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读三国演义悟做人之计
1546900000024

第24章 怨天尤人皆徒劳,修身自省是正道(5)

工作中,谁都会遇到一些当时难以分辨是非对错的事情。这时,聪明的人会将错误完全地揽到自己的身上,然后再寻找适当的时机还自己一个清白。这种敢于承担错误的做法,既维护了对方的面子,又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自己。

做人心眼: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改之,善莫大焉。”这句话是一条值得人们一直遵循的真理。因为犯错是不可避免的,改错的过程便是自我完善的过程。不过,在犯错和改错间有一个很重要的步骤,这就是认错。如果一个人不愿意认错,就表示自己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也不会将改错当成一回事。如此以来,既不能够从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也不能够得到他人的谅解。“大丈夫敢作敢当”指的不仅是一种做事勇气,而且包括认错的勇气。

9、修才养德,众望所归

形之正,不求影之直而影自直;声之平,不求响之合而响自和;德之崇,不求名之远而名自远。

——《傅子》

刘备乘“的卢”马跃过檀溪,逃过了刘表后妻蔡夫人的谋害,然后返回新野。孙乾带着刘备的书信去荆州将谋害之事告知刘表,刘表得知后,令长子刘琦同孙乾前往新野请罪。

第二天,刘备送刘琦出县城后返回,结果在城里遇到了徐庶。刘备在返回新野前曾在司马徽处歇息了一晚,当夜,徐庶很晚来到这里。刘备听到有人叩门,于是起床偷听他们谈话。司马徽问徐庶为何深夜到此,徐庶答道:“久闻刘景升善善恶恶,特往谒之。及至相见,徒有虚名,盖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者也。故遗书别之,而来至此。”司马徽责怪他不能“责人而事”,并告诉他英雄豪杰就在眼前,只是他不认识罢了。天亮后,刘备问起夜间来者,司马徽并不作答,以至于他并不认识徐庶。徐庶受了司马徽的指点后,便来到了新野。但他并不急着投奔刘备,而是先要考察刘备一番。

徐庶在集市上唱道:“天地反覆兮,火欲殂;大厦将崩兮,一木难扶。山谷有贤兮,欲投明主;明主求贤兮,却不知吾。”刘备听后,立即下马相见。徐庶表明自己的投靠之意后,要求看一看刘备的马,刘备欣然同意。看后,徐庶说:“此非的卢马乎?虽是千里马,却只妨主,不可乘也。”刘备把此马越檀溪的事情讲给了徐庶听,徐庶说:“此乃救主,非妨主也;终必妨一主。某有一法可禳。”刘备向他请教,他建议刘备把此马送给与自己有仇怨的人,等到此马妨害了此人后再乘就没有危险了。刘备听完徐庶的话后,“闻言变色”。他说道:“公初至此,不教吾以正道,便教作利己妨人之事,备不敢闻教。”这时,徐庶笑着对刘备说:“向闻使君仁德,未敢便信,故以此言相试耳。”随后,徐庶便成为了刘备的军师。

古语云: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作为一个领导,要能够以自己的德行为感召力,得到他人的支持。作为一个求职者,同样要能够以自己的德行打动上司。

深山里住着一位得道高僧,因而来此拜师学艺的人络绎不绝。不过,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做高僧徒弟的。

原来,每一个前来拜师的人必须要按照高僧的要求做一件事情。这件事虽然做起来不难,但却是高僧衡量一个人是否能够作为他徒弟的唯一标准。那么,这件事情究竟是什么呢?扫地。

一天,又一个人来深山拜师。高僧指着墙角的一把扫帚对他说:“给你一个时辰,把这间屋子打扫干净。”说完后,高僧转身就离开了这间屋。这个人拿起扫帚就干了起来,不到一会的功夫就把屋子打扫干净了。他把扫帚放在一旁,然后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

一个时辰过去了,高僧准时过来检查者个人的扫地情况。他问道:“你把屋子打扫干净了?”这个人立即起身回答说:“早就打扫干净了。”高僧并没有留意地面是否干净,而是直盯盯地看着这个人并继续问道:“你真的把屋子打扫干净了?”这个人扫视了一下地面后肯定回答道:“是的。”高僧摇了摇头说:“你还是下山去吧。”接着,便缓缓走出了这间屋子。这个人并不甘心,紧紧跟着高僧,质问高僧为什么不明不白地就赶自己下山。高僧略作沉思状,随后长叹道:“天机不可泄漏。”这个人见拜师无望,便悻悻回了家。

