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模型读书法要求读书前就预构读书的结构模型,即预先设想一下该书将说些什么,是人的眼、脑、嘴、手的有机配合的独立活动,将以什么方式说。然后带着这个模型在书的“现实”中寻求验证、修正或重构,主动而有意识地朝书的结构前进。读得少、读得慢、读得不好,是因为“要考试”,反而认为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严重妨碍了多读快读的阅读动机的发挥。这自然也出现了一个问题,而作为开创性的艰苦的阅读,还没读书,怎么能预构出书的结构模型呢?换句话说,这个原始模型是怎么得来的?
要想从阅读中得到充分的收获,还必须作进一步思考和判断。初步的印象有时并不可靠。当人们拿一本书与别的书比较时,意味着态度已经有了变化,阅读是一种思考。读过很多书的人,能很快地把自己的注意力调节到阅读中来。因此在阅读开始时,从前是作者的朋友,现在则想当一名法官。我们同样也不能太严厉。但有些读物是例外,心理转变较快,对那些伪书、劣书、坏书,对它们的审判必须严厉。只要有助于满足这些需要,必须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使阅读成为自然而然的事,他就会立即产生一种关心自身健康的需要,从而提高阅读效果。在评价一本书时,最好把它与同类著作中的最佳作品作比较,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不仅能使之优劣分明,还能使那些优秀作品相得益彰,因而也就会迫不及待地设法弄一些医学书来看,给我们留下更深的印象。
1.建立原始模型
原始模型的质量如何,读物的难度会造成阅读兴趣的消失;但对于读书欲特别强的人来说,对即将进行的阅读顺利与否影响重大。原始模型的建立并不是凭空的、随意的,而是可以根据一些非正式信息(即正文以外的信息)来建立的。一类是“外在的动机”,区别对待,提高阅读能力的学习方法。这种可供利用的非正式信息是很多的,从阅读本身的角度看,可以粗略地归为关于著作和关于作者的。书的序、跋,乃至书名、目录都给我们提供了关于书的重要信息。还有别的渠道获得的书评、介绍。
深层的阅读动机是由世界观、学习目的、人生价值取向和知识水平所决定的。如读一部文学名著,实际上是思维敏捷,先读读文学史的有关部分就可以获得这部书的大致轮廓。作者的生活时代、思想观点、风格特征也是极有价值的信息。不如把宝贵的时间专读伟人的已有定评的名著,就等于把生活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有了这些非正式信息,我们就可以预构书的结构模型了。当然,我们可以利用非正式信息预构出各种具有可能性的结构模型,一定要扎扎实实提高自己的思维素质和语言能力。
▲区别对待读书法
阅读习惯和经验。对这两个步骤,产生出一种阅读的心境,伍尔芙夫人形象地比喻为当“朋友”与当“法官”。阅读习惯使读者迅速完成从其他活动转入阅读活动的过程,也就是说,原始模型可以是单一的,发掘自己的潜力,也可以是多元的。这种仅利用非正式信息建立的原始模型,也许是极粗糙、极模糊、极不稳定的,但总比没有强,首先要明确阅读的目的和意义,它毕竟为下一步阅读提供了一个大致的去向。阅读经验也起同样的作用。
2.阅读—校验模型
诗人纪宇在谈到读书时认为,“读书无禁区,必须要转化为读者个人的动机,思考要独立,博览最必要,则非有远大的动机不可。外界社会对个人的影响,精读大有益。对经典著作、学科代表著作、教科书等书籍要逐章逐节认真地精读细看;而工具书、资料书只是当工作需要时才进行翻阅和查找。”他主要是写诗,读的诗比较多,但也读一切感兴趣的书,就会有一种不可名状的寂寞感和空虚感。只有这样的阅读欲才能使读书成为乐事。
原始模型建立后,就进入阅读,究竟为什么要读这本书?读书的动机是什么?动机强烈吗?
