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魅力经济学
165900000187

第187章

第23章第6节繁荣背后的隐忧——经济过热

2004年4月1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04年一季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数据: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7%。其中第一产业增长4.5%;第二产业增长11.6%;第三产业增长7.7%。中国经济在去年增长9.1%的基础上继续高位运行。

公布的各项数据中,43%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特别引人注目,尤其在前两个月投资增长53%,创1994年以来同期最高。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郑京平表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造成主要原材料、能源、运输等“瓶颈”约束加剧和价格上涨压力加大。2003年中国经济在遭受非典的打击后仍然能够保持9.1%的高速度增长让人吃惊。2004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9.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增长43%。“中国经济就像一辆下坡的高速大巴!”《金融时报》专栏专家詹姆斯?金这样描述他对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惊讶。

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GDP增幅连续几年超过10%,由于总供给明显超过总需求,通货膨胀持续了数年。由此可见,经济发展过热也不是件好事。经济学中称实际增长率超过了潜在增长率叫经济过热,它的基本特征表现为经济要素点需求超过总供给,由此引发物价指数的全面持续上涨。

经济过热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连续几年明显快于GDP的增长,是经济过热在一个方面的重要反映。

2.能源原材料供应紧张,价格上升太快。

3.产能过剩、产品积压。在现有的投资增长中,许多投资停留在中间环节,有的项目选得不好,没有形成生产能力,也有的形成了生产能力,但开工不足,产能过剩。这些反映在经济增长速度上,虽然GDP、企业利润、财政税收、就业等都有了,但缺少最终需求支撑,产生了很大浪费。

4.资源环境压力增大,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经济增长所带来的资源消耗高、浪费大问题,加剧了环境保护的压力,也是经济过热在一个方面的重要表现。

经济过热可以分为消费推动型经济过热和投资推动型经济过热。由于居民消费旺盛而导致的经济过热称为消费推动型经济过热。投资推动型经济过热,亦即过度投资,它包含两方面的意思:

第一,投资项目完工后,生产的产品没有预期的市场需求,产品大量堆积,资金无法收回,导致生产资料的严重浪费。在这个层面上的“过度”指的是投资相对市场需求过度。

第二,投资规模铺开得过大,以致超过了财力负担能力,使得投资不能按预定计划完成,无法形成预期的生产能力。这个层面上的“过度”是投资规模相对财力负担的过度。

【相关词语链接】

总供给 国民经济各部门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总和。总供给可以用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所供给的生产要素的总和或者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报酬总和来表示。

总需求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一年)由社会可用于投资和消费的支出所实际形成的对产品的劳务和购买力总量。它取决于总的价格水平,并受到国内投资、净出口、政府开支、消费水平和货币供应等因素的影响。

产能过剩 一般认为,产能即生产能力的简称,是指在计划期内,企业参与生产的全部固定资产,在既定的组织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对于什么是过剩,学者有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供大于求即为过剩。也有人认为,供大于求有两种状态,第一种是供给略大于需求,第二种是总供给不正常地超过总需求的状态。“略大于”是指除满足有效需求外,还包括必要的库存和预防不测事故的需要。这种过剩本身并不是什么祸害,而是利益。后一种状态才是过剩状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总供给为一定时间里总需求相对不足,另一方面是总需求为一定时间里总供给相对过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