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问的基本目的,是解除疑点,探求信息。发问能促使对方思索,规范对方言路,决定交谈的方向。恰当的提问往往能驾驭整个交际的进程,就像水龙头控制水的流量一样,正确而恰当的提问能决定你在这次谈话中所获信息量的大小。因此,在交际中我们必须审慎地、恰当地运用提问这一工具。
回答对方的提问,从信息论的观点上看,是对提问的一种反馈。在人际交往中,一问一答是常见的交谈形式,没有问和答,交谈就成为一句空话。但并不是说应该对方问什么就答什么,对方怎样问就怎样答,而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回答,力求答得好,答得妙。
在日常交谈中,交际双方都应遵循同一律的要求,不得暗中转换话题。但有时候在某些场合,为了达到交际目的,又不得不有意识地转换话题。
这是为什么呢?有三个原因:一、对方的问题太敏感,不便回答;二、原话题达不到交谈目的,需要转移话题;三、原话题已充分展开,兴趣消退。由于这些原因,不转换话题就不能顺利地交谈下去,只有巧妙地转换话题,才能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使交谈顺利地进行。
提问要有针对性
1.适应谈话的场合
譬如你所领导的三个人都完不成你布置的任务,你想对此事加以证实并问清原因。你有两个办法:一是把他们一起找来问:“是你们的一致看法吗?为什么?”一是把他们一个个找来问:“你的看法和他俩一致吗?为什么?”前一问就不如后一问。因为前者三人在一起,人类固有的从众心理会不让他们说出实话来。因此,场合不同,回答就可能不同。
2.适应对方的年龄、身份、民族、文化素养、性格等特点
你对小朋友可以问:“你几岁啦?”对老年人就不宜这样问。对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问:“您多大啦?”就不如问:“您有三十多岁吧?”再如你可以对一个中国人问:“你在哪儿工作?”“收入不错吧?”“家里有几口人?”……这是关心尊重对方的表示。但如果这样来问一个美国人,就是打听别人私事的不礼貌行为。另外,被问人的性格也影响你的提问效果,必须要注意。如,被问人有的热情直爽,有的沉默寡言;有的大大咧咧,有的审慎多疑;有的高傲,有的谦虚;有的诚恳,有的狡黠。性格不同,气质各异,你运用提问的方式当然也要随之有相应的变化:或单刀直入,或迂回进攻,或敞开发问,或试探而进。
3.适应对方的心理
在问答过程中,提问的人、提问的内容、提问的方式,甚至提问行为的本身都会对被问人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提问人必须根据被问人的心理特点进行提问,这样才能达到提问的目的,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位记者采访乡下一位老大娘,一见面寒暄几句,就句:“听口音,大娘是山东人,好象是鲁中的吧?”
大娘一听就笑了:“你这耳朵真灵。是山东阳谷县人。”
记者又问:“阳谷县?那不是好汉武松打虎的地方吗?景阳岗还有没有呀?”
