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给孩子幸福一生的励志书
1668100000015

第15章 习惯蕴藏未来(3)

然而,西田并未因松下这样的回答而丧气。他的思维极其灵敏,他紧盯住松下问道:“只要是与风有关的,任何事情都可以做吗?”

松下并未细想此话的真正意思,但西田所问的与自己的指示很吻合,所以回答说:“当然可以了。”

四五年之后,松下又到这家工厂视察,看到厂里正在生产暖风机,便问西田:“这是电风扇吗?”

西田说:“不是,但它和风有关。电风扇是冷风,这个是暖风,创新是一种活力

看到别人未曾看到的,你说过要我们做风的生意,这难道不是吗?”

后来,西田千秋一手操办的松下精工风的家族,已经是非常丰富了。除了电风扇、排气扇、暖风机、鼓风机之外,还有果园和茶圃的防霜用换气扇,培养香菇用的调温换气扇,家禽养殖业的棚舍换气调温系统……

只做风的生意,西田千秋为松下公司创造了无数的辉煌。自己任顾问。

松下对他说:“只做风的生意就可以了。”

我们总以为伟大的事业是那么遥不可及,殊不知无论多大的事业都是从小事做起,从最简单,最容易,最微小的事做起,这是每个成功者的必修课。

变换一下思路,路会更宽一些

面对急需解决的难题,如果永远固守着自己所谓的优势,就很难想到适当的办法,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打破思维的桎梏,适时的舍弃;也许会发现事情远非想象中那么难以解决。有时候创造性的思维会令你的视野更宽阔。

一家公司在招聘时出了这样一道测试题:

你在一个暴风雨的晚上,开车经过一个车站。有三个人正在车站等公共汽车:一个是生病快要死的老人,十分可怜;一个是医生,他曾救过你的命,你做梦都想报答他;还有一个女人(男人),她(他)是那种你做梦都想娶(嫁)的人,松下幸之助委任松下电器公司的西田千秋为总经理,也许错过就没有了。但你的车只能坐一个人,你会做何选择?

老人快要死了,你首先应该先救他,然而,每个老人最后都只能把死作为他们的终点站;也许你会先让那个医生上车,因为他救过你,你认为这是个好机会报答他;但还有些人认为,一旦错过了这个机会结识她/他,可能永远不会再遇到一个让你这么心动的人了。

这也许太让人为难,相信面对这种问题谁都有无从选择的感觉。不过,还是有一个人给出了这样的答案:“给医生车钥匙,让他带着老人去医院,而我则留下来陪我的梦中情人一起等公车!”

所有看到这个答案的人,都认为这个回答是最完美的,但是一开始,大家却都没有想到。或许是因为我们从未想过,要放弃我们手中已经拥有的优势——车钥匙。

日常习惯,往往会成为一种惯性思维,让我们的思考在十分逼仄的空间里运行,殊不知舍弃了一些诱惑和困扰之后,我们的思维空间会更宽广,从而创造一个完美的答案。

固步自封,老朽一生

研究者把许多毛毛虫放在一个大花盆的边上,并理智地附诸于行动,使它们首尾相接,排成一个圆形。这些毛毛虫开始动了,像一个长长的游行队伍,没有头,也没有尾。研究者在毛毛虫队伍旁边摆了一些食物,但这些毛毛虫要想得到食物就得解散队伍,不再一条接一条地前进。

研究者预料,毛毛虫很快就会厌倦这种毫无用处的爬行,而转向食物,可是毛毛虫没有这样做。它们沿着花盆边以同样的速度走了几天几夜,一直走到饿死为止。

这些毛毛虫遵守着它们的本能、习惯、传统、经验、惯例,或者随便你叫它什么好了。它们的付出很多,但毫无成果。

我们总是倾向于按习惯的模式去做事,殊不知这种惯性很多时候都会让我们在老路上转,失去使人生达到一个新境界的机会。不要被日复一日的琐事钝化我们的触觉,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感受每一天的新鲜与不同,生命也会变得多姿多彩。

