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世界未解之谜全知道
1666200000035

第35章 两片相同的树叶——惊人巧合篇(1)

同时逝世的两位总统

约翰·亚当斯和托马斯·杰弗逊曾经签署了《独立宣言》,也都曾担任过美国总统。正是这样两位功勋卓著的人物,却在同一天死去,他们一生的缘分在天堂得以延续。

昆西是一个美丽的小城,位于昆西海湾的南岸,因海湾而得名,距离波士顿只有7英里。这里出现了许多美国历史上伟大的人物,除了亚当斯父子,因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任大陆会议主席而被一些历史学家称为美国“真正的第一总统”的约翰·汉考克也诞生在这里。因此,昆西也被人们称做“总统城”。

美国革命发起于北方的马萨诸塞,亚当斯是革命初期最主要的领导人。1775年6月,第二届大陆议会期间,正是在约翰·亚当斯的提议和促成下,来自弗吉尼亚的乔治·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队总司令。一年以后,又是约翰·亚当斯的极力举荐,来自弗吉尼亚的托马斯·杰弗逊得以参加以亚当斯为首的五人起草小组,并且执笔起草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最重要的文献——《独立宣言》。

独立战争胜利后,1789年,乔治·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约翰·亚当斯担任副总统。在只有四个人组成的内阁里,托马斯·杰弗逊被任命为国务卿。然而,建国以后,约翰·亚当斯和托马斯·杰弗逊在治国理念和方略上的分歧开始浮出水面。

1796年,乔治·华盛顿发表《告别演说》,坚辞连任总统,回归故里。1796年大选,亚当斯当选为总统,而和他政见不合的杰弗逊成了副总统。治国理念的不同,引出方略的背离。尤其是政治活动中的个人作为,损害了他们之间长久的私人友谊。1800年,由于《反颠覆法》侵犯民众新闻言论自由而引起普遍不满,亚当斯在大选中败北,杰弗逊则获得胜利。1801年3月4日,杰弗逊宣誓就任总统。

在就职演说中,他或许有所触动,向亚当斯一方发出了和解的信息。他说:“我们都是联邦党人,我们也都是共和党人。”可是,亚当斯听不到杰弗逊的呼吁。这个时候,亚当斯的马车正孤独地颠簸在回往北方昆西小镇的路上,他的心已经碎了。

约翰·亚当斯回到昆西的时候,沮丧而愤懑。可是,两人仍然怀着老友之间复杂的感情,私人关系并没有真正破裂。直到差不多四年以后,一个偶然的机缘,双方内心的不满被挑开,两个多年好友终于断绝来往。

1808年,杰弗逊卸任回归弗吉尼亚故里后,仍然十分忙碌。与此同时,亚当斯却痛苦不堪。在这些年里,除了家人,给予亚当斯最大安慰的是他的另一位老朋友,美国《独立宣言》的另一位签署者——本杰明·拉什。作为一个开国者,他自然是亚当斯和杰弗逊两人共同的朋友。他在亚当斯最痛苦的日子里,持续不断地和他通信。

1809年,拉什在给亚当斯的信中,描绘了自己有生以来最奇妙的一个梦。他梦到亚当斯写了一封短信给杰弗逊,祝贺他终于能够从公职上退休。然后,杰弗逊回了一封充满善意的信。他梦到在此后的几年里,亚当斯和杰弗逊相互通信,对他们犯过的错误有所认识,分享美国革命的成果,并且弥合了他们众所周知的友谊。他甚至梦到了他们的死亡,他们俩满载人们的赞誉,双双同时沉入坟墓。

后来,亚当斯和杰弗逊逐渐消除了矛盾,恢复了昔日的友谊,两人之间不断通信。在此后的14年里,北方马萨诸塞州的海边小镇昆西和南方弗吉尼亚的杰弗逊庄园之间,开始了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通信。整整14个春秋,美国的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和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弗逊一直保持了紧密的联系,再也没有了针锋相对。

