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低碳经济报告
1694400000025

第25章 低碳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1)

一、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

1.中国产业结构现状

产业结构,又称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即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社会生产的产业结构或部门结构是在一般分工和特殊分工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按照三次产业分类法,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分: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这种分类方法成为世界上较为通用的产业结构分类方法。 我国的三次产业划分如下。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制造业、电力、煤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流通部门,如交通运输、仓储、邮电等;二是服务部门,具体包括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和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等。

我国从1961年开始,针对盲目学习前苏联模式导致产业结构失调以来共进行了4次产业结构调整。近年来,我国第一产业增长相对缓慢;第二产业增长快速;第三产业突破以商贸、餐饮为主的单一发展格局,加速了金融、保险、研发、咨询等行业的发展。与此同时,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明显下降,在改革开放初期,第一产业占全国GDP的比重约30%,但是到2007年第三季度,已经下降到10.97%,降幅非常明显。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呈出先降后升的趋势,在GDP结构中,第二产业的比重从1980年的48.22%下降到1990年41.34%,到2007年再次回升到50.27%。其中,自2001年起表现出了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特征,因此,轻制造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1987年的33.79%下降到2003年的27.14%,同期重制造业所占比重由49.17%上升到54.04%,特别在2001年之后,重制造业的比重加速提高,3年内提高了3.96个百分点。在目前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当中,约75%来自重制造业,而2003年为73.93%92。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增长速度高于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自改革开放到20世纪80年代前期,第三产业在GDP结构中所占比重一直没有发生变化;而在1983年以后,第三产业的比重迅速上升,在1985年超过了第一产业。2002年,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差距最为微小,但是自2002 年以后,第三产业在GDP结构中的比重却开始呈现下降的趋势。总体上看,我国产业结构在保持“二、三、一”型基础上不断地优化,到2007年底,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28910亿元,占GDP比重为11.7%;第二产业增121381亿元,占GDP比重为49.2%;第三产业增加值96328亿元,占GDP比重为39.1%93。

2.现有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的产业结构经过近30年的不断调整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1.7%、49.2%和39.1%,但从我国三次产业的构成来看,第三产业比重过低,工业“偏热”与服务业“偏冷”并存。自2000年以来,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明显提高,目前已经接近50%,第三产业的比重却一直在40%左右徘徊不前,这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将近70%的比重差距太大,我国的产业结构水平只大约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的平均水平94。相对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产生了极大地负面影响。

(1)能源消耗过快,能源安全形势严峻

我国目前的重化工业比重持续居高不下,产业增长表现出对投资和资源高度依赖的特征。固定资产投资迅速增加,按照与国际可比的支出法计算,我国资本形成占GDP的比重,2000-2002年分别为36.4%、38%、39.4%,2006年已高达53.9%,呈不断攀升的趋势,说明产业增长越来越依赖资本投入的拉动。重工业比重出现了增大趋势,钢铁、建材、电解铝等高能耗产业迅速扩张,由此导致了能源消费量的急剧增加,甚至超过了经济增长速度。2002一2005年中国能源消耗量的增长速度分别为9.9%、15.3%、15.2%和12.7%,同期经济增长速度分别为 7.5%、8.3%、9.5%和9.5%;2006年我国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约5.5%,但为此消耗的重要能源资源占世界的比重却高得多。消耗标准煤24.6亿吨,占世界的15%左右;消耗钢材3.88亿吨,占30%;消耗水泥12亿吨,占54%。

