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的领导者追求事业的完善和成功,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这一方面是好事,但同时在强手如林的对手中造成精神紧张,压力大,心理失衡,容易导致心理的疾病。正如联合国专家所预言的:“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领导者事业的成功往往令人在精神上感到极大的愉悦和满足。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把这种心情界定为“高峰体验”,并认为一个人的幸福并不存在于生理年龄的长短,而在于这种“高峰体验”次数的多少。“高峰体验”无疑是每个领导者所梦寐以求的,但这需要一个很高的情商指数。一个心理脆弱、人际关系紧张、精神压力大的领导者纵然能力和知识较高,恐怕也难以承受这种“高峰体验”。社会分工已经发展到极为细微的地步,每个人都成为社会机器上的一个小部件,而领导者是驾驭单位这个小机器中的一个中枢机构,他的心理素质对整个单位的运行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美国两位学者在《微软的秘密》中揭示了美国微软公司一年收入60亿美元的根本原因是其总裁比尔·盖茨的高素质,也就是说,比尔·盖茨优秀的情感智慧使得微软公司成为世界软件行业的巨头。优秀的情感智慧涵盖3个方面的内容,主要有:
自我察觉和自我意识
自我察觉是指某种感觉刚一产生的时候你就察觉到的感觉。众所周知,人的眼睛有个盲点,人的个性也有盲点,有时人不知道自己的感觉,这就需要不断地反省。如果领导者连自己都不了解,他领导别人就勉为其难了。这种自我察觉是情感智慧的主要部分。对自己的情绪了解得比较清楚的人,相对而言就比较善于驾驭自己的人生。
领导者要有正确的自我意识应做到以下几点:
培养独特的个性。人往往有一些从众的心理,有时是无意识、潜意识的。领导者处在一个部门或组织的非常独特的位置上,因而他需要自己的独特的个性。
时刻保持警觉。处在一个平和的环境中,领导者需要保持觉醒,否则会对一切事物和市场的变化失去必要的敏锐和洞察力。有研究表明,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每天需要看一小时的书才能保持原先的水平,硕士生应该每天看两小时的书才能保持原先的水平。领导者应当跟上时代的步伐,对新的知识和思想保持开明的态度和兴趣。
找出缺点。骄傲使人落后,找出缺点并加以改正,可以使领导者更富于人格魅力,也更趋于成熟和完善。这需要领导者不断地反思和比较。
不要愚弄自己。领导者不能躺在光环下生活,他需要实事求是地剖析自己,对不真实的感受要摒弃在外。虚幻的感受往往会变成“真实”的感受。领导者很容易对自己的评价有所偏差。
领导者只要时刻进行自我察觉,总可以克服前进途中的重重关隘,顺利地达到成功的彼岸。
善于驾驭心情
情绪是人对反映客观内容的一种特殊的态度,它具有独特的主观体验和外部表现,并且总是伴随有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生理反应。控制情绪,化解一些有可能导致身体不适的不良情绪是情感智慧的一个重点。“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领导者每天都能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情,容易招致恼怒,并由此引起身体不适,如血压升高、呼吸加快、发冷、汗腺分泌变化等。其实生气解决不了问题,而给不好的事情以一个好的解释,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良的情绪就能烟消云散。坏的心情并非就是坏事,关键是不能让这种情绪在体内持续太长时间,不能由一件坏事而认为世界末日来临或者由此及彼,把坏的心情带到下一件事情。
经研究发现,90%的争端和不良情绪是由于琐碎、微不足道的小事引起的,因而,胸襟宽阔也是减少不良情绪的可取办法。太拘泥于细节,专注于无关痛痒的琐事,会令领导者陷入小处而无力自拔,容易失去可贵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往大处想,有助于领导者成为成功的人物。
善解·善待
