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舌上风暴:辩论技法与辩论口才(大全集)
1681600000043

第43章 处处占先——辩论中的进攻术(2)

1964年4月,时任中国外长的陈毅元帅率团赴印尼首都雅加达,参加第二次亚非会议筹备会。他和印尼总统苏加诺一见面,就发现双方意见不一致:按苏加诺之意,第二次亚非会议的地点仍在印尼的万隆,时间就定在当年;陈毅则说第一次亚非会议已在万隆开过了,第二次亚非会议应选在非洲国家开。

双方的观点不一致,给筹备会埋下了争执的导火索。

为了说服苏加诺而又不失和气,达到寻求共同点、广泛团结国际友人的目的,陈毅对苏加诺总统说:“非洲的独立国家有40个之多,总统阁下如果主张在非洲开,就是支持了非洲的斗争,这样你就站得高、看得远,顾全大局,表现了政治家的风度,证明了你没有什么私利打算,你去发言就响亮。”苏加诺觉得很有道理,但他似乎有碍于情面,虽然点头称是却不愿完全放弃自己的观点,仍坚持当年开。陈毅元帅发现问题有了转机,于是趁热打铁,又以幽默的语言诙谐地说:“你是总统,我是元帅,我给你当个参谋长,你要不要呢?”

如此和缓、商讨的语言,既照顾了苏的情面,尊重了这个东道主的地位,又充分体现了寻求团结的万隆精神,苏加诺自然无法回绝,唯有称是。

替对方着想,是说服对方的一条捷径。在某些特殊场合,即使有意见的一时分歧,我们仍然不妨替对方出谋划策,防止出现各执己见的火药味,以营造轻松幽默的气氛,友好商量解决问题。

◎因人施辩的妙用

因人施辩就是在辩论中为了说服对方,争取多方面的支持,针对不同的辩者、不同的评委及不同的听众,采用不同的论辩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论辩效果。

辩论赛总是要在特定的环境地点中进行的,在场的观众的感情倾向对辩者的心理乃至胜负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要想获得广大观众的理解和支持,就不能不研究他们的社会背景、风俗习惯、文化层次和心理特点等。

首届国际华语大专辩论会在新加坡举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曾给东南亚人民带来过深重的苦难,而日本政府至今还常企图掩盖、歪曲这段历史,因而东南亚人民对日本始终存在着感情的隔阂。根据东南亚人民这一情感特点,在关于“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的论辩中,反方复旦大学队有这么一段辩词:

“日本可算是富甲天下了吧?但是政坛丑闻却不绝于耳。竹下登被贿赂蹬下了台,宇野粱佑被美色诱下了水,而金丸信呢?终究未能取信于民。”(掌声、笑声)

面对曾经深受日本之害的东南亚人民,揭露日本政坛丑闻,无疑会产生极好的效果。辩词还巧妙地运用了谐音术,极富幽默和讽刺效果。

辩论赛中,评委的砝码是非常重的,论辩中,不仅仅要尊重评委,还要着重考虑评委的文化背景、理论观点和心理特点,比赛中一般不要去批评他们的著述,如能恰当地引用他们的某些理论观点,无形中会增加评委对本方论辩的认同感。

首届国际华语大专辩论会决赛时,著名武侠小说大师金庸先生是评委之一,因而复旦大学队在论证本方“人性本恶”的观点时,就引用了金庸的作品:

“对方辩友,难道你还要对着《天龙八部》中的恶贯满盈、无恶不作、凶神恶煞和穷凶极恶这四大恶人谈什么人性本善吗?”(掌声、笑声)

金庸就坐在评委席上,大家又都十分喜爱他的武侠小说,这样一来,情景理趣交融在一起,天平自然就会倒向复旦大学队了。

当然引用评委的理论观点也要慎重,不能牵强,更不能阿谀奉承,否则效果就适得其反了。

◎因人施辩的几种方式

因人施辩是根据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不同的情况而采取不同的说辩方式。具体说来,有如下几种因人施辩的方式。

