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专家介绍,如果征收30美元/吨碳的关税,将导致中国进口总额下降0.517%,出口总额下降0.715%,显然影响出口的程度更大些。如果碳关税率提高1倍,即60美元/吨碳,自然对中国进出口总额的负面影响会相应增加,将分别下降0.869%和1.244%。在这两种情况下,出口的下滑将进一步拖累中国的GDP分别下降0.021%和0.037%。
因此,一方面,我们既要反对发达国家借应对气候变化的名义行贸易保护之实,对中国等发达国家的产品出口进行打压;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提前做好应对的准备,努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模式,促进经济的低碳化,走科学发展的道路,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中长期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
三、碳金融
1.碳金融的含义
作为应对气候变化市场化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交易市场,特别是碳市场的形成,使碳排放权变为适于交易、融资和承销的资产,为发挥碳金融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上的促进作用创造了条件91。碳金融(Carbon Finance)又称碳融资,泛指所有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金融活动,包括直接投/融资、碳指标交易和银行贷款等。
碳金融发展的基础是全球碳市场。自《京都议定书》生效以来,碳交易规模显著增长,2008年达到1263亿美元,相当于2005年的11倍,碳市场发展成为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商品交易市场。在碳交易机制下,碳排放权具有商品属性,其价格信号功能引导经济主体把碳排放成本作为投资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促使环境外部成本的内部化。随着碳市场交易的规模扩大,碳货币化程度提高,碳排放权进一步衍生为具有流动性的金融资产,与碳交易相关的贷款、保险、投资等金融问题相应而生。
碳金融包含了市场、机构、产品和服务等要素,是金融体系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环节,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灾害管理三重环境目标提供了一个低成本的有效途径。世界银行碳金融部门认为,碳金融提供了各种金融手段,利用新的私人和公共投资项目,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从而缓解气候变化,同时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碳金融可以理解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金融解决方案,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金融创新机制。
2.碳金融市场及其发展
在全球碳交易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中,市场参与者从最初的国家、公共企业向私人企业及金融机构拓展。在这个目前规模超过1260亿美元的碳市场中,交易主要围绕两方面展开:一边是各种排放(减排)配额通过交易所为主的平台买卖;而另一边则是相对复杂的以减排项目为标的的买卖。前者派生出类似期权与期货的金融衍生品,后者也成了各种基金追逐的对象。基于碳交易的金融产品层出不穷,远期产品、期货产品、期权产品及掉期产品不断涌现。而且,这一市场的交易工具正在不断创新,规模还在迅速壮大。目前,全球已建立20多个碳交易平台,遍布欧洲、北美、南美和亚洲市场。英国新能源财务公司2009年6月19日发布预测报告,全球碳交易市场2020年将达到35000亿美元。
在《京都议定书》生效之前,区域性的碳市场已经开始运作,二氧化碳排放权早已在多个交易所里“登堂入室”。以减排二氧化碳为主要目标的欧盟排放交易机制(EUETS)、欧盟内的欧洲气候交易所(European Climate Exchange)、北方电力交易所(Nordpool)、未来电力交易所(Powernext),以及欧洲能源交易所(European Energy Exchange)等均参与了碳交易,欧盟的碳交易量和交易额均居全球首位。
其中,欧洲气候交易所专门从事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而对于二氧化碳为矿物燃料的衍生品,欧洲其他的二氧化碳排放权合同则多数在现有的能源交易所挂牌,这些交易所希望借助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来套利,从客观上也促进了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量的增长。
