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在房地产经营方面,李嘉诚遇到了一个强劲对手,这个对手就是英资地产巨头——置地公司。但李嘉诚却并不害怕,他通过一系列的准备,决定与置地一比高下。
1971年6月,李嘉诚成立长江地产有限公司,集中物力、财力、精力发展房地产业。
在第一次公司高层会议上,李嘉诚踌躇满志地提出:要以置地公司为奋斗目标,不仅要学习置地的成功经验,还要超过置地的规模。
香港置地有限公司,是1889年由英商保罗·遮打与怡和洋行杰姆,凯瑟克合资创办的,当时注册资本为500万港元,为全港最大的公司。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置地跻身全球三大地产公司之列,在香港处于绝对霸主地位。除地产外,置地还兼营酒店餐饮、食品销售,业务基地以香港为重点,辐射亚太14个国家和地区。
李嘉诚话音未落,股东响起一片嘘声,李嘉诚手下的部门领导满脸疑虑。其中一位站起来质疑:“与置地等地产公司比,长江还只能算小型公司,如何竞争得过地产巨无霸(置地)?”
“能!”李嘉诚充满自信地说,“世界上任何一家大型公司,都是由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赫赫有名的遮打爵士由英国初来香港,只是个默默无闻的贫寒之士,他靠勤勉、精明和机遇,逐渐发达,成为巨富,创九仓(九龙仓)、建置地、办港灯(香港电灯公司)。我们做任何事,都应有一番雄心大志,立下远大目标,有压力才有动力。”
当然,目前长江的实力,远不可与置地相提并论。但我们可以先学习置地的经营经验,置地能屹立半个多世纪不倒,得益于它的以收物业为主、发展物业为次的方针。置地不求近利,注重长期投资。今后长江,也将以收租物业为主。
置地的基地在中区,中区的物业已发展到极限,不是寸金难得寸土,而是寸土尺金。长江的资金储备自然还不敢到中区去拓展,但我们可以去发展前景大、地价处于较低水平的市区边缘和新兴市镇去拓展。待资金雄厚了,再与置地正面交锋。
“记得先父生前曾与我谈久盛必衰的道理,我常常以此话去验证世间发生的事,多有应验。久居香港地产巨无霸的置地,近10年来,发展业绩并非尽如人意,势头远不及地产后起之秀太古洋行。我们长江,草创时寄人篱下,连借来的资金合计才5万元。物业从无到有,达35万平方英尺。现在我们集中发展房地产,增长速度将会更快。因此,超越置地,是完全有可能的。”
李嘉诚早就把置地当成了目标。他在心理上已经把置地“吃”透了。所以,李嘉诚说这些话并非放空炮,说大话。
然而,李嘉诚的豪言壮语并没有得到在座同仁们的肯定。长江和置地比起来,实力悬殊太大了。李嘉诚如果没有“超人”的本事,实难实现他的目标。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李嘉诚看准了蓬勃发展的地产高潮,他在现有的地盘上大兴土木,大力发展地产业。事实证明了李嘉诚的做法是完全正确的。还未等房子建完,就有租户上门送上租金求租。他获得租金后,又继续投入兴建楼宇。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之下,李嘉诚的资金涨幅很大。
尽管如此,李嘉诚仍觉得发展太慢,深感资金不足。他认为快捷而有效的途径,是将公司上市,使之成为公众持股的有限公司,利用股市大规模筹集社会游散资金。
李嘉诚这一构想,既是公司自身发展形势所迫,又是香港股市发生的巨大变化所诱。
李锴先生在其著作中介绍:
“香港正式的股票市场活动早在1891年就已经开始。但股票市场成为企业筹资的重要渠道,则是1969年前后的事。股票市场真正形成规模更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
”在1969年以前,香港股市规模停滞不前,其原因主要有下面几点:第一,由于与祖国内地的特殊关系,祖国内地政治的任何波动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香港前途;第二,与香港证券市场相比,海外市场能为香港投资者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至少,海外证券市场的投资工具比香港市场要丰富些;第三,1961年以后,银行业的激烈竞争,相对削弱了股票的吸引力(注:贷款较易)。
“另外,在未有其他交易所成立之前(1969年之前),香港所有股票买卖活动均透过香港证券交易所(俗称香港会)进行。当时香港会的会员大部分为外籍人士及通晓英语的高级华人;而上市公司则主要为外资大银行,股市为香港本地工商企业集资功能并未发挥出来。”