领导者在工作中并不是足不出户的那种人,相反,他早上在一个城市,傍晚可能在另一个城市。对于他来说,免不了要接触各种各样的人。理解别人是很高超的一门艺术。大多数人和别人交往有困难在于自信心太强或者太弱;真正的领袖式的人物则是平易近人和谦逊的,他们容易理解别人也容易被别人理解。著名的兰德公司曾经作过一项调查,他们对4 000名智商在115以上的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作了研究,发现这些人在事业上的成绩离散程度很大,有的人事业有成,而有的人却一事无成。这说明智商和良好的教育并不是一个人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否则他们之间的差异不会那么大。研究者后来发现,事业有成的关键是成功者精通人际关系的处理。一个人的成功有85%归功于他的人际关系,而他的专业领域只占到15%。成功的领导者总是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他们广交朋友,他们依靠朋友的关系网,总能化解眼前的困难。即使这些成功者智商并不高,但他们在工作中左右逢源,在事业上超人一等。世界上许多知名的大企业家智商不过中等或中等以上而已。世界巨富盖茨学历和智商并非绝佳,但是他善于把握人际关系,使自己在很年轻的时候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美国汽车大王福特曾经说过:“如果成功有秘诀的话,那就是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善解人意和较好的人际关系的确是一个人的成功之道。
扩大和改善人际关系可以从以下三条措施入手:
参加各种新的团体。一个人局限在一个很小的圈子里势必养成狭隘的视野,很快会失去新鲜感而感到厌烦。进入新的团体,认识新的朋友,可以增加生活情趣,扩大知识领域,对社会的了解程度也会顺理成章地增加。
接受新朋友的不同意见。“有容乃大,无欲则刚”,要善于倾听朋友、特别是新朋友的不同意见。好的朋友就是一本好书。领导者平时站在决策者的高度上,一般是属于发号施令的人,平常很少能听到不同的意见和反面的声音。而作为朋友,基本上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可以站在一个比较适当的位置上给领导者提出一些中肯、善意的意见。
选择思维开阔、不拘小节的人做朋友。领导者需要高屋建瓴,统率整个部门或组织进行各种活动,而不是事必躬亲。如果选择一些思想零碎、认识肤浅的人作为朋友,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就会潜移默化,领导者会变成胸怀狭窄的人,可能无法再胜任领导者的职务。
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成功的催化剂,它使人变得活泼、富于进取精神、充满冲劲和抱负。反之,冷漠、消极的人生态度和生硬的人际关系把自己置于层层罗网之中,处处为自己设置了障碍。
真善美的统一
真,是领导者思维的基石,求真思维是以认知为中心,人们往往表达为真知、真理,按照黑格尔的说法,规律是“内在存在着的本质”。组织领导者思维之真就是要找出组织内在本质联系的规律,组织领导者要根据组织发展之真着重思考这两大类矛盾的协调发展,一类是组织资源结合分配的矛盾,一类是组织内部关系之间的冲突,这两类矛盾又是伴随着条件在发挥作用。一切事物都有自己发展运动的内在矛盾与规律,站在这种“自我运动”角度来考察,就会认识其必然性。事物又是在与其他事物联系中存在和发展的,沿着这种外部联系来考察就会发现种种偶然。必然与偶然并不是两条跑道上的车,而是必然蕴藏于偶然之中,偶然也为必然开辟道路,从求真的角度来认识必然。
善,是领导者思维的轴,求真是一种认知判断,而求善则是一种价值判断;求真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而求善是解决“应当是什么”的问题,它比求真更高出了一层。善,体现了主体需求与外部世界的统一,使活动及其对象符合目的。善的本质就在于符合目的,一般说来符合目的的东西,它就是“善”,反之则为“恶”。在领导者的思维中,首先要明确善的范畴。美国现代哲学家、教育家德勒在他的《六大观念》一书中提出了要把“善”区分为合需要之善和想要之善。他认为,凡是符合目的需要的都是真正的善,而符合想要目的的“可能有错误的想要或误导的想要”。但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可能是“善”的,但它对我们可能不是真正的善。所以组织领导者要区分好哪些“想要”是善的,哪些不是善的,方可达到至善境界。
美,可以理解为人在把握各种对象主体化和人的自我对象化的过程中产生的感受性,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评价与欣赏。美以真、善为基础,同时又超越了之间的目的性与功利性,使之达到更高的境界。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追求美是人类的天性,也是人类社会进步、文明的象征与标志。
组织的领导者除了追求外在的美,更要追求内在的美,把塑造美的形象的工夫花在内部的完善与求真之上。
真、善、美三者不是割裂开来的,它们的统一是领导者领导实践的结果。这个实践既表现为客体原型的加工改造,又表现为主体需求的不断修正、完善、臻美。只有这样,领导者才能真正实现真、善、美在自身的统一,达到人生修炼的最高境界。
不断改造自我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见效、完成的事情,需要在日常的学习工作中和生活中进行知识的积累,经过实践的磨炼,循序渐进地完成。另外,还要不断更新观念。
