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领导激励
1560700000009

第9章 批评激励法(2)

反向激励法,顾名思义就是指领导者通过向下属的心理施加反向的负刺激,来激发他们的自尊心和荣誉感的方法。其通常做法是:领导者针对下属争强好胜的心理状态,有意识地直接或间接地向下属表达诸如怀疑、否定之类的信息,来适度地触动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从内心产生一种保持自尊的强烈意念,驱使他们用自己的富有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行动来否定外来的负面信息。

反向激励法类似于通常所说的激将法。两者的相同之处都是用否定的言行去激发他人的自尊心和争强好胜心,不同之处是两者的激发目的和对象不同。领导者使用反向激励法的目的是为了激励,使下属产生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激将法则既可激励,也可激怒,而激怒下属是不会收到好的教育效果的。

领导者正确运用反向激励法,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由于这种方法只适用于自尊心和逆反心理比较强烈的下属,并在具体运用中有一定的技巧性。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受到一定的局限,领导者不可滥加使用。

否则,将会因使用不当而产生负作用。

1.不要生硬的批评和羞辱员工

要注意你对待员工的方式,如果你对他的表现不满意,要让他知道。

但你在表达该信息时要注意不可伤害他人的感情,不要故意地、恶意地去批评他人。无论是从眼前利益还是从长远利益来看,这都是有害而无益的。

员工不喜欢被暴跳如雷的老板斥责,哪怕在私下里。尽量抑制你的怒气,避免人身攻击,更不要羞辱员工。

要有建设性地批评,同时认清雇员的优点和缺点,尽量让员工保全面子,要鼓励员工,而不是把他击垮。

当你批评某一任务的执行时,要针对任务本身,不要涉及雇员的其他方面或他们的整体工作。要讲清楚怎样换种方式来执行该任务,以便达到你预期的目标。

2.不要当众斥责下属

称赞固然能够鼓励士气,但当下属的确犯了错误,该责备的仍要责备。

如果责备有方,犹如快马加鞭,下属会将此作为鞭策、作为动力,从而干劲十足。但要达到这个效果却也不容易,这需要一定的技巧。

倘若下属在工作中出现失误,上司要斥责他,批评他时,一定不要当着众人的面批评他。因为如果当众斥责他,会使他觉得脸面无光、无地自容,会使他觉得上司太不赏识他,不尊重他。因而,他的自尊心就会被深深地刺伤,也许会因之产生“我偏不干好”的逆反心理。

因此,一个成功的领导,当他的下属犯了错误时,他会选择适当的方式,如私下里面对面对下属提出批评。这样,下属会感激万分,因为他清楚,领导不仅给了他面子,而且还给了他机会。知恩必报,以心换心,下属会更加努力,做出好成绩来报答上司的。

3.不要做冲动的职责

一个公司的老板,为了达到公司的目标而废寝忘食,对下属也全力指导,但错误仍然再三发生。在发现下属是由于没有责任感而犯错误时,不禁怒气上升,下意识地就想大叫大吼。但怒上心头时,便不光是你要指责下属,对下属发脾气而已。一旦祸从口出,想挽回是很难的。就算你坦诚地道歉“对不起,是我的错”,对方所受的伤害恐怕也需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平复。

该如何使恼怒的心平静下来呢?这是相当难的问题,下面列出几个办法:

①赶快离开:远离冲动现场,到厕所去一趟也可。

②喝茶:利用茶水将怒气一起吞下,也能收到效果。

③吸烟:烟草的效用也大。

④赶快转移方向去忙别的事,这有益于改善气氛。

⑤看书:不必要精读,很快地翻动书页,只读一些大标题就行。

⑥打电话:拿起话筒,拨下号码,在这些动作间气氛就会稍为改变。

要试试以上做法,大概会对压制冲动有所帮助。但如果太冲动,上述做法仍不能压抑的话,就必须运用更大的物理作用,如跑一圈,或搬运重物、整理重的物件等,这些对克制情绪均很有效。