大娘谈起家乡来,话就更多了。她也不拘谨了,不把记者当外人,什么话都唠,甚至把村里的“内部新闻”也毫无保留地倒了出来。记者十分顺利地完成了采访任务。
身居异乡的人是最爱谈故乡的。记者的提问正把“兴奋点”选在谈故乡上,一下子就问到了“点”上,抓住了大娘的心理,真是“钥匙投簧锁自开”啊。这样的提问使原本陌生的人之间迅速地达到了心理相容和心理共鸣,也就搭起了沟通彼此心灵的桥梁。
提问要有目的性
提问在交际活动中处于主动地位。一个“问”提出来,就决定了对方说不说,说什么,怎么说;也决定了双方的交谈程序和交际气氛。所以“问”具有一种控制能力,提问艺术也包括了这种控制技巧。
1.控制对方的回答
回答问题本来是被问人的事,但有时问话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对方的回答。如罗斯福在当选美国总统之前,曾在海军里担任要职。一天,一位朋友向他打听海军在加勒比海一个小岛上建立潜艇基地的计划。罗斯福向四周看了看,压低声音问:“你能保密吗?”“当然能。”“那么,”罗斯福微笑着说,“我也能。”委婉含蓄的拒绝,轻松幽默的情趣,既表达了自己不能泄密的原则立场,又没使朋友尴尬难堪,这种控制对方回答的提问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这种效果的取得,关键在于罗斯福接过对方的话头说“我也能”,但对方的话语却是罗斯福诱导出来的,罗斯福选择“能保密吗?”的是非之问,也就决定了对方必然会说“能”,而这恰好就进了罗斯福的“圈套”。
2.控制交际气氛
两人问答时,气氛是紧张还是融洽,对交际效果很有影响。交际气氛可由提问的问题和方式来控制。如审讯犯人:“你昨晚去没去会计室?”“去过。”“一个人还是几个人?”“一个人。”“去干什么?”“偷钱。”“偷没偷?”“偷了。”运用选择问句的句式和严肃的语气,使气氛紧张,对罪犯心理产生压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3.控制自己由提问到表达的转变过程
有时人们提问不是要对方解疑,而是要对方听自己表达,这就有个由自己提问到自己表达的转变过程。有两种方法可控制这个过程。
一种是诱导提问法,即用一个问句诱导对方说出自己要他说的话,然后接过话头,表达自己要表达的意思。如:电车上,一位先生给一位太太让座。这太太一声不吭就坐下了。先生问:“嗯,您说什么?”“我没说什么呀?”“哦,对不起。我以为您说了‘谢谢’呢。”这位先生的提问是为了引出自己后面对女方的批评,显得含蓄而不失分寸。
另一种是步步设问法,即不立刻说出自己的观点,而是连续设问,让对方顺着自己的思路做出肯定的答复,最后服从自己的思想。如孟子在批评齐宣王不会治国时就是采用这种方法。孟子问:“假若您有一个臣子,把妻室儿女托付给朋友照顾,自己到楚国去了。等他回来时,他的妻子儿女却在挨饿受冻。对这样的朋友,该怎么办呢?”王答:“和他绝交。”孟子说:“假若管刑罚的长官不能管理他的部下,那该怎么办?”王答:“撤掉他!”孟子又问:“假若一个国家治理不好,那又该怎么办?”王这时只好“顾左右而言他”了。这里,如果孟子首先就问第三个问题,那必然引起齐宣王的愤怒。孟子先设两问,诱导齐宣王做出肯定的回答,然后才提出“应该怎样处置不会管理国家的国君”这个他最终要提问的问题,这当然使齐宣王无以答对了。
提问的4个要点
1.话题的选择
在提问中问什么?怎么问?话题的选择是一大关键。日本心理学家多湖辉曾经说过,要使对方乐于答话,莫如挑拣他的擅长来说。其实,提问也是如此。比如一个人乒乓球打得好,你就可首先问:“听说你打乒乓球很拿手,是吗?”和人交谈正像和人打乒乓球一样,问话人的提问正像打乒乓球时的发球,你以对方的擅长发问,就像特意发了个使对方容易接的球,他当然乐意还击,一来一往,谈笑风生,畅谈不休。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提问可称为“谈话的发球”。
2.词语的选择
如饮食店的服务员问顾客:“您今天要些什么?”而不问:“您要些什么?”这个提问中加了“今天”两个字,虽看似无意,其实大有奥妙:因为他的提问就好像把顾客看成了老主顾,使顾客心里热乎乎的。
