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也一样,不少人准备写一本书,爬一座山,打破一项纪录或作出一项贡献。开始时,他的梦想与野心毫无限制,但是在生活的道路上,并非一切都那么随心所欲,他会不断地碰壁。这时候,再加上他的朋友与同事的消极批评,结果他就受到消极的影响。有趣的是,时间管理者也可能会受世界上积极的人的“消极影响”。例如,路易斯是世界重量级选手时,他一再用“消极的影响”去吓唬他的竞争对手,他们往往还未上场,就已惊骇得全身麻木,以至很容易成为路易斯技巧下的牺牲品。当约翰·乌登先生派加州大学的巨熊队员进入篮球场时,他们的对手常常受“消极的影响”。甚至在正式开赛之前新闻界就传出了一面倒的消息,许多媒体报道的内容早已拟好,就等着把比赛分数往上填了,这也许是加州大学篮球队在12年中赢得10次全国锦标赛的原因之一吧。
这就是教练员为什么一再地告诫每个运动员,要打自己的仗或玩自己的游戏,不可让对手强迫他去玩对方的游戏。那样,将无法发掘你的内在潜能,你将无法取得成就。
伟大的人物从来不承认生活是不可改造的。他会对他的环境不满意;不过他的不满意不但不会使他满腹牢骚和不快乐,反而使他充满一股想闯出一番事业的热忱,便得出了结果。
做事情,重要的不在于你所做的是什么事,而在于你应当做点事。最大的错处便是不做一点事——躲藏于困难的背后。为困难所阻容易造成人的一种自卑感,以至于对什么事情都不敢下手去做。那么,什么时候一个人应当自认无用,什么时候又应当去和困难搏斗呢?
要想办成一项事业,仅仅是心里有个“这事能成”的漠然想法是不行的,你要让它成为一个强烈的成功愿望,一天24个小时随时随地都去想着它。这样,一个强烈的愿望,便会在内心深处期待着、不断描绘着它的前景,并使之渗透到自己的潜意识中去,指导自己的行动。抱着这样的成功愿望去做事情,就会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得到有如上帝启示一般的启发与灵感,在不知不觉之中,一步步地走向成功。
愉快地去面对
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感觉,会大大地影响自己做这件事的方式。你如果十分快乐地接受一个任务,这件工作就会更好更顺利地完成,而且你也可以从中获得快乐。但是,如果你对工作感到生气和不满的话,这件工作就会变得冗长而无趣,你也更有可能犯下许多错误。
林肯说过:“你想让自己有多快乐,你就会有多快乐。”只要你去练习,你就可以做到这一点。你只要开始便想些快乐的事情,把恐惧、愤怒、挫折感全部从心中除去。在周围尽量找些快乐的事,看些令人快乐的书,看些喜剧片,碰到好笑的事就开怀大笑。养成快乐的习惯,便能轻松面对所遇到的任何困难。
养成一种快乐、健康的态度,然后开始去做你所搁下的工作,现在就去做。你会发觉,你的热忱和快乐在帮助你取得成功。
惜时如金
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在他79岁生日时,他却宣称自己已经是135岁的人了。这一声明让人莫名其妙。但是只要对爱迪生的时间进行一番考察,便会发现爱迪生对时间的利用是惊人的。
一般人每天工作8个小时,而爱迪生每天都要工作15个小时,他把一切可以省去的事情都置之一边,对于生活的琐事不予理睬,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使自己的工作时间得以延长,这就相当于延长了生命的时间。因此,他用79年的时间完成了别人要花135年的时间才能做成的事情。所以他宣称自己135岁也是可以理解的。
我们从爱迪生的例子中应当明白,时钟一天中所走过的时间是绝对的24小时。但是一天中,对每个人来说,就会是不同的生命时间。
如果你混混沌沌、松松垮垮地度过24小时的时钟时间,那么你的生命时间一定会小于24小时。假如将你一天的时间进行压缩,实质上你一天有效的生命时间是23小时,那么当你70岁时,你实质的生命时间就不到70岁。
如果你充实而紧张地度过24小时的时钟时间,而且无法再进行压缩,事实上,你的生命时间要比时钟时间更多,假定是25小时,那么当你70岁时,你实质的生命时间就超过了70岁。
从上面时钟时间和生命时间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要延长一个人的生命时间是完全可能的,那就是尽量去充实每一天的时钟时间。
曾有人做过分析,认为一个善于利用时间的人,如果只活30岁,那么他的实际寿命也要比一个一生中只知道吃饭、睡觉的80岁的老头更长久。
付出十倍于别人的努力
俗话说:“苦心人天不负”。要想办成一件大事,下苦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办法。当一项事业确定了具体的目标后,下面要做的事情,就是朝着这个目标拼命地努力。只要扎扎实实地去做好每一件虽不显眼但却是实实在在的事情,坚持不懈地付出努力,达到目标便指日可待。
假如你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你就会发现没有什么事情你办不到,而且以前看似困难的工作也会变得容易了。而完全投入的方法就是:当你开始工作时,要调动所有的感官,这样做会使你专心于所做的工作。
把24小时变成48小时
命运之神是公平的,他给每个人的时间都不多不少;但成功女神却是挑剔的,她只让那些能把24小时变成48小时的人接近她。下面就是她的助手时间使者透露出来的成功秘笈。
“效能”重于“效率”
现今,老式的“效率专家”的时代早已经过去了。今天的管理专家多从“效能”来入手,因为“效能”是一个含义更广、更有用的观念。
