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华上下五千年全知道
1698000000035

第35章

在这个宏伟志向的驱使下,孙思邈发愤学习,认真钻研。为了掌握广泛的知识和可靠的本领,他不辞辛劳,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功夫不负有心人,他通读了大量各种各样的医学书籍,获得了丰富的知识,掌握了精深的医学技艺,为他以后的行医生涯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正因为有了这个好基础,孙思邈行医不久就出了名,渐渐名声越来越大,连朝廷里也知道了他高超的医术,要召他去当医官。但孙思邈不愿被束缚在皇宫里,执意推辞了,他知道他的根应当扎在千百万人民中间。

孙思邈不仅医术高,医德也很好,他不会因病人交不起诊费就把病人拒之门外,见死不救。相反,他经常为许多病人义务治疗,还把药送给他们。对于远道上门求医的病人,他还腾出房子让他们居住,亲自为病人熬汤端药,胜似对待自己的亲人。只要有人请他出诊,他总是有请必应,不管是风雪弥漫,还是夜深黎明,立即赶往医治。

有一次,一个病人得了尿潴留,撒不出尿,小肚子胀得非常难受。他请来孙思邀,恳求道:“孙医生,快救救我!尿脬都要胀破了!”这种病的医治,以往都是用药来排泄。现在,孙思邀看病人那么痛苦,心想:“吃药怕是来不及了。怎么办呢?尿流不出来,怕是排尿管的口子不灵了。能不能用根管子插进尿道,让尿通过管子流出来呢?”孙思邀考虑一番,决定试一试。可是尿道很细,什么样的管子才能插进去呢?他苦苦思考着,十分焦急,正在这时,他看见一个小孩拿着一根葱管在吹着玩,突然受到了启发,心想:“葱管又细又软,大概可以试试。”于是,他赶忙叫人找些香葱,从中选出细韧的一根,稍加削剪,然后小心翼翼地插进病人的尿道,再用力一吹。不一会儿,尿果然顺着葱管流了出来,病人的小肚慢慢瘪了下去,病也就好了。一根小小的葱管,便消除了病人莫大的痛苦。孙思邈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导尿术的人。

又有一次,孙思邀出诊回来,在路上看到几个人抬了一口棺材。棺材缝里渗出了鲜血,一个老婆婆跟在后面哭得死去活来。孙思邀被哭声所深深打动,又觉得棺材里流出的鲜血很不寻常,就连忙赶上前去,问道:“棺材里装的什么人?死了多长时间啦?”老婆婆忍住哭泣,含泪答道:“已有几个时辰了。”孙思邈说:“把棺材打开,让我看看好吗?”老婆婆开始不愿意,孙思邈并不放弃,耐心说服老婆婆:“可以试试。我看棺材里流出的鲜血,应该还是有希望的。”老婆婆听孙思邈说得有理,就一边让大家打开棺材一边说:“我可怜的孩子啊!她是难产,折腾了两天两夜,受了不少罪。结果小孩子没生下来,把自己的命也给送了。我就这么一个女儿,医生要是能把她救活,我一定给你磕头。”说话之间,棺盖已经打开。孙思邈往棺材里一看,只见那妇人脸色煞白,忙探手去摸妇人的脉,果然还在微微颤动。孙思邈赶紧拿出银针,选好穴位,慢慢地扎了下去,然后手指不停地捻动。不一会儿,只见那妇人呼了口气,睁开了双眼。又过了一会儿,一个胖娃娃“哇哇”地落了地,老婆婆连忙抱起婴儿,激动的泪水不住地往下流。孙思邈拿出随身携带的药,让产妇服了下去。产妇渐渐苏醒了,脸上也有了血色。老婆婆抱着婴儿跪倒在孙思邈面前,一面磕头,一面感激不尽地说:“谢谢救命之恩!谢谢救命之恩!”孙思邈连忙把老婆婆扶起来。周围的人看到孙思邈一针救了两条人命,都惊讶、敬佩不已,同声称赞他真是个神医。