此外,加拿大、新加坡和日本东京也先后建立起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机制。在亚洲,碳交易所通过电子交易系统来买卖由清洁发展项目产生的核证减排量(CER)。如果说《京都议定书》的签署等同于给二氧化碳标了价,那么,在不同类型的交易所内挂牌交易就使二氧化碳排放权迈出了市场化的第一步。
以欧洲气候交易所为例,欧盟实行的是“总量管制与交易制”(Cap-and-Trade)机制,每个成员国每年先预定二氧化碳的可能排放量(与《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减排标准相一致),然后,政府根据总排放量向各个企业分发被称为“欧盟排碳配额”(EUA)的二氧化碳排放权,每个配额允许企业排放1吨二氧化碳。如果企业在期限内没有使用完其配额,则可以“出售”套利;一旦企业的排放量超出分配的配额,就必须通过碳交易所从没有用完配额的企业手中购买配额。类似银行的记账方式,配额能通过电子账户在企业或国家之间自由转移。BlueNext的基本功能也是如此,只不过交易的商品变成了联合国分配的排放量(AAU)。
除了这种最基本的交易方式,欧洲气候交易所还于2005年4月推出了与欧盟排碳配额挂钩的期货,随后又推出了期权交易,使二氧化碳排放权如同大豆、石油等商品一样可自由流通,丰富了碳交易的金融衍生品种类,客观上增加了碳市场的流动性。2007年9月,与核证减排量挂钩的期货与期权产品也相继面市。交易产品的丰富使欧洲气候交易所的成交额与成交量逐年稳步攀升。2005年,欧洲气候交易所交易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2.7亿吨,价值50亿欧元;2006年交易量攀升至8亿吨,交易额突破100亿欧元;2007年为15亿吨,成交额接近200亿欧元。
2008年1月23日,新近完成合并的纽约—泛欧交易所(NYSE Euronext,NYX)与法国国有金融机构信托投资局展开合作,宣布共同建立一个二氧化碳排放权的全球交易平台。这个被命名为“BlueNext”的交易平台以二氧化碳排放权的现货交易为主,并计划在2008年的二季度设立期货市场,最终涉足各种与环境有关的金融衍生品交易。2008年2月18日,作为首个交易《京都议定书》碳排放配额的平台,BlueNext开始正式运作。这意味着二氧化碳排放权市场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扩展,无疑也是对二氧化碳排放权商品属性的一种肯定。
随着二氧化碳排放权商品属性的不断加强及市场的越发成熟,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看中了碳市场的商业机会,金融机构的介入做大了全球碳市场的交易规模。除了最早规定的造纸、金属、热能、炼油及能源密集型5个行业的12000家企业积极投身其中外,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私募基金及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在碳市场中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最初,金融机构只是担当着企业碳交易的中介机构,赚取略高于1%的手续费,也有一些基金看准了二氧化碳排放权的升值潜力而直接投资。欧盟排碳配额从2004年12月的不到9欧元上扬至2006年4月的最高32欧元,虽然中间也经历了较大的震荡,但是在16个月里250%的增长幅度也让基金尝到了甜头。
金融机构的参与使得碳市场的容量扩大,流动性加强,市场也越发透明;而一个迈向成熟的市场反过来又吸引更多的企业、金融机构甚至私人投资者参与其中,且其形式也更加多样化。二氧化碳排放权批发市场的日益壮大,促使私人投资者对二氧化碳排放权零售商品的兴趣也与日俱增。2006年10月,巴克莱资本率先推出了标准化的场外交易核证减排期货合同。2007年,荷兰银行与德国德雷斯顿银行都推出了追踪欧盟排碳配额期货的零售产品。
除了单纯地进行配额交易和设计金融零售产品外,投资银行还以更加直接的方式参与碳市场。2006年10月,摩根士丹利宣布投资30亿美元于碳市场;2007年3月,参股美国迈阿密的碳减排工程开发商,间接涉足了清洁发展机制的减排项目;2008年8月成立碳银行,为企业减排提供咨询及融资服务。气体排放管理已经成为欧洲金融服务行业中成长最为迅速的业务之一,各机构都竞相“招兵买马”。
随着碳金融的发展,碳交易市场逐渐成了私募股权投资的新乐土。从金融机构在碳市场中所扮演的角色演变中不难发现,他们的注意力已经从最初的以配额为基础的碳排放交易向减排项目融资转变。在碳排放交易如火如荼、碳金融衍生品层出不穷的同时,被称为“碳资产”的减排项目正成为对冲基金、私募基金追逐的热点。投资者往往以私募股权的方式在早期既介入各种减排项目,甘冒高风险的代价来期待高额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