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一本书读完经济学名著
1666900000032

第32章 20世纪20年代—20世纪50年代的经济学说(8)

从1947年萌发胚芽到1950年开花结果,阿罗不可能定理的问世可谓一波三折,千呼万唤始出来,而且颇有点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蕴。可是,正是在这无心背后的对科学锲而不舍的追求,才使逻辑学在社会科学这块他乡异壤开出一朵千古流芳的奇葩,可谓耐人寻味。

理论精读

1.社会选择的类型与面临的问题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下有两类基本的社会选择方式:一类是投票表决;另一类为市场机制。在非民主社会中也有两类社会选择方式:一类是独裁决策;另一类是按传统方法(按神的意志或按全体个人的共同意志)做出社会选择。前两种方式是把许多不同的个人选择汇集成为一个社会选择。于是,在民主制度下,社会选择的关键就在于:在许多个人的不同意志指导下做出的选择,与社会选择之间是否能够协调一致。著名的投票理论否定了从个人偏好出发必然会成为社会整体最优化的论点。这样社会选择理论就面临着两个方面的难题:第一,是否存在着一种能够判断两种社会状态孰优孰劣的评判标准或准则?第二,如果能够给定一些基本的价值判断,那么是否存在一个社会选择机制来执行这些价值判断呢?

上述两个问题都是针对投票规则提出来的。阿罗认为投票这种机制是不科学的,它根本做不到使社会选择与个人选择协调一致。与此相反,它加深了两者之间的分歧。社会选择一旦由多数人的个人选择来决定,就不会存在少数人的分歧,而且多数人的选择是否真正代表符合价值判断的观点也不能确定,这样决策出来的社会选择是不科学的。

2.不可能定理

那么怎样才能使社会选择与个人选择协调一致呢?我们知道,一个人所做出的选择往往是根据个人的主观判断进行的,他偏好什么就会选择什么。假如两样东西他都喜欢,他就会选择他认为对自己更有效用的那一种。这种主观的判断是无法用准确的刻度来进行衡量的,而只能通过进行比较得到一个相对的主次顺序。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偏好顺序,如果把不同人的偏好统一起来,就构成了社会的整体偏好。这个社会的整体偏好也就是最终的最优选择标准。但问题是这个社会的整体偏好如何来确定呢?的确存在一定的难度,因为每个人对事物的评价标准是存在差异的,因此其偏好也不相同,这样就很难在数学上进行实际操作。然而,如果把社会福利作为社会选择的标准,就会比较轻松地解决偏好的排序问题,因为社会福利是按照客观价值对偏好进行排序的,不再顾及个人的主观因素。那是不是用社会福利作为社会选择的标准社会选择就一定能实现呢?这关键要看能否找到一个产出量适当的社会福利函数,如果能够找到,就可以做出有助于社会选择的社会排序。这样的函数需要具备以下五个条件。

(1)社会选择是完备的,即对应于任一种全体个人的排序,都能产生一社会排序,且至少有三种社会状态可供选择。

(2)某备选状态在所有个人排序中的位置提高或不变时,其在社会排序中的位置应有同向的调整,即提高或不变,总之不应下降。这实际上是个较弱形式的帕累托原则。

(3)社会对任意两种备选状态的排序不受其他无关备选状态变化的影响。这一条尤为重要。

(4)社会对任意两种备选状态的排序都不是强加的,或者说,不能完全不受所有个人排序的影响。

(5)社会对任意两种备选状态的排序不是独裁的,即不能不受除某一人之外所有其他个人排序的影响。

上述五个条件是相互独立的,并且必须全部都得到满足,才能使社会选择发生效力。但是阿罗用数学推理的方法得到了这样的论断:不可能从许多不同的个人选择中得到大家都满意的社会决策。这个结论可称为“不可能性原理”。也就是说,如果有超出两种不同偏好的人来选择,而被选出的政策也超出两个,那么就不可能做出大多数人都感到满意的决定。因为把许多不同的观点加在一起,就会引起许多矛盾。因此,在每个社会成员对于一切可能的社会经济结构各有其选择的情况下,要找出逻辑上不跟个人选择相矛盾的社会选择,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此外,上述五个条件对社会福利函数来说,都是必要的构成条件,它们必须同时得到满足。但实际上这是非常苛刻的,在现实生经济生活中,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数不胜数,有确定的因素,也有不确定的因素,根本就无法进行统计,因此这种同时满足以上五个条件的社会福利函数是不存在的。只有在理论分析上可以将各种因素忽略掉,才能够产生这样的社会福利函数。这种函数在实际经济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