一、与智者辩要旁征博引

所谓智者,是指那些思维敏捷、机灵聪颖的人。与这样的人施辩,就一定要旁征博引,显示你的博学多才。因为聪明人容易看低别人,而只佩服比自己聪明博学的人。他们对知识性的话题也抱有极大的兴趣,以博为据,赢得对手的信誉,容易将他们说得心悦诚服。如果他感觉你的水平一般,见识平平,你与之论辩,由于一种虚荣心支撑他拒绝你的意见,即使他明知你讲得有道理,意见是可取的,但他亦不会甘心认输。

二、和迟钝的人论辩多用比喻

如果你的论辩对手是一位迟钝、见识少的人,你就没有必要表现自己的博学,而要努力将论辩的问题陈述与解释清楚。这些人的理解力和接受力与反应力都是较差的,你要想办法将道理说得明白浅显、通俗易懂。这些人是不会很有耐心听你说教的,所以,宜用比喻来将道理说得生动耐听。

三、和善辩者论辩要注意防守

论辩中,有时虽然真理在你手中,但对手是个擅长说辩的人,极难将他说服,欲胜辩不能,欲罢辩不甘。这时你宜改用“守”术。

首先,你要自始至终含而不露,切莫让对方看出你有“辩不赢”的焦急,要努力保持着一种镇静自若,既不激动,也不冷漠的神态。让对手既不能说你对他所说的理由不感兴趣,但他又无法看出你真正的兴趣所在。这个时候,你要充分发挥你的自控力,靠它来取胜。要特别慎言,出语严密稳妥,不能有破绽。此时若有错漏,善辩的对手就会乘虚而攻。

其次,是以守待攻。采用多提问的方法,实行自卫。最好能多提一些难题,向对方连连质问,使对方忙于筹思应答,无暇进攻。你则以逸待劳,静观其变,抓住他的疏误,伺机反击。或者采用不断加固自己“堡垒”的办法,减弱对方攻势,坚持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的原则与观点,令对手久攻不下,劳其心神。

因异术的核心,一是知人智者,二是因人施辩,抓住了这两点,就能正确地把握和运用此术。

四、和年长的人论辩要采用迂回术

所谓长者,是指年龄比自己长、辈分比自己尊、职位比自己高、威望比自己大的人。对待这些长者,虽然讲究平等,但从道理上、伦理上、感情上,都不可不尊重他们。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他们不可能每事每时都对,这就难免会有争论和说辩。与这些人辩,最大的障碍,是说辩者过于尊重他们,而难以启齿。或对方恃其尊威,盛气凌人,而迫使说辩者无法启齿。因此,说辩的方式就要“曲”。所谓“曲”,就是施用迂回曲折的辩术。不好意思明说的,可旁说;不敢明说的,可暗说;不能直说的,便绕着说。通过迂回曲折的途径,不露痕迹地把自己的观点输入对方的潜在意识里面,让他明理而诚服,或心里暗服。让他们感受到虽然接受了你的意见,但自己的自尊并没有受到伤害。

五、和年龄小的人辩论要展示善的一面

所谓下者,是指年龄、辈分比自己小,地位和威望都比自己低的人。与这类人辩论,应注意充分利用长者的风度,以善求辩。如果想依靠居高凌下的气势压服对手,要么口服心不服,要么事与愿违。因为即使是论辩,则所论辩探讨的问题的是与非、正确与错误,都不一定是早有定论的。因此,长者在论辩时,要认识到“是者可能非,非者可能是”。论辩时不能以势压人,要淡化“官”气,反对官霸辩风。不能“有权就有理”,俨然以主宰者自居,视下者为“民”,视自己为“主”,盛气凌人,这样将堵塞言路。而宜使用一种平和的、有理性的态度。

