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鬼谷子(白话全译)
1674600000040

第40章 中经(2)

在职场中,我们要善于掌握“见形为容、象体为貌”的观人术,即从对方的外貌、动作、言行等去推知其内心世界,而后了解其心性品行,进而采取相应的权术去交结、利用甚至掌控对方,如此我们才能慧眼识人,择良木而栖。

“如果你有机会重新选择老板,你会选严厉的老板,还是选宽厚的老板?”作为雇员当然都希望有一个宽厚的、比较好说话的老板。但是,人的惰性是一种本能,一个公司如果不加以严格的管理,这种惰性就会越来越大,最后会压倒人的理性。

美国有一本畅销书叫《好女孩,上天堂;坏女孩,走四方》,书中别具一格地教导女孩子不要为了满足他人的需求做个时时听话的乖女孩,而是要学会根据自己的想法活得率性和精彩。其实老板也一样,没有主见、充满人情味的“好老板”,对于职场人士来讲,未必是一件好事。而“坏老板”,往往才是职场中的一所好学校。

“好老板”大多扮演着“人见人爱”的“和稀泥先生”的角色。员工任务没有完成,他情有可原;员工犯了原则性错误,他认为不必大惊小怪;订单丢失了,他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而“坏老板”的表现却完全相反,很多时候会对员工的某个小缺点锱铢必较,甚至暴跳如雷。

“坏老板”和“好老板”对自身的要求也不一样。“好老板”更容易原谅自己的过错和失误,习惯性地为自己寻找冠冕堂皇的借口;而“坏老板”则对自身要求异常严格,行事果断高效,注重行动表率,对客户的需求更加关注,对成功的欲望也更加强烈,属于“自然领袖”,他绝不允许在自己身上存在低级错误,甚至有时会进行自我惩罚。

古今中外无数证据表明,“坏老板”领导团队的执行力远远胜过“好老板”。微软的比尔?盖茨和鲍尔默对着完不成任务的员工骂粗话、对着不能迅速领会他们意图的员工讽刺挖苦是常有的事;华为的任正非更是取笑其财务总监“你最近进步很大,从很差进步到了比较差”;联想的柳传志在CCTV《对话》节目中就坦言自己办企业时拍过不少桌子、骂过不少娘;史玉柱在创建巨人时更是出了名的暴脾气;以“砸冰箱”和“不允许员工随地大小便”管理起家、被誉为中国企业现代企业管理教父的海尔CEO张瑞敏说过“伟人首先是恶人”;甲骨文的拉里?埃里森和戴尔电脑的迈克?戴尔更是IT业的著名“恶人”,前者甚至在企业员工的衬衫上直接印着“杀死对手”的挑战性宣言;被喻为全球第一CEO的杰克?韦尔奇更有个杀伤力奇强的绰号:“中子弹杰克”……你可以骂这样的老板简直“坏透了”,但你不得不佩服这些“坏老板”,他们确实作出了一家家高执行力、高绩效,而且是当代最卓越的企业。苹果人说:“制造好产品不能靠民主,得靠有能力的暴君。”就因为乔布斯的暴君作为,才让苹果一直好下去。

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老板都是介于“好”与“坏”之间的。所以,绝大多数的企业都是平庸的企业,而那些失败的企业则往往是由那些“该好时却坏,该坏时却好”的老板所经营的。

我们也许无法重新选择父母,但却有权选择自己的老板。职场成功者的关键就在于选对了老板、做对了事。选对了老板,便可以在老板的支持下一展所长,犹如游鱼入海,飞鸟翔空,可以实实在在地大显身手;做对了事,就能用真实的业绩赢得老板的信任和同事的尊敬,并收获可喜的成果。

无论是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还是那些在职场中摸爬滚打已久的中年人,重新选择工作时,不妨参考这样一个标准:大公司选文化,中型公司选行业,小公司选老板。

对于那些希望进入跨国公司工作的人来说,公司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自己的个性与所在公司的文化格格不入,则很难融入这一团队中。相应地,从公司的角度,也倾向于吸纳那些能够迅速理解和适应其文化的人。

行业与企业的生存空间关系密切,对于中型规模的公司,行业特征往往决定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从成长性的角度来看,选对了行业,个人在择业方面也就成功了一半。

