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道德经(白话全译)
1665800000039

第39章 上德不德

原典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译文推崇本性的人不刻意修德,因此不失本性;贬抑本性的人不忽略修德,因此就失掉了本性。推崇本性的人无所作为且无所企图,贬抑本性的人有所作为且有所企图。推崇行仁的人博施于人而无所企图,推崇行义的人有所作为且有所企图。推崇行礼的人有所作为而无人响应,就扬着胳膊强迫别人顺从。所以,丧失了道,才讲求本性;丢失了本性,才讲求仁爱;失去了仁爱,才讲求正义;失去了正义,才讲求礼仪。礼仪是忠厚诚实的社会风气衰落的产物,也是祸乱的开始。所谓先知,不过是“道”的虚华,也是愚昧的开始。因此,大丈夫立身厚重,而不喜轻薄;追求朴实,而不尚浮华。所以要舍弃浅薄虚华,保留厚重朴实。

名家注解朱元璋:周给万物不自矜,听其自然,所以有德。德小而量薄,张其自己之能,反为无德。上德措事已定,别无可为,亦不尚巧,即是无以为。下德尚巧也,即有以为,将为德坏。

河上公:礼者,贱质而贵文,故正直日以少,邪乱日以生。大丈夫,谓得道之君也。处其厚者,处身于淳朴。不处身违道,为世烦乱也。

王弼:凡不能无为而为之者,皆下德也,仁义礼节是也。舍己任物,则无为而泰;守夫素朴,则不顺典制。听彼所获,弃此所守;识道之华,而愚之首。

经典解读《道德经》上篇以“道”字开始,被称为《道经》,主要论述自然的规律,即天道。下篇以“德”字开始,被称为《德经》,主要阐述了人生的行为准则,即人德。本章是《德经》的第一篇。

老子既谈“道”,又论“德”。“道”与“德”相合,构成了老子思想的完整体系。老子认为,“道”的属性表现为“德”,凡是合乎“道”的行为就是“有德”;反之,就是“失德”。“道”与“德”密切相关,又有所区别。“道”是客观规律;“德”是人们将“道”运用于人类社会产生的功能。

按照老子的观点,“上德”完全合乎“道”的精神。其余“孔德”、“常德”、“玄德”等,皆指“上德”。“下德”却是“有以为”的“无为”,抱有一定的功利目的,凭着主观意志办事,是不完全合乎“道”的。

不过,老子所讲的“上德”,与儒家所讲的“德政”大相径庭。老子认为“德政”不顾客观实际情况,仅凭人的主观意志加以推行,是“不德”。老子的“上德”则是“无以为”、“无为”,它不脱离客观的自然规律,没有功利的意图,不单凭主观意愿办事,能把“道”的精神充分发挥出来,其结果是“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还进一步阐述,“道”和“德”属于“无为法”;“仁”、“义”、“礼”属于“有为法”。“道”、“德”、“仁”、“义”、“礼”形成了高低不同的五个层次,或者说是五种境界。其中,“上德”是最高标准,合乎“道”,其次是“下德”。“失道而后德”,是就“无为法”而论的,失道则沦为下德。“失德而后仁”,“仁”已经属于“有为法”了。“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都属于“有为法”范围内的变化。

老子认为,有德者从来不追求形式上的“德”,一切顺其自然;反之,无德者从来都不放弃追求形式上的“德”,喜欢人为地加以施为。“仁”、“义”、“礼”三者都是施为者的表现,而且施为的程度逐层递增。老子反对这一切,所以他才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对于“礼”,老子最为鄙夷,认为它是“攘臂而扔之”,是人心不够忠厚的表现,是社会动乱的祸首。所以,他主张摒弃“薄”和“华”,恢复“厚”和“实”。

在本章中,老子还创造性地使用了“大丈夫”一词,并赞美道:“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大丈夫,可以理解为“智慧很高的人”,但其中也包含有豪爽、果敢、刚毅之意。

智慧典例

真洒脱来自真内涵

老子说,处其实,不居其华。真正的洒脱不应是装出来的,而应当是有修养、真境界。正如苏东坡所说,腹有诗书气自华。真正的洒脱是一种心境,一种名利难动的心境;是一种境界,一种清静无为;是一种气质,一种明“道”后自然流露出来的气质。

真正洒脱的人,不矫揉造作,而是自有一番内在涵养。而如果一个只一心追求外在的东西,那么他所表达的只会是简单的肢体语言和自欺欺人的虚伪。

某高中有个男同学,经常穿着一条灯芯绒裤子。裤子的造型很奇特,做成极其破旧的样子,仿佛是件已经被遗弃了很多年头的老古董。裤子上打了很多补丁,但仍有几个耀眼的透明窟窿。不过,最为怪异、最为醒目的还是在两条裤腿上分别绣着两个大字:右为“穷人”,左为“没钱”。

他的怪异装束经常吸引不少人驻足观望,而他却丝毫没有什么不好意思,反而为自己的特立独行而得意洋洋。后来,学校的领导们实在看不下去了,就以他的行为影响了校容和校貌为名找他谈话,劝其收敛一下。但该生坚持说自己家里穷得很,买不起华丽好看的衣服,自己也没有办法。领导说学校可以考虑给他一定的困难补贴,或者动员师生们给他捐款,却遭到了该生坚决反对。

实际上,这个男生的父母是生意人,家里不仅不穷,反而相当有钱。他之所以穿成那样,无非是想表现得特立独行,吸引大家的注意罢了。

年少轻狂,故作姿态地想表现自己的个性,其实是一种极其幼稚的行为。很多年轻人以为在穿着打扮上特立独行,是一种不随流俗的表现。其实,正好相反,这恰恰表明他们已经俗气到可笑的地步。

其实,真正的不俗,是从内心自然流露出来的。如颜回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所表现的就是这样的境界。

一个人只有达到率性而动,直道而行,合乎天地大道,才算得上真正的不俗,真正的风流潇洒。人为造作,一时间也许令人称奇,但终究算不上是真洒脱。正所谓“莫风流,莫风流,风流后,有闲愁”。故作洒脱,闲愁很快就会找上你。

月下赏梅,洒脱自如宋代的程明道是一个真正的洒脱之人,有诗为证:“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袁枚也曾写道:“不着衣冠已半年,水云深处伴花眠,平生最享无官了,第一骄人六月天。”达到这种境界的人,才是“进而可为英雄,退而可为高士”的真正的风流人物。

真洒脱者,风华内蕴,真我流露,“乐而忘忧、乐而忘惑、乐而忘惧”,绝不是能够假装出来的。真洒脱者,秉承“道”的风范,无欲无求,一切言谈举止、日常行为纯粹是出于自然,没有任何做作,他不想向世人证明什么,也无需要向世人证明。他越是不标榜自己,群众越是能感受到他的高风亮节,推崇他,从心底里佩服他。

相反,那些常常把“洒脱”二字挂在嘴边、处处故意表现出来的人,必是为了自我标榜。爱标榜自己的人往往是有所企图的,这样的人又怎么能称得上是真洒脱呢?

真洒脱者始终尊“道”贵德,他们提倡无为,只是为了更好地体悟“道”,并没有任何功利的目的;而故作洒脱者,没有真内涵,只是以无为相标榜,企图满足某种私欲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