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不要太老实
1555100000014

第14章 老实人的行为(5)

通常,人们之间的交往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的交往就是表面化的交往,其表现为一般性的礼貌、客气等,它虽然具有很多可能为当事人明确知晓也可能没有被意识到的潜在含义,但在表面上并不涉及实质性的问题。第二个层次的交往是利益交往,双方为了各自的利益或共同的利益在一起打交道,这期间既有斗争也有妥协,既有争夺也有合作,这种交往会对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它比较现实,直接涉及到了人际交往中的本质核心——利益问题。第三个层次的交往则是精神交往,这种交往是关于道德、原则、信仰、感情方面的交往,是一种高层次的交往,一般人之间不会轻易进行,并且这种层次也很难达到。根据一些阅历丰富的年长者的经验,一个人一生中能逢三两个知己已属幸事,实在是可遇而不可求。

人际交往的这三个层次的划分,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基本规律的,即从相识、了解到相熟、相知。人们通过第一层次的表面化交往,认识了,彼此有了印象和初步的了解,就为以后的交往奠定了基础。这种表面化的交往做得妥贴到位,就会大大促进后来的利益交往的顺利进行。而正是在这种利益交往中,人们才可能真正交到精神上的知己,因为利益最能考验人,不经过各种风浪与诱惑考验的友谊是靠不住的。

老实人就不懂得这种层层递进的关系,抛开表面交往和利益交往,直接就要进入最高层次,结局可想而知。这就像不要楼的第一层、第二层而要一下子就建成第三层一样,是不可能实现的。老实人拒绝人与人之间的表面化交往,把它们看成是虚假的、白费的,结果大大削弱了自己的交际基础,也丧失了许多千载难逢的良机。

表面化的交往往往流于形式,也就是说,人们所表现出来的热情和友好与其内在的真实感受和追求目的之间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但是,这些表现形式却有其象征性的含义,即表达对对方的尊重和友好,并努力确立自己在他人眼中的良好形象。比如,按照一般的社交习惯,与陌生客人第一次认识,要问候、握手,尽量做到礼貌周到。但是事实上你根本不了解对方,也谈不上什么真正的尊敬,你之所以要做出这种姿态,就只是为了表示友好,同时也试图给对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如果你不这么做,态度冷淡,举止傲慢,即使你在内心上是真的尊敬对方,也会引起对方的不快,反过来也会损害自己的社交形象和活动能力。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有大量这样象征性的表面化行为,并形成了许多约定俗成的惯例,在诸如婚丧嫁娶、开会剪彩等领域广泛地存在着。这些形式并不一定都招人喜欢,也确实给人们带来过不少的麻烦,但是却很少有人能突破它,因为说到底,谁也不想让别人认为自己不尊重人、不尊重传统习俗、不尊重公认的社会准则和道德规范。人们也许并不需要你有尊重的内容,但你却必须有尊重的形式,否则就会被人孤立和冷落起来,引出许多毫无必要的麻烦。

老实人把表面化交往统统斥为虚伪,这的确指出了问题的一部分本质,但却忽略了其积极的意义。无数事实证明,时时注意表达对他人的尊重,是广受欢迎的秘诀之一。

基础交往是一种最初级的,也是基础性的交往形式,它是更深层次交往的一种铺垫和准备,只有具备了成熟的、健康的表面交往,双方才可能进一步谈利益、讲感情。而如果深层交往的意图没有实现,大家仍可以退一步,运用基础的交往来维系一种一般水平的人际关系。这正是所谓的“买卖不成仁义在”,我们还有机会使彼此的交往维持下去甚至更进一步。一个人如果连基础的交往也不能得体地维持,那就等于落在了正常的人际交往标准线以下,这时,即使没有搞成公开的对立,起码关系也比较僵硬,那么这个人在人际交往上就肯定存在障碍了。老实人多数都存在着这种问题,他们在人际交往中不能达标的状况使他们的人生充满了缺憾和痛苦。

在缺忠对人的本性、社会的本质以及社会发展客观规津的了解的基础上,再美好的理想也只能是幻想。

●市场化生存

上面的论断,基于一个最现实的原因:市场经济将把一切推向市场。

把传统意义上的产品推向市场,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但还有些东西,比如人的智慧、人的精神、人的品格、人的情感以及知识,甚至包括人本身等等,也应该全面推向市场。对于这一点,中国人还有个接受的过程——不过,在这里不必多谈,因为这是现实,接受不接受,我们都得面对,而时间会帮助我们适应一切。

而更为急切的问题是,面对市场经济,每个人都必须建立自己的生存网络。

因为市场就是交换,离开社会关系,我们与谁交换,并获取自己的生存所需?