而对于刚刚创业的小公司,老板则是不折不扣的“灵魂人物”。老板的眼界、能力和管理方法对公司未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个人在选小公司时,老板的风格和为人便成了必不可少的判断依据。

老板总是与公司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对于小公司来说,老板可能就是投资人、股东,能直接与你打交道。对于那些规模大的公司来说,中间有许多层级,投资人和股东往往并不直接参与公司经营,那些我们称之为老板的人往往和我们一样都是被雇佣者,包括CEO、总经理、分公司经理、部门经理、业务主管等,直接或间接地管理着我们。

选择公司,老板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找工作时,老板有权选择员工,同样的,员工也有选择老板的权利。一个成熟的商业社会,个人创业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容易,包括你我在内的大部分人在人生的某一个阶段甚至一辈子可能都得扮演雇员的角色。选择一位值得追随的老板,是个人前途的最大保证。

也许我们无法知道什么样的老板是值得追随的,但却能利用“见形为容、象体为貌”的观人术,去判断谁是不值得追随的老板。以下列出的几种特质,或许能作为面试老板的一个参照。

没有成功经验的“好老板”。如果你的老板在商场已闯荡多年,经营的企业少说也有三五家以上,但却没有一次真正成功的,而他还经常沾沾自喜地说:“我经历过太多事情了,像我这样垮下去又能站起来的人不多,毕竟我有我的独到之处。”此时,你应该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了。是的,他是有独到之处,能够连续几次从失败中站起来,屡败屡战,的确不是一件易事。相反地,若连续数次都未能尽其全功,屡战屡败,想必他个人还是存在某些重大的缺点,因为运气不会都落在某一个人身上。若你的老板属于此一类型,那你就得仔细探寻他多次失败的原因。一个没有成功经验的老板,你怎能肯定他这一次一定会成功?当然了,除非你能给他带来好运。

事必躬亲的“好老板”。“每一件事情没我经手就一定会出差错。”这是很多老板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他们引以为豪的一件事。事实上,这都是老板自己造成的后果。如果老板不问大小事必躬亲,他怎能期待下属独立呢?无法独立的下属出错的几率自然就大,特别是当事必躬亲的老板不在场的时候。如果你不希望永远待在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里,最好选择一位懂得授权的老板,而不要太在意公司目前规模的大小。除此之外,事必躬亲的老板也无法留住真正的人才。一位有创意、有个性的人才绝不会希望老板常伴左右、指手画脚。而一家留不住人才的公司,你怎能期望它有良好的绩效呢?

轻视财富的“好老板”。这类老板最常说的一句话是:“赚这么多钱对我并没有什么意义。”企业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追逐利润,利润是公司生存的唯一命脉,那么又何必刻意加以否认呢?或许你有机会经常与这类老板共餐,但是你永远学不到攫取财富的本领。

管理不严格的“好老板”。一个严厉的老板,看到部下迟到早退,或看到部下的工作没有及时完成,或出了差错,就会严厉地批评部下。部下虽然当时心里很不舒服,但是这样的话,部下会为了不再遭受同样的不舒服就不再迟到,就把工作做得更好。进一步说,如果每个部下都知道这个老板很严厉,工作不做好不行,那整个公司的工作就会越来越好,才能保持持续的发展。相反,一个对部下很好说话的宽厚的老板,看到部下迟到早退,或看到部下工作没有及时完成,或出了差错,都不以为然,睁只眼闭只眼,其结果必然是公司的业绩下降,企业破产,个人失业。

真正的好老板与好教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们可以让日复一日、单调乏味的办公室变成一个学习的好地方;使你确信,你和你的工作都是至关重要的;给你信心,让你大胆开口,勇于承担责任,对今后的人生充满憧憬……一句话,他们是一个知道如何启发和教导你的导师型老板,而不是对你感情好的老板。所以,你准备好了“见形为容、象体为貌”,挑出这样一个“坏老板”,跟随他一显身手、大展宏图吗?