六、和有怨言的人辩论时应该让他先发泄

当你遇到满腹怨言的辩论对手时,最适宜的辩术,是先让对手发泄怨气,而你则应耐心地倾听对手的发泄。有时,对手找你发泄,只是想出出气而已,并不企望解决什么。摸准对方这个意图,你不必跟他辩解,先任其发泄完。如果对手满怀怨气找你来解决某个问题,你切记要让人发泄完毕。对方有怨而未泄,你要先行想办法挑逗其发泄,激其发泄。他发泄得越痛快,问题接近解决的程度越近。因为一个人内心的积怨得以发泄后,心理上的不满已经自解,发泄的欲望得到满足,剩下的其他问题就不难解决了。并且,对方在发泄过程中,往往不自觉地透露出不满的真实原因,这就给你提供了解决问题的信息,你就能从中找到说服的突破点。

★反守为攻,奋起反击

在某些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当单纯防守并不足以保存自己时,我们就必须抓住论敌的矛盾,反守为攻,变劣势为优势,变被动为主动,争取论战的制高点,一举置论敌于死地。

◎用言语澄清来反攻对方

某地学生以“武将也要文才”一题开展论辩。

反方认为武将不要文才也可以,理由是“武将的才能在于指挥打仗,学文即是扬短避长”。

正方采用了釜底抽薪法予以了反驳:“在知识的海洋里,每一种知识和技能都不是孤立的。武才和文才也是这样,武才靠文才来总结、交流、提高,文才靠武才来提供内容,鉴别真伪。一位军事高级指挥员曾经列举了武将学文的种种益处:一是可以把练兵或者打仗的实践经验总结上升为理论,便于学术交流,供人学习借鉴;二是迫使自己不断进取,防止经验主义;三是培养深入、严谨、细致的作风,避免粗枝大叶;四是在学文过程中加强思想修养,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五是丰富业余生活,使文武互为补充,工作有张有弛。这些,都是经验之谈。”

通过这一段反驳,反方“武将的才能在于指挥打仗,学文即是扬短避长”这一论据就被驳倒了,正方“武将也要文才”的论题也就得到了成立。

当对方的论据与论题的关联不紧或者背道而驰时,我们也可以采取釜底抽薪法,从根本上矫正对方论据的立足点,对某些概念进行正名,使其正本清源,还原归位,使其恰好为我方的观点服务。说服力强,震撼力大,最重要的在于可信度高。

中国第一位马克思主义者***在法庭上受审时,法官杀气腾腾地说:

“***你听着:你自小缺少教育,青少年时期就不老实。天生一副反骨,处处与政府作对。踏上社会之后,你一天也没有消停过……”

***极为镇静地反问:“法官大人,你说的都是些虚夸不实的词儿。什么反骨啦,消停啦,这算什么犯罪事实?”他继而笑着反击道,“我要审问你们可有根据。你,主审法官何丰林,曾伙同张作霖,一次就谋杀376人,犯有十恶不赦的杀人罪……”

何丰林气得脸色铁青,嘴唇发抖,暴跳道:“不准你胡说八道!”

***审时度势,抓住时机,及时反驳,效果非凡。

我们还要跳出“非此即彼”的束缚。如果以定势思维被动答问,就难以跳出“非此即彼”的框框设定。跳出“非此即彼”的框框,就能够釜底抽薪,以倒树寻根之势推翻对方作为预设选项的正确性。

在一场关于“思想道德应该适应(超越)市场经济”的论辩中,反方和正方都摆出了必胜的架势。

第一回合拉开架势,反方说:“**精神到底是无私奉献精神还是等价交换精神?”正方说:“对方错误理解了等价交换。等价交换就是说,所有的交换都要等价,但并不是说所有的事情都是在交换,**还没有想到交换,当然**精神谈不上等价了。”

第二回合拉开架势,反方说:“那么我们的思想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还是求利的精神呢?”正方说:“为人民服务难道不是市场经济的要求吗?”