网络有很多含义,过去有人用来指代关系网,而从现代的意义上,它指的是信息网络和计算机网络。而本书所说的网络,我们称之为生存网络。这样既简洁明了,又便于我们理解网络的含义:生存。

我们应该勇敢地承认这样一种现实:我们工作的目的,其实都是为了生存,只不过每个人对生存的理解都有些不同罢了。那么,把生存问题作为我们研究的主题,这应该是进步,而不是把社会世俗化。

人对生存物质条件的追求,主要是通过劳动来交换。而在现实社会中,在劳动基础上如果辅之以生存网络,劳动就将获得倍加或者更多的成果,生存质量也将随之而大幅度提高。想要实现这个目标,“能合作的人和能办事的人”、“有关事业的消沙留’、“计算机秘书”,就成了现代人创业的三个要素。所以,这三个网络缺一不可,我们把它们统称为生存网络。

但是,几千年来自给自足的农民意识和新中国曾经实行的“包办生存”的体制,使我们缺少建立生存网络的观念,同时也使我们缺少这样的能力。这就使“建立生存网络”成了商品社会向我们提出的第一个挑战,也是第一个考验。

怎么办?学做新人,更新自己的生存观念,抓紧时间,认真细致、勇敢勤奋地去建立自己的生存网络。除此之外,我们还能有什么办法?

我坚信,一旦我们把生存网络建立起来,我们就会感到它的必要,获得它优厚的馈赠,并体会到其中的快乐。我们因此再也不会对建立生存网络而心存狐疑,同时会认识到,从事这项工作,原来是我们从来没有体验过的一种非常积极的生存态度。

我们工作的目的,其实都是为了生存,只不过每个人对生存的理解都有些不同罢了。

●老实人唉声叹气

哀叹是社交上可以接受的抱怨形式。人人都做这件事,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老实人则是唉声叹气的专家。老实人哀叹的原因有两个。第一,这是习惯,人人都如此。第二,老实人觉得“不吐不快”,他们有太多的怨气积郁在心中。他们把哀叹的熟悉感跟松一口气联想在一起。

不幸的是,哀叹是个坏的习惯,它让老实人偏离他想要的成功。我们的行动追随着我们的思想,这也包括我们的想法和我们的对话。负面谈话、抱怨和哀叹都是负面的表达。

下次你参加社交聚会时,请仔细聆听屋内此起彼落的哀叹声。看看人们是如何分享他们的苦脑,如何沉迷于他们的问题当中。回家以后,再静静坐几分钟,思考一下刚才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试着在心中总结一下所有的哀叹与一切的抱怨。前后问问自己:这一切究竟有什么好处?这能够解决多少问题、创造多少机会、表达多少喜悦、带来多少创意?答案是零,一点也没用。它一点好处也没有。事实上它还会更糟。一般人花在哀叹上的精力多得惊人!听听周围的谈话——工作上的、午餐上的、家里的。到处都是,选择不同流合污的人少之又少。不过,下定决心这么做的人却比其他人多了莫大的好处。

考虑一下浪费在哀叹上的心力和情绪有多少。很多。这份精力可以用在创造点子或沉思上。这份精力可以用来解决一个问题,实行一个点子,行销一项产品。这份精力是你致富的来源。它是你的,而且不费一分一毫。当你下定决心,停止哀叹,你就释放了这份精力。转瞬间新的意念开始浮现,刺激的新点子浮到表面上来。

不要搞错,打破这项陋习十分困难。它需要时间,但是绝对值得。打破的唯一办法就是留意你是否又陷入哀叹之中,或者又要开始怨天尤人了。温柔地提醒自己,同流合污虽然十分诱人,你还有更多的事要做,有更远大的梦想要追求。当你避免了怨天尤人的倾向以后,你会立刻得到确定的报偿。

哀叹是个坏的习惯,它让老实人偏离他想要的成功。

●老实人被表象迷惑

一般说来,人们所做的几乎每一件事都有着比较明确的动机。但是,人的动机往往是深藏于内心的,我们只能通过其外在表现来进行分析和判断。而现实的复杂性又告诉我们,人的外在表现与其动机之间并不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也并不能直接反映一个人的真实目的。事实上,许多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有意通过制造各种似是而非、欲取还与的假象来迷惑对方,以求在众人不备的情况下最彻底、最迅速地获得胜利。贯穿于中国古代计谋中的一条无一例外的原则就是掩盖自己的真实目的,用假象来迷惑和欺骗敌人。表象与动机之间经常性的不一致性,为我们处理各种人际问题带来了很多的麻烦,也为我们运用智慧在竞争中获胜提供了用武之地,它提示我们:要努力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掌握对方的真实动机和活动规律,以便适时调整自己的状态,作出正确的对策反应。

而老实人由于对于人的了解较少,或者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对于现实法则的存在及其必要性认识不足,往往看不到其动机与行为之间的差别,被别人表面上的行为所迷惑,不能洞察其真实意图,因而往往出现策略性的失误。

对待同一件事,随着形势的不同,根据对方心态的微妙变化和行动的真实用意,采取正好相反的应对策略,这是具有高超智慧的人才能付诸行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