3.句式的选择
提问句按句式分有是非问、选择问、一般问、特殊问等几种,什么时候用哪种,这就有个选择问题。如有家咖啡店卖的可可里可以加鸡蛋。售货员就常问顾客:“要加鸡蛋吗?”这样一问,就有的顾客选择了不加鸡蛋。后来在一位人际关系专家的建议下,提问就变成了:“先生,您是要加一个鸡蛋,还是加两个鸡蛋?”通过这样的提问,就使顾客无论选择哪一种,都是选择了“加鸡蛋”,从而使销售额大增。
4.顺序的选择
提问时的顺序也对对方的心理起到非常重要的诱导作用。同样一个提问,如果顺序一变,就会意思大变,所得到的结果自然也大不一样了。如日本战后许多商店因人手奇缺,想减少送货任务,又不想影响原先承诺的送货到家等商业信誉。于是有的商店就将“是您自己拿回去呢,还是给您送回去呢?”的问话改为“是给您送回去呢,还是您自己带回去呢?”结果大奏奇效:顾客听到后一种问法,大都这样回答说:“还是我自己带回去吧。”这是因为,人们一般在听人谈话时往往注意后面的话,甚至多数人将一段话或一句话的最后一句当做结论性的话来看,所以,许多人在听到这种问话后就选择了后面的做法。这样,商店既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又不违背文明服务的原则。
巧妙回答的8种方式
1.变答
所谓变答,是应答者面对别人不怀好意或咄咄逼人的问话,不答不妥,直接回答又非常为难时所采取的一种机智巧妙地改变答话内涵的答话方式。这种答话可以以攻为守,化害为利。
1950年代,由于台湾当局频频活动,一度造成海峡两岸局势紧张。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一名外国记者有意发难:“请问,对台湾问题,贵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后措施是什么?”
我外交人员冷静地回答:“请阁下相信,我们最终会解决这个问题的。我倒真有点担心,如果贵国反政府运动继续发展下去,贵政府是否能具有维持现状的能力。”
我外交人员的回答有意地改变了话题,避免了正面作答,又引出使对方最头痛的问题,使对方不好再行追问,显得有礼有节有利。同时,答话中带着强烈的讥讽:自家政府连现状都难以维持,还是应该回去关心关心本国政府的措施吧!这样以进攻来作为防守的变答,既不失尊严,又能从气势上压垮对方,让自己把握主动权。
2.岔答
“文革”期间,一位农民在傍晚行船,一个干部模样的人从桥上经过,向下警觉地而不客气地问道:“什么船?”农民不动声色地答道:“水泥船。”那个干部又问:“干什么的?”农民仍从容地答道:“行船的。”旁边的人听罢,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这段对话中,问者带有责问甚至审问口气的两句问话,被答话者巧妙地岔开,使问话的人非常尴尬。
按理讲,行船的农民是了解问话的用意的,所谓“什么船”,是问装的是什么东西,绝不是问船的质地。而他却有意岔开去,使问的人不好再问。所谓“干什么的”,是问行船去做什么事的,而不是明知故问行船与否。农民又以没有提供任何话语信息的“行船的”岔开去,这就让干部的两次问话两次落空,等于白问。这其实反映了当时农民对某些干部和政策的一种不满与排斥情绪。
3.拈答
所谓拈答,就是运用修辞学中的拈连手法,将对方话中的中心内容(语言)进行另外的一种解释,以此作为自己回答问题的主体内容。王蒙新时期的小说与他当年的成名作《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在风格上有很大的变化。有一位读者在一次座谈会上直截了当地向他提出,你能不能再保持《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的风格时,他说:“不论有多少好心的读者希望我保持‘组织部’的‘年轻人’的风格,但是,这是不可能也是不必要的。二十年来,我当然早就被迫离开了‘组织部’,也再不是‘年轻人’……”
