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做事做生意(大全集)
1555300000030

第30章 做事要有迅速行动的手段(2)

蛇、蚂蚁、蜘蛛、蜈蚣一起搓麻将。18圈之后,烟抽完了。大家商量让谁去买烟。蛇说:“我没脚,我不去,让蚂蚁去。”蚂蚁说:“蜘蛛八只脚,比我的多,让蜘蛛去。”蜘蛛说:“我的脚再多也比不过蜈蚣大哥呀,让蜈蚣去吧。”蜈蚣无奈,心想:没办法,谁让我脚多,号称“百足之虫”呢?于是蜈蚣出门去买烟……2个小时后,还不见蜈蚣回来。于是蜘蛛就出去看看,它一出门就看见蜈蚣在门口坐着,便很生气,说:“你怎么还不去呀?大家都等急了!”蜈蚣也急了,说道:“废话!你们总得等我穿好鞋再出门吧!”

蜈蚣的最大特点就是脚多,本来大家让它去就是因为它的脚最多速度最快,但是结果却令人大跌眼镜,2个小时的时间它还在穿鞋,有这个时间,最慢的动物也能把烟买回来了。很多人就是现实中的“蜈蚣”,事事追求完美,做什么都想等自己完全准备好了再去做,就像准备考试,永远觉得自己准备得不够充分。其实很多时候,花再多的时间能够拿满分的可能性也是极小的,只要能够拿到90分也是很好的。

成功的人总是能够果断地迈出自己的步伐,抢在别人的前面开始自己的梦想之路,当别人觉得准备好了可以出发的时候,他也许已经达到目的地了。成功的人往往不是那些追求完美的人,而是那些懂得在速度和完美之间取得平衡的人。

完美,是一个执行的陷阱。比如,我们为顾客服务,永远做不到百分之百的客户满意度。但是虽然如此,我们却可以让客户更满意一点儿,然后努力、努力再努力。我们经营公司,不可能一下就成为世界500强中的大公司,但至少我们可以不让公司亏损,然后再努力做到“致富”。有人说:“我们不能让顾客百分之百满意,所以干脆就不做了。”有人说:“既然我们不能发大财,那么这点小利也不要赚了。”这些想法显然都是不对的。谁能一开始就保证自己做的一定赚大钱?谁能保证自己做的就一定是最好的?这些不都是在发展中一步步来完善的吗?

1973年,科莱特和比尔·盖茨同时进入大学。大二那年,比尔·盖茨找到科莱特,商议一起退学去开发软件。科莱特觉得这个想法太荒唐,就拒绝了。

4年后,比尔·盖茨开发出了软件,注册了自己的公司,他再次邀请科莱特加盟。但科莱特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再次谢绝了邀请。

1983年,科莱特成为计算机系的博士。就在这一年,比尔·盖茨进入了《福布斯》亿万富翁排行榜。

1995年,科莱特认为自己具备了足够的学识,可以开发软件了。这时的比尔·盖茨已经成了世界首富。

可怜的科莱特就像是“蜈蚣”,几十年都已经过去了,他还在那里“穿鞋”,而比尔·盖茨早就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而且做得非常好!我们是不是也和他犯了一样的错呢?一辈子都差不多过去了,我们还坐在门口“穿鞋”!我们思考太多、顾虑太多,我们寻求“万全之策”,所以我们行动太慢。永远没有最好的时机,今天就是最好的时机!因为机遇永远不会等待我们,而且,错过机遇的代价实在太大了。

蜈蚣不用穿鞋也可以奔跑的!不但要奔跑,而且还要跑得够快!够快才能成为赢家。

■做事准则

真正碰到好机会的时候,赤脚也要飞快地跑过去,不能让机会从身边溜走,要知道机会不是每个人都能幸运地得到的。

观察走在你前面的人

一个人往往在对手的督促下,才能谨小慎微,少犯许多错误。相反,如果没有对手的督促,一意孤行,往往会落于失败的陷阱之中。其实早在几百年前,达文西也说过一个类似的寓言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小老鼠住在一个树洞之中。只不过,在外面不远的地方,居住着一只想捕食它的鼬鼠。所以,每一次小老鼠想要出去找食物时都会非常小心,也全靠如此,才多次逃得性命。