那么,高僧又是如何否决了这个前来拜师学艺的人的呢?原来,每当有人前来拜师,高僧都会在那间屋子的隐蔽处放好数枚铜板。如果拜师之人打扫完屋子后没有将铜板交给高僧,高僧便会毫不犹豫地拒绝收此人为徒。因为如果此人在打扫屋子的时候始终没有发现铜板,则证明此人要么心浮气躁,要么偷奸耍滑;如果此人发现了铜板而没有将其交给他,问题则更加严重。无论是心浮气躁、偷奸耍滑,还是贪图钱财,都是高僧不齿的行为。具有这类行为的人,高僧自然不愿意收之为徒。

德者,道德、品德。古人说“德行谓人才堪任之优劣”,道德、品德关系到一个人的行为动机,是人才的首要问题。一个人的道德人品很高决定着他的行为是向有利于社会、集体、企业的方向努力;反之,只会给企业、集体带来损害。那么判断人才的“德”的标准是什么呢?就是对道义与功利的取舍上。

现在用人讲究“德才兼备”。目光短浅者,常盯着才;而目光长远的管理者,则更注重“德”。

小王到一个公司去面试,他在一间空旷的会议室里忐忑不安地等待着。不一会儿,有一个相貌平平,衣着朴素的老者进来了。小王站了起来。那位老者盯着小王看了半天,眼睛一眨也不眨。正在小王不知所措的时候,这时老人一把抓住小王的手:“我可找到你了,太感谢你了!上次要不是你,我女儿可能早就没命了。”

“怎么回事呢·”小王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上次,在友谊公园里,就是你,就是你把我失足落水的女儿从湖里救上来的!”

老人肯定地说道。小王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原来他把小王错当成他女儿的救命恩人了:“老伯,您肯定认错人了!不是我救了您女儿!”

“是你,就是你,不会错的!”老人又一次肯定地回答。

小王面对这个感谢不已的老人只能做些无谓的解释:“老伯,真的不是我!您说的那个公园我至今还没去过呢!”

听了这句话,老人松开了手,失望地望着小王:“难道我认错人了·”

小王安慰老伯:“老伯,别着急,慢慢找,一定可以找到救你女儿的恩人的!”

后来,小王在这个公司上班了。有一天,他又遇见了那个老人。小王关切地与他打招呼,并询问他:“您女儿的恩人找到了吗·”“没有,我一直没有找到他!”老人默默地走开了。

小王心里很沉重,对旁边的一位司机师傅说起了这件事。不料那司机哈哈大笑:“他可怜吗·他是我们公司的总裁,他女儿落水的故事讲了好多遍了,事实上他根本没有女儿!”

“噢·”小王大惑不解,那位司机接着说:“我们总裁就是通过这件事来选人才的。他说过有德之才才是可塑之才!”

透过这个故事,我们不难看出这位成大事者“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高明之处。

事实上,“德”确实是一个人最应具备的“才”。

当道义与功利目的一致时,在为社会尽道义责任的前提下,不放弃合作的功利,即所谓“君子受财,取之有道”。清初颜无曾有一句著名的话,就是“正其义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

当道义与功利的目的发生冲突时,应该舍利而取义。中国古代哲学家孟子有一句名言,即“舍生而取义”,他认为,生命固然重要,而人格更为可贵,如果二者不能两全,应当“舍生而取义”。

“德”在有些时候还能够感化敌人,让他们不愿意伤害你。

春秋时,晋国国君晋灵公在位时,国内有一位名叫赵宣子的大臣。赵宣子处处以国家大局为重,常常劝谏晋灵公。晋灵公屡次被他弄得下不了台,心中渐生谋害之意,欲除之而后快。

后来,晋灵公果然派了一位刺客刺杀赵宣子。那天天色尚早,刺客悄悄潜入其家。此时,赵宣子已经起床。他正襟危坐,闭目养神,刺客见其“盛服将朝,不忘恭敬”,隐忍之情油然而生。这位刺客既不想杀害这位为国为民的忠臣,又不想犯下欺君之罪,于是头撞槐树而死。

古人云:士君子爱身防患,无逾於慎独矣。刺客对赵宣子并不了解,之所以不忍心杀害他,就是因为从他的慎独精神中看到了他的伟大。试想,如果赵宣子没有提早起床,仍然安稳地躺在被窝里,思变诈之数,无肃敬之容,结果又会怎样呢?毫无疑问,他的表现肯定会激起刺客的愤怒,增加刺客的勇气,身首异处将成定局。

宋代史学家司马光有言:“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则不能以入坚。棠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砺,则不能以击强。”

司马光认为,才能能够辅助有德之人成就大业,而德行能够引导有才之人走正道,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云梦的竹子虽然刚劲,但如果不把它做成利箭,就不能够穿透坚硬的物体;棠地的矿铜虽然精利,但如果不把它做成兵器,就不能够刺穿厚厚的遁甲。才能正如同竹子的刚劲和矿铜的精利,而德行正如同对竹子和矿铜的加工。当德行和才能合二为一时,便能够有大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