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一分钟经理人全新修订大全集
1695300000042

第42章 卓越领导(11)

在第三部分的正文中,一分钟经理人教给了我们很多关于领导方面的技巧和方法。但事实上,领导素质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方面。所以在本部分“附”中,我们觉得很有必要告诉每一位读者,作为一名卓越领导者你必须要拥有什么样的领导素质;我们还要明白无误地指出只有拥有这些素质,你才能成为真正卓越的领导者。

如果把领导技巧看成是综合结构体,那么领导自身的知识结构、心理素质、观念、技能、品格便是这个综合结构体的5根台柱。

构建智能结构

所谓智能即人们运用知识的能力,智能结构与领导的决策、处事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在当今“知识爆炸、信息充斥”的时代,仅仅将大脑视为储存知识的仓库已显不足,在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应重视人的判断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而这些从哪里来呢?显然应当通过博览群书在头脑中孕育而来,不能凭空产生。作为一名管理者,合理的智能结构应该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智,二是能。“智”即知识,需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这并不是说领导应通览天文地理,百科百行,而是说领导要有一个知识体系,这个体系在领导工作的各个方面要比别人有利。

具体地说,作为一名领导,首先一定要博览群书,广泛学习知识,从哲学、历史、数学到文学等都要有所接触与研究,不是有这样一句经验之说吗:“学哲学使人睿智,学历史使人明智,学数学使人聪明,学文学使人有深度”。一个卓越领导者之所以比其他领导者更高明,其原因大部分是他分析问题的眼光与别人不同,因此领导者一定要抽空学一学哲学,看看世界著名哲学家的名著。一些名校校友回校聚会时,就有很多学哲学出身的校友非常自豪地说:“我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我们学了哲学。”学了哲学,看问题的深度就是和没学的不一样,作为领导者,处于管理的职位,首先要学的就应该是哲学。

其次,学学历史,因为大到人类社会的发展,小到人们的行为无不具有一定的规律,学习历史其实就是在对比中总结把握这个规律,所谓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可以为你避免一大堆的失误。

有人同意以上的两种说法,可就是想不通领导为什么要学数学。这些人要看看未来,看看现在的发展就应该清楚,21世纪是数字化的世纪,我们传统的管理思想将领导的分析束缚在定性分析,或有少许的定量分析,在越来越精确的时代,领导如果没有对数字的敏感,没有分析数据的能力就无法避免被淘汰出局的命运。当然,我们说学数学,并非指要啃数学教材。人生处处皆学问,统计也是数学,会计报表也是数学,学数学的目的就是培养领导对这些死的数学的反应能力。

文学也必须学。人们常说“文人气质”,所谓“文人气质”实质上是一种内在涵养的外在表现,装是装不出来的。只有知识积蓄到一定的程度,才从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各方面体现出来,领导者要具有威信,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优越条件实在少不了。

领导还应有其能力结构,有的领导说起来滔滔不绝,这是表达能力;有的领导点子多,主意多,这是思维能力;有的领导做事果断,完成任务质量高,这是行为能力,等等。能力是多方面的,只要不是痴人与傻子,就会具备各方面的能力,只是孰轻孰重的问题。干外交的表达能力强,做实务的行为能力强,这是过去的观点,认为根据自己的能力择业就行了。而现在不行了,现代社会的领导需要具备各方面的能力而且不能有弱项,才能称之为合格的领导。因而作为一名领导者,一定要善于在工作中寻找自身能力的不足、弥补纠正,达到至善至美。如,口语表达能力不行,你就可以每天照着镜子练演讲,天南海北,什么都讲。久而久之口语表达能力就会上去。这当然只是举个例子,其他方面的能力,可以试着想更巧妙的方法来弥补。

心理修炼

心理素质每个人都有,只是优劣不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功的关键,作为一个领导者,心理素质的作用就更加明显。

心理素质的发育与成熟是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的,它的某些缺陷是可以通过“补偿”作用而不断完善起来的。这里所说的心理素质包含了具有先天特点的情感情绪、兴趣爱好、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内容,也包含了后天形成的信心、信念、意志、毅力、宽容心等方面的含义,主要是指心理成熟程度和健康程度。心理素质是衡量一个领导者成熟与否、称职与否的一个标准,它直接影响到领导者的行为,影响到领导者的整体形象。