3.个人价值观

阿罗通过个人主义假设探讨了个人价值问题。

一种重要可能性就是对个体偏好序列施加两个条件。

(1)每一个个体对两种备选社会状态的比较,依赖于在这两种状态下他能得到的商品。也就是说,如果在这两种状态下他自己的享受无差异的话,那么他对这两种社会状态无偏见。

(2)如果在两种局面中某一个体在一种局面下所获商品数量和享受比另一种局面要多,那么他就认为前一局面优于后一局面。

根据经济学中普遍应用的伦理原则,应确立两个价值判断标准:第一,如果在某一社会状态下按照每个人的趣味衡量要比另一个社会状态好,那么第一个社会状态就优于第二个社会状态;第二,在任意给定的局面下都有一个普遍接受的对不同福利分配的排序,这种价值判断经常具有平均主义的形式。

阿罗考察了个人福利判断和社会福利判断的一致性。这种完全一致的价值观包括:对和平的共同愿望,对国家权力的愿望,对平等的愿望。个体趣味的类似性就其实质而言也会导致对社会备选对象的类似性。例如,延长生命的愿望基本上是个人的,但由于获得更长寿命的手段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性的,所以对特定问题的态度趋向一致更为可能。当然,由于个人知识的不完全,所以某些差别和分歧仍会存在。

MonetaryEquilibrium

《货币均衡论》

〔瑞典〕贡纳尔·缪尔达尔(GunnarMyrdal)

华文导读

《货币均衡论》是贡纳尔·缪尔达尔的代表作,其英文版由伦敦霍奇公司于1939年出版发行。

20世纪30年代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危机,整个资本主义体系走到了崩溃的边缘,失业人数不断增加,达到3000万人以上。此时,瑞典的经济发展也深受经济危机的严重影响,物价下跌、失业人口增加,生产下降、人民生活贫困,居住条件糟糕,教育、卫生状况也很差。然而,社会上少部分人的收入和财富却在不断增长,瑞典当时的垄断经济已达到一定规模,金融寡头利用国家机器加强了对国家经济的干预。于是,传统的经济理论所主张的自动充分就业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都不攻自破,以缪尔达尔为代表的倡导国家干预经济的瑞典学派应运而生。

《货币均衡论》一书是缪尔达尔在一般经济理论方面的主要代表作之一,也是西方经济学宏观理论的经典作品,它是在缪尔达尔为日内瓦国际研究所和斯德哥尔摩大学所作的一系列关于货币理论的演讲稿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

除序言外,本书分为八部分:导论;维克塞尔对货币问题的论述;货币均衡的概念;货币均衡的第一个条件——实行资本的收益率;货币均衡的第二个条件——“储蓄”与“投资”;货币均衡的第三个条件——“价格水平”货币均衡的无区别的范围;作为一种标准的货币均衡;货币分析的方法。

趣味延展

1898年,缪尔达尔出生于瑞典中部的一个乡村农业区——梭瓦波村。他父亲是一个富裕的地主,有条件为缪尔达尔提供良好的教育。缪尔达尔在皇家高级中学读书,接着考入斯德哥尔摩大学学习法律。他之所以选择这项课程是因为他希望理解社会的运行方式。尽管1923年缪尔达尔获得了法律学位,但这段令人精疲力竭的过程扼杀了他对法律的兴趣。这时他的妻子阿尔瓦说服他转而研究经济学,该学科能够将科学、数学与他探索社会运行方式的努力结合起来。在老师克努特·维克塞尔的指导下,缪尔达尔于1927年获得了斯德哥尔摩大学的经济学博士学位,并开始在母校任教。

1932年,缪尔达尔被社会民主党政府任命为新成立的住房与人口委员会委员,他因此能够主宰瑞典的住房政策。他曾两度供职于瑞典议会,第一次是1934—1936年,第二次是1942—1946年。20世纪30年代末,他效力于瑞典国家银行委员会。20世纪40年代中期,他当选为瑞典战后计划委员会主席及贸易与商业部长。

由于缪尔达尔的经济学思想及其政治地位的影响,使他成为瑞典这个福利国家的主要构建者之一。此外,缪尔达尔还强烈鼓吹在瑞典施行凯恩斯的财政政策(fiscalpolicy)。金德尔伯格(Kindleberger,1987)认为,在说服财政部长厄恩斯特·威格特斯(ErnstWigters)将支出用于公共设施,实行财政赤字,从而减少失业上,缪尔达尔功不可没。1974年,缪尔达尔与弗里德里希·哈耶克(FriedrichHayek)共同分享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缪尔达尔是一位难得的经济学家,他在经济学理论和经济政策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的累积的因果关系理论为传统的均衡分析提供了理论上的选择。由该理论推导出的关于减少贫困与失业的建议,为传统的放任政策“药方”提供了可替代的选择。

