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中国父母培养孩子易犯的600个错误
1682000000008

第8章 品格篇 重智轻德,忽视孩子内在素质的塑造(1)

名副其实的教育,本质上就是品格教育。

——布贝尔

对孩子的教育,既要重智更要重德。有的家长,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对孩子思想道德上存在的问题却视而不见,不加以重视,反而一味迁就,致使孩子怕吃苦,没有劳动习惯,处理问题“以我为中心”,对同伴不谦让,不愿帮助有困难的人,对集体不关心。这样的孩子,将来走向社会,很难与人协作,而且脆弱的心理难以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挫折。

孩子的品德修养需要从一点一滴抓起。家长不能忽视孩子在一言一行中所表现出来的不良道德因素,尤其要重视“第一次信息”。

忽略教孩子尊重别人

只因为孩子可爱、年纪小或因为是独子就无条件地宠溺,虽然说可怜天下父母心,但为了避免孩子日后成为小霸王,必须及早让孩子学会尊重别人,否则将造成孩子在行为上的各种偏差,如说谎、未经许可乱拿别人的玩具或者随便殴打别的孩子等。一旦出现问题行为时,就要孩子自己负责,父母切勿因为孩子还小、问题还不大,就不忍对孩子进行批评;甚至有不少父母认为只要自己的孩子没吃亏,就不去纠正孩子对别人的不当行为,这样的私心将“传染”给孩子,使得孩子更加自私自利,十分不利孩子将来的发展。

教孩子如何尊重别人,最好的方法就是由父母本身从日常生活中做起。父母的行为就像孩子的一面镜子,父母如果能够做到尊敬长辈、遵守公共秩序、谦让待人等,孩子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获益匪浅。

不注重孩子的品德修养

当前青少年品德修养是德育教育重中之重,是教育家们十分重视的育人问题,也是十分棘手的问题。

某中学八年级某班女同学A,因在六年级读书的小弟受同班一女同学“欺负”,在一课间女同学A带四五个本年级女同学到小弟所在的班级把“欺负”小弟的女同学打了一顿,小弟的女同学的班主任找到学校教育处反映此问题,寻求解决。可是,女同学A承认事实,却拒绝认错,无可奈何,找家长,来的是女同学A的妈妈,这位母亲并没有协助老师教育女同学A,却支持自己的女儿拒绝认错,之后,气势汹汹离开了学校,甩下一句话,谁敢欺负我女儿,就和谁没完……

一会儿,女同学A的父亲伙同几个亲戚来到学校,张口就骂:谁欺负我女儿了……摆出要打某老师的架势,给女儿撑腰……

类似的镜头不胜枚举,如此父母带大的孩子,品德会修养得到哪里去呢?

老师和家长应该从小加强孩子的品德修养,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过分重视知识传授、技能培养

传授知识、培养技能跟素质教育有联系,但也有不同。家庭教育应该是素质教育!教育的目的应该是提高孩子的素质!培养技能、传授知识只是为培养素质服务!过分重视知识传授、技能培养,往往会逼着孩子学这学那,虽能使孩子学到一些东西,但孩子的素质会下降(使孩子的兴趣失去、心理发展受阻等)。兴趣是孩子进一步学习、持续发展、取得成就的心理基础。

我们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种做法是本末倒置了,“本”是素质培养,“末”是知识传授、技能培养,抓好了“本”,“末”就会好。不是有“纲举目张”的说法吗?我们不能把“目”,即网眼一个一个地拉开来,而应该举“纲”,即网绳。我们都知道,逼着孩子学习,孩子小的时候有一点作用,大了就没什么作用了,培养了素质,那是终生受用的。总之,培养孩子,重要的是观念正确,方法正确。

忽略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道德标准

父母要懂得见义勇为的道理,并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把这些讲给孩子听。拿见义勇为为例,我们并不主张孩子去见义勇为,因为他们还不具备救助别人和自我保护的能力。但我们要让孩子有正义感和是非观念,建立正确的道德标准。

