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为人处世曾国藩,立业成事胡雪岩
166500000029

第29章 高明在于天分,精明在于学问(1)

第一节人生唯常是美德

【曾国藩语录】

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做这山想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曾国藩剪影】

曾国藩对于读书有很深的见解,他对于治学严谨而专注,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

曾国藩中了举人之后,参加了会试,可是首次考试就名落孙山了。当时,正好遇到太后的60岁大寿,按照规矩,是可以增加一次恩考的。为了节省路费,曾国藩就留在了京城,为下一次的会考做准备。当时,曾国藩对唐诗宋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觉得能够在没有限制的情况下表达出自己的见地,可是八股文就不能。所以,他渐渐将学习的重点转到了古诗词上,而忽略了八股文。所以,第二次会考,他又落榜了。

尽管经受了两次打击,但是曾国藩并没有气馁,而是更加专心于学习。在返乡的时候,曾国藩意外在路边的书店里看到了《二十三史》,这套书他找了很久也没找不到。于是,他赶紧向老板询问价钱,想要把书买下来。老板的报价让曾国藩又是欢喜又是忧。喜的是自己身上的钱正好够买这套书,悲的是买了书之后就一点盘缠也没有了。

稍微犹豫了一下,他还是决定买下书。为了凑盘缠,不得已,他把自己的衣服卖掉了。当时恰好有人要回乡,他就与那人一起搭了一条船。

一路上,曾国藩一句话也没有说,只专注地看自己买的书。即使有人跟他说话,他也常常听不见。船老板见他这么专注地读书,就说这个人以后一定会有大出息的。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湖南,可是曾国藩竟然一点都没有察觉,还是同船的人叫他,他才意识到船已经靠岸了。

到了家里,父亲曾竹亭翻看他的行李,发现只有书而没有衣物,就询问他缘由。他将卖书和读书的事情说了,父亲说:“你这样专注于学问,我是不会反对的。但是从此之后你要更用心地学习,不然就对不住你卖了衣服换书的这份心啊!”曾国藩当然明白父亲的苦心,从此更加专注于做学问了。

曾国藩说:“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做这山想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用功就好像挖井,如果每一个地方我们都挖一个坑,但是不能深入,那么到最后我们也不能挖出水来。做学问,如果不能专注,就必定领悟不了其中的精髓。所以,曾国藩说“人生唯常是美德”,这里他将“有恒”强调为人生的品质,更显示出了做学问过程中专注的重要性。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专注于某一件事情,而不能三心二意。很多时候,我们希望能够全面发展,在积累的阶段三心二意,不能很好地领悟其中的道理,那么最终我们不但不会成为全才,反而成了“提起样样中,干起样样松”的杂家。

【经典妙用】

一个人一生只能做好一件事

古希腊著名演说家戴摩西尼年轻时为了提高自己的演说能力,躲在一个地下室练习口才。由于耐不住寂寞,他时不时就想出去溜达溜达,心也总是静不下来,练习的效果很差。无奈之下,他横下心,挥动剪刀把自己的头发剪去一半,变成了一个怪模怪样的“阴阳头”。如此一来,因为羞于见人,他只得彻底打消出去玩的念头,一心一意地练口才,演讲水平突飞猛进。正是凭着这种专心执著的精神,戴摩西尼最终成为世界闻名的大演说家。

1830年,法国作家雨果同出版商签订合约,半年内交出一部作品,为了确保能把全部精力放在写作上,雨果把除了身上所穿毛衣以外的其他衣物全部锁在柜子里,把钥匙丢进了小湖。就这样,由于拿不到外出要穿的衣服,他彻底断了外出会友和游玩的念头,一心写小说,除了吃饭与睡觉,从不离开书桌,结果作品提前两周完稿。而这部仅用五个月时间就完成的作品,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文学巨著《巴黎圣母院》。

不能专注于一件事,就不能把这件事情做好。正如鲁迅所说能那样:“如果一个人,能用十年的时间,专注于一件事,那么他一定能够成为这方面的专家。”成就大事的人不会把精力同时集中在几件事情上,而只是关注其中之一。手里做着一件事,心里又想着另一件事,这只能让每件事情都变得糟糕。黑格尔说:“那些什么事情都想做的人,其实什么也不能做。一个人在特定的环境内,如果欲有所成,必须专注于一件事,而不分散他的精力在多方面。”是啊,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要想有所成就,必须集中精力,一次只做一件事。

“一次只做一件事”,这可以使我们静下神来,一心一意,就会把那件事做完做好。倘若我们心浮气躁,什么都想抓,最终狗熊掰玉米,掰一个,丢一个,到头来两手空空,一无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