从产业特点看,中国近几年的经济又表现出以高投入、高产出、高能耗来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不良态势。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我国的工业处于低端位置。在国际制造业向我国转移及跨国公司按照价值链进行全球水平分工的大背景下,在许多分工领域,我国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加工组装环节,附加价值难以较大幅度提高,相应的实现经济增长投入的物耗、能耗也比发达国家高得多。2005年万元GDP能耗为1.22吨标准煤,2006年降到了1.17吨标准煤,2007年又降到了1.06吨标准煤。2005以来节能减排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目前我国万元GDP能耗仍相当于美国的2倍、欧盟的4倍、日本的8倍。从主要用能行业和耗能设备看,水泥综合能耗高出国际先进水平23.6%,大中型钢铁企业吨钢可比能耗高出15.1%,火电供电煤耗高出20.5%,机动车百公里油耗比欧洲高出25%,比日本高出20%,比美国高出10%,载货汽车百吨/公里油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1倍以上等95。9个主要耗能行业的单位产品能耗平均比世界先进水平高出47%,而这9个行业的能源消费占工业部门能源消费总量的73%。以此推算,与国际上先进水平相比,中国的工业部门每年多用能源约2.3亿吨标准煤。

从工业装备技术水平来看,我国相关产业的装备技术能力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与发展的要求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例如,在装备制造业,大型煤矿综合采掘装备、煤炭液化技术核心装备需要引进;瓦斯抽取和利用技术落后,矿井生产系统装备水平低;重大石油开采加工设备、特高压输电设备、先进的核电装备还不能自主设计制造。在新能源产业,氢能及燃料电池、分布式能源等技术研究开发不够,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替代能源等技术的开发相对滞后,节能降耗、污染治理等技术的应用还不广泛。较低的装备技术水平直接导致我国能源产出效率大大低于国际先进水平,且浪费惊人,例如,煤矿的综合回采率,国际上一般为45%~60%,我国平均只有30%,小煤矿有的仅为10%~2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煤矿产量由1978年的9500多万吨增加到2005年的8.5亿吨,在此期间,累计生产煤炭120亿吨左右,消耗资源储量约800亿吨。按照正规开采方法计算,800亿吨资源储量可产出煤炭400亿吨左右,这意味着用同样的资源量,少产了近300亿吨的煤炭,相当于改革开放以来全国煤炭的总产量。我国煤矸石综合利用率也只有40%,全国累计堆放的煤矸石总量约38亿吨,占地约0.75万公顷,而且每年仍以约2亿吨的速度增加96。

(2)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1产业结构比例不合理对环境的影响。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的污染强度显著高于第一和第三产业。农业导致的环境污染主要是农药和化肥残留物,农业生产过程中对环境依赖较小,对能源和资源需求相对较低,因而环境污染较低。服务业中较多的产品是非实物形态的无形产品,如教育、金融、咨询等,对能源、资源需求也较低,因而环境压力也较低。第二产业则不同,工业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各类能源和资源,消耗强度远高于农业和服务业,在能源和资源利用和转化过程中必然产生一定比例的废弃物,高消耗强度和高消耗量必然导致大的环境压力。因此,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结构中,第二产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越高,环境压力越大。据中国国家环保局估计,工业污染最高曾占全国污染总量的70%,其中,包括70%的有机水体污染,72%的二氧化硫和75%的烟尘。就工业内部而言,污染强度也不相同,同样由于能源、资源密集型的特点,总体上,重工业的污染强度明显高于以劳动密集型为特点的轻工业。一个地区重工业比重持续上升或该地区工业化进程进入以重化工业为中心的资本密集型阶段后,环境压力显著大于其他阶段。当工业化进入以高技术产业为核心的技术密集型阶段,污染强度就会下降,从经济结构的角度,环境压力开始改善97。

○2产业组织结构对污染治理的影响。按照产业经济学的定义,产业内企业的组成就是产业组织结构,产业组织结构直接影响污染水平。目前,我国产业内大量的企业都是小规模、低效益的,造成的污染水平就要高于以大规模、高效益企业构成的产业所形成的污染水平。不同的产业达到规模效应的规模水平是不同的,产生的效益也是不同的。大量规模较小的企业因为达不到规模效益,在竞争中缺乏优势,获利水平低,无力进行污染治理,造成了大规模的环境污染。另外,产业的组织水平与产业内企业的一般技术水平有关。所以产业组织不是直接决定环境污染,而是市场及技术水平决定了环境污染所产生的程度。目前,我国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水平落后,我国的污染治理水平普遍偏低。污染物处置方法主要包括回收、填埋、焚烧和储存等,还包括采用减量化、再循环和无害化技术来减少和消除污染物。一些发达国家重点发展了安全填埋技术和焚烧技术,还发展了安全填海技术、深井注入和安全固化等技术。而在其中的有些方面,我们国家在技术上还处于空白状态,例如,目前几乎没有可再生能源工业,这也阻碍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变和环境治理98。