孙思邈在行医的过程中经常运用比较的方法来分析得病的原因,开拓用药的思路。他发现山区的贫穷百姓容易得“雀盲眼”(即夜盲症),这种病人白天的视力挺正常,可一到晚上就变得像麻雀一样,什么也见不到了。而有钱人常常得脚气病,症状为身上发肿,肌肉疼痛,浑身乏力。孙思邈想,为什么穷人多得夜盲症,富人多得脚气病呢?这肯定与饮食有关,不是多吃了些什么,就是少吃了些什么。于是,他比较了穷人与富人的饮食,发现富人多吃荤腥油腻、精米细粮,而穷人却很少吃荤,吃的多为粗粮素食。经过反复考虑,他认为穷人得夜盲症,很可能是很少吃荤的缘故,富人得脚气,不是由于吃荤就是由于吃细粮。他再作仔细分析,发现粗粮里夹杂着不少米糠麸子,精米白面则把这些东西弄得一干二净,看来脚气病就是因为缺少米糠和麸子这类东西引起的。思考分析之后,孙思邈对症下药。他试用动物的肝脏治夜盲症,试用米糠和麦麸治脚气病,果然都很见效。他是世界上第一个记录脚气病的医学家,比起国外的最早记录,要早出1000年左右。

孙思邀还十分擅长针灸,在古人已知穴位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实践摸索,又发现了不少新的穴位,并总结出一个新的治疗方法,就是哪里有病往哪里针灸。后来,人们把这种方法归纳为四个字,叫做“以痛取穴”,也学着孙思邈的样,把“以痛取穴”的穴叫“阿是穴”。提起阿是穴,这里有个来历。

一次,有个病人找孙思邀看病,说大腿里侧有个地方疼得要命。孙思邀给他开了一帖中药,可服了之后,并不见效。孙思邀就给病人使用针灸治疗,扎了几次,病人还是一个劲地喊痛。孙思邈想,除了古书上所说的那些穴位外,难道就没有其他的穴位了吗?他一面用大拇指在病人的大腿上轻轻地掐来掐去,一面不断地耐心问着病人:“是不是这儿痛?”掐了很多地方,反复问了很多遍,病人忽然叫了起来:“啊!是,是,就是这儿!”孙思邈就在那个点上扎了一针,病人的腿痛果然好了。孙思邈想,古书上没有这个穴位,应当给它叫个什么名字呢?噢,对啦,病人说“啊!是,是,就是这儿!那就叫它阿是穴吧!”阿是穴就是这样得来的。

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研究,孙思遴积累和搜集了大量简便而有效的药方,他把这些药方汇集起来,编成了一部书,叫《千金要方》,也叫《备急千金方》。“千金”的意思就是说,书里所载的药方都是十分宝贵的,这时孙思邈已经70岁了。到了整整100岁的时候,孙思邈又把他后30年所积累的方子编成了另一本书,叫《千金翼方》。“翼”就是辅助的意思,就是要用它来弥补前一本书的不足。在这两本书里,孙思邈一共记载了6500多个药方,不仅数量多,疗效也很好。为了纪念这位著名的医学家,人们尊称孙思邈为“药王”,把他经常采药的五台山称作“药王山”,并且在山上建了药王庙。

●唐太宗贞观之治

公元626年,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登上帝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就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唐太宗。

李世民借鉴了隋灭亡的历史教训,制定了基本顺应当时历史发展要求的政治政策。唐初经济凋敝,人民生活十分困苦,国家财政也严重拮据。因此,李世民首先实行了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尽量避免和减少战争,以减少军费支出,此举有力地保障了农民安居垅亩,发展了农业生产。

亲疏并举、德才兼备的人才政策是李世民政治统治的重要保证和基础。为了集思广益、纠偏补过,李世民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监察和谏官制度。谏官直接参与政事,五品以上的京官在中书内省轮流值夜,以便随时召见,询访外事,讨论政教得失,使朝廷上下形成了一种敬贤纳谏的政治风气。魏征就是当时最有名的“诤臣”,他性情耿直,敢于谏诤,据理力争,凡有所谏,多被李世民采纳,贞观年间的许多政策的制定都是魏征参与和策划的。

科举制度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恢复和完善,并且最终定型下来,成为贯穿后代封建社会的官吏选拔制度,各阶层的优秀人才得以进入政治统治集团,知识分子有了仕进的方便之门。在政治统治中,李世民特别重视伦理教化,将其作为巩固统治的精神支柱。李世民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在推行礼治的同时也十分重视法律的建设,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法律、法令,中国古代最完备的法典《唐律》就是他授意房玄龄、长孙无忌修订的。

