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葛底斯堡的雄狮:美国南北战争传奇将军张伯伦回忆录
1671900000039

第39章 后记

早在2011年底我就有翻译张伯伦将军回忆录、演讲和书信的念头,并试着翻译了两章。到现在,我都清晰地记得,我在父亲位于成都芙蓉古城房子的三楼阁楼中,寒冷的冬天,独自一个人翻译的情景。

翻译是艰苦的工作。但在翻译的过程中,我却经常被张伯伦将军的文字感动。正是这种感动激励着我,这个非英文专业的业余美国历史爱好者,人生第一次进行翻译,而且是翻译这么难的作品。

在这本书的翻译、策划、校对、设计、出版的过程中,我还有很多的感动,还得到了很多人的鼓励和帮助。

首先我应该感谢的是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的总领事何孟德先生(Peter Haymond)。作为张伯伦将军的崇拜者之一,何孟德先生一直对我的这本书给予关注和支持。他还专门发给我一篇张伯伦上校在1863年7月6日,也就是葛底斯堡战役结束才三天撰写的军事报告。我也专门收录作为本书第一部的第三章。对此,我向何孟德先生表示由衷的感谢。

如果没有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前任政治和经济领事高大伟先生(David Cowhig)的鼎力相助,我想这本书是不可能面世的。虽然高大伟先生现在已经被调到美国驻马拉维大使馆任职,但他却一直关心着这本书的翻译和出版工作。作为张伯伦将军的校友,高大伟先生在本书整个出版过程中都给予了我很多非常好的建议和帮助。我对他送上我最深的谢意。

德雅尔丹先生(Thomas Desjardin)是美国缅因州政府环境保护部的历史学家,也是目前美国研究张伯伦将军最权威的专家之一。德雅尔丹先生出版了多本研究美国内战和张伯伦将军的专著,同时他还担任了1993年史诗巨片《葛底斯堡战役》中张伯伦上校的扮演者杰夫·丹尼尔斯(Jeff Daniels)的历史顾问。他获知我准备在中国第一次翻译和出版张伯伦将军的内战回忆录、演讲和书信集,非常高兴,并热情地作序并给予很多帮助。他推荐给我的《向地狱堡冲锋》一文,对了解张伯伦将军在1864年6月18日的彼得斯堡战役中受伤经过非常重要,我也将其收录作为本书第一部的第四章。尽管我和德雅尔丹先生素未谋面,但对于他的无私帮助,我表示由衷的感激。

能够有缘结识德雅尔丹先生,都是因为缅因州首席历史学家谢特尔沃思(Mr. Earle G. Shettleworth,Jr.)的推荐,在此,我也向他表达我衷心的谢意。

张伯伦将军不但是缅因州著名学府鲍登大学(BowdoinCollege)的优秀毕业生、著名现代语言学教授,更是在美国内战后在该校担任了长达十三年的校长。在本书的编辑和出版过程中,我也得到了鲍登大学特殊文献部张伯伦数字资料中心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他们不但解决了我在策划本书时最关心的版权问题,还给我提供了张伯伦将军两封私人书信,我也一并收入本书。在此,向文献部的施滕霍芬先生(Mr. Marieke Van DerSteenhoven)和林内尔小姐(Miss Kelsey Linnell),送上我诚挚的谢意。

我在美国的好朋友、优雅聪慧的威尔逊小姐(Miss Elta Wilson)也在本书的策划、翻译和出版过程中给予了我很多的建议和关心。我永远铭记2006年10月,您陪伴我在加州洛杉矶市橙县度过的美好而难忘的六天假期。谢谢您,埃尔塔。

美国驻中国大使馆的屈恩小姐(Miss Erika Kuenne)也对本书贡献了很多非常好的建议和帮助。在此,我也对她表示深深的谢意。

由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作为本书出版的统筹者,我独自翻译了第一部的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二部的第一章、第二章及悼词部分;第一部的第五章、第六章由四川语言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宪超先生推荐的李杨小姐初译,第一部的第三章,第二部的第三、四章由成都新东方语言学校施洋老师推荐的欧阳阳、程洁、雷馨老师初译,第一部的第四章由我的朋友、北京盈科(成都)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肖建国先生初译。我对上述章节都进行了详细的校对和改译。对此,我向上述老师和朋友,表示我深深的谢意。

为了帮助读者了解每一章的内容,我专门撰写了导读,希望能够为读者了解美国内战、了解张伯伦将军的个人生活,提供一些有用的背景材料。

在本书的正文之后,我专门为对英文感兴趣的读者,收录了两篇在美国内战历史中,或许也是美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文献——林肯总统的《葛底斯堡演说》和李将军的《告别演说》;同时根据有关材料,我还制作了张伯伦将军的生平大事,以便中国读者对其一生有一个简明扼要的了解;同时对那些有精力和志向,渴望对张伯伦将军和美国内战作更为深入了解的读者朋友,我还专门提供了扩展阅读材料,希望对他们能够起到引导和启发。

本书能够得到四川人民出版社的青睐和认可,我感到非常高兴。对于向四川人民出版社推荐我和我这本书的朋友,四川民族出版社李河副社长、四川省经济信息委员会蒋春瑜和邓文先生,我表示深深的谢意。同时,我更要感谢四川人民出版社的黄立新社长,他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艰辛努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最后,我还要特别向我的朋友周向红(Rita)和汪梅表示最深的谢意,感谢你们长期以来对我的关心和帮助,尤其是对本书的慷慨解囊,鼎力相助。

刘显闻

2013年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