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管理要读心理学
1667200000045

第45章 谈判中的心理学——争取与妥协的艺术(7)

◎如何让对方感到自己出的价格是公平合理的

《哈佛谈判技巧》一书中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案例,杰克的汽车意外地被一部大卡车整个撞毁了,幸亏他的汽车保过全险,可是确切的赔偿金额却要由保险公司的调查员鉴定后加以确定,于是双方有下面的对话:

调查员:我们研究过您的案件,我们决定采用保险单的条款。这表示您可以得到3300元的赔偿。

汤姆:我知道。您是怎么算出这个数字的?

调查员:我们是依据这部汽车的现有价值。

汤姆:我了解,可是您是按照什么标准算出这个数目的?您知道我现在要花多少钱才能买到同样的车子吗?

调查员:您想要多少钱?

汤姆:我想得到按照保单应该得到的钱,我找到一部类似的二手车,价钱是3350元,加上营业和货物税之后,大概是4000元。

调查员:4000元太多了吧!

汤姆:我所要求的不是某个数目,而是公平的赔偿。您不认为我得到的足够的赔偿来换一部车是公平的吗?

调查员:好,我们赔您3500元,这是我们可以付出的最高价。公司的政策是如此规定的。

汤姆:公司是怎么算出这个数字的?

调查员:要知道3500元是您可以得到的最高数,您如果不想要,我就爱莫能助了。

汤姆:3500元可能是公道的,但是我不敢确定。如果您受公司政策的约束,我当然知道您的立场。可是除非您能客观地说出我能得到这个数目的理由,我想我还是最好诉诸法律之途,我们为什么不研究一下这件事,然后再谈?星期三上午11点我们可以见面谈谈吗?

调查员:好的。我今天在报上看到一部七八年的菲亚特汽车,出价是3400元。

汤姆:噢!上面有没有提到行车里数?

调查员:49000公里。为什么您问这件事?

汤姆:因为我的车只跑了25000公里,您认为我的车子可以比它多值多少钱?

调查员:让我想想……150元。

汤姆:假设3400元是合理的话,那么就是3550元了。广告上面提到收音机没有?

调查员:没有。

汤姆:当事人认为一部收音机值多少钱?

调查员:125元。

汤姆:冷气呢?

…………

两个半小时之后,汤姆拿到了4012元的支票。

此例谈判成功,就是因为采取了以客观根据为公平的标准的方法,结果双方是满意的。

运用客观标准的好处是,它将双方主观意志力的较量(这往往是两败俱伤的事)转换成双方共同解决问题的努力,变“对方是否愿意做”为“问题该如何解决”,变双方以各种方法竞争上风为彼此有诚意的沟通。

◎竞争激烈中的谈判

美国有位谈判专家想在家中建个游泳池,建筑设计的要求非常简单:长30英尺,宽15英尺,有温水过滤设备,并且在6月1日前做好。谈判家对游泳池的造价及建筑质量方面是个外行,但这难不倒他。在极短的时间内,他不仅使自己从外行变成了内行,而且还找到了质量好价钱便宜的建造者。

谈判专家先在报纸上登了个想要建造游泳池的广告,具体写明了建造要求,结果有A、B、C三位承包商来投标,他们都拿给他承包的标单,里面有各项工程的费用及总费用。谈判专家仔细地看了这三张标单,发现所提供的温水设备、过滤网、抽水设备、设计和付钱条件都不一样,总费用也有差距。

接下来的事情是约这三位承包商来他家里商谈,第一个约好早上9点钟,第二个约定9点15分,第三个则约在9点30分。第二天,三位承包商如约而来,他们都没有得到主人的马上接见,只得坐在客厅里彼此交谈着等候。

10点种的时候,主人出来请第一个承包商A先生进到书房去商谈。A先生一进门就宣称他的游泳池一向是造得最好的,好的游泳池的设计标准和建造要求他都符合,顺便还告诉主人B先生通常使用陈旧的过滤网,而C先生曾经丢下许多未完的工程,并且他现在正处于破产的边缘。接着又换了B先生进行,从他那里又了解到其他人所提供的水管都是塑胶管,他所提供的才是真正的铜管。C先生告诉主人的是,其他人所使用的过滤网都是品质低劣的,并且往往不能彻底做完,拿到钱之后就不管了,而他则是绝对做到保质保量。

谈判专家通过静静的聆听和旁敲侧击的提问,基本上弄清楚了游泳池的建筑设计要求及三位承包商的基本情况,发现C先生的价格最低,而B先生的建筑设计质量最好。最后他选中了B先生来建造游泳池,而只给C先生提供的价钱。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之后,谈判终于达成一致。

竞争者都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争取这项工程,然而鹬蚌相争,真正得利的还是渔翁!