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事情又使成人变得实际、世故,做出一些与道德、道理相悖的事情,比如有人好心搀扶倒地的老奶奶,却被讹诈。于是有的父母会教育孩子,少管闲事,避免惹麻烦。父母这种理论教育和面对现实生活事件是完全不同的态度,会让认知水平和分辨能力都不够全面的孩子,在是非、正误、对错面前感到迷茫、困惑和无所适从,从而影响到孩子正义感和是非观的形成。

父母不仅要把正确的是非观念、道德标准播种在孩子心里,使孩子成为有正义感、有是非观念、诚实勇敢的人,而且要让孩子在能力范围内尽量按道德的标准去做。

教孩子“恶一点儿”

我们发现,有些父母不教孩子学好,而是教孩子“学恶”。这种行为,可能是出于怜子之故,也可能是父母本来就是“恶人”。“恶一点儿”是有些父母传授给孩子的护身法宝。其出发点是疼爱孩子,目的是不让孩子被别人欺负。

我们经常发现这种情况:

当两个孩子打架时,战败的孩子的父母或是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往往一边抚着孩子的痛处,一边心疼地说:“傻孩子,他打你,你为什么不打他”、“打不赢,就用手抓、用牙咬”、“你越是软弱,人家就越欺负你”。而得胜一方孩子的家长,一般情况下,当着被打孩子的家长面批评自己的孩子几句,但一回到家里,可能会说:“乖儿子,真勇敢!”

如此这般教育,怎能不使善良的孩子变恶,恶的孩子变得更恶呢?

据最近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有80%的少年犯认为家庭教育缺失和不当,是造成他们犯罪的重要原因。可见道德教育必须从小抓起,从家庭抓起。愿为人父母者,像关注孩子的学习一样,关心孩子的思想道德状况,多给孩子以真善美的教育,让孩子健康、全面地成长。

不告诉孩子不要给人起绰号

11岁的吴妮天生肤色黑,她因此总感到自己不如别人。后来,爸爸与妈妈又下岗了,她心情更沉重了,总觉得自己低人三分,整日低头不语,躲在角落里不愿意与同学交往。一天,她的英语考试不及格,恰巧又为一点儿小事和同桌吵了起来,同桌就给她送了一个“黑美人”的绰号。吴妮的心理受到了极大的刺激。她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了,愤怒之下就失去了理智。她拿起自己的凳子向同桌的头部砸了过去,结果酿成了大祸。

同学之间互相取绰号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这不但会伤害别人的自尊心,而且会影响同学之间的团结。

同学之间互相起绰号的最大原因就是寻开心,应该没有多大恶意。但是,正是这种没有恶意的寻开心会给对方造成伤害。比如,一位同学时常为自己太胖而感到苦恼,而同学们却经常叫他“大胖”、“肥肥”,这会更加加重这位同学的心理负担,会给他带来更大的痛苦。

所以,不管怎样都要告诉孩子不要给同学起绰号,即便是其他人都叫,也不要让孩子去叫,除非是昵称,而且他本人也十分喜欢。

如果同学给你的孩子起了绰号,你一定要理智对待,切不可将矛盾升级,导致孩子间互相吵架甚至大打出手。其实,对待无礼绰号最好的武器就是不理不睬。不管别人怎么喊,告诉孩子都不予理睬。这样下来,他们自己也会感到没趣,也就自动放弃了。

忽视引导孩子与他人建立信任感

猜疑之心是自私、对别人不信任的一种表现,有猜疑心的人遇事爱以自己为中心进行思考,维护自己的利益,所以,这类人往往小肚鸡肠、斤斤计较,容易反友为敌、反爱为仇,同时,猜疑也会将人际关系搞得很紧张。