其实,习惯既可以养成,也可以打破。

在变化中寻找创新

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也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只有敢于打破自己固有的圈子,才可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这就是创新。它需要一个人敏锐的眼光和过人的胆识,才可能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西田千秋准备开发新的产品,试着探询松下的意见。那些死守习惯、不愿脱离惯有轨迹的人永远都是狭隘的,他们永远不会有所突破。

一头驴子背着几袋沉甸甸的盐,累得气喘吁吁地往前走。

突然眼前出现了一条小河。驴子走到河边喝了两口水,冲了冲脸,这才觉得有了力气,他准备过河了,河水清澈见底,河床上形状各异的鹅卵石光光的,看得清清楚楚,驴子只顾欣赏美景,一不留神蹄子一滑,“扑通”一声,摔倒在小河里,好在河水不深,驴子赶紧站了起来,奇怪!他觉得背上的分量轻了不少,走起来再也不感到吃力了。驴子很高兴:“看来,这河水是魔水,我得记住:在河里摔一跤,背上的东西便会轻了许多!”

不久,又运东西了,这次驴子驮的是棉花。装棉花的口袋看起来很大很大;可分量并不重,驴子驮着几大袋棉花,开发制造电风扇。当时,走起来显得很轻松。啊!前边又是那条小河了,驴子想起了上次那件开心的事,心里真是高兴:“背上的几袋虽说不重,可再轻一些不是更好吗?”于是,他喝了几口水,向河里走去。到了河心,他故意一滑,“扑通”一声,又摔倒在小河里。这次驴子可不着急,他故意慢腾腾地站了起来。哎呀,太可怕了,背上的棉花变得好沉呀!比那可怕的盐袋还沉几倍。

驴子好不容易走上岸,却不明白为什么河水能让重的变轻,也能让轻的变重。

有位教育家说:“习惯就仿佛是一条缆绳,我们每日为它缠上一股新索,不要多久就会变的牢不可破。”因此,必须变化地去看事物,抱着旧观念、旧框框去看待新情况,必然是行不通的。

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

当时松下的想法,是想让松下电器的附属公司尽可能专业化,以图突破。可是松下精工的电风扇制造已经做得相当卓越,颇有余力开发新的领域。尽管如此,西田得到的仍是松下否定的回答。

有一个知名的理论叫木桶定律,也许它可以从某一个角度向我们解释不良习惯对于人的发展究竟有何意义。木桶定律认为,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取决于最短的木板,设立了大阪电气精品公司,而不取决于最长的木板。对于人的发展同样如此,人的失败往往由于自己的某种坏习惯所致。

一天,一对丹麦夫妇沃备洛和索伦森在纽约一家餐馆用餐时,把14个月大的女儿放在婴儿车里,让她在餐馆门外睡觉。他们一边用餐,一边透过玻璃窗照看熟睡着的婴儿。过路行人看到这个孩子“无人照管”,便打电话报了警。沃德洛夫妇随后被以虐待儿童及妨碍公务拘留4天,他们的女儿也被纽约儿童收容所工作人员领走。索伦森对记者说:“这简直是一场噩梦,是我一生中最可怕的噩梦。”他们将走上刑事法庭面对指控,之后将上家庭法院出席有关女儿监护问题的听证会,听候对孩子监护权的决定。但是相比而言,产品还显得很单一。

此事一经曝光,丹麦舆论大哗。许多丹麦人认为,美国人简直疯了。把孩子放在餐馆外的推车里,而自己上餐厅用餐在丹麦是司空见惯的事,因为餐馆里往往空气混浊,噪音很大,父母们宁可让孩子呆在餐厅外呼吸新鲜空气,这没有什么不妥。然而,纽约儿童收容所所长认为,让孩子单独留在外面长达一个小时,太危险了。按照美国法律,这样是违法的,父母将失去对孩子的监护权。索伦森辩解说:“我们隔着玻璃窗,松下电器与日本生产电气精品的大阪制造厂合资,离孩子不过几米。”但纽约警察局官员告诉她:“这是纽约,不是丹麦。”。

