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笑话中的心理学
1549400000002

第2章 认知心理学(1)

◎ 各有所盼——人性定理:人都是服务于自己的

在观看拳击比赛的过程中,哥尔登一直眉开眼笑。

他身旁的人问他:“你也是拳击师吗?”

哥尔登回答道:“不,我是牙科医生!”

趣评

或许你会指责哥尔登冷漠、自私,但是哥尔登诚实的回答恰恰显示了人性定理:人们都具备谋取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本能。

笑话中的心理学

“人性定理”也称“主体人自我肯定原理”,指的是任何一个健康的人的任何一个行为,都是以服务于他自己为目的的。

“人性定理”有如下内涵。

1.自我意识

人都有关于自我的意识,深知自我是不同于他人、他物的一种独立存在,并能准确地感知自我与非我的边界,有明确的主体我与客体他人、他物的区分和界定。

2.自我决策

自我决策即人都具有行为选择的自由,没有什么外在力量,可以无条件地决定主体我只能是什么,而不能是什么。主体我是什么,是主体我自我决定和自我选择的结果。

3.自我肯定

人活动的目的是寻求自我肯定。这种自我肯定表现为,任何一个健康的人,他的任何一个行为,都只是服务于他自己特定的目的,无论多么高尚的人都不例外。

自我肯定的内容包括生存需求的满足、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自我价值判断的实现。

4.自我中心

人都以自我为中心,并把世界万事、万物视为与主体我对立的客体。客体的意义和价值都是由主体我赋予的,是客体能够被用做主体“我”做自我肯定的工具。

5.欲望无限

人在确知生存需求的欲望不可能永恒地被满足时,便开始转向对于自我价值实现、自我价值判断实现的追求,并力求通过这两种欲望的满足,来获得生存的意义和价值,通过精神生命的获得,来延长短促的肉体生命。

这后两种欲望,不会像吃饭一样有饱的满足,所以人总是会处于欲望无止境的状态。

6.自我异化

人作为一种动物,总是向往安逸,在没有外部环境压力的作用时,会沉醉于动物本能满足的肌肤之利,以致迷失了自我,使对自我肯定的寻求异化为一种自我否定。

就像吸毒者一样,为了享受片刻的虚幻体验,以毁掉自己的身体健康为代价。

◎ 组装——听众设计:为什么家长常常委婉地向孩子解释生理现象

妈妈怀孕了,4岁的海柯百思不得其解,他问爸爸未来的弟弟或者妹妹是如何生出来的。

趣评

虽然笑话中爸爸的解释不是最正确的答案,但是基于海柯的认知层次,无疑这已经是最好的答案。

笑话中的心理学

听众设计是语言生成过程中的第一步,简单地说,就是:你说话的方式依赖于你的听众。比如,现在需要你向另外一个人介绍一幅画,听众是一个盲人与听众是一个正常人,你所采用的表述方式肯定是不一样的。

哲学家保罗·格赖斯提出自然语言有其独特的逻辑关系,他认为会话的最高原则是合作,称为合作原则,也就是听众设计原则。

在合作原则下,人们在交际中要遵守以下4个准则。

1.数量准则

自己所说的话要达到当前交谈目的所要求的详尽程度,不能使自己所说的话比所要求的更详尽。也就是说,你必须判断出你的听众真正需要的信息有多少。

2.质量准则

不要说自己认为错误的话,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即当你说话时,听者会假设你能够用合适的证据支持你的断言。当你说每句话前,你都必须考虑这句话所基于的证据。

3.关联准则

说话要贴切,前后有关联,即你必须保证听者能够知道你正在说的如何与你以前说的相关联。如果你希望转移话题,那么你便需要做出解释。

4.方式准则

避免晦涩的词语。

避免歧义。

说话不要累赘,要简要。

说话要有条理。

举个例子,比如你现在正在和你的朋友王华一起吃饭,此时,你接到了你母亲的电话,你母亲问你正在做什么,如果你的母亲并不知道王华是谁,从来没有听过这个名字,你便不会说:“我正在和王华吃饭。”但是如果你的母亲认识王华,你便会告诉母亲与你一起吃饭的人的名字,在这个过程中,你便遵从了听众设计数量准则和关联准则。

很多家长在向年幼的孩子解释生理现象时,一般都不会讲述真正的生理知识,而是以委婉的方式来讲述,这便是因为基于“听众设计原则”,家长必须从孩子的认知层次来解释这个问题,否则只会增加孩子的困惑,导致他们更加疑惑不解。

◎ 教训——归因理论:个体推断和解释他人及自己行为原因的现象

小学教师玛丽让班上每个学生讲个故事,然后说明故事的教训。

苏姬第一个说:“我父亲有个农场,每星期我们都把鸡蛋放进一个篮子里运往市场。有一天,因为路面凸起,鸡蛋从篮子里飞出来掉到地上,都碎了。故事的教训是不要把你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第二个讲故事的是露西。“我爸爸也有一个农场,”她说,“一天,我们把12只鸡蛋放进孵卵器里,但只有8只孵出小鸡。故事的教训是不要蛋未孵就数鸡,如意算盘往往不可靠。”

最后一个是比利。“我叔父打仗时是开飞机的。有一次他开飞机时被人击落,他用降落伞跳到一个偏僻小岛上,身边除了一瓶药用威士忌酒外别无所有,”比利讲得津津有味,“叔父向四周望了一下,发现被12个敌人包围了,他喝下那瓶威士忌,然后赤手空拳把敌人都打死了。”

“真是了不起,”玛丽问,“但故事里的教训是什么呢?”