文倩是一个独生子女,父母离异后她跟母亲生活在一起。由于家庭关系长期不和睦,文倩性格孤僻,不善与人来往。母亲也不时地告诫她,叫她不要轻易相信别人,凡事得靠自己,特别是男人,都靠不住,最好不要和他们接触。因此,文倩一个朋友也没有,同学和她说话,她就猜疑是不是别有用心。特别是男同学和她打招呼,她就认为别人没安好心,想欺负她。她总是处处怀疑别人,敌视同学,因此,她每天都生活在猜疑、恐惧的阴影里,精神压力非常大,有一天文倩终于承受不了这种压力,精神失常了。

在交往中要互相信任,要放手让你的孩子去与别人交往,不要把社会看成一片黑暗,毕竟大多数人是值得信赖的。过多地保护孩子,只会束缚孩子的手脚,使他们失去体验社会、认识社会的机会。只有在大海里游过泳的人才知道,大海既有波澜壮阔的宏伟,也有暗礁海兽的凶险。

忽视孩子的社会公德教育

尊老爱幼、平和谦让、诚信朴实、克己奉公、爱护公物、热心服务、讲究公共卫生等等是社会中生活的每一个人都不可避免而要面对的问题。遵守社会公德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每一个有社会化意识的人,都会把社会公德看成是自己应尽的职责和义务,压制一些自己的个性。

而今在我国的家庭教育中,不少母亲把注意力放在智力教育培养上,有的甚至怕孩子与外界接触,认为这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因而对于孩子的社会化趋向采取限制的做法。而这些孩子因此很少与社会发生交往,严重的,对他人包括同学也不理。

张某带着家里的3个孩子出去旅游,住在一家旅馆里,白天外出,下午6点左右回来。周围几个房间的旅客,想收听晚间新闻,而张某的3个孩子却在走廊里,蹦蹦跳跳,大声喧嚷,弄得周围不得安生。一个旅客看不惯,出来劝止说:“请不要在走廊里大声喧嚷。”张某听了,则大不以为然,很不高兴地说道:“我们付了钱,想怎么就怎么!”周围的人听了,无不感到吃惊。

在情感智力中,和人相处、合作的能力至关重要。父母应经常跟孩子一起参加社区服务活动,使孩子从中学会同情、照顾别人,提高社会生活技能,并了解、熟悉社会环境,学会适应与改造环境。这不能光靠言语说教,有时一定要亲自去做才行,加强对子女的社会化教育。

不能正确处理孩子的偷摸行为

家长对孩子偷拿别人东西的行为既不能反应过度也不能掉以轻心,例如,把孩子偷摸的习惯行为当成是“借东西”而视而不见,或者贬斥孩子是“贼”,这两种做法同样有害。家长可以试试通过以下的方法让孩子改正错误,并培养其诚实的品格。

父母要以恰当的处理方式告诉孩子什么样的行为是正确的,让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父母要抓住问题的实质向孩子解释:“你没有经过别人的同意就拿了他的东西,这是小偷的行为,我们必须马上还给他。”父母要及时告诉他不能随便拿别人东西的道理,不能让这种行为继续发展。

当知道孩子偷东西之后,一定要让孩子将偷来的东西还给人家,当面向人家道歉,从而培养他的羞耻心,强化他的自制意识。父母发现来路不明的东西一定要问清楚,不能姑息默认。

父母发现孩子犯错误时,要热情地帮助孩子改正错误,绝不能对其冷嘲热讽,动辄“揭底”,或者任意在别人面前宣扬,避免孩子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当孩子有所进步时,则要及时表扬、称赞,激励其不断地向上,直到完全改正。

“三缺一”的时候让孩子凑手

中学生大伟的父母喜欢打麻将,几乎每天都请一帮赌友到家里玩。耳濡目染,大伟也开始对麻将感兴趣,心思也不在学习上了。放学回家他总要在旁边看上一会儿,还不时发表一下“高见”。后来渐渐发展到了在“三缺一”的情况下他也能“独当一面”。父母忙于打牌,有时就随便给他一些钱,让他自己在外面吃饭。