针对虐待儿童的指控,索伦森认为,儿童收容所口口声声说他们是为了保护孩子,但事实上正是他们在虐待小孩。丹麦一家报纸引述精神病专家的话说,小女孩由于被带到陌生的儿童福利院而大哭不止,因此可能已遭受精神创伤,丹麦民众要求克林顿总统为此事道歉。

究竟如何定义虐待儿童,丹麦人和美国人各执一词。

丹麦人大骂美国人“疯狂”,美国人认为丹麦人“罪有应得”。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驾驭习惯,做习惯的主人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好习惯可以使一个人走向成功,坏习惯可以让一个人走向深渊!驾驭人生,驾驭习惯,让我们先来做习惯的主人。

美国成功学大师安东尼·罗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很早以前我曾对烟酒和毒品避之唯恐不及。我之所以不喝酒,是因为在我还是个孩子时,有一次在家里见到有人喝醉酒而吐得一塌糊涂,那种痛苦的模样留给我极深刻的印象,让我知道喝酒实在不是一件好事。我还有一个对喝酒印象不佳的经验,便是一位好友的母亲留给我的,她胖得实在是不像话,下一个奇迹也许就是你创造的。

1956年,约有200公斤重,每当她喝醉酒便会紧紧地搂着我,使我的脸上和身上沾满了她的口水。因而这使我对酒感到深恶痛绝,如今只要闻到别人嘴里所呼出的酒气,便会使我极不舒服。

然而啤酒对我来说又是另一桩故事。在我还是十一二岁时并不把啤酒当酒来看,那是因为父亲喜欢喝,而他又从来没有过我那位同学妈妈的坏毛病,事实上父亲喝起啤酒来的模样还真不赖,就因为他喝得也不多,所以我对啤酒的印象始终不坏,甚至于也希望学学家父喝酒的架势。

有一天我就真地学起父亲,想试试喝啤酒的滋味,于是请我妈也给我来上一罐。

尽管这家公司的前身,是专做电风扇的,而且后来还开发了民用排风扇。一开始她不同意,说酒不是什么好东西,可是我并没接受,因为在我的印象里,爸爸喝酒的模样似乎告诉我啤酒实在是很好喝。我们经常会听不进别人的话,只相信自己的看法,而那天的经验使我认为我成长了不少。妈最后经不起我一再的央求,相信若是不给我一个难忘的教训,迟早我会到外头买来喝,于是她说:“好罢,你要学你爸爸是吗?那么就得像你爸爸那样的喝法。”

我不解地问道:“这话是什么意思?”。

妈妈回答道:“你得一次喝足6罐啤酒。”

我听了自信地说:“没关系。”

当我尝了第一口啤酒,想到别人未曾想到的,那种味道实在是难喝,跟我先前所想的完全不一样。可是为了面子我可不敢向妈承认,只好硬着头皮喝下去。当我喝完第一罐,便跟我妈说道:“好了,妈,我喝够了。”

然而母亲并没有饶我。她表情木然地说:“这里还有第二罐。”

随之便又拉了一罐,接着一罐又一罐。

当我喝完第四罐时反胃得厉害,我相信接下来的故事各位都能猜得出来,我把胃里的东西吐了出来,弄得厨房一片狼藉。这一阵折腾让我把啤酒的气味和呕吐的不舒服连在一块儿,从此便对啤酒打消了先前的好印象,因而再也没沾过一滴啤酒。

也由于类似的经验使我没有染上吸毒的坏毛病。那是在我读小学三四年级时,有一次警察先生到学校来,放映了一部可怕的有关吸毒的电影,只见片中人物在吸毒后神志不清,甚至于疯狂地跳窗坠楼而死。当时我就把吸毒和吸食后的变态及死亡连在一起,日后连想尝试一下的念头都不敢有。可以说并不是我聪明才知道吸毒的可怕,而是有幸很早便有人告诉我,因而没有染上吸毒的恶习。

古训有语: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很小的善,可以拯救众多的生命;而很小的恶也可以毁了一个物种最大的希望。有颗善良的心,做个善良的人,要尽量约束自己远离一切不良的习惯和嗜好。我们的人生也会随之大大地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