○3产业布局不合理对环境的影响。我国产业结构还存在地区之间的分布问题,即产业布局问题。不同地域根据不同的资源优势形成产业结构,再与其他地域的产业形成产业布局。如果产业布局是合理的、生产的流程是连贯的、地域间的产业是合作的关系,如果再造成环境污染,这种污染与产业布局无关,只取决于某个产业的环境污染水平。如果产业布局不合理,例如,出现区域间产业布局不合理,则不但分工协作的效益不能获得,而且地区间将存在产业的恶性竞争,环境污染就会由此产生。产业布局的另一层含义,是指具体坐落位置的产业,在环境保护中,对坐落位置的研究涉及地理、天文等因素。坐落位置的不当,使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更大。由于不恰当的布局,即使对该项目采取了环境防治措施,但经济效益的降低导致了环境的自净空间越来越小99。相关数据显示,我国中西部地区产业构成中的电力、化学工业、有色金属开采和冶炼加工业、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及加工业等产业,在中西部地区的工业总产值中居很大比重,这些产业在该地区的分布密度大、产值比重高,表明中西部地区以重工业发展为主,造成环境污染情况严重。相对来说,东部地区除了电力、热力工业和化学工业这两大产业居主要地位外,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制造业和计算机、电子设备制造业等制造业在各省的分布密度也大、产值也较高,在东部地区工业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些产业都是国家应该大力发展的低污染、高产值行业。同时,纺织产业等轻工业也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因此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比较完善、总体产值高,环境污染并没有陷入极端状况100。

综上所述,我国目前重化工业比重过高且装备技术水平过低所造成的能源消耗过高和资源的开发利用率过低的实际情况,严重背离了我国自然资源相对匮乏的基本国情,导致我国面临着严重的能源危机。从2003年开始出现了“长三角“的“电荒”,东北、华东、华南、西南等地区的“煤荒”与“缺油”,给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方方面面的影响,能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日益明显。另外,我国产业结构比例、产业组织结构和产业布局的不合理,也使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这不仅影响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健康和稳定,同时也影响到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乃至个人和国家安全。因此,调整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适当降低第二产业尤其是重化工业的比重,进而提升产业的装备技术水平,从而降低对能源的消耗和浪费,已成为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急待解决的问题。切实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理顺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解决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矛盾,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也是保持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紧迫性任务。

二、产业结构调整必然向低碳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也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指产业结构向合理化和高度化方向演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就必须提高产业结构水平。威廉·配第(1676年)描述了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他认为工业比农业的收入多,而商业的收入又比工业多。经济学家克拉克得出一个普遍的规律性结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出现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即农业)向第二、三产业等非农业部门转移的现象,而且,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又会出现劳动力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现象。这一就业结构变动规律称为“配第—克拉克定律”(The Padi—Clark Law)。日本学者赤松要于1932年提出了后进国家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的途径,即“雁行形态发展模式”论:在产业发展方面,后进国家的产业赶超先进国家时,产业结构的变化呈现雁行形态,即后进国家的产业发展是按“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相继交替发展。这个模式还有两个变型:一个是产业发展的次序,一般是从消费资料产业到生产资料产业,从农业到轻工业,进而到重工业的不断高级化过程;二是消费资料产业的产品,不断从粗制品向精制品转化,生产资料产业的产品不断从生产生活用的生产资料向生产生产用的生产资料转化,最终就使产业结构趋向多样化和高级化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