心理素质本身是一种内在的心理过程,它往往通过一定的方式在个体身上体现出来,使其他人感觉到并做出相应的反应,尤其是做出相应的评价。人们往往从一个人的兴趣爱好、气质性格、情感情绪来看这个人的心理素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兴趣爱好的差异决定着个人的发展方向。领导者广泛的兴趣爱好可以扩大视野,在适当的时候能得到灵感的启发,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思考问题。气质和性格这两个因素则反映了领导者基本的精神面貌。领导者气质性格方面的特征,会给他的工作打上他所特有的个性痕迹,气质和性格好像一种无形的力量吸引着群体对象的注意力,因而领导者完全有必要注意培养自己的气质与性格。情感与情绪都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求之间的关系的反映。在领导行为过程中,领导者不可能总是在理性的指导下有组织有规律地进行活动,有时不可避免地受到情绪的左右,领导者周围的人直接感受到的是领导者的情绪。要培养自己乐观、豁达的心境,一个领导者要创造性地进行工作,必须以自己正常的、健全的心理为基本条件,对生活热情洋溢,乐观向上。在工作中,具有这种心理的人,往往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对工作认真负责,勤于思考,积极寻求迅速达到目标的方法。消极的心境使领导者自己松懈消沉,对工作感到枯燥乏味,而且影响周围人的情绪,让人们感到疲乏和压抑。领导者还应培养自己的应急技能,在突发事件到来时,领导者的果断、沉着的程度往往取决于他个人心理素质的好坏。

进行心理修炼的三个要点是勤学、苦练和更新观念。丰富的学识可以增强一个人的自信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领导者要学哲学,学历史,学文学以提高自己的涵养水平;苦练就要求领导者不断地在实践中切磋,有道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良好的心理素质还离不开观念的更新,领导的思想不能僵化,以旧有标准来衡量人和物,势必对这也看不惯、对那也看不惯,常常会满腹牢骚,怨天尤人。

领导者的心理素质在领导者的工作中起关键性作用,它与领导者所从事的工作的成败休戚相关。领导者应注意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在平时就应加强勤学苦练,紧跟时代的发展,时常更新观念,为走向事业的成功打好坚实的心理基础。

做观念的先行者

领导者应该扮演同类人中先进的角色。

自从人类脱离单纯的肌体活动而进入更高级的抽象思维活动以来,就很少甚至就没有一个单靠四肢发达而成为领导者的,领导者总是人们感到最恐惧、不知所措时给人们指出前进的方向,或者是在人们心中郁积无数新奇而伟大的想象而无力说出时由他们明白地道出来,因此,“伟大的领导者要求有一个伟大的远见,这种远见能激励他自己,又使他有可能去鼓舞他所领导的群体”,即领导能够去做“正确的事”的前提是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事”,只有先知道并能够提出一套行动纲领,人们才会拥戴他为领导者。

所以,领导者首先要在思想上为人们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一旦为人们首肯,还要带领人们为之奋斗,教会人们如何去达到目的,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正在进行着领导者的选择过程。英国在二战初并没有注意丘吉尔,但是事情的发展跟他的预言吻合,于是人们也就认同了他的解救之方,抛弃了张伯伦而承认了丘吉尔。很难想象如果不是罗斯福战胜国内的孤立主义,加入并主导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反***联盟,美国就不会在这之后具有重要的国际地位和实力。

人们的冲突主要是表现为选择的冲突,领导者就是要在众多的选择中选出自己认为是唯一正确的或者是最好的。显然,这种选择有可能为人们所接受,有可能被拒绝,因此也就有了成功的领导者与失败的领导者。但不管成功与失败,他都必须向人们明白地表达出来,从而利于人们作出最正确而有利的选择,即造就成功的领导者。所以要想成为领导者,首先就必须有渊博的知识,培养深邃的洞察力;其次才能够发现时代已走到哪里,人们怎样想的,人们需要什么;再次才是提出一套方案;最后才是行动。其中最重要的就在于方案的提出,这种方案就是一个时代的总结和新时代的开端。正因为如此,历史长河中的某些政治人物尽管可以在一国或一地区显赫一时,但是在漫长的岁月中却为人们遗忘了,因为他没有一个伟大的思想作为支撑。相反,那些即使没有涉及政界而有伟大思想的哲人却几千年几百年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至今人们仍从那里吸吮智慧精华。因为他们的思想及时地适应了时代的需要,给每个人以深刻的启迪,他们的观念给了人类革命的力量。人类每一次变革都是以这些先进的观念为前提的。

4项领导技能

人际

卡耐基曾经指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成功的开端。领导者的成功有时并不在于他有多强的业务能力。当一张人际关系网铺下时,领导就成功了一半,领导者处于各种复杂人际关系的重要位置,他要处理好与其下级的关系,处理不好,下级没有积极性,领导工作没法开展;对上级的关系处理不好,不能取得上级信任,同样无法担任领导工作;与其他部门的关系不好,往往会使自己孤立无援,要处理好这方方面面的关系确实有学问。