在筹备庆祝国庆50周年的时候,弗吉尼亚和马萨诸塞的人们分别向杰弗逊和亚当斯发出邀请。可是,两位老人的健康都不允许他们出席任何公众场合了。7月3日傍晚,托马斯·杰弗逊突然昏迷。7月4日下午,这位卸任总统终于停止了呼吸。几乎就在杰弗逊死去的同一时刻,远在北方的昆西小镇,约翰·亚当斯坐在椅子上突然中风,失去知觉。下午,约翰·亚当斯去世。50年前的这个时候,美利坚合众国正式诞生,50年后的这一天,曾经在独立宣言上签字的两位美国总统辞别人世。

独立宣言的两位签署者,在独立宣言50周年的同一天离开这个世界,相隔不到五小时,这难道不是一个天大的巧合吗?

林肯与肯尼迪的惊人巧合

林肯和肯尼迪是美国遭遇刺杀的两位总统。然而,在这两起刺杀案件中,竟有许多无法解释的巧合。难道冥冥之中真的有人在支配着他们的命运?

亚伯拉罕·林肯是美国第16任总统,也是首位共和党籍总统。在其总统任内,美国爆发了内战,史称南北战争。林肯击败了南方分离势力,废除了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但就在内战结束后不久,1865年4月14日晚,林肯在华盛顿的福特剧院遇刺身亡。他是第一位遭到刺杀的美国总统。

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是美国第35任总统,美国著名的肯尼迪家族成员。他在1960年当选为美国总统。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在副总统约翰逊陪同下,到得克萨斯州的达拉斯市访问。12时30分,肯尼迪乘坐一辆敞篷汽车游街拜会市民。行至一个拐弯处时,埋伏的枪手向他开了枪,子弹击中头部。肯尼迪在被送往医院后很快不治而亡,成为又一个遇刺身亡的总统。

亚伯拉罕·林肯和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两位总统被刺事件常被相提并论,因为他们两人之间有着一系列惊人的巧合之处。

1846年,亚伯拉罕·林肯首次当选为国会议员。100年后,也就是1946年,约翰·肯尼迪参加了众议院选举并获成功,成为一个国会议员。

林肯于1860年11月6日以不满50%的选票战胜出生于1813年的斯帝芬·道格拉斯而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肯尼迪于1960年1月8日以不满50%选票战胜出生于1913年的理查德·尼克松,当选为国家第35任总统。两人之间相差100年。

两位总统不幸遇刺身亡,林肯是在一个星期五,而肯尼迪遇刺的时间恰好是相隔了100年后的一个星期五,都是下午3点30分,而且两位总统夫人都在出事的现场。林肯是在福特大戏院遇刺的,肯尼迪则是在福特汽车上被刺的。更令人惊奇的是两位总统的继承人名字相同,都叫约翰逊,两人都是南方人,民主党参议员。安特鲁·约翰逊生于1808年,而林肯·约翰逊生于1908年,两人还是相差100年。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杀害林肯的凶手约翰·威尔克斯·布思生于1838年,而杀害肯尼迪的凶手李·哈维·奥斯瓦德生于1938年,恰好又是100年。布思在剧院犯下罪行,逃入一座谷仓。奥斯瓦德是在一座仓库的窗口对准肯尼迪扣动扳机的,然后逃进一家剧院。而且,两名凶手对自己的死亡都有着奇特的预感,两人都是在开庭审判之前遭人杀害。

在被刺的那一天,林肯对他的卫兵威廉·H.克鲁克说:“我相信有人要谋杀我……我毫不怀疑他们会动手……如果发生这样的事,是无法阻止的。我没有任何办法。”而肯尼迪毫不怀疑地对他的妻子杰姬(杰奎琳)以及他的私人顾问肯·奥唐纳尔说:“如果谁想从窗口用步枪向我射击,谁也无法防止,因此又何必多操心呢?”他讲这话是在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是在讲了这话几个小时之后被枪击中的。