理论精读

1.维克塞尔理论的缺陷

对维克塞尔的货币理论,缪尔达尔称赞说,它首次把传统理论中的货币理论和价格理论结合起来。传统理论从来都是把货币理论和价格理论分开来讲的,因为传统理论认为这两者之间根本不存在内在联系,货币理论只不过是价格理论的一个附属部分。而维克塞尔弥补了这一不足,将货币理论和价格理论看成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货币不再只是一种支付手段,同时它也是相对价格的形成因素。这一个新观点对解决经济周期等实际问题具有实践上的指导意义。

在利率分析方面,维克塞尔针对货币利率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自然利率。这个概念的提出,在对积累性商业循环的解释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所谓自然利率,就是指实际资本的边际生产率,即在自然经济中由实物资本的供求关系来决定的利息率;所谓货币利率,就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支配单位资本的成本,即在货币经济中由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来决定的利息率。

但是维克塞尔的上述理论也有不足之处。例如,他提出的积累过程论虽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有些说法是错误的。在综合评价了维克塞尔的货币理论后,缪尔达尔的结论是:维克塞尔的货币理论有其成功之处,但也存在许多缺点和不足之处,需加以完善和修正。这正是《货币均衡论》一书要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

2.货币均衡论

缪尔达尔的货币均衡论批判地继承了维克塞尔的货币理论,一方面把它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又展开了对它的批判。

纵观维克塞尔的货币理论,缪尔达尔认为,维克塞尔并没有给自己的货币理论一个详细的说明,因此给人的感觉是模糊不清的。维克塞尔在货币理论中提出了三个均衡条件,只有前两个有一致性,但这两个只适用于静态经济分析,不适合动态经济分析。为此,缪尔达尔提出了“事后”和“事前”这两个概念,用以说明动态分析,以弥补维克塞尔货币均衡三个条件的静态倾向。

缪尔达尔认为,资本价值等变量是直接的时点上的量,而收入、成本等变量则是一个时期上的量,需要计算出它们所处的时点。货币理论就是要解释储蓄投资等式的分离趋势是如何发展为事后平衡的。储蓄和投资的变化既会牵涉到对报酬、成本、得失的事后计算,也会牵涉到对未来收益、风险、资本价值等的事前计算。因此,在计算所得、储蓄和投资等时,预测和回顾在方法上有巨大区别。在这两种方法之间,也必须划分出相应的理论上的区别。根据新研究的时期终点的计算来确定的数量可当做是事后的,根据该时期的起点所计划的行动来确定的数量可当做是事前的。

缪尔达尔还对货币均衡和一般均衡这两个概念进行了区别。他认为:一方面,一般均衡的假定前提是指偏离均衡状态后会自动恢复,因此均衡是长期、稳定的,而货币均衡在背离均衡状态时并无这种恢复的动力,反而会使背离运动继续下去;另一方面,一般均衡的满足要排斥相对价格,因此不会引起价格波动,而货币均衡恰好相反。这两个区别正好说明,静态下的假设是无法将理论用于实践的,因此动态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3.对维克塞尔三个均衡条件的评价

维克塞尔提出的三个均衡条件分别是:货币利率等于自然利率(储蓄与投资均衡时所形成的利率);资本供求相等,即投资等于储蓄;商品价格稳定不变。

缪尔达尔认为,维克塞尔臆断这些利率的标准是相等的,即它们相互间不会不一致,但他并不能证明这一点。“在这个目的上,他的说明实在太松弛了,而且是矛盾的。”缪尔达尔表示,他自己能证明它们是不能完全一致的。具体来说,只有第一个和第二个均衡条件是恰好一致的,它们相互间的关系是:第一个条件是以第二个条件为前提的,如果不是这样,则第一个条件就不能确定。这两者和全部理论中所包含的主要论据是一致的,但是只有它们在主要论点上经过修正和经过正确说明以后才是这样。前两个均衡和第三个均衡则是截然不同的事情,因此它们是不一致的。

关于第一个均衡条件,缪尔达尔认为,“自然利率”在它的最纯粹的意义上,是被设想存在于没有货币交易,因此没有信用的理想状态之中,而在现实中,这种理想状态是不可能存在的。不过,维克塞尔把经济理论引进这个方法中来,使价格和价格关系的决定在理论上联系到利率的决定上,这是他的一个很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