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三十六计大全集
1695900000050

第50章 并战计(3)

而当时的联军内部,也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作战意见。60岁的俄军名将、联军总司令库图佐夫主张暂时避战。如果法军来袭,就继续撤退,以摆脱全军覆灭的危险境地。而年轻气盛的联军参谋长瑰洛持却认为,拿破仑惯于虚张声势,声东击西。法军实质上应该早已疲惫不堪,战斗力大为削弱。如今,联军在数量上已远远超出法军,立即转入对法军的进攻才是上策。

此时的拿破仑,也正在密切注视着亚历山大的动向。他决定故意不露锋芒,显得软弱可欺,用以麻痹并骄纵联军,然后暗中给其以措手不及的打击。

11月3日,拿破仑致信外交大臣塔列兰,坦诚法军目前处境十分艰难。正面敌军强盛,两翼敌人咄咄逼人,加上两支普鲁士大军跃跃欲试,法军寸步难行。

同时,拿破仑命令一些驻守前沿阵地的法军部队开始后撤,做出被迫退兵的样子,并故意散布法军兵力虚弱,需要收缩战线的传言。

11月25日,拿破仑甚至派其侍卫长萨瓦里将军打着休战旗前往联军司令部,向年轻的沙皇亚历山大递交国书,建议休战,请求与俄军讲和。

亚历山大在种种假象的迷惑下,武断地认为拿破仑已经深感恐惧,如今正是将其歼灭的大好时机。因此,对于库图佐夫的竭力反对,亚历山大并不予理睬。

很快,亚历山大便派自己的侍卫长道戈柯夫公爵进行回访,开始象征性的谈判。同时,他还不忘嘱咐这位心腹,随时注意观察拿破仑的动静。

拿破仑在会见道戈柯夫公爵时,更是抓住时机,进一步制造假象,蒙蔽对手。他首先表现出自己十分疲劳,一副精疲力竭的样子。然后,又故意提示对方自己是大国皇帝,不能丢失尊严。他还巧妙地回绝了沙皇使者的一些要求,声称坚决不会放弃意大利和其他一些占领地,但在一些枝节问题上可以做出一定的妥协让步。

会谈之后,沙皇使者认为拿破仑外表虽然故作威严,但实际上已心中有虚,于是兴奋地向亚历山大报告了对于拿破仑信心不足以及胆怯的印象。年轻的沙皇欣喜若狂。数日后,俄、奥皇帝经过会晤,决定立即向“正在削弱、退却的拿破仑军队进攻”,一步步落入了拿破仑设下的陷阱。

12月2日,在奥斯特里茨村以西、维也纳以北120公里的普拉岑高地周围,拿破仑战争史上最著名的一次大会战开始了。

拂晓之前,俄奥联军以一副不可一世之势大举进攻。而胸有成竹的拿破仑在望远镜里密切地注视着敌军的行动。当他发现普拉岑高地俄军防御力量十分薄弱时,随即命令两个加强师冲向高地并将其占领,把敌军切成了两段。俄军受到侧面攻击后大乱,马上向西方溃逃。

在完全控制住普拉岑高地之后,拿破仑立刻命令近卫军、骑兵师及两个步兵师向敌人展开了全面的猛攻。最终将北段4万多敌军团团包围,并将其压缩到了狄尔尼兹半结冰的湖泊上。湖泊上的冰块被法军炮火击碎,敌军最后要么被淹死,要么被击毙或生俘,下场极其悲惨。

第二天,奥地利皇帝要求休战,拿破仑当即以“所有俄军撤出奥地利,退回波兰”的要求为条件同意。

12月26日,法奥在普莱斯堡签订和约,结束了第三次反法联盟,并导致了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的终止。奥地利把威尼斯割让给了法国,拿破仑遂将其并入了意大利王国。而著名的奥斯特里茨战役,不仅表现了拿破仑指挥作战的非凡才能,也让他喜获了欧洲第一名将的荣誉。