林肯的秘书叫肯尼迪,而肯尼迪的秘书叫林肯。两位秘书都劝告总统不要在星期五到场,可两位总统都不听劝告。

这些巧合的不可思议之处让人怀疑这些事情,可是,这些确实都是真的。这些巧合将林肯和肯尼迪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难以“分开”的隆美尔和蒙哥马利

隆美尔和蒙哥马利既是战争的死对头,又是惺惺相惜的英雄。他们不仅在战场上互相撕杀,在硝烟的背后也有诸多巧合之事。

隆美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的三大名将之一,深得希特勒的器重。在德国,他的名声甚至盖过元首希特勒。隆美尔被公认为是少年天才,他生于一个普通的中学校长之家,曾经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北非战场中,他指挥德国的非洲军团,在兵力相差悬殊、战场环境恶劣的情况下屡次打败英军,遂获“沙漠之狐”的称号。在他49岁时,被提升为德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元帅。从军事角度来看,隆美尔确实有过人的军事素质和出色的军事指挥艺术。

蒙哥马利是英国陆军元帅,著名的阿拉曼战役、诺曼底登陆为其军事生涯的两大杰作。1942年7月,在北非沙漠中的英国第八集团军被“沙漠之狐”隆美尔的德国非洲军团击败,退守埃及境内的阿莱曼地区。在英军濒临崩溃之际,1942年8月蒙哥马利临危受命,正式接管英国第八集团军。同年10月至11月间,蒙哥马利组织向德军发动了阿拉曼战役,一举击溃德国非洲军团,扭转了北非战局。随后他又挥师乘胜追击,率领第八集团军与盟军配合,于1943年5月在突尼斯全歼北非残敌。蒙哥马利由此声名大振,被人们称为捕捉“沙漠之狐”的猎手,名为“沙漠之鼠”。1944年6月,蒙哥马利率领第21集团军在诺曼底登陆,取得诺曼底登陆战役的胜利。

隆美尔和蒙哥马利,一个被称为“沙漠之狐”,一个被称为“沙漠之鼠”,二战的爆发使他们成为彼此最重要的对手。但是,除去战争因素,蒙哥马利和隆美尔相互仰慕。蒙哥马利甚至在他的活动指挥部的墙上挂了一幅对手隆美尔的肖像;而隆美尔在提起蒙哥马利时,则经常对人说:“我的朋友蒙哥马利。”

但是,他们两人的巧合不仅仅都是天蝎座,两人之间的故事还很多。两人的性格都很孤僻,在自己周围的同伴中敌人多于朋友;他们都很专横、傲慢,是缺少文化教养的职业军人;在受指挥的情况下两人都会像一匹难以驯服并经常违抗命令的烈马,当由他们来全权指挥时,又都是最优秀和最有独到见解的头脑清醒的指挥官,都能独当一面;两人都不抽烟,也从不喝烈性酒,即使在严冬;他们都很喜爱运动,注重保持身体健康;两人都比较注意培养与军政要人的友谊;两人都乐于挑选出类拔萃、年轻英俊的军官组成自己的参谋班子。隆美尔一直戴着那顶著名的帽子和有机玻璃风镜以示与众不同,蒙哥马利则是用上面带有团队徽章的怪异的澳大利亚丛林帽子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历史将他们两个人的名字和命运紧紧地连在一起。

1944年6月6日,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六周后,也就是1944年7月17日,时任德国陆军元帅的隆美尔在拜访完党卫队第一装甲部队司令塞普·迪尔瑞奇将军的司令部后,登上汽车向位于巴黎北部塞纳河边的司令部驶去。隆美尔旁边是他多年的助手赫姆特朗上尉。前排坐的是贴身保镖华斯·胡克,他正瞪着一双机警的眼睛朝各处观望,以防不测。然而,正当隆美尔的汽车在路上行驶的时候,被美国空军飞行员豪诺德·米勒从空中用照相机拍摄到,从照片来看,其中显示的静止物体有可能是隆美尔元帅的汽车。