有一天早晨,它正准备出去时,才发现那只可怕的鼬鼠正在不远处行走。“哇,今天真险!我要让它先过去,免得自己变成它的午餐。”但突然之间,一只灰猫跳了出来,一下子就咬住了鼬鼠,开始吞食起来。惊魂初定的小老鼠不禁得意起来。“哇,今天我真走运,现在危险已经过去,从此之后,我可以大摇大摆地出去觅食。”开心的小老鼠还没有在森林中自由玩耍多大一会儿,就在贪婪的灰猫口中丧失了性命。就像这个小老鼠,在面临着鼬鼠的威胁时,才会变得异常机警,从而逃过一场又一场的劫难。相反,在缺乏对手之后,忘乎所以,放松了警惕,自然就会跌落失败的深渊了。

对手究竟是什么?也许在许多情况下,对手就是让自己变得更加成熟、更加完美的人。也许你要感谢一个个给你带来麻烦甚至是痛苦的对手,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长。

也许要感谢你的对手。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中,总是存在着各种竞争,甚至是你死我活的厮杀。于是,无论是在职场,还是商场,几乎每个人的面前,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对手。那也许是自己的同事,也许是同行,甚至是你完全不知道的人,都会透过一个个途径,让你的生活充满了紧张感。但对手是否都是负面与不必要的呢?答案也许出乎你的意料之外,有这样一个故事。

在某一间公司里,有一位掌管销售的副总经理张先生,总是与掌管财会的刘女士存在许多矛盾。在这间经理办公室里,时常可以听到张副总的抱怨声:“这也不能报销,那也不能支出,她哪知道我们在外面开发业务的艰难啊!”确实,目前的经济不景气,业务员们通常要花费更多的气力,才能获得一定的成绩,各种说不清楚的支出自然会增多。但这位较为死板的刘会计,也不知道变通,整天只会按章办事,难怪让这位张副总愤愤不平,产生不少争执。公司的员工们也都知道,张副总与刘会计是一对难以共事的冤家对头。不久之后,善于运用智谋的张副总,就使了一个坏招,让老实的刘会计背上了一个黑锅,成为代罪羔羊而被迫辞职。而不久之后,年迈的总经理也已退休,张副总顺利升职,成为新的总经理。坐在宽敞的总经理办公室,张副总得意洋洋,现在公司里面的一切,都顺心如意,再也没有人敢和自己作对了。花起钱来,也自然大胆了。

但不久之后,公司的业绩却不见起色,面对董事会的压力,焦急不安的张总经理想了许多方法,都不见成效,到最后,终于想出了一个新的点子。更改公司的账目,让亏损的数字统统都变成赢利,不就可以让董事会满意了吗。想到这里,他找来了公司的新会计,幸好他非常合作,立即就更改了账目。顿时间,在董事会,这位新总经理获得了一阵叫好声,诸位董事对他的成绩非常满意,还准备送给他高额的红股。但纸始终包不住火,不久之后,东窗事发,他不仅被董事会免职,还受到检察部门的追究,弄得身败名裂。有一天,当他面对记者的追问时,深有所感地说道:“要是我不将那个刘会计赶走就好了,她肯定不会让我这么做,我也不会弄得如此下场。”只不过,一切都晚了。

相信类似的故事,许多人都听到过。

■做事准则

将对手看成是朋友,将每一次指责与批评,都看成是改正的良机。这也许才是最佳的做事之道。

先开枪,后瞄准

先开枪、后瞄准实际上也是强调了速度的重要性,如果把人生比作一个战场的话,你如果一味地想要找个最好的射击角度,一定要找准心脏再射击,很可能还没有找到最好的角度就被对手射中了。其实很多时候,先开枪、后瞄准反而能够给你争取更多的时间,让你有更大的胜算。

春秋战国时期,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作战,当时父亲已经是个大将军,儿子只不过是一个马前卒而已。父亲每次战场上冲锋上陷阵都是英勇无比,但是儿子总是手忙脚乱,一会儿拿着矛,一会儿拿着刀,大敌当前,号角都吹响了,儿子还在想这次上阵该拿什么兵器杀敌更好些,上了战场总是想找准敌人的要害再下手!

