视了对孩子责任感的教育。很多孩子从小都生活在父母、长辈的百般呵护下成长的,俨然就是一个小皇帝。殊不知,这样一味地宠爱、娇惯孩子,不仅对于他日后的成长、成才极为不利,而且从眼前来看,孩子就已经产生了一些诸如做事不认真、条理性差、生活草率、目中无人、我行我素、自私自利、骄傲、任性、自私、没有同情心等缺点,甚至还引发了忧郁、厌世、无聊等不良的心理状态。如果让这样的孩子投身到未来竞争与合作并存、机遇和挫折同在的社会中,恐怕没有不被淘汰的。
所以,父母必须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应该让孩子明白,在生活和学习中,不仅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还要对关爱他的父母、老师负责,也要学会对社会、对国家负责。
『教子导引』
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必须让他养成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负责的习惯。作为父母,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呢?
1.做孩子学习的榜样
要知道,孩子在和别人接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责任感,首先是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形成的。所以在生活中,父母一方面应该有意识地加强对孩子责任感的培养,另一方面也要注意自己对孩子的影响。
教育家陶行知说:“我要儿子自立立人,我自己就得自立立人。我要儿子自助助人,我自己就得自助助人。”一样的道理,如果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父母首先一定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父母应努力让自己做有责任感的好父母、好公民,要求孩子办到的事自己首先要做到。父母要严格要求自己,要对工作、对家庭、对自己有一份责任感,为孩子树立最直接的榜样,要做敢负责任的好父母。父母对自己的言行是否负责,将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人品和性格。
2.要让孩子从小事做起
不要忽略孩子身边发生的日常小事,小事往往会对孩子责任心的养成发挥巨大的作用。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每天都会遇到许多小事,父母一定要善于抓住这些点滴小事,因为正是这些小事给孩子提供了培养责任感的机会。所以,父母不要轻易剥夺孩子的权利、让他自己去完成、去锻炼。
比如,孩子年龄小一点时,父母可以让他自己吃饭,自己拿凳子,吃完自己盛饭等。开始时,孩子可能不习惯,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来做这些事,父母多做点,让孩子学着做。注意,无论如何,都要让孩子学着做,父母一定不能越俎代庖,等时间一长,孩子就学会了。
慢慢地,孩子做起这些小事来就会比较自然。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可以放手让他多做一些事。比如,自己穿衣服、洗手帕、整理卧室等。这样,孩子就会明白,这些小事都是他的责任,他必须自己完成。由此,孩子的责任感就会慢慢形成。
3.不要让孩子推卸责任
大部分孩子一遇到不好的事情,总希望把责任推卸给别人,无论怎样都不愿积极主动地承担。这些孩子总是千方百计寻找客观原因,很难从自身找原因,总是认为这些事都该由别人来承担。
孩子形成这种性格绝非偶然,也不是短时间形成的,而是从小就养成的,是父母没有重视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所引起的。
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场景: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孩子,不小心在家里的客厅里走路摔倒了,哇哇地哭起来。这时候大部分父母立即跑过去,赶紧扶起孩子。如果孩子还哭的话,大人就会心肝宝贝似地护着孩子,并用力拍打地面为孩子解气,而且振振有词地说:“我打你这个破地板,你这个坏东西,是你把我们宝宝摔倒了。好了,宝贝儿不哭了,妈妈打它了。”
这时,孩子可能真的不哭了,但这种教育方式却给孩子幼小的心灵埋下了隐患,种下了不负责任的种子。因为孩子会认为,自己摔倒或失败的原因不在自己,而是别人造成的,是别人的责任,跟自己无关。
很多有智慧的父母在遇到这种情况时,他们会鼓励孩子自己站起来。然后,要给孩子总结为什么会摔倒,并因势利导,鼓励孩子再走几遍。这样,孩子就能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明白,摔倒的责任归自己,是因为自己不小心。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孩子从小学会做小事,长大才能做大事;从小知道为小事负责,长大才能主动为大事负责。所以,父母作为孩子的首任教育者,要在日常生活的小事中,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勇于承担责任的良好品质。这样,孩子才能在人生道路上有所作为。
4.让孩子体验做事的自豪感
生活中,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弄明白他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做了该做的就应该受到表扬,相反,做了不该做的就要受到惩罚。
有一位10岁的小女孩,她负责倒垃圾已经5年时间了。她5岁的一天,突然对倒垃圾产生了兴趣,一听到收垃圾的铃声,就提着垃圾桶去倒。小女孩的父母为了支持她参加家务劳动的兴趣,培养她倒垃圾的责任感,对她倒垃圾的事情给予充分肯定,并予以表扬,说她勤快、能干。这就激发了孩子主动倒垃圾的自豪感,慢慢地形成了习惯,并最终把这项劳动看成自己的一种责任。
可见,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体验到做事的自豪感有助于培养他的责任感。
5.教孩子关心他人
关心他人也有助于孩子责任感的培养,因为关心他人就是责任感的具体表现。要让孩子从关心自己的父母、亲人和家庭开始。父母应该要求孩子主动关心家里的老人、病人和年幼的弟弟、妹妹,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让孩子在家庭生活的磨练中形成责任感,进而上升为对家庭、对父母以及对社会负责。
另外,父母也可以有意识地安排孩子帮助孤寡老人、残疾人做点事,带孩子参加居民区的卫生、绿化劳动,鼓励孩子学校做好值日工作等等。在这些有意义的活动的实际锻炼中,孩子会逐渐感受到自我存在的社会价值,就会不断增强他的社会责任感。
『教子箴言』
父母一定要注重对孩子责任心的培养,这样可以帮助孩子远离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行为,有助于孩子理解、体谅别人、疼爱别人,也有利于培养孩子自治、自理能力,有助于孩子关爱社会,担负重任,从而促使孩子做一个对社会、民族和国家负责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