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三十六计大全集
1695900000047

第47章 混战计(12)

正因为美国能集中天下人才,为其从事科学研究,美国的科技才能始终走在世界的最前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引进科技人才的数量居历史最高,因而取得的科技成果也最多,占到世界科技成果总数的60%~80%,获得的诺贝尔奖占总数的一半。

由此看见,美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就在于它深知人才是商战制胜之本的道理。因此,高明的企业家既要千方百计地“偷”、“换”对方阵营里的“梁”和“柱”为己所用,又要设法防范自己的“梁”、“柱”被别人偷换。

李嘉诚入主英资企业

“偷梁换柱”,其根本在“偷”、“换”。此计要害是针对对手最关键、最主要、最有力的部位设计,即抽掉“大梁”,拿走“柱子”,也就是想方设法抽调其主力,削弱对手的主要竞争力,而将自己的实力渗透进去。

1950年,李嘉诚毅然向地产业投资。从1977年开始,他的“长江实业有限公司”发展规模越来越大,业务范围已超出了地产生意,开始向多元化及综合化发展。而在香港这一隅之地,李嘉诚觉得似乎有点转不开身了。于是,他开始打起入主英资企业的主意来。

李嘉诚深知,香港华人发迹者虽多,但还没人敢动实力雄厚的英资集团。每个试过的外国大老板,最后都碰得头破血流。李嘉诚也曾自省,这些英资企业的背后是港府这棵好乘凉的大树,而你李嘉诚身后除了一颗勃勃的雄心,就什么都没有了。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李嘉诚开始悄悄地向英资公司进军了。

1978年,李嘉诚不动声色地在股市上买了一家老牌英资公司“青洲英泥”的股票,待股份达到25%时,他出任了该公司董事。等股数达到40%以上时,他成功坐上了该公司董事局主席的宝座。打这一仗,是因为他知道,“青洲英泥”在红石勘海一带拥有几十万平方的地皮,到80年代,这里将大有可为。

紧接着,李嘉诚又把目标转向有“洋行王国”之称的怡和集团,并把怡和主将之一的“九龙仓”作为进攻目标。他同样是不声不响地买入股票,到已购入20%股权的时候,得知包玉刚先生亦决意与英资争夺九龙仓,遂将收到的1000万股全部转给了自己的同胞,自己从中盈利5900万港币。

随后,李嘉诚又暗暗打好主意。之前收购“青洲英泥”、“九龙仓”,不过是他进攻英资公司的一个小小的尝试。他的眼睛始终盯着“和记黄埔”这头由汇丰银行控制着40%股权的狮子。这头狮子是由一家老牌和记洋行和黄埔船坞进行合并后的产物,经营着大规模的香港地产生意。世界千家大公司中都有它的名字,是香港十大财阀名下最大的一家上市公司,它的市值比“长江实业”要多出55亿港元。

1978年9月,时机终于来了。“和黄”内部经营不善、盈利不佳,汇丰银行决定在背后积极物色一个能胜任的老板。李嘉诚的一系列胜利,汇丰银行早已看在眼里,早就认定他是最合适的经营家,也最有能力推动“和黄”向前更好地发展。

于是,汇丰银行将自己掌握的22%的普通股转让给了李嘉诚。李嘉诚于当月25日正式出任了“和黄”董事。待其股数达到39.6%时,英资集团董事局主席的交椅非他莫属了。从此,这家香港英资古老洋行便成为四大洋行归入华资财团旗下的第一家,而李嘉诚的“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也由此摘取了香港集团公司的桂冠。

李嘉诚先生巧妙地运用“偷梁换柱”之术,采用购买股份,身居要位的方式,成功地吞并了一个又一个英资企业,使得自身的财产总价值最终超过了200亿港元。李嘉诚自己也名列港澳十大富豪榜首,成为香港举足轻重的人物。

■ 处世活用 ■

维修却遭新换旧

用卑劣的手段,把原货换掉,拿假货去欺骗消费者,这是商家“偷梁换柱”的一种方式。类似的“偷梁换柱”常常出现在电器维修中。

某天,祝小姐从一家专卖店买了一台品牌电脑。最近主机出现了异响,她便打电话到专卖店询问。对方报出的维修价高得离谱,于是,祝小姐打电话到一家小的维修店。店家告诉她,只要用电烙铁处理一下就可以了,费用大概在100元左右。祝小姐马上就把电脑送了过去。