通过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政策的制定和推行,唐初政治空气开明而清廉,生产力得以迅速发展,经济空前繁荣,社会安定。人民获得了一个较为安定的政治环境,能够安心地从事劳动生产,从而创建了文化灿烂、国力鼎盛富强的景况,被后人誉为“贞观之治”。

●六祖慧能出民间

湖北省黄梅东北的五祖山,唐代称为冯茂山。山中古树森森,松竹交映,是我国著名的佛教胜地——东山寺的所在地。唐朝初年,禅宗“东土五祖”弘忍大师就在这里传教,门徒超过千人,人称“东山法门”。

公元661年的一天,冯茂山来了一位青年,蓬头垢面,衣衫槛褛,风尘仆仆,径直来寻弘忍大师。他一见弘忍大师,口称弟子,纳头便拜。当时,弘忍门下人才济济,僧俗之辈都是俊杰英才。弘忍见他相貌丑陋,举止粗俗,不禁问道:“你是从何而来?来此做什么?”那青年答道:“弟子是岭南人氏,新州(在今广东)百姓。老远来拜师父,不求别的,只求做佛。”大师见他口气狂妄,大喝道:“你是岭南人,又是猫獠,怎么配做佛?”那青年毫无惧意,答道:“地分南北,佛性并无南北;人有高下,佛性应无高下。”青年几句话说得弘忍大师对他刮目相看,这个青年就是禅宗六祖慧能。

慧能俗姓卢,生于公元638年,他3岁就死了父亲,家境贫寒,靠卖柴供养母亲。他不识字,没文化,但资性颖悟。有一天卖柴,听人读《金刚经》,不觉心有所悟,攀谈之中,得知弘忍法师正在东山大开法门,心中不胜羡慕。那位读经的人本是热心的佛教徒,见慧能资质非凡,有心向道,便决心成全,送给他十两银子。慧能获得资助,安顿好了老母,便辞亲上路,赶来拜见弘忍,寻求成佛的道路。

弘忍见慧能出语新奇,决意将他收下,但碍于他出身卑微,便派了到碓房去作了个春米行者。慧能在碓房春米,遇到讲堂中弘忍升座说法,他便竖起耳朵仔细听,默默地思考微言大义,慢慢地有所领会。他有时沉浸到玄妙的禅理当中,竟然忘记了环境和自找。

8个月过去了,这一天,弘忍大师忽然聚集门下700弟子,当众宣布要选一位真正领悟佛法大意的弟子传付衣钵,作自己的继承人。弘忍命弟子们各作一首褐语,借以观察各人对佛法的领会情况。

弘忍门下公认为最杰出的首席大弟子神秀做了一首褐语,题写在佛堂南廊的墙壁上,其褐日: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此偈一出,所有弟子都称妙,谁也不敢再写偈,神秀自己也暗暗得意。消息传到慧能耳中,他听后微微一笑,来到南廊下,也做了一偈,请人写在墙壁上。其偈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神秀的偈语肯定自己身心的存在,认为极勤奋的修行,才能渐渐地达到不染尘埃的清净境界,属于传统的渐修成佛说。慧能的褐语却认为身、心和万事万物都是空幻的、不真实的,只有人人都具备的佛性才是唯一真实的存在。这一思想,与他初入东山见弘忍时提出的佛性不分南北贵贱的说法一致,只是经过8个月的默受教法,其思想更透彻精妙了。他与神秀的思想虽然同属唯心主义,但在认识上比神秀彻底得多,若施之于佛教修行,顿悟成佛,则简捷得多。一个出身贫贱,处在寺院下层的苦力行者,居然做出如此高妙的偈颂,当即引起轰动。赞叹、惊奇、嫉妒、愤怒、仇恨等各种复杂的感情,霎时笼罩了平日宁静的寺院。

弘忍看见慧能的偈语,知他已经真正把握了求佛的精义,有心将衣钵传付给他,又怕人知道,便故意不动声色。当晚三更,弘忍才暗唤慧能入室,对