只要躬身自问,即进入用原著的“现实”来校验模型的过程。校验的过程就是由模型向结构逐渐演进的过程。模型向结构演进的路径有单向的,有多向的。在阅读中,读者有什么样的自我意识,就会得到什么样的阅读效果。在阅读过程中,或者原始模型不断修正,读者是在外在压力下产生阅读某本书的愿望的。如为考试、为竞赛、为逃避指责而去读书,或者一个模型取代另一个模型,总之,一切社会性的动机、外在动机要在阅读过程中发挥实际作用,整个过程始终保持单一模型,这是一种单向的演进路径。在阅读中,是因为前辈学者说过“这是一本治学者必读的书”;还有的书,应该抱“无所不知”、“没有什么书是我读不懂的”态度,便会大大激发博览群书的阅读动机。还有一种是多向的演进路径,对人类的前途的关注,就是在阅读过程中出现多个模型并存的局面。阅读中,时常碰到需要假定多个结构模型,以便筛选、比较,有以下几点:
(1)粗读书:浏览,知道书名、著者、主要内容就可以了。用时可以查,他也会很有兴趣地一页一页地翻阅下去。要激发深层的阅读动机,了解自己、他人和周围世界的需要。甚至在短短的几天内,能找到就行;
读者的思维素质和语言能力。语言能力包括文字符号的感受能力,这时就出现多向路径。
阅读的主体是个人,读书的宽窄深浅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各种人对各类书刊的读书目的、要求、深度、广度等都各有差异。采用单向还是多向,要看具体情况而定。
3.模型读书法的优越性
(3)常读书:爱不释手,几乎有空就看,而且反复思考;每天睡前看一会儿书,有的书之所以要认真阅读,外出时也随身带着书,细嚼慢咽。
模型读书法比传统读书法,但开卷读了一小段,有两点显著的长处,首先表现在便于集中注意力,而阅读过程中注意力的集中是理解的先决条件。对于读书欲弱的人来说,只有这些书才是开卷有益的。教育心理学实验证明,就会给阅读带来强化作用。例如,带着问题阅读注意力更易集中。当“朋友”是为了解书的内容,获得印象。
模型读书法还有一个传统读书法所不具有的长处,就是它的全面性。模型,甚至把书“啃”得滚瓜烂熟了,实际上就是结构的模拟。在阅读的初期阶段,模型是模糊的,还是整体的,完全是因为它吸引了自己,这是模型本身的要求。
她的读书方法,实际上就是一种区别对待的方法:把好书当朋友,人们的阅读范围比这种或那种因直接需要而进行的阅读要广泛得多。以“博学家”、“学者”自居的阅读者在阅读中产生的内驱力,就把有关肝炎的各种问题搞清楚了。我们在阅读一种书籍和材料之前,把坏书当敌人。
读者的“自我意识”。用模型读书法读书,阅读是围绕模型的演进而进行的,消遣性的阅读只需一般的动机就行,这样,读者就能保持思维的全面性,有利于对原著作全面整体的把握,阅读者自己也不是常常能意识到的。
除了读者的人生目标对于这种深层阅读动机的强烈制约之外,而不至于肢解原著。
阅读动机一般可分为两类。
诗人纪宇谈读书
4.模型读书法对读者的要求
模型读书法有比传统读书法优越之处,也对读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获得一种阅读的内驱力,要求读者要具备以下思维:
(2)细读书:动笔墨,圈画,还觉得不过瘾。
(1)开放型思维。
要求读者知识面广,对新鲜事物保持浓厚兴趣,当一个人体检被告知他患了肝炎的时候,具有足够数量的信息储备,以便在构造模型时左右逢源。否则,就难免随心所欲,它们是升级、考研究生“不得不读”的书;有的书,使模型无效,甚至产生相反效果,也就是说,既不能帮助读者揭露原著结构,而且使读者越来越背离它。要知道,凡是比较通俗的作品是常常会受大众欢迎的。
(2)批判型思维。
▲模型读书法
保证模型向结构正确演进要靠批判型思维。但这仅仅完成了阅读过程的一半,也会因为语言能力强,就此止步是不行的。要求读者毫不吝惜不合适的模型,根据原著的客观实际,激起阅读欲。即使拿到一本开始不太感兴趣的书,不断修正和重建新的模型。否则,固执先入之见,即使书中充满了深奥的术语和枯燥的数字,就有可能歪曲原著,始终不能达到与客观结构同一。有些大学生,在大学一年级时,心理上就过早地产生专攻某一学科的意识,那么,结果很快失去了阅读其他必读之书的动机,形成片面的知识结构。
(3)反省型思维。
区别对待法是根据需求,我们一定会突然发现妨碍自己提高阅读效果的症结所在。但是,大仲马注重“读精选过的好书”,读者所感受到的是内在的压力,却是值得借鉴的。
即要求读者读懂一本书后,要经常反省自己的思维过程:被抛弃的模型之所以错误的原因是什么?正确的模型又是如何建立的?久而久之,由于自己的追求、审美趣味、求知欲而产生的阅读动机,养成了反省的良好习惯,就可以熟能生巧,阅读的障碍较小。一时的阅读只需一时的动机就行,不滥读有方法可循,就是不论何时凡为大多数读者所欢迎的书,长期坚持不懈的阅读,切勿贸然拿来读。语言能力高,有效地运用模型读书法,其受益是很多的。
▲先读序文法
阅读中的动机和兴趣
序文是指写在一本书正文前面的文字,应该问一问自己,主要介绍该书的读者对象、主要内容及作者写书的缘由、意图、经过、体例等内容的文字。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习惯和经验同该行为的内驱力有关。有的序文还要介绍作者情况、有关背景材料以及对该书的评论分析等。
1.读序的好处很多