此例中,拿破仑成功地利用“假作不为而将有所为”的手段,对敌人进行诱骗,并时时掌控着形势的发展,为自己赢得胜利创造了条件。作为军事统帅,他对作战指挥艺术的巧妙运用,在战略上以少胜多、在战术上以多击少,为彻底打败敌军奠定了基础。

苏联秘密研制原子弹

“假痴不癫”是一种麻痹敌人、待机而动的计谋。斯大林就曾利用这种方法,不露破绽地表演了一场逼真的“装聋作哑”剧。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同盟国与轴心国在战场上的军事较量,常常作为令人瞩目的大事,无时无刻不在世界各国的报刊、广播中被报道及传播。然而,对于另一场悄无声息的较量——研究原子弹,各个国家却都是在鲜为人知的情况下,激烈而秘密地进行着。美、苏、德等国,无一不想抢先研制成功,好将其作为一种威慑性的武器,用于战争之中。

1945年7月17日,苏、美、英三国首脑在波茨坦开会,研究对日作战等重大问题。此时,他们对战后的战略图谋其实也早已各有打算。

在一次会议休息时,美国总统杜鲁门对斯大林提起,美国已研制出一种威力非常强大的炸弹,以此暗示美国已拥有原子弹,恐吓斯大林。在杜鲁门讲这番话时,英国首相丘吉尔紧紧盯着斯大林的脸,观察他对杜鲁门讲话的反应。

然而,斯大林好像没有听见一样,丝毫没有露出任何异常的表情。以至于许多人回忆说,斯大林大概有点聋,当时没有听清楚杜鲁门的话。而实际上,他不仅听懂了杜鲁门的话,还听出了这些话的弦外之音。会后,他对外交部长莫洛托夫说:“应该加快我们研制工作的进度。”

就是这次会议之后,苏联开始集中力量研制原子弹。到1946年底,苏联的第一个铀—石墨反应堆建成。随后,研究人员建立了强大的实验反应堆和工业反应堆,并开始生产分裂物质。到1949年9月25日,苏联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这一事件完全出乎了美国人的预料,引起了全世界的极大震动。

原子弹爆炸后,杜鲁门才对当年斯大林的装聋作哑如梦方醒,对此只发表了简短的公报:“我们已掌握苏联进行了一次原子弹爆炸的证据。”除此之外,他们还能说什么呢?这个“突然袭击”对美国打击太大了。

从此以后,美苏在战略上的核竞赛便全面展开了。

不难看出,斯大林当初“装聋作哑”的行动,无疑是带有战略意义的举动,是心战谋略的杰出表现。

■ 商家活用 ■

利特尔假痴换名气

“假痴不癫”用在商战中,就是在竞争等问题上不要简单、粗糙、轻举妄动,应当不动声色,暗中筹划准备,蓄势待发。真正做到不争则已,一争势必取胜。

利特尔公司是当今世界上最著名的科技咨询公司之一。而其前身是创始人利尔在1886年建立的一个小小的化学实验室,丝毫不引人注目。

在这个小小的实验室里,利特尔苦心实验,用醋酸纤维制造了第一批可供生产的纺织原料。之后,经过刻苦钻研,他又做出了一系列新发明,使得利特尔公司逐渐小有名气起来。

1921年的某天,在一个企业家的集会场所里,与会者纷纷在休息时间来到休息厅里。有的抽烟,有的喝饮料,彼此礼貌地寒暄交谈。话题突然被转到科学与企业生产的关系上来。

“科学,那是书本上的事。产品生产,才是真枪实弹的硬功夫。它们正像罗德岛上的自由女神像和堪萨斯的牛仔,压根儿扯不到一起!”一位大腹便便的大亨首先高谈阔论地发表起自己的意见来。

“先生,虽然你刚才从东海岸扯到了西部草原,但是你的目光未免也太短浅了。”一向崇拜科学的利特尔略带轻蔑地微笑说,“试问,哪一个企业的发展,能离开科技进步?你的企业难道是原始的手工作坊,全靠工人的双手生产商品吗?只有源源不断地引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企业才能长出翅膀,越飞越高,越飞越远,不是吗?”