这段话,巧妙地运用了拈连手法,语意双关,把读者的关心、自己的因素、事情发展的必然性等问题全部作了回答。特别是“被迫离开了‘组织部’”这句话,将蒙冤受屈二十多年的流离生活之痛皆蕴藉其中,同时也表明:自己文学道路是发展的、变化的,不可能原地踏步,一成不变。后一句“再不是‘年轻人’”,与前句结为一体,含蓄地说明:因为时间的推移、年龄上的悬殊、文学道路的艰辛、思想上的成熟、语言运用的老练,以及时代需要创新等因素,自己不应该也不可能保持原有的风格,变是自然,而不变却意味着倒退。
4.引答
说话作文,引用名人名言、哲人睿语、方言俗语、民间歌谣等,以佐证自己的答话,增加其可信度,这样更能显得新鲜生动、活泼有趣,增强感染力。
光武帝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死去丈夫后,看中了朝中品貌兼优的宋弘。一次,刘秀召来宋弘,以言相探:“俗话说‘人地位高了,就改换自己结交的朋友;人富有了,就改换自己的妻子’,这是人之常情吗?”宋弘回答说:“我听说‘人在生活穷困、地位低下时候的朋友不能忘记,最初的结发妻子不能让她离开身边。”
刘秀运用俗语来试探宋弘,以期得到宋弘的共鸣,让他来娶湖阳公主。而宋弘是个品德高尚的人,不为所动;但是既不能含糊其辞,留下后患;又不能直来直去,冒犯皇上。宋弘巧妙地引用古语,言辞委婉而又毫不闪避地表示了自己的决绝态度。
5.错答
错答,就是故意将回答的内容向错误的方向来解释的一种答话方法。错答不是科学论辩中的应答方式,但作为一种语言技巧,它却能非常高明地摆脱不必要的麻烦与纠缠。
俄国有一个民间故事:一只熊要找人较量一番,它先是遇到一个小孩,就问:“你是不是人?”小孩子说:“我现在不是人,我将来是人。”后来又碰到一个老头儿,它问:“你是不是人?”老头儿说:“我现在不是人,我从前是人。”
错答不同于一般的谎答,因为它从某个特定角度,或从宽泛意义上讲是对的。在小孩子看来,小孩非人;在老头儿看来,老头儿非人;合民俗,通情理。但从严格意义上讲是错的。人,不分男女老幼,都是人。老人与小孩的回答就这样富有哲理情趣而又不合科学道理。在似错非错、似真似误、痴人说梦、扑朔迷离的云雾中,就让老熊上了当。
6.推答
人们经常遇到出言不逊或有意为难的问话或对话,这就需要应答者巧用心智,将计就计,“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顺着对方的话将对方的话语推回去,使之作茧自缚,从而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有一次,我党干部同国民党反动派辩论,在我方义正词严的雄辩面前,对方理屈词穷,进而恼羞成怒,气急败坏地叫嚷说,同我方讲理是“对牛弹琴”!我党干部当即灵机一动,利用对方抛下的话语,将计就计,随即反驳过去:“对!牛弹琴!”
“对!牛弹琴!”将原来的一个成语,通过巧妙地利用句读,将四个字中的第一字截取下来,使介词活用成肯定性动词,自成一句,斩钉截铁,不容置疑!并且巧妙地将乱说一通的反动派所做出的论辩,比喻为如同牛弹琴一样。一个巧妙的推答,蕴藉着如此丰富的内涵,起到了痛击敌方,使我方终于取得彻底的胜利。这种顺手牵羊的推答,具有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
7.截答
一般地说,答话者都应让问话者讲清楚,再作回答。可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对方话一讲完,就会揭开某种秘密,难以收拾;或顺问作答,难以应付。因此,估计到对方所问内容,在对方未讲完的情况下,截住话头,迅速作答,一可迁移其他听众的注意力,二可使问话者有所领悟,改换话题,铺好台阶,便于圆场。
八场闽剧《洪武鞭侯》第七场,朱元璋与太子朱标两人微服至民间察访,不料在酒店中被不愿为官、甘当布衣的陈君佐认出来了。
朱元璋:店家,取上好菜饭。
店小二:是!
陈君佐:(闻声察觉)呵!
朱元璋:(见陈君佐)先生不是淮阳陈君佐吗?
陈君佐:(急离座,欲跪)臣……
朱元璋:(急阻)寻,寻什么?莫非是寻酒寻肉!
陈君佐:这个……
朱元璋:彼此原是布衣深交,今日正可重温旧谊,何必多礼呢?
陈君佐:这位莫非是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