“教训是,”比利说,“叔父喝酒的时候不要打扰他。”

趣评

关于叔父为什么如此英勇,比利将其归因为叔父的喝酒行为,故而得出了 “叔父喝酒的时候不要打扰他”的结论。

笑话中的心理学

关于生活中的很多现象,你一定有很多疑问,比如为什么我没有像某个大学同学一样成功?为什么我至今没有遇到心仪的对象?为什么某个同事似乎比我更能讨取上级的欢心?人们在产生疑问后,总是试图去分析某些行动、事件或后果的可能原因,归因理论便是一种关于知觉者推断和解释他人及自己行为原因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奥地利社会心理学家F.海德在其1958年出版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中首先提出了归因理论。

关于归因理论,协变原理指出,如果某个因素一旦出现就会看到某个行为,该因素不出现就看不到这个行为,那么人们就会把该因素归结为该行为的原因。比如,你与你的朋友一起出游,迎面走过来了一匹马,你的朋友指着马大声尖叫,你便要确定是朋友精神出现了问题,还是因为危险正在临近。

当人们试图解释某个人的行为时,人们要就3个方面的有关信息来评估协变:区别性、一贯性和一致性。

区别性:该行为是否是特定情境下的具体行为——你的朋友是否对所有的马都大喊大叫?

一贯性:指行为是否反复出现以回应这一情境——这匹马过去是否让你的朋友大喊大叫?

一致性:指其他人是否在同样情境下也产生同样的行为——每个人都指着马并大喊大叫吗?

◎ 音乐和感冒——信念偏见效应:人们惯于以现实世界存在之物印证判断

俄国作家赫尔岑在一次宴会上被轻佻的音乐弄得非常厌烦,便用手捂住了耳朵。

主人解释说:“对不起,这里演奏的都是流行乐曲。”

赫尔岑反问道:“流行的乐曲就一定高尚吗?”

主人听了很吃惊:“不高尚的东西怎么能流行呢?”

赫尔岑反唇相讥:“那么,流行性感冒也是高尚的了!”

说罢,赫尔岑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宴会。

趣评

在上述笑话中,宴会主人犯了一个严重的逻辑错误,形成这种错误的最根本原因便是“信念偏见效应”。

笑话中的心理学

在诠释“信念偏见效应”之前,先请看下面的这个三段论,并判断结论的对与错。

前提一:所有有发动机的东西都需要油。

前提二:汽车需要油。

结论:汽车有发动机。

大多数人都会说这个结论是对的,但是按照逻辑的规则,这种推论方式是不正确的。

再看如下的三段论。

前提一:所有的猫都有4条腿。

前提二:狗有4条腿。

结论:狗是猫。

关于猫的这个逻辑推理,你肯定会说这个结论是不正确的。

在产生认知时,相对于用其他事物(如猫)的情况,当用“汽车”时,人们更倾向于判断它是对的,这个结果说明了“信念偏见效应”,即人们倾向于把他们能为之构建一个合理的现实世界模型的结论判断为正确的,而把那些他们不能为之构建合理现实世界模型的结论,判断为是错误的。比如,对于汽车的知识使人们难以看出上面的结论是错误的。

《美丽心灵》是以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数学家约翰·福布斯·纳什为原型的电影,在剧中男女主人公有如下对白。

纳什(男主人公):艾丽西娅,我们之间的关系是否能保证长远的承诺呢?我需要一点证明,一些可以作为依据的资料。

艾丽西娅(女主人公):你等等,给我一点时间……让我为自己对爱情的见解下个定义。你要证明和能作为依据的资料,好啊,告诉我宇宙有多大?

纳什:无限大。

艾丽西娅:你怎么知道?

纳什:因为所有的资料都是这么指示的。

艾丽西娅:可是它被证实了吗?

纳什:没有。

艾丽西娅:有人亲眼见到吗?

纳什:没有。

艾丽西娅:那你怎能确定呢?

纳什:不知道,我只是相信。

艾丽西娅:我想这和爱一样。

当纳什希望艾丽西娅为其提供可以证明关系长久的资料时,艾丽西娅用宇宙类比,以此说明没有被证明存在过的事物也可以是存在的,就像她对纳什的爱情一样,是一种不需要被证明的承诺。可以看出,艾丽西娅在认知世界时,没有受到“信念偏见效应”的影响——她对于事物的认知凭借的是合理的逻辑,而不是现实世界是否已经存在合理的模型。

◎ 忏悔——隧道视野效应:认知的提高在于环境的开放性

一个男人来到了教堂,他内疚地对神父说:“神父,我……我有罪……”

神父慈祥地说:“说吧,我的孩子,有什么事?”