有一次,临战前,父亲嘱咐儿子说:“我知道你每次都想拿件完美无缺的兵器上阵,今天我就把家里祖传的宝刀给你,你可以把它佩戴在身边,不过千万不可以抽出来!”

那口宝刀装在一副极其精美的刀鞘里,刀鞘边上还镶着幽幽泛光的宝石,刀把上还有精雕细刻的花纹。儿子一眼便认定这是家传的宝刀,于是喜上眉梢,耳旁仿佛战鼓声声,联想着手起刀落,敌方的主帅应声落马而毙。

上阵后,果然佩带宝刀的儿子如脱胎换骨一般,英勇非凡,所向披靡。这次敌方如遇大将,败势不可当,于是鸣金收兵,儿子禁不住得胜的豪气,忘了父亲的叮嘱,于是快马加鞭,拔出宝刀呼呼追杀敌人,大胜而归。

杀敌得胜的儿子回到营地,一看手中的宝刀早已因为奋力拼杀的缘故而有缺口,其实这也只不过是把普通的刀而已,为何这次上阵的效果却如此不一般?看到儿子迷惑不解的表情,父亲道出了真相:“你父亲为何杀敌英勇,被人尊为将军?因为我上阵前从来不追求尽善尽美的兵器和装备,而且在战场上我更加注重速度,不会看准敌人的要害再出手,要知道冲锋杀敌,兵贵神速,有了勇气和速度,即使是普通的兵器也能发挥奇特的神效!”

这位父亲的话也印证了执行的“速度战略”,那就是:一旦开始执行,速度是最重要的,至于招式是否漂亮,是不是击中要害都不是最重要的。战场上兵刃相见,商场上斗智斗勇,谁先出手,就可能决定胜负。所以这时候,我们要懂得放弃一些程式化的东西,让自己赶快行动起来,这样我们就会获得速度,赢得胜利的时间。

1998年6月,惠普公司公布了一个令人吃惊的数字:当年增长率只有3%,而在2年前还达到30%。公司同时还宣布,2 000多名中高级经理暂时减薪5%。这是惠普公司历史上伤心的一页。

为什么会这样?从宏观经济看,基本的原因是亚洲金融危机与PC行业的价格战。但华尔街分析师却不这么认为,他们质疑为什么同样的情况下,戴尔、IBM等公司却没有下滑到如此低谷,为什么惠普公司的适应力比其他竞争者迟缓?

当时新上任的CEO卡莉对此的回答是:惠普公司的问题出在惠普公司自己身上。在过去60年历史中,惠普公司是通过强调品质卓越、强调尊重员工获得成功的,但在信息经济时代,惠普公司却因为过分追求品质与员工共识,牺牲了决策与行动的速度,在网络经济中失了先机,显得处处被动。

为此,卡莉在惠普公司提出了著名的速度逻辑:先开枪,后瞄准!过去我们的新产品,是要在各方面都要达到95分以上才推出,现在我们应当改变这种思维方式了,产品做到80分就该推出,然后再求慢慢改进。

对这一速度逻辑,卡莉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你滑水冲浪,要保持一个速度才站得起来。在这一过程中,尽管我们很难精确抓住行经路线,但我们不能为了抓住路线而将速度放慢”。在网络时代,要抓住速度,才能进入竞争的门槛!