下午4点钟,隆美尔的吉普车正行驶在巴黎来乌特大街上。在接近利瓦诺特时,他们发现了八架盟军飞机。隆美尔命令司机丹尼尔把车子转进与公路平行、树叶繁茂的有隐藏物的小路。但行驶几公里后,那条狭路又与大路汇合了。出了利瓦诺特,他们随即上了第179号公路。突然,胡克大声叫起来,有两架盟军飞机朝这辆汽车飞了过来。从北非战争以来就担任隆美尔司机的丹尼尔立刻加大油门,就在汽车刚要冲进前面村庄的时候,盟军的“台风”式战斗机俯冲下来,飞机上的机枪劈头盖脸就是一阵扫射。隆美尔的左颊和左边的太阳穴中弹,他失去了知觉,司机丹尼尔当场中弹死亡。吉普车失去控制,冲出马路,翻倒在路旁的一个水沟里。

当盟军飞机补充弹药准备再次射击的时候,赫姆特朗上尉和胡克保镖冲了过来,抱起人事不省的隆美尔躲到沟渠里去了。隆美尔当天便被急送进离出事地点五十多公里远的贝尔内空军医院实施紧急抢救。他这一次伤得不轻。X光检查结果显示,他的头部有四块碎骨,可他仍旧奇迹般地活着,只是此后他永远地离开了战场。

然而,在这起偶然的事件中,隆美尔还是没有逃脱与蒙哥马利的恩怨纠葛。就在隆美尔受伤的地方,有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前头那个村庄的名字——蒙哥马利村。也许命运注定了他们俩要如此地纠缠不清。从北非战场到诺曼底,他们两人始终是战争的对立双方,只是后来蒙哥马利赢了战争,成为了英雄,而隆美尔却惨遭希特勒的毒害,成了战争的牺牲品。如果没有战争的话,两人或许能成为朋友。

姓名相同的海难生还者

相隔多年的几次海难都只有一个幸存者,奇怪的是,这几个幸存者都叫同一个名字,也许只有上帝能够解释了。

1665年12月5日,阳光明媚,海面上风平浪静,一艘船正在米内海峡进行着一次愉快的航行。经过长时间的旅途,乘客们都已经非常疲劳,此时能够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他们心情都非常愉快,兴致勃勃地观赏着海峡周围的美景。美丽的风景消除了人们多日旅行带来的疲惫,大家都快活地交谈着。这艘船一向行驶安全。可是,令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是,船只突然被卷入一个巨大的旋涡,还没来得及发出求救信号,就渐渐沉没了。由于事发突然,船上81名乘客几乎全部遇难,只有一个名叫休奇·威廉斯的人活了下来。至于休奇·威廉斯为什么能够幸免于难,至今还是一个谜。总之,他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人。

1785年12月5日,即上次海难发生120年后,一艘载有60名乘客的船在大海中快速地航行。起初,天气很好,万里无云,能见度很高。可是,没过多久,海上逐渐出现了大雾,能见度很差。虽然船只小心翼翼地行驶着,但还是不幸撞上了礁石。船身被撞开一个大洞,进了许多水,船慢慢沉没了,59名乘客由于来不及逃生而不幸遇难。与120年前的海难同样巧合的是,这次事故也只有一名生还者,他居然也叫休奇·威廉斯!

75年后,即1860年,还是不变的12月5日,灾难再次发生了。一艘海船在正常的航行中突然下沉。由于下沉得比较缓慢,在下沉的过程中,大家都没有察觉。当大家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为时已晚。至于船为什么会下沉,谁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海船沉没后,船上的许多乘客丧生了。不过,这一次船上有25名船员幸存了下来,其中一名幸存者也叫休奇·威廉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