“效率”重视的是做一件工作的最好方法。“效能”则重视时间的最佳利用。例如,为了即将召开的一次会议,你有一份必须打电话通知的名单。如果你从效率观点来看,你就会想什么时候打电话给他们是最好的时机,是不是要把他们的名字放入自动拨号卡片上以节省时间,这张名单是否是最新的正确资料等。但是,如果你从效能观点来看,你就会问自己,打电话给这些人,是不是把时间做最佳的运用,你也许会考虑另一种联络方法;你也许考虑把打电话的事派给别人做;或把会议完全取消掉,好把时间用在更有用的地方。
健全的时间管理,应该以效能优先、效率次之的观念为出发点。
灵活运用帕累托法则
19世纪末期与20世纪初期的意大利经济学家兼社会学家帕累托所提出的帕累托法则的大意是:在任何特定群体中,重要的因子通常只占少数,而不重要的因子则占多数,因此只要能控制具有重要性的少数因子即能控制全局。这个法则经过多年的演化,已变成当今管理学界所熟知的“80/20”法则——即80%的效果是来自20%的因子,其余的20%的效果则来自80%的因子。
例如,占所有人口不到20%的人,其所犯的罪占所有犯罪案的80%以上,占全公司人数不到20%的业务员,其营业额为营业总额的80%以上等这些情形。只需集中处理工作中比较重要的20%的那部分,就可以解决全部的80%。因此,若不先从重要的事开始,结果会演变成什么正事也没做。打算全部完成的完美主义者,往往到最后什么也没做好。
你只要能熟练应用这个“80/20”法则,过多的烦恼就会消失。你要尽可能地先处理重要的事,而不必将所有的事情一视同仁地处理完全。即使剩下的事到后来出了什么麻烦,也不会影响到全局。
善于利用零碎的时间
成功的时间管理者想把任何一个空闲的时刻都利用起来。
将利用零碎时间养成一个习惯,就是在衣袋里或手提包里,经常不忘携带一些东西,如图书、笔和小记事本,这样你就可以在排队时,在候机时,在乘公交车上下班时,不会无所事事地空耗时间了。“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一样适用于时间。
零碎时间的利用也包括用一些“非正规”的时间去做一些事。例如上洗手间,宋代欧阳修就着意利用“如厕”时间。据说国外有一位首相就是利用“如厕”时间学习英语的。他每次从英语词典上撕下一页,然后进“1号”。上完“1号”,这一页也读完、记住了,于是把这一页送入下水道。他就是用这种方法学完了一大本英语词典。
少说废话
名人之所以能成为名人,伟人之所以能成为伟人,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能很好地运筹自己的时间,他们都懂得一切从现在做起的道理。
在时间的运用上,成功人士非常认真地对待每一分每一秒,尤其是当前的时间利用,而不是将时间用在许多的大话、空话或者是无期望达到的计划上。
一位青年人向爱因斯坦询问道:“先生,您认为成功人士是如何成功的,有无秘诀?”爱因斯坦非常认真地告诉他:“成功等于少说废话,加上多干实事。”
爱因斯坦的话,听起来很简单,但是如果我们细想一下,就能领会到这其中的道理。爱因斯坦其实是想告诉这位青年人,不要把时间浪费在一些无聊的闲扯之中,而要抓住现在的每分每秒,做一些确实有用的事情,坚持下去,成功就不远了。
挤出点滴时间
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无私的,只要你愿意,就放开地去挖掘时间的潜力,扩大时间的容量,用挤出来的时间去实现更高的梦想。
我们每天只要挤出微不足道的1分钟,一年就可以挤出大约6小时的时间。如果每天能挤出10分钟,那就是相当可观的一个数字了。一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时间为8小时,而一天中再挤出10分钟,那么一年就可以增加5天多的工作时间。再者,即使再忙,每天可支配的零星时间至少有两个小时。如果你从20岁工作到60岁退休,每天能挤出两个小时,有计划地从事某一项有意义的工作,那么,加起来就可达到29 200小时,即3 650个工作日。整整10个年头!这是一个多么诱人的数字,足可以干一番事业。难怪发明家爱迪生在他79岁时,就宣称自己是135岁的人了。由此可见,时间的弹性是很大的,只要我们善于挤时间,便能大大增加时间的容量。
灵活应用松散时间
这里所讲的松散时间,是指人们的大量工作时间处于很松弛的时候。比如工作的压力不大,工作性质决定了工作本身不需要投入过多的精力。那么这种情况下就应当考虑如何有效利用这些时间。
比如,李女士在行政机关单位上班,她每天的工作就是接一接电话,分发报纸信件,以及通知别人各有关事项。工作虽然轻松,但时间却不能少花,每天早晨8点钟就要上班,12点按时下班。下午2点上班,一直到6点才下班。
对于李女士来说,这些工作量不大,做起来不很费力气。真正把工作量压缩起来,一两个小时就能做完。但是,行政机关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她必须按点坐班。另外,随时都可能有电话来通知事情。这样李女士只能寸步不离地呆在办公室。
为了有效地利用好这些空闲的时间,李女士在工作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学习了自学考试的课程,在两年的时间内就拿下了大学本科考试的结业证。
在人们的一天工作或生活中,不可能每时每刻的时间都处于紧张的状态。根据人们从事的工作,有的需要集中精力,注意力高度紧张,才能完成。而有的工作不需过于集中精力,只要稍微注意即可。而且在一天的工作中,每个时候的工作要求也是不一样的,有时可以适当放松一下紧张的神经。那么这些松散时间就需要进行合理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