◎巧用“我不知道”

谈判是一项双向的交涉活动,每方都在认真地捕捉对方的反应,以随时调整自己原先的方案。有时候,诸如“我不知道”这样的回答在谈判中可能产生极大的效力。其实,“我不知道”是一种不传达的信息传达,因为既然来参加谈判,就不可能对谈判目标不知道。

日本商人偶尔也会运用这种手段,只是他们把“我不知道”改成了“我不懂”,同样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位日本商人代表日本航空公司来和美国一家公司谈判,会谈从早上8点开始,进行了两个半小时。美国代表以压倒性的准备资料淹没了日方代表,他们用图表解说、电脑计算、屏幕显示、各式的数据资料来回答日方提出的报价。而在整个过程中,日方代表只是静静地坐在一旁,一句话也没说。终于,美方的负责人关掉了机器,重新扭亮了灯光,充满信心地问日方代表:“意下如何?”一位日方代表斯文有礼,面带微笑地说:“我们看不懂。”

美方代表的脸色忽地变得惨白:“你说看不懂是什么意思?什么地方不懂?”

另一位日方代表也斯文有礼,面带微笑地说:“都不懂。”

美方发言人带着心脏病随时将发作的样子问道:“从哪里开始不懂?”

第三位日方代表以同样的方式慢慢答道:“当你把会议室的灯关了之后。”

美方代表松开了领带,喘着气问:“你们希望怎么做?”

日方代表同声回答:“请你再重复一遍。”

美方代表彻底丧失了信心,试想谁有可能将秩序混乱而又长达两小时半的介绍重新再来一遍?美国公司终于不惜代价,只求达成协议。

日本商人或许确实不懂,但这种可能性实在太小,素以精明著称的日本商人决不会如此不了解谈判内容的,“我们不懂”的真正意思大概就是:我们根本不同意你们的算法。这种说法难道不比直截了当的拒绝更具威力吗?

◎“分橙子”中的谈判学

有一个阿姨把一个橙子给了邻居的两个孩子,这两个孩子便讨论起来如何分这个橙子,两个人吵来吵去,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由一个孩子负责切橙子,而另一个孩子选橙子。结果,这两个孩子按照商定的办法各自取得了一半橙子,高高兴兴地拿回家去了。

第一个孩子把半个橙子拿到家,把皮剥掉扔进了垃圾桶,把果肉放到果汁机上榨果汁喝。另一个孩子回到家把果肉扔进了垃圾桶,把橙子皮留下来磨碎了,混在面粉里烤蛋糕吃。

从上面的情形,我们可以看出,虽然两个孩子各自拿到了看似公平的一半,然而,他们各自得到的东西却未物尽其用。这说明,他们在事先并未做好沟通,也就是两个孩子并没有申明各自利益所在。没有事先申明价值导致了双方盲目追求形式上和立场上的公平,结果,双方各自的利益并未在谈判中达到最大化。

试想,两个孩子充分交流各自所需,或许会有多个方案和情况出现,可能的一种情况,就是遵循上述情形,两个孩子想办法将皮和果肉分开,一个拿到果肉去喝汁,另一个拿果皮去做烤蛋糕。然而,也可能经过沟通后是另外的情况,恰恰有一个孩子既想要果皮做蛋糕,又想喝橙子汁。这时,如何能创造价值就非常重要了。

结果,想要整个橙子的孩子提议可以将其他的问题拿出来一块谈。他说:“如果把这个橙子全给我,你上次欠我的棒棒糖就不用还了”。其实,他的牙齿被蛀得很厉害,父母上星期就不让他吃糖了。

另一个孩子想了一想,很快就答应了,他刚刚从母亲那儿要了五块钱,准备买糖还“债”,这次他可以用这五块钱去打游戏,才不在乎这酸溜溜的橙汁呢。

两个孩子的谈判思考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沟通、创造价值的过程,双方都在寻求对自己最大利益的方案的同时,也满足对方的最大利益的需要。

谈判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样,好的谈判者并不是一味固守立场,追求寸步不让,而是要与对方充分交流,从双方的最大利益出发,创造各种解决方案,用相对较小的让步来换得最大的利益,而对方也是遵循相同的原则来取得交换条件。在满足双方最大利益的基础上,如果还存在达成协议的障碍,那么就不妨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替对方着想,帮助扫清达成协议的一切障碍,这样,最终的协议是不难达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