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李嘉诚全传
1688300000032

第32章 打好反面宣传牌

广告是一种传播信息的说服艺术。既然说是艺术,就应该是用受众最喜欢、最熟悉和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去表达需要表现的事物。广告分成直接广告和间接广告两种。在潜移默化中对人施加影响的间接广告更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李嘉诚就是善于利用间接广告的大师。

就在李嘉诚处于事业上升期的时候,也会不时听到一些让人不悦的消息。一天,秘书把一张《商报》送到他的办公桌前,“董事长,您看,现在有人在报上骂咱们了!”李嘉诚拿过来一看,原来有人发表文章攻击李嘉诚:且看长江公司的真面目!那人竟然如此写道:

“休看李嘉诚现在呼风唤雨,到处以他的塑胶花哗众取宠,招摇过市。

其实他并不是一个真正的企业家,也从来不是什么精通塑胶制品的技术权威。如果翻开他的历史就会让人大吃一惊,他原来是西营盘一家茶楼的小伙计,喜欢跳槽的李嘉诚先是当茶楼伙计,后来又跑到中南表店当了打杂的小厮。本来可以在舅舅办的表店里扎下根来,没想到一年不到,他再次跳槽到一家五金厂当推销员,这也不能让他安心工作,后来他发现塑胶业在香港走红,于是再从万和塑胶公司跳槽出来,成了现在长江公司的小老板……”

李嘉诚看了报上的文章,猜不出化名写文章攻击自己的究竟是何许人,也许是他这次因塑胶花夺得丰厚利润惹恼了哪方神圣。但他并没有气恼,反而笑了一笑,对秘书说:“他说的一点不差,我当年就是喜欢跳槽,这说明他真的很了解我。如果不跳槽的话,就不可能有我李嘉诚的今天!”

秘书指着报纸说:“可是在这里呢,这个人竟然大讲咱们长江公司的坏话,说明他仇视我们今天的成果,这是不能容忍的!”

李嘉诚再读下去,果然发现那人继续攻击他刚刚挂牌不久的长江工业有限公司,文章说:“李嘉诚的塑胶花在香港轰动了一阵,可是,这些产品之后又是一幅什么样的背景呢?如果大家有兴趣到长江公司去看一看,就会大吃一惊地发现,李嘉诚所谓的公司,其实不过就是一个大杂院。不但所有厂房都是破烂陈旧的,就连生产塑胶花的机器,也没有一台是货真价实的,都是一些塑胶厂淘汰下来的废旧机器,被他买到手以后,修修补补,勉强维持生产。我们真为那些购买长江公司产品的顾客捏一把冷汗,他们根本不知道,像李嘉诚那样破破烂烂的厂房和家当,又怎么能够生产出敢与意大利名牌产品相抗衡的塑胶花呢?……”

李嘉诚震怒地把手中报纸拍在桌上,被人恶意攻击他视若性命的长江工业有限公司,是这位性格温和的老板无法忍受的,他拍案而起,说:“不像话了,市场上的产品靠的是质量,靠的是信誉,如果有人不服气,本来可以通过自家产品在市场上进行比试。如果我李嘉诚的长江公司比不过质量,我情愿甘败下风,甚至我还可以像前几年那样宣布停产休整。我不能服气的是,为什么一些没本事在市场打销量牌和质量牌的小人,居然暗中搞起了这种见不得人的把戏?真是岂有此理!”

李嘉诚自然知道这种反面宣传将使他再次“兵临绝境”。当他冷静下来,仔细思考之后,决定充分利用这种免费宣传。于是李嘉诚拿着这份报纸,背着自己的产品,走访了全香港上百家的代理商。李嘉诚很坦诚地对他们说:

“你们看,‘长江塑胶厂’在创业阶段的厂房是够破的,我这个厂长也是够憔悴且衣冠不整。但请看看我们的塑胶花,还有几款我们自己设计且连欧美市场都没有的品种,我相信质量可以证明一切,欢迎你们到我们厂里来参观订购。”

代销商们惊奇地看着这个诚实勇敢的年轻人,以及他生产的优质塑胶花,他们为香港有这样灵敏商业头脑的创业者感到自豪。不少代销商真的到“长江塑胶厂”来参观订货。

李嘉诚还亲自背上一口袋沉甸甸的塑胶花,带上秘书前往香港中环的这家报馆。接待他的正是报纸总编,李嘉诚把口袋里的塑胶花一股脑地倒在桌上,说:“总编先生,前几天贵报发表的文章我很有兴趣,所以才把我的产品也带到这儿来请总编和各位编辑先生过目。报纸可以报道任何一家工厂的正面和反面,可是我认为,办报纸关键还在于两个字:真实!所以,我很希望各位全面了解一下我的长江公司。”

总编的脸顿时红了,他捧着那些五彩缤纷的塑胶花,口中不禁啧啧称奇:“我也没有想到,李先生的长江公司会生产出如此精致漂亮的塑胶花,莫非有人说李先生的厂房设备陈旧是毫无根据的?”

“不,他说的厂房和设备确实是简陋陈旧,问题在于这些简陋的设备和厂房,是否一定会生产出虚假质劣的塑胶花?”李嘉诚是一个不善言词的人,这次他虽然心里气愤,但说起话来仍然有板有眼,不卑不亢:“我想向贵报建议的是,既然报纸是为香港市民报导真实情况的,那么我就希望贵报到我的长江厂去采访一下,把我的公司厂房如何,设备如何,再把我们公司的产品质量如何,都做一次全面真实的介绍,只有这样才是公平的。”

总编见李嘉诚说话诚恳,态度真挚,再联想起前几天那篇文章已经遭到一些了解长江公司的读者投诉,越发感到自己的底气不足。于是他马上表示:“好吧,李先生,我们马上派记者去你的长江公司,然后如实向公众介绍贵公司的一切。”

后来,香港《商报》果然派出记者来到筲箕湾李嘉诚的长江工业有限公司,用他们的相机一连拍摄了几卷照片,把所有陈旧的厂房和落后的设备,都一一刊发在他们的报纸上,同时也配发几幅塑胶花产品的图片。两相进行对照,一边是比较陈旧简陋的厂房,一边则是可与世界先进塑胶花媲美的优质产品,同时又加上了一条全新醒目的通栏标题:

请看李嘉诚创造的奇迹——简陋的厂房设备,优质超群的产品,当今香港工业之翘楚的诞生。

记者还写道:

“李嘉诚在筲箕湾的公司确实十分简陋,设备也无法与先进工厂的新式机器媲美。可是,值得读者们一睹为快并为之敬佩的是,李嘉诚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生产的优质塑胶花,几乎可与国外最为先进的米兰塑胶产品媲美。这就是李嘉诚的奇迹,长江工业有限公司的奇迹,也是我们香港的奇迹!……”

《商报》上的图片和新闻无疑也起到了普通商品广告所难以起到的宣传作用。那些对李嘉诚长江公司还不熟悉的人们,通过这一宣传都开始对李嘉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香港市场越卖越火的塑胶花,销量更是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激升。

精明的李嘉诚恰到好处地借助了这场风波带来的反作用,为“长江塑胶厂”做了一次相当实惠的广告宣传。很快,订单愈来愈多,而且,他们的价格合理,有些经销商甚至主动提出愿意先付百分之五十的定金的合作条件。终于开出一条道路的长江塑胶厂,在渡过危机之后,便渐渐稳定地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