香港股市对众多欲上市的华资企业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因为香港会上市条件的苛刻,不少华资大企业被长期拒之门外。
证券经纪是股市与股民间的桥梁。香港会只使用英语,把不谙英语的华人经纪排斥在外。这样,占香港人口大多数的华人投资者就被无形中排斥在股市之外。没有这些华人投资者人市,股市就少了相当大一部分力量,股市萧条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因为股市的萧条,使得投资者对在香港投资业就越发没有信心了。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之下,香港经济一度低迷。
船到桥头自然直,车到山前必有路。遇到问题就得想办法解决,并且,总会有解决的办法。
香港华人为了打破了香港会垄断的地位,由李福兆为首的华人财经人士组成的“远东交易所”于1969年12月17日开始营业。远东会充分为广大投资者考虑,放宽了公司上市条件,交易允许使用广东话,开辟了香港证券业的新纪元。
时值内地政治趋于安定,香港经济经大动荡后恢复并开始起飞,有待筹资的企业纷纷触发上市需求。1970年,远东会的成交额高达29亿元,占当时香港股市总成交额的4g%。
其后,金钱证券交易所(金银会)、九龙证券交易所(九龙会)相继成立。
加上原有的香港会、远东会,形成香港股市“四会”并存的格局。
四会并存,使公司上市变得容易,为上市公司集资提供了更多的场所,大大刺激了投资者对股票的兴趣。股市成交活跃,恒生指数攀升到1971年年底收市的341点。低迷多年的香港股市大牛出世,一派兴旺。
李嘉诚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萌发并筹划将长江上市的。
1972年7月31日,李嘉诚将长江地产改为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长实)。随即,委托财务顾问拟定上市申请书,准备公司章程、招股章程、公司实绩、各项账目等附件。
同年10月,向香港会、远东会、金银会申请股票上市。11月1日获准挂牌,法定股本为2亿港元,实收资本为8400万港元,分为4200万股,面额每股2元,溢价1元。包销商是宝源财务公司和获多利财务公司,分别在香港、远东、金银等三家交易所向公众发售。
长实入市得到各方的关注与青睐。上市后24小时不到,股票就升值一倍多。“僧多粥少”,认购额竞超过发行额的65.4倍,包销商不得不采取抽签的办法来决定谁是长实的(公众)股东。
股票升值一倍多,意味着公司市值增幅一倍多。消息传来,长实上下欣喜若狂,买来香槟庆贺。此时,身为长实董事局主席的李嘉诚却表现得非常冷静,他并没有像长实的其他人那样欣喜。
李嘉诚明白,长实的股票升值并不表明投资者看好长实,而是大市的兴旺所致,其他上市股票均有升值,有的比长实股升值更惊人。要使投资者真正信任并宠爱长实股,最终还是得看长实的未来成绩,以及股东所得实惠,也就是说,要用业绩征服投资者。
李嘉诚还意识到:股票升值如此神速,那么缩水也就会是瞬间之事。证券市场变幻急速且无常,风险会远远大于其他市场。
自从1950年创业,李嘉诚经历了独资、合股的漫长岁月,现在终于跻身上市公司之列,在较大程度上缓解了资金不足、筹措无门的问题。从此,长实必须按上市公司的游戏规则运作,接受证交所和证监会的管理及监督,向证交所提交由独立会计师审计的财务报表。上市公司的公众持股量必须在25%以上;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必须向公众股东公开;重大决策必须经董事局,甚至股东大会通过……这些规则,在相当程度上,束缚了企业大股东和经营者的手脚,是他们所不希望的。
但李嘉诚必须这样,他是个对新事物抱有浓厚兴趣、渴望从事具有挑战性事业的人。
他已经树立赶超置地的目标,以其作为竞争对手。置地是一家上市公司,长实也非得跻身股市不可。长实要想拓展别无他径。
除此之外,李嘉诚还积极争取海外的第二上市地位。
当时香港最著名的证券公司,是冯景禧创办的新鸿基证券投资公司。
由新鸿基牵线搭桥,英国证券公司为财务顾问与包销商,长江实业于1973年年初在伦敦股市挂牌上市。
香港作为英殖民地,香港注册的公司在伦敦上市并不稀奇。令人瞩目的是,长实首开香港股票在加拿大挂牌买卖之先河。1974年6月,在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的促成下,加拿大政府批准长江实业的上市申请,长实股票在温哥华证券交易所发售。
李嘉诚全方位在香港和海外股市集资,为长实的拓展提供了厚实的资金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