男人开始陈述:“二战时,我藏起了一个被**追捕的犹太人……”

神父说:“这是具有人道主义的行为,很值得赞许,你为什么会觉得自己有罪呢?”

男人继续说道:“我把他藏在我家的地下室里……而且……而且,我让他每天付给我1500法郎的租金……”

神父问道:“你就是因为这件事情忏悔吗?”

男人吞吞吐吐地说:“可是,我……我直到现在还没有告诉他二战已经结束了!”

趣评

犹太人终日身处于地下室中,关于外界信息的唯一来源便是房子的主人,这便导致他犹如置身于一个隧道中,认知只是局限于房子主人所提供的信息,完全不知道外面世界的时代变迁与风云变幻——从而可悲地成为被骗对象。

笑话中的心理学

隧道视野效应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指的是一个人若身处隧道,他看到的就只是前后非常狭窄的视野。笑话中的犹太人便是隧道视野效应的受害者,由于终日隐藏在昏暗的地下室中,每天接触到的只是房子主人所提供的信息,以致无法知道外界的事情,平白被房子主人所蒙蔽。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往往决定了他的认知水平,如果他所置身的环境无法接触到更真实的、更多姿多彩的信息,便会阻隔他与多种信息的接触,成为孤陋寡闻和认识短浅之辈。

有这样一个故事……

美国的一个摄制组千里迢迢地来到了中国,他们准备拍一部反映中国农民生活的纪录片,于是他们找到一位柿农,向他买1000个柿子,请他把这些柿子从树上摘下来,并演示一下储存的过程,并开出1000个柿子20美元的酬劳。

对于这笔交易,柿农很满意,他找来一个帮手,自己爬到柿子树上,用一根绑有弯钩的长杆,娴熟地将树上的柿子拧了下来,帮手则将掉在地上的柿子捡入一个筐中,柿农和帮手一边干活一边随意地聊着家常。旁边的美国人将这些都拍了下来,并拍了他们储存柿子的过程。

结束拍摄后,美国人付给柿农20美元后便准备离开,柿农很疑惑地问他们:“你们为什么不把柿子带走呢?”美国人解释说他们买这些柿子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柿子还是留给老农。

对于美国人的举动,淳朴的柿农非常不解,他不禁喃喃道:“没想到世界上还有这样的傻瓜!”

柿农没有传媒的意识,不懂得媒体运作的手法,自然不明白美国人所拍的纪录片其实比他的柿子更值钱。美国人并不是傻瓜,他们获得了柿农所看不到的更大利益。

在上则故事中,柿农对于美国人举动的认知便发生了“隧道视野效应”,农民由于受限于自身的阅历和生活背景,使他无法理解美国人行为的合理之处。

在成长的过程中,随着生活环境和朋友的更迭,你自身所储存的信息一直处于更新升级的状态,你会发现对于同一件事情的观察,你可以通过更多的视角去体察,甚至会觉得自己从前的认知很荒谬。在这一认知的发展过程中,你逐渐脱离了曾经狭窄的隧道,可以看见更广阔的世界并使自身得到成长。从某种意义上说,试着去接触更广阔的世界、更多价值观迥异的人群,你所认知的世界便越接近真实客观的境界。

◎ 千万别踩到鸭子——镜像效应:他人即自我认知的镜子

3个女人在一场车祸中丧生,同时来到天堂。当她们到了天堂后,天使圣彼得告诫她们:“在天堂里,我们这里只有一个规矩——千万不要踩到鸭子!”虽然3个女人对于这个规定感到很奇怪,但她们想既然来到了天堂,便要遵守天堂的规矩,所以她们谨小慎微,千方百计躲避着脚下的鸭子。可是,天堂的鸭子实在是太多了,几乎多到不可能踩不到的地步,虽然她们极力避免,但是其中一个女人还是不小心踩到一只。

踩到鸭子后,圣彼得立刻带着一个这女人一生从未见过的、长得极丑陋的男人来到她面前,告诉她:“你踩到鸭子的惩罚就是要永远跟这个丑男人拴在一起。”

第二天,另外一个女人也不小心踩到了鸭子。这时圣彼得又带着另一个长相不堪入目的男人来到她面前,结果如同之前那个女人。圣彼得把第2个女人跟他带来的丑男人拴在了一起。

第3个女人终于知道踩到鸭子的后果了,为了避免发生与丑陋男人拴在一起的噩梦,她每天都万分小心,在未踩到任何鸭子的情况下,她在天堂平安过了几个月。

但是有一天,圣彼得来到了她的面前,带着一个超级美男。这个男人不仅高大壮硕,而且长相俊美,圣彼得把他们拴在一起后,没对第3个女人说任何话就走了。

女人十分纳闷,她问身旁的这个美男:“为什么我可以跟你永远拴在一起呢?”这个男人说:“我昨天刚刚来到天堂,上午不小心踩到了一只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