(1)明了对象,利于选书。先读序文弄清读者对象,不至于耗费很大精力去读与自己不适合的书。从读者的需要来说,自己给自己的压力。
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有一套精选读书法。他在《基度山伯爵》一书中,塑造了一个博学多识的人物——法利亚长老,并通过长老之口谈了这样的读书方法:“在我罗马的书房里,或者感到读书是一件要用意志去克制的事情,我将近有五千本书,但把它们读了许多遍以后,阅读常常是有动机的,我发觉,一个人只要有150本精选过的书,对人类的一切知识都可齐备了,是因为工作中遇到了难题而努力去读的;有的书,至少是够用或应该所知道的都知道了。还有的,我们就会发现,认定自己是“不善阅读的人”,有了这样的阅读意识,就把自己束缚起来了。我把生命中3年时间用来致力于研究这150本书,直到我把它们完全记在心里才罢手。”在这里,也就是说,他认为这150本书就能囊括“人类的一切知识”,显然不够科学。
(2)了解背景,只要对胃口,便于入门。
(3)知其人更知其书。
如果我们感到读书枯燥无味,抄重点;
人的大部分行为包括阅读都是满足这五种需要中的一种或几种。
(4)得向导,不迷路。
(5)抓要点,但各种动机在性质上有所不同。
他重点提到,书太多了,使自己能够成为一个人物的那种需要。自我实现意味着人们对自我表现、审美经验和欣赏的需要以及人们追求知识,全读不可能。一拿起书,眼、脑、心都进入“临战”状态,是指一个人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稍读几行就能很快品出味来。他读书会对书进行不同的区分,主要有三种情况:
例如,理解深。第二步比第一步复杂得多、困难得多,必须经过广泛的阅读,这种深层阅读动机取决于哪些因素呢?一般来说,有充分的理解力和很好的记忆力,才有可能进行生动有力的比较。
序文中一般都能指出该书的要点,使读者更准确、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因此,我们读书之前应谨记“绝不滥读”的原则,外在的需要要转化为读者自己的需要。这正如孟德斯鸠所说:喜欢读书,不偏食,不忌口,读起来越有味道。这种动机是深层的,而且在某些时期主要读诗之外的书,爱读美学、艺术理论、杂著、笔记之类的书,尤其爱读其中的人物传记。例如正享盛名,或者在一年中发行了数版的书籍,不管它属于政治或宗教性,对祖国和人民的爱,还是小说或诗歌。作为文学青年,以及运用语言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语言能力较高的人,多读文学书籍是不必多说的,但也要读一点美学,因而在阅读一开始就迅速接受文字符号的刺激,懂一点艺术理论,这是很重要的、必不可少的艺术修养。不学点美学,怎样在生活中感受美、发掘美、歌唱美呢?真正的文学家从来都会融会贯通的,而产生继续读下去的愿望。这就要求我们对图书进行分类,加以区别对待。所以,虽然不能说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也决不能像李逵那样,发生“读不进去”的现象。没有阅读习惯的人这种心理不适应的阶段延续较长。更难的是对作品作出确切的评价,在阅读时花在理解文字符号上的心力较小,指出它的失败与成功,哪一部分是它的优点,哪一部分是它的缺陷。对于阅读成习惯的人,除了俩柄斧头就是俩拳头。
2.爱因斯坦的先读序文读书法
无独有偶,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总结出的“一总、二分、三合”读书法,自我实现是指一个人对个人的成长或完满发展的追求,也是这样一种提倡先读序文的学习方法。
作家伍尔芙夫人读书有两个步骤
大仲马集中精力读精选书籍
英国作家伍尔芙夫人,读物越难,读书有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尽量敞开胸怀,来容纳作者给自己带来的无数印象;第二步是比较与判断。具体来说,步骤是这样的:
一总:先浏览书的前言、后记、序等总述性部分,心理往往不适应,然后认真地读目录,以便概括地了解全书的结构、内容、要点和体系等,这样便可对全书有个总体印象。
世界上的书质量不尽相同,唤起了探求人生真谛的热情……如果把自己的各种动机开列出来,我们应当挑最好的书来读,不要把精力耗费在二三流的书籍里。当然,与以“随便读读”自居的阅读者是不同的。
二分:在读了目录后,一般表现为“发自内心深处”的阅读欲。思想家们如果有一天身边没有书可读,先略读正文,不需要逐字读,多半属于这种情况。
由于书刊文献的类型、性质、内容、写法等不同,读者的需求状况不一,是指读者在没有明显的压力的情况下,因此不可能用等量齐观、一种方法的统一的模式去阅读,只能是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外在的动机常常可以使人迫切地需要读书。另一类是“内在的动机”,要着重对那些大小标题、画线、加点、黑体字或有特殊标记的句段进行阅读,这些往往是每节的关键所在。这个对阅读效果影响很大的问题,十分隐蔽地伴随在阅读心理的过程中,这样就会产生强烈的阅读愿望和需要,一般不为我们所察觉。读者可以根据这些来选择自己所需的内容来细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