两天后,祝小姐把修好的电脑搬回家里。哪知一个月后,电脑又出了同样的问题。朋友建议她还是要相信专业维修店,她便将电脑送到专卖店进行检修。维修人员将电脑打开一看,发现从主板到显卡等主件,已经全都被人盗换了。

这让祝小姐想起了一件事。两年前,她的同事陈先生买了一辆新车。一次,她和几个同事坐陈先生的车到外地自驾游,轮胎在路上却不小心被戳破了。那时正值中午吃饭时间,为图方便,陈先生便把车开到饭店附近的一家汽修店维修。几个人则到饭店吃饭去了。

没想到,一个月后,陈先生到4S店给车作保养时,师傅跟他说:“你的车被人动手脚了。四个轮胎全都被换走了,另外还有好几个配件也被换成旧的了。”陈先生气得直跺脚。

由此可见,手机、电脑、汽车等产品的维修,最好还是选择品牌或专业维修店。这些店更正规,也更讲信誉。此外,产品在保修期内,维修时更换的配件必须是新的。即使是在三包期外,如果顾客付费维修的话,更换的零部件也必须都是新的。消费者如果发现被更换了旧配件,是有权向商家讨回公道的。

此外,顾客在修理前,可以要求维修员将机子主要配件的品牌、型号在维修单上注明,以便到时查验。而对于一些小配件的修理,最好别将物品放在修理店太长时间。如果有时间,顾客最好在旁边监看,监督修理人员维修或更换零件,以防被别人“偷梁换柱”,损坏自己的权益。

孪生兄弟掉包

“偷梁换柱”,用的是暗中掉包的手法,其特点是偷换、蒙混、欺骗,以假代真。但假的毕竟是假,“挂羊头卖狗肉”,终究总是要露馅的。

英国有这样一对17岁的孪生兄弟,哥哥叫加里·欧唐内尔,弟弟叫约翰。两人长得一模一样,平素里感情也很好。

不久前,哥哥加里·欧唐内尔因为“袭击他人”等多项罪名被判了3年零6个月的监禁。服刑的地方是英国苏格兰地区的斯特灵郡波尔蒙特少年监狱,该监狱戒备异常森严。

眼见哥哥有难,手足情深的弟弟约翰再也坐不住了。一天早上,约翰前往监狱探视哥哥加里。在探视过程中,两人趁看守和周围犯人不注意,迅速调换了彼此的衣服,更换了位置。

1小时的探监时间结束之后,一身便服的哥哥从看守的眼皮子底下大摇大摆地走出了监狱,而换上囚服的弟弟约翰则被看守带回了牢房。

整整一天时间里,看守完全没有意识到犯人已经被“调包”。直到当天晚上,当弟弟意识到自己即将在牢里过夜,而且可能将和许多凶神恶煞的囚犯待上好几个月时,他突然恐惧了,于是把自己和哥哥的“调包计”全部交代给了监狱看守。

大吃一惊的监狱方面立刻对约翰进行了指纹检测,证实了他所说的一切。据监狱内幕人士回忆说:“其实我们事先就知道这对孪生兄弟见面有一定的风险,因为他们长得太像了,一不留神就会把两个人弄混。于是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显然这些措施远远不够,我们最终还是被兄弟俩给捉弄了。

据报道,警方对弟弟进行了一番审讯之后,只好于第三天将其释放,而成功脱狱的哥哥到后来仍下落不明。

■ 职场活用 ■

内纳廷耐心挖人才

在经营管理中,“偷梁换柱”计谋可以表现为设法挖走对方的重要人才,为己所用。在实际运用中真真假假,以假代真,以真示假,不断变换手法,将对方的思维、视线、决策搅乱,就能乘机寻隙而入,最终获取胜利。