勤学
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途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勤于学习。
作为现代社会中的各级领导者,不断地学习专业知识及有关领导科学的知识、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是十分必要的,这些都是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
领导者不断地钻研专业知识,成为行家里手,有助于信心的建立和坚定,也能间接地稳定情绪。因为广博的专业知识基础能使领导者在计划的制订、方案的规划和目标的选择上持有科学的根据,对他人意见的正确与否、有用与否有客观的判断标准;在遇到困难挫折时,能使其对未来的预测有现实的和理论的根据,不会出现外行领导内行的局面,给工作带来损失。由于有专业方面的知识,还能有利于领导者发现人才、选拔人才等等。这种善于向书本学习知识的例子屡见不鲜。
澳大利亚著名的银行家马歇尔·布朗是一个通过不断学习来充实和完善自己的成功的领导者。布朗高中毕业后即进入了一家银行工作,做一名小职员。后被调到英国工作了3年。回到澳大利亚后,他通过几年的实际工作,觉得自己的知识欠缺,业务水平有待提高,于是决定重新上学。他认为,若将来想在银行业登上更高位置,就必须有高的学历和领导水平。为此,他白天工作,晚上到北悉尼理工学院攻读会计学。他咬紧牙关坚持了3年,终于毕业,取得了会计师的资格。此后,他又读了两年夜校,攻读秘书和商业行政管理,并顺利毕业,取得了毕业证书。有了这些学历和知识后,布朗信心百倍,干劲十足,工作起来得心应手,事业上拾级而上,不久就担任了一家银行分行的经理职务,以后被调到香港,设立了一个联合企业后,马歇尔·布朗又以其卓越的领导才能和专业上的才能成了这家联合企业的主持人。
苦练
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另一条途径是苦练。学习,毕竟只是一种理念上的、停留在认识层次上的东西,还没有通过行动逐渐地得到巩固。所以领导者不仅要注意学习,更要重视苦练。苦练本身就是一种坚强意志的表现。历史上著名的巴顿将军有句名言:“不让恐惧左右自己。”巴顿很小的时候就梦想着去当一名军官,后来,他终于有机会考进了美国著名的西点军校。他认为,作为一名军人,特别是一名军官首先就得勇敢,不能让恐惧把自己吓倒,所以他给自己的座右铭就是:不让恐惧左右自己。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在军校里他就开始有意识地培养自己这方面的素质。在训练场上,他是一名勇敢的学员;到了真正的战场上,他又身先士卒,勇往直前。当别人因为敌方猛烈炮火的攻击而感到危险,不敢让士兵反击、进行冲击时,他看看说,没问题,跟我来。正是他重视并积极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勇敢精神,不让恐惧的心理和情绪来压倒自己的气势,消磨自己的斗志,抓住时机勇猛地进攻,使他指挥的军队在战斗中连连获胜,他自己也成为一个非常有名望、受人尊敬的高级将领。
不断更新观念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还需时常更新观念,紧跟时代的步伐。不然思想僵化,以旧的标准来衡量人和事物,势必对这也看不惯,对那也不满意,常常会怨天尤人,牢骚满腹甚至义愤填膺。
观念的更新,意味着人的价值标准、道德标准等都在发生变化,由此对他人的看法和要求就不同,这将大大影响人的情绪及对他人的接纳程度。在社会生活中,如果人们的观念没有转变过来,对社会上的一些事情用旧的眼光总也看不惯,对他人的行为要求非常苛刻,对一些事情还会有一些强烈的愤怒情绪,工作中、生活上就很难时时理智、心情舒畅。这样对人对己都没有好处,反倒使自己有一种被社会抛弃、落伍的感觉,有时让人觉得不正常。
因此,更新观念直接关系到人们如何去观察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关系到对自己对他人的情绪反应和宽容程度,即直接关系到人的心理成熟程度和健康状况。可以说,更新观念是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必经之途,不可忽视和逾越。
综上所述,领导者的心理素质在领导者的工作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它与领导者所从事的事业的成败密切相关。因此,领导者必须注重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在平时就加强勤学苦练,并紧跟时代的发展,时常更新观念,为走向事业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