处世活用

眼神中的心理学

眼神是心灵之窗,心灵是眼神之源。眼睛是人体中无法掩盖情感的焦点,是揣情度意的最佳切入口。一瞬即逝的眼神,能发射出千万个信息,表达丰富的情感和意向,泄露心底深处的秘密。眼球的转动,眼皮的张合,视线的转移速度和方向,眼与头部动作的配合……诸如此类所产生的奇妙复杂的眉目语,都在传递着信息,进行着交流,为你成功地进行揣情度意打开一扇扇窗。

中国的亚圣孟子认为,观察人的眼睛,可以知道人的善恶。他说:“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这说明,人的心底是善是恶,都能从其无法掩盖的眼神里揣度出来。

现代研究发现:眼睛是大脑在眼眶里的延伸,眼球底部有三级神经元,就像大脑皮质细胞一样,具有分析综合能力,而瞳孔的变化、眼球的活动等,又直接受脑神经的支配,所以人的感情自然就能从眼睛中反映出来。瞳孔的变化是人不能自主控制的,瞳孔的放大和收缩,真实地反映着复杂多变的心理活动。若一个人感到愉悦、喜爱、兴奋时,他的瞳孔就会扩大到比平常大4倍;相反的,遇到生气、讨厌、消极的心情时,他的瞳孔会收缩得很小;瞳孔不起变化,表示他对所看到的物体漠不关心或者感到无聊。

事实上,通过眼神来传情达意,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大家都在自然而然地运用眼神来表达对周围一切事物的复杂情感。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都会从微妙变化的眼神里真实地流露出来。

眼神中的心理学,是人类的一个广阔领域。比如“含情脉脉”、“眉目传情”、“一见钟情”等等,眼神虽不是有声语言,但恰似有千言万语可随心传播。任何恋人,都必然闪烁着双双秀美而深邃的眼睛,从中相互窥探、揣度、会意对方内心深处的奥秘。正如古罗马诗人奥维德所说的那样:“沉默的眼光中,常有声音和话语。”

男女双方用眼神来传情达意的方式是丰富多彩的。对异性只看一眼,就故意将视线移开的人,恰恰表明其渴望与异性交往,这是心理的反向作用。凡是目不转睛注视对方,而不将视线移开的女性,流露出她内心隐藏着某种秘密。男女双方不时地对视,是将对方引导到自己心上进行会情达意的交流。在使用眼神上,女性常优于男性,她只要流波转盼,就可以传达“我们可以一起走了”,其含情脉脉,尽在不言之中,真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在看的感受中,最好看的还是情人。因为情人眼里出西施,即使不漂亮也具有独一无二的神奇美丽。夫妻间心照不宣的眼神交流,多是关心、劝告和体谅。如在招待客人时,丈夫与客人兴致勃勃地频频干杯,夫人只要用眼睛说:“血压这么高,还这么贪杯。”丈夫便会以稍显乞怜的眼神表示:“只此一次,下不为例。”

而在人际交往中,目光接触也发挥着信息传递的重要作用。不同的目光,反映着不同的心理,产生着不同的心理效果,我们一定要善加揣度、会意,从而做出适当的回应。眼神和心理,是交往中引人注目的一个课题,注意在实践中领悟、运用,是有价值的。如果你希望给对方留下较深的印象,你就要凝视其目光久一些,以表自信。如果你想在和对方的争辩中获胜,那你千万不要把目光离开,以示坚定。如果你不知道别人为什么看你时,你就要稍微留意一下其面部表情和眼神,便于采取对策。如果你和别人碰面,觉得不自在,你就要把目光移开,减少不快。如果你和对方谈话时,他漫不经心而又出现闭眼姿势,你就要知趣暂停,你若还想做有效地沟通,那就要主动地随机应变。如果你想和别人建立良好的默契,应用60%~70%的时间注视对方,注视的部位是两眼和嘴之间的三角区域,这样信息的传接会被正确而有效地理解。如果你想在交往中,特别是和陌生人的交往中获取成功,那就要以期待的目光,注视对方的讲话,不卑不亢,只带浅淡的微笑和不时的目光接触,这是常用的温和而有效的方式。

总之,在为人处世与人际交往中,无论你用的是“见形为容、象体为貌”、“闻声和音”、“解仇斗郄”,还是“缀去”、“却语”、“摄心”、“守义”,对于眼神中的心理学,一定都要细加揣度,懂得领悟与应用,如此定能收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