“利特尔先生,你弄出的那些科学东西虽然我也有所耳闻,只可惜我没福气,全用不上。更遗憾的是,在座的各位可能都还不知道它们是什么,是否需要我为你效劳,给他们介绍介绍呢?”嘲讽之余,那位大亨接着用挑衅的口吻说,“我的钱太多,身上的钱袋已经不够用了,想找猪耳朵做的丝线袋来装。可惜啊,到处都没有这样的钱袋卖。觉得科学是万能的你,能帮我的忙,做出这钱袋吗?如果真的做成了,不用我介绍,诸位也自然都会知道你的大名的!”说完便哈哈大笑,连大肚皮都颤动起来了。

聪明的利特尔虽然备受屈辱,但转念一想,这可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如果真的用猪耳朵做成了丝线袋,就既可以给这位藐视科学的家伙一记响亮的耳光,又可以如其所言,在企业界里大大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所以,他强忍下来,没发脾气。他要“假痴不癫”,一鸣惊人。

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市场上的猪耳朵都被利特尔公司暗中搜购一空。购回的猪耳朵被利特尔公司的化学家几经努力,分解成了胶质和纤维组织,其中纤维组织内的物质也被制成可纺纤维,再纺成丝线,并染上了各种不同的美丽颜色。最后,猪耳朵果然被编织成了五光十色的丝线钱袋。

这些特殊的钱袋在绚丽广告的衬托下,更加光彩夺目。一经投入市场,便迅速被抢购一空。利特尔成功了。

“用猪耳朵制钱袋”看起来似乎是荒诞不经的恶毒挑衅,利特尔却用实际行动将其彻底粉碎了。那些不相信科学是企业的翅膀,并看不起利特尔的人,最后不得不对利特尔刮目相看。利特尔公司从此声名大噪,引来无数企业家纷纷登门求教,一时间门庭若市,好不热闹。

试想,如果利特尔当时不是忍气“假痴”,让别人觉得连他自己都把用猪耳朵做丝线袋当成痴心妄想,反而暴跳如雷地和那个大亨大吵大闹,争论不休,或者义正词严地加以驳斥;同样,如果利特尔公司不能做到“不癫”,而暗中将“猪耳朵制成丝线钱袋”变成事实,利特尔公司能有今天让人如此羡慕的名气吗?

疯癫的印度画家

运用“假痴不癫”之计,将真相掩盖起来,迷惑对方,让自己占据优势,最终获取利益的,在经商活动中比比皆是。

一次,一位印度画家在比利时国家美术馆的画廊里展销自己的作品。因为这位画家名气不甚大,所以虽然每幅画出价只在10~100美元之间,但展销台前依旧冷冷清清。

这时,一位酷爱收藏展品的美国游客来到了展销台前。他将印度画家的画仔细端详了一番,最终选中了其中三幅很有收藏价值的。走近前一看标价,低廉的价格让他大喜过望,于是准备掏钱买下这三幅画。

聪明的印度画家看出了美国游客对这些画渴求的表情,随即决定以高价出售这三幅画。当美国人付款时,他便冷冷地索价,要求以每幅250美元成交。美国人对他这种敲竹杠的经营方式很不满意,表示不愿成交,于是继续讨价还价。

不料,这位印度画家气冲冲地便把一幅画烧掉了。美国人眼看着自己喜爱的画被烧了,心疼之余,又问印度人剩下的两幅画愿出什么价。印度人仍然坚持每幅索价250美元的要求,美国人仍不愿意买下。

这时,印度人立刻又烧掉了一幅画。酷爱收藏字画的美国人终于沉不住气了,他乞求印度人不要再烧最后一幅画。

最后,被逼无奈的美国人竟以500美元的高价买下了剩下的那幅画。

“假痴不癫”这一计谋的特点是利用对方的心理,视情况采取战术,让对手在自己喜怒无常的情况下败于己手。这位印度画家的表现,就是表面上看来是与美国人起冲突,实质上则抓住了美国人酷爱收藏的心理,并顺应这种心理,疯疯癫癫地烧画,最终迫使美国人改变了主意。