技术

这里说的技术是指领导的业务能力,领导者理所当然地成为组织的模范。领导没有过硬的业务能力难以服人。技术的培养需要领导者切忌眼高手低,从基层做起、从最简单的做起,这样升上来的领导位置最稳最牢、技术过硬的人未必是领导者,而领导者必定是技术上过硬的。我们在这里告诫那些不懂技术的领导者,赶快掌握一门技术吧,哪怕只有一样,要不然太危险了。技术精湛加之优秀的管理经验,你会成为真正高素质的领导者。

思维

人的一切都被自己的大脑所控制,人的差别的本质在于思维。领导者高人一等之处在于别人没想到的,自己却想到了;别人想到的,自己想得更深更远。领导者要培养自己活跃、健康的思维方式,就需要不断地锻炼和充实自己,使嗅觉更加灵敏起来。领导者思维的前瞻性是领导者与一般人思维的差别所在。要培养自己良好的思维习惯,多观察、多思考、捕捉信息、锻炼自己的头脑,增强敏锐性,由单一的一元思维走向丰富的多元思维。

创新

领导者的空间要靠自己来开拓。每一位领导者如果还想继续干下去的话,就应该十分清醒地意识到:世界每天都在翻新,每天新的东西层出不穷,如果不创新,不仅仅意味着落后,还意味着最终的灭亡。一个组织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不断创新,不断更换自己的运作方式,这些创新来源于领导者,领导者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在现代组织中决定着组织的生死存亡。领导者的创新素质需要他平时不断地积累与学习,很难想象,一个一无所有腹中全空的人会创新,因而要求领导者不能丢掉学习。创建学习型组织,不仅使领导者自身的知识系统得到巩固与完善,而且使组织更加智能化,这是一切创新的基础。

品格的魔力

人们说:“造就政治家的,绝不是超凡出众的洞察力而是他们的品格。”

领导者的品格是决定领导人才自身价值高低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领导者魅力的重要源泉。夏尔·戴高乐就曾说:“那些具有高尚品格的人会放射出磁石般的力量,对于追随他们的人来说,他们是最终目标的象征,是希望的象征。”

从理论上讲,领导作为一种指挥和控制行为,实际上就是领导者对被领导者产生影响的过程。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关键就在于他具有超过一般人的影响力,从而能更有效地影响或改变被领导者的心理和行为。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有的学者就干脆将领导定义为“有效的影响力”。那么影响力又是从何而来的呢?影响力来自于两个方面,即强制性影响(如传统因素、权力因素、资历因素等)和自然性影响。自然性影响又称非权力性影响,品格就是产生这种影响的主要来源。一个团体的领导能否获得其成员的真心拥护,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品格修养。领导者的品格通过两种途径产生作用:认同与模仿。

认同是指在群体活动中,个体大都有一种强烈的从感情上要将自己认同于另一个体,特别是认同于领导者的品格特质的心理趋势;模仿则是指品格对于被领导者产生刺激从而引起被领导者再现某一榜样的一种社会心理行为。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领导者的品格具有五方面的作用:

良好的品格可以使人登上权力顶峰。因为只有良好的品格才能引起公众的认同感,从而赋予他们相应的权力。如华盛顿就以其完美的品格赢得了新生美国的信任,他当上了第一任总统。1788年,出席制宪会议的一位代表皮尔斯·巴特勒在谈到总统权限的规定时说:“代表中有许多人选举华盛顿将军担任总统,而且根据他们对华盛顿品格的看法而决定他们应当给予总统多大的权力。”良好的品格造就优秀的领导者,恶劣的品行则是成功的羁绊。比如在美国四年一度的大选中,在众多的候选人激烈角逐的情况下,政治家唇枪舌剑,你来我往,互相贬低对方的品格以作负面宣传。而大众传媒和选民们的注意力有时往往并不是在竞选人辩论的政治社会问题上,而是在竞选人本人的品格形象上。恶劣的品行显然是难以承受对手的攻击和舆论的声讨的。

良好的品格有助于有效领导的实现。由于模仿和认同两种心理趋势,良好的品格便可加强群体或组织的整体性,甚至使领导和被领导者休戚与共、荣辱相依,从而加快组织目标实现的进程。正如孔子所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品格低劣,即使大权在握,也不能实施有效领导。

良好的品格使领导受到下属的爱戴和其他人员的敬佩,更重要的是让后来的领导者找到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