内纳廷是荷兰一家小有名气的食品公司领导,为了得到一位能帮助公司长足发展的技术专家,他绞尽脑汁,想了很多办法,最后终于如愿以偿。

1982年,内纳廷的公司因为加工的食品保鲜技术不过关,造成了大量货物积压。为了扭转不利局面,内纳廷派人四处寻找能解决食品保鲜技术的人才,最终打听到另一家食品公司有一位名叫保罗·克莫的工程师在这方面是行家。

内纳廷找到克莫,对其说明来意后,对方却无动于衷。克莫有些急躁不安,不仅拒不接受礼物,还在会面刚开始几分钟时就下了逐客令:“我现在什么也不想干,请你另请高明。”

内纳廷碰了钉子,但他并不气馁。一个星期后,他再度拜访了克莫。

这一次,情形与第一次大同小异,正在准备晚餐的克莫甚至有点不耐烦了:“我已经说过了,我不想再做什么。现在这份工作我都不想干了,更不会考虑到你的公司任职。”

内纳廷再一次失望而归,回去的路上他心想,克莫一定是遇到了什么不顺心的事。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倒可以利用这一点做文章,说不定还有希望让他回心转意。

第二天,内纳廷便派秘书“跟踪”克莫,以便尽可能多的了解他和他的家庭。

事实果然如内纳廷所料。保罗·克莫虽年届五旬,膝下却无子女,一直与爱妻维莉共同生活,二人感情甚好。可是不久前,维莉在一次车祸中受了重伤,住进了医院。克莫一面要照料妻子,一面又要上班,加上维莉受伤带来的痛苦和烦恼,让他心绪不宁。

内纳廷认为这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好机会。第二天,维莉的病房住进了一位新“病人”——内纳廷的女秘书,她很快与维莉成为了朋友。

随后,内纳廷每天都派人给女秘书送鲜花、小礼物,让维莉“眼红”不已。

女秘书趁机大夸其领导内纳廷,说他如何关心并爱护部下,他每天派人来看望自己就是最好的证明。

维莉对此没有丝毫的怀疑。从此以后,每天傍晚克莫来给她送饭的时候,她都要对女秘书的领导美言几句,女秘书当然也要借此机会大加渲染一番。

久而久之,连克莫都知道女秘书有一位不错的领导。

见时机成熟,一天中午,内纳廷亲自捧着鲜花,满面笑容地来“看望”他的秘书。

与秘书寒暄几句后,内纳廷便把话题引到了维莉身上,他故意问女秘书:“这位是……?”

“与我一样不幸的人,她在一次车祸中受了伤,住了很长时间了,现在我们是朋友。我有一位好领导,她有一位好丈夫——她丈夫每天都给她送饭。”

内纳廷热情地向维莉伸出了手:“认识您很高兴,希望您早日康复。”

就这样,维莉认识了内纳廷,并且对他印象极好。

从这天起,内纳廷几乎每天都要送来两份鲜花和礼物——一份给女秘书,一份给维莉。

维莉深受感动,克莫也听到了越来越多关于内纳廷的好话。

终于有一天,正当克莫把晚餐送到妻子床头时,内纳廷又来“看望”女秘书了。

内纳廷刚一进门,维莉就大叫起来,马上向克莫介绍:“这就是我常跟你说起的那位好领导。”

克莫还没反应过来,内纳廷已经“吃惊”地说:“原来是你!”

随后,他转向维莉:“你丈夫是一位不错的技术人员,我曾经邀请他到敝公司任职,但他不愿意。真没有想到,他是你丈夫,太巧了。”

维莉一听,立即“责怪”克莫:“这么好的领导,你竟然不愿意为他工作,你真是让人难以理解。你看看你现在任职的公司,一次都没有派人来看过我,甚至连假都不准你。如果不是这位小姐住进来,我不知道会有多无聊。”

内纳廷见状,立即接过话头:“原来克莫先生是因为夫人受伤,心绪不佳。我现在才理解当初你为什么会拒绝我的邀请。现在,我再次请求,希望克莫先生能帮助我们公司解决难题。”

在维莉的催促下,克莫当时就答应了。他在帮助内纳廷公司解决食品保鲜技术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到内纳廷的确是一位受人尊重、关心、理解部下的好领导。于是,克莫辞掉原职,正式加入了内纳廷的食品公司。

至此,内纳廷的“偷梁换柱”宣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