日商人愚弄美方代表

善用“假痴不癫”者,必须是真智慧。可以做到遇事不冲动,冷静观察,先装糊涂,实际上却在做一番打算谋划,伺机有所作为。这种智之上者,成功的几率才高。

三位日本人曾代表日本航空公司与美国的一家飞机制造公司进行谈判。其中,日方为买方,美方为卖方。美国公司为了不错过这次大好的商业机会,挑选最精明干练的高级职员组成了谈判小组。

谈判刚开始,美方便展开了强大的产品宣传攻势。他们在谈判室内张贴了许多挂图,还印制了诸多宣传资料与图片。随后用了两个半小时,三台幻灯放映机,放映好莱坞式的公司介绍。

他们这样做,一是要增强自己的谈判实力,另外则是要向三位日本代表展示一次精妙绝伦的产品简报。在整个放映过程中,日方代表不动声色地坐在那里,全神贯注地观看着。

放映结束后,美方高级主管得意地站起,扭亮了会议室的灯。此时,他的脸上挂着自豪的笑容,笑容里亦充满了喜悦和必胜的信念。他转身对三位略显有些迟钝和麻木的日方代表说:“请问,你方的看法如何?”

不料,一位日方代表礼貌地微笑着说:“抱歉,我们还没太搞懂。”这句话大大伤害了美国高级主管的自尊心。他的笑容随即消失,一股无名之火升上头顶。

他问:“你说你们还不懂,这是什么意思?哪一点你们还不懂?”

另一位日方代表依旧礼貌地微笑着回答:“我们全部没弄懂。”

美国的高级主管压了压火气,再问对方:“从什么时候开始你们不懂?”

第三位日方代表一脸严肃地回答:“从关掉电灯,开始幻灯简报的时候起,我们就完全不懂了。”

美国公司的主管感到了严重的挫败感。他终于灰心丧气地斜靠着墙边,松开他价格昂贵的领带,心灰意冷,无可奈何。最后,他对日方代表说:“那么……那么你们希望我们做些什么呢?”

三位日方代表异口同声地回答:“你能够将简报重新放一次吗?”

美国公司精心设计幻灯简报,本以为日商会赞叹不已,从而吊起他们花大价钱购买己方产品的胃口。美国人为自己的谈判技巧和实力沾沾自喜的时候,日方代表表现出来的“愚笨”和“无知”却给他们带来突如其来的沮丧。不仅如此,日方代表要求重新放映幻灯片,拖延时间的办法,又让他们的沮丧情绪不断加剧。等到双方真正坐下来谈判的时候,美方代表已毫无情绪,一心只想速战速决,尽早从不愉快的心境中解脱出来。

谈判结果自然是对日方有利的,三个日方高级职员用他们的智慧和谈判技巧为公司节省了一大笔开支。

用“愚笨”和“无知”的假象掩盖自己的真实意图,其用意是想在时间上拖垮对方的斗志。美方表现出来的实力越强,日方代表就越不以为然。这样,不断地循环,美方代表的得意之情就会慢慢被消磨得一干二净,又哪来的情绪去用心谈判呢?而通过这种长时间的观察和了解,日方的准备则会更加充分,谈判取胜也就势在必得了。

■ 处世活用 ■

王允之装痴避祸

在欲渡难关时,也可运用“假痴不癫”之计。形势十分危急,对方有可能会置你于死地时,你别无良方,只能装痴扮呆。结果用得妙,也可装假逼真,逃过死劫。

东晋时代,有一位名叫王允之的孩子,生性机灵,极其善于揣摸大人的心理。

王允之的伯父是东晋的大将军王敦。此人执掌朝政,骄横跋扈,对人残暴凶狠。一次,他为了强迫客人喝酒,竟接连狠心杀死了几个敬酒不成的美女,让客人难以夹菜下咽。因此,人称他为杀人不眨眼的魔王。

一天晚上,王允之照例和王敦睡在一起。

天亮时分,王敦被一名手下唤醒。王敦忙起床与其密谈:“喂,我叫你准备的兵马和武器怎样了?”

“将军大人,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好极了。你打算几时动手包围王宫?”

“务必严加保密,若有外人知晓此事,格杀勿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