没有了父母的管教,大伟也开始模仿成人玩起了扑克。放学后,他常约同学躲到偏僻的角落打扑克。刚开始,他和同学只赌一些学习用品,后来赌十元八元的零花钱,再后来赌资越来越大,动辄几十元上百元,大伟开始向父母说谎骗钱,甚至从家里偷钱。大伟已无心学习,成绩也每况愈下。他只盼着每天放学后能多赢些钱。终于有一次当大伟和同学在一个胡同的角落里玩得兴致正高时,被巡逻的治安民警逮了个正着。

父母的言行无时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长辈的不良行为会给孩子造成精神污染,正所谓是,“上梁不正下梁歪”、“近墨者黑”。有的父母本身就有吸毒、偷窃或赌博行为,在他们“榜样”的作用下,孩子紧步后尘,滑向深渊。

不重视孩子的诚信教育

一个年轻人带着行囊过河,行囊里装有信心、金钱、亲情、爱情、诚信等。船夫考虑船所能承载的重量,要年轻人丢掉些行囊里的东西,年轻人不假思索地就把诚信扔到了河里,船摆到一半时,船夫改变了行船路线。年轻人愤怒地指责船夫没有诚信,而船夫却心平气和地回答道:“一个已经抛弃了诚信的人,我没有必要以诚信对他!”这个寓言故事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诚信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然而,生活中,有些父母过于关注孩子的物质生活,对孩子的精神生活缺少关注,特别是诚信教育,做得很少,这样就为孩子在人际交往中设置了障碍。

孩子好模仿,他们时时刻刻都在观察模仿成人的行为,因此家长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凡是答应孩子的事就一定要兑现。如因情况有变或因其他原因兑现不了,也要向孩子说明情况、解释清楚,表明不是有意骗他。要孩子做诚实的人,家长必须首先做到待人诚恳,不说假话,不夸大成绩,也不掩饰错误。家长用这样的言行做孩子的榜样,有利于孩子逐步形成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品质。

当发现孩子有不诚实的言行时,要采取细致、耐心的方法,冷静地听听孩子的想法,分析原因,对症下药,切不可急躁、粗暴,甚至施加压力,进行打骂、体罚等,这样只会适得其反,造成孩子为了躲避责罚打骂而说谎。

认为孩子说谎就是不诚实

孩子在2~3岁时,认知和语言能力的发育不成熟,还不能看出自己言行之间的直接关系。对他们来说,行为远远比语言重要得多,而语言都是模糊的,有多重的含义。

3岁左右的孩子并不明白,故意说谎误导别人是不对的。专家们认为,事实上这时候或稍大一点的孩子对说谎几乎达到了狂热的程度。

小男孩勒韦才4岁,常缠着妈妈讲故事,妈妈说今天太累了,一翻身睡去,爸爸也说不早了,明天还得早起,失望的孩子自己一边比画一边说:“昨天我看见一位老奶奶,她拉着我的手说:‘小宝宝真漂亮,到我家去,奶奶给你巧克力吃。’”

小勒韦的话让父母目瞪口呆。

孩子说谎很是让父母们恐慌,认为这是孩子变坏的前兆。其实,并没有这么严重。第一次发现孩子说谎时,父母不要大惊小怪,也用不着惊慌;不要在孩子面前唠叨,也不要痛打孩子。用简单粗暴的态度对待孩子,不但不能让孩子得到教育,相反会让孩子为逃避惩罚或出于恐惧会继续编造谎言。

6岁的欧思内卡在踢足球时不小心地把玻璃窗给打碎了,当父亲向他问起这件事时,他回答说:“一个大孩子干的,他很快溜了。”由于害怕受到惩罚和感到羞愧,他撒了谎。

作为父母正确的办法是耐心教育,慎重对待。先了解孩子说谎的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耐心说服教育,让孩子明白其中的利害,让孩子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并由此勇敢地承认自己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