总之,就是要转换气氛,而且要留下缓冲时间,不要使自己陷入恶劣气氛中。停一下,如果能觉得“怎么这么糊涂”,然后哈哈一笑的人,他的冲动便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了。在要发脾气前,稍停几分钟是很重要的。

4.不要在客人面前职责下属

老板指责下属,这是公司内部的事,没有必要让公司外的人知道。在客人面前指责下属,大概是想让客人知道不是老板的错,是下属办事不力。

但如此使下属下不了台,是绝对收不到指责效果的。通常公司都是将不好的一面隐藏在内,而以一个漂亮的外表给外界看,公司对外所表现的一切,是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如果外界有何不满,最高负责人应负起这个责任,不能用底下的人员当挡箭牌,逃避责任。作为代罪羔羊的下属,很可能因此自暴自弃,以后任何活动、任何工作再也不会热衷了。如发生一些问题,而主管不十分清楚时,应该叫下属来,把事情问清楚,然后让下属回去继续工作。主管立即负起责任,处理问题,等客人走了,有必要纠正、责备时,再严格执行。

5.不可揭人疮疤

对于今天该指责的事,引用过去的事例是不适当的。揭人疮疤只会勾起他人不愉快的回忆。有些记忆力很好的主管,连下属初入公司所发生的事都记得清清楚楚,深恐没有骂人的题材。好事、坏事,甚至大家都已忘掉的事都牢记着,这实在没有必要。

有时主管并不想翻旧账,但在对方没有一点悔悟时,那种想翻旧账的心情就出现了,这也是人之常情。但如果有必要指责其态度时,只要针对他的恶劣态度加以警诫即可。每次只针对一件事比较能得到效果,如果讲许多事、目标分散了,被骂的人印象不会深刻。

1.周恩来的批评艺术

周恩来批评人,大多数情况下是和颜悦色地进行。但是,当遇到严重问题时,他也会态度严肃、语言尖锐、正色厉颜、切中要害,使人铭心难忘。不论是谁犯了错误,不论他的职位有多高,只要他给党和人民的利益带来危害和影响,周恩来就会积极主动,大胆地对其错误予以单刀直人、毫不留情的批评。1930年底,周来对于王明、博古等人在共产国际的支持怂恿下,反对中央的非组织活动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并且在可能的范围内,抵制了共产国际扶持王明上台的做法,坚持按照原来的组织决定,要王明到中央苏区去接受实际工作的锻炼。一次,江青诬告护士是密探,找到总理大吵大闹,周恩来不畏权势,义正严辞地批评江青:“你这样对待工作人员,我都替你难过。”这不仅打击了江青的嚣张气焰,而且稳住了工作人员的心。

在“文革”中,当红卫兵抢枪时,周恩来斥责说:“你们不仅抢手枪和步枪,还抢高射炮和导弹。这些行动不仅对我国的外援计划产生了不利影响,而且极大地损害了我国的声誉。”当有人试图让火车出轨时,一个红卫兵头头却辩解说:“那是一个不懂事的学生干的。”周恩来正色道:“不懂事?这是一起反革命事件!”他在关键时刻的尖锐语言,起到警世醒民的作用。

2.苏秦遣张仪入秦

战国时期,强大的秦国屡次攻打别国,时任赵国丞相的苏秦,欲联合齐、楚、燕、韩、魏6国,组成共同抗御强秦的统一战线。然而就在苏秦积极联络6国的过程中,秦国就要攻打赵国了,苏秦便想找一个适当的人物到秦国去,设法获得大权,延缓秦的征战步伐。这个人需要有胆有识,又要有善辩的才能,于是他想到了他的同学张仪。然而,张仪很清高自负,如果正面请他去执行此使命,张仪未必同意。于是苏秦给心腹毕成面授方法后,让他扮作商贾去魏国造访张仪。