正方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借助动作实现反守为攻

在许多情况下,仅凭口头议论难以表述清楚的问题,借助一些具体的动作行为,就可以做到釜底抽薪,水落石出。这是因为动作行为具有强烈的直观性,它的真假当场就可以验证,具有不容置疑的雄辩力量。

有一天,李老头家丢了一头60多斤的猪,怀疑是邻村一个叫矮冬瓜的人偷的,于是官司打到县衙。听过原告申诉,知县问被告是否属实。

矮冬瓜说:“猪走得慢,偷猪人怕被发现,是不敢在地上赶猪走的,所以他们偷时,总是将猪背在肩上。你看小人瘦骨嶙峋,手无缚鸡之力,如何偷得动这头肥猪呢?”

知县打量了他一会儿,说:“确实如此,我听说你向来清白无辜,又可怜你家贫困,这样吧,现在赏你一万钱,回家好好做点小本生意,切莫辜负我的一片苦心。”

矮冬瓜得钱,连连磕头谢恩,把钱理好后,就麻利地套在肩上,转身要去。

知县喝道:“慢!被告,这一万钱不止60斤吧!”

矮冬瓜一愣,掂了掂说:“嗯,差不多。”

知县冷笑道:“你既说自己手无缚鸡之力,怎么如此重的钱像没什么分量似的背上就走?可见那60斤重的猪你也是背得动的。”

矮冬瓜无法抵赖,只好招供自己的罪行。

我们有时可能直接指出对方论据的虚假,但当情况还不明朗时,我们可以创造条件,戳穿对方虚假的论据。其要领是以某种动作行为为论据,同时辅以一定的语言叙述进行论证。

古代的一个县令这天接到一桩案子,一人状告另一人欠债不还,并有一张写有“宣统二年六月三十日,借银子五百两整”字样的借据为证。经核对笔迹,借据上的字迹与被告的字迹完全一样,被告只得表示如数偿还。

就在县令正要结案判决时,忽然太史到堂。太史一看借据便说:“借据分明有假,怎能草草结案?大家看,这张借据的日期写的是宣统2年6月30日,查这年6月并没有30日,写债据时哪能这样粗心?可见是追填的日期。即使这张借据真的是被告写的,而原告没有发现这一点,债据也是无效的,你们说是不是这样?”

有人把万年历拿来一查,果然和太史说的一样。后经反复审问,原告供出了实情,原来这张债据是原告用一百两银子贿赂一个善于冒充别人笔迹的人写的。

原告于是被监禁了一年。

以事实驳倒对方的论据,对方的论点自然也就站不住脚了。

有个强盗,抢了一个老太婆的东西。一个过路人听见老太婆大喊抓强盗,于是拼命追赶,把强盗抓住了。可是强盗反咬一口,扭住这个过路人说对方是强盗。当时天快黑了,也不知道强盗到底是哪个,于是他们来到县衙,请官府断定。

县令见了,却笑着说:“两人一起赛跑,先跑出凤阳门的就不是盗贼。”

两个人于是开跑。一会儿,他们回到县令身边,县令严肃地对那个后出凤阳门的人说:“盗贼如果跑得快,就不会被人家抓住。现在被人家抓住了,可见盗贼是跑得慢的那个。现在你跑不过人家,被人家抓住了,可见你是真正的盗贼,你为什么还要诬陷人家呢?”

跑得慢的人无奈,只好如实招供,把抢来的东西还给了那个老太婆。

要想取得预期的论辩效果,就必须注意动作行为与自己的推断有逻辑联系。

◎注意好守和攻的关系

战国初期,楚平王荒淫无道,在大臣费无极的怂恿下父纳子妻,把秦哀公的长妹孟嬴纳入宫中。平王怕事情败露,不可收拾,又听信了费无极的坏主意,把太子建调离京师,派往城父去镇守。临行前平王假惺惺地命令奋扬负责保卫太子,并嘱咐说:“你侍奉太子就要像侍奉我一样。”

次年,孟嬴为平王生了一个儿子,平王许诺要立其为“太子”以接王位,但又碍于太子建还健在。费无极看出了楚平王的心思,便趁机造谣说:“太子建与伍奢合谋勾结齐晋两国兴兵造反,以雪被平王夺妻之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