事实上,当卡莉进入惠普公司之后,发现惠普的确很优秀,人才济济、技术卓越、品质出众。但业绩为什么不好呢?问题出在市场上,由于有太多的人在追求瞄准的精度,结果惠普公司的行动总比市场慢好几拍。

但每个人对此都有各自的理由:没瞄准好,怎么能随便开枪?“什么才叫瞄准好?”卡莉反问。高科技公司之间的竞争就像滑水一样,如果你想站稳,你就要有足够的速度!比如微软公司,它的哪一个产品是完美的?但它的速度却是最快的;比如英特尔公司,它的产品也未必完美,但它创造出了著名的摩尔定律:每18个月,英特尔让CPU的运算速度以几何级数倍增一次!

在我们的脑子中,做事情应当是“先瞄准,后开枪”,所谓“谋定而后动”!但惠普公司总裁卡莉给我们上了一课。她上台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求惠普“先开枪,后瞄准”。

■做事准则

现代社会已经不适合先瞄准、后开枪了,要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在速度上比别人快,这样才能比别人抢先一步。只有在速度上赢过对手,才能保证自己有更大的胜算。

优柔寡断的人无法获得成功

麦克·瓦拉史是位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他在CBS主持的“六十分钟”是人人乐道的节目。有这样一个故事……在刚进入电视台的时候他是一名新闻记者,因他口齿伶俐、反应快,所以除了白天采访新闻外,晚上又报道七点半的黄金档。以他的努力和观众的良好反应,他的事业应该是可以一帆风顺的。

不过很不幸的是,因为麦克为人很直率,一不小心得罪了顶头上司新闻部主管。有次在一新闻部会议上,新闻部主管出其不意地宣布:“麦克报道新闻的风格奇异,一般观众不易接受。为了本台的收视率着想,我宣布以后麦克不要在黄金档报道新闻,改在深夜十一点报道新闻。”

这个毫无前兆的决定让大家都很吃惊,麦克也很意外。他知道自己被贬了,心里觉得很难过,但突然他想到“这也许是上天的安排,主要是在帮助我成长”,他的心渐渐平静下来,表示欣然接受新差事,并说:“谢谢主管的安排,这样我可以利用六点钟下班后的时间来进修。这是我早就有的希望,只是不敢向你提起罢了。”

此后,麦克天天下班之后就去进修,并在晚上十点左右赶回公司准备十一点的新闻。他把每一篇新闻稿都详细阅读,充分掌握它的来龙去脉。他的工作热诚绝没有因为深夜的新闻收视率较低而减退。

渐渐地,收看夜间新闻的观众愈来愈多,佳评也愈来愈多。伴随着这些不断的佳评,有些观众也责问:“为什么麦克只播深夜新闻,而不播晚间黄金档的新闻?”询问的信件、电话不断,终于惊动了总经理。

总经理把厚厚的信件摊在新闻部主管的面前,对他说:“你这新闻主管怎么搞的?麦克如此人才,你却只派他播十一点新闻,而不是播七点半的黄金时段?”

新闻部主管解释:“麦克希望晚上六点下班后有进修的机会,所以不能排上晚间黄金档,只好排他在深夜的时间。”

“叫他尽快重回七点半的岗位。我下令他在黄金时段中播报新闻。”

就这样,麦克被新闻部主管“请”回黄金时段。不久之后,他被选为全国最受欢迎的电视记者之一。

过了一段时间,电视界掀起了益智节目的热潮,麦克获得十几家广告公司的支持,决定也开一个节目,便找新闻部主管商量。

积着满肚子怨恨的新闻部主管,板着脸对麦克说:“我不准你做!因为我计划要你做一个新闻评论性的节目。”

虽然麦克知道当时评论性的节目争论多,常常吃力不讨好,收入又低,但他仍欣然接受说:“好极了!”

自然,麦克吃尽苦头,但他没说什么,仍是全力以赴,为新节目奔忙。节目上了轨道也渐渐有了名声,参加者都是一些出名的重要人物。

总经理看好麦克的新节目,也想多与名人和要人接触。有一天,他召来新闻部主管,对他说:“以后节目的脚本由麦克直接拿来给我看!为了把握时间,由我来审核好了,有问题也好直接跟制作人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