这时张仪正赋闲在家闷得慌,要去赵国寻找苏秦,又经毕成对苏秦情况的一番胡吹和怂恿,就和毕成一道来到了赵国。

当张仪等人到了赵国并找旅店住下后,毕成借口家中有事离去了。次日,张仪往相府去找苏秦,门卫既不给他通报,不让进门,也不放他走。

直到第五天,门卫才予通报,却又说丞相公务太忙,改日再见。一连几天都没有消息,费用渐尽,想走店主又不放行,说是丞相有令关照。想找毕成聊天解闷,却又不知道地址。张仪只好向相府投帖辞行,苏秦才答应明天相见。

第二天一大早张仪就起床了,借来店主衣服穿戴整齐,匆匆赶往相府。

张仪说明情况后门卫叫他从侧门进去,他想上堂,左右又傲慢地说:“丞相正忙公务,你还是等一等吧!”张仪虽很生气,也只好在走廊里等着,一直等到太阳偏西,才轮到会见张仪。张仪以为苏秦会起身迎接,哪知他却端坐着不动,见到张仪也只是淡淡地回应了一声。张仪气得七窍生烟,木然地站着。

到了晚饭的时候,苏秦踞坐堂上,面前摆满山珍海味。张仪却被告知在堂下吃饭,只有一菜一汤,米饭也很粗糙。张仪想到自己已身无分文,又欠店家饭钱,只得含羞举箸。遥见苏秦吃完后将剩饭赏与左右,更是恼怒无比。

吃过饭后继续会见,苏秦仍是面无笑容。张仪忍无可忍,破口大骂起来。苏秦却含笑说道:“像你那样的才能,受到今天的待遇已经很不错了。

我很想帮你,但你实在是太不中用啊。”张仪怒道:“大丈夫岂用你帮忙?”

苏秦道:“那么你何必跑到这里来?现给你一锭金子请自便吧!”

张仪接受不了,愤然将金子摔在地上,拂袖而去。

回到旅店,店主人已将张仪的行李卷搬出室外,说是先生一定会马上去做官,免得临事匆匆。张仪只好将今天相待的情景仔细地说了一遍。

正说话间,毕成来了,一进门就向张仪道歉,并询问见苏秦的情况,店主就替代说一遍。毕成故作叹息说:“真想不到啊。当初是我劝先生来的,今天的事是我连累的,欠下的店资我付,再雇辆车送您回魏国可好?”

张仪回答说要到秦国,并说:“如果能受到重用,我一定起兵灭掉赵国,报苏秦此次辱我之仇。”毕成马上说:“真是太巧了,我正好去秦国探亲,可以陪您一道去。”短暂准备后就一起上路了。

到了秦国,张仪在毕成大量金钱的支持下,充分发挥自己善辩的才能,很快得到秦王的赏识,拜为客卿,参与策划军国大事。

直到此时,毕成才将真情详细地告诉张仪。张仪听后叹息说:“难得苏秦有这番苦心,你回去后告诉他,就说只要张仪在位,秦国是不会破坏他的合纵计划的。”至此,苏秦遣张仪人秦的目的才得以实现。

张仪是个有辩才而又很自傲的人。如果苏秦正面派他去秦国,他未必接受。即使去了秦国,他也未必就会积极向其权力核心努力。倒是激将法,故意激起他的怨气,使其在报复心的支配下自愿投向强秦,并积极谋取秦的决策权力。之后再告以实情,张仪能不对苏秦的苦心感动吗?

1.领导者批评下属十二戒

要使批评能被下属接受,领导者除了讲究艺术之外,还应当注意以下十二戒:

(1)戒无凭无据,捕风捉影。

批评的前提是事实清楚,责任分明,有理有据。但是,现实生活中常常见到有的领导者批评下属时,事先不调查,不了解,只凭一些道听途说,或者只凭某个人打的“小报告”,就信以为真,就去胡乱批评下属,结果给人留下“蓄意整人”的坏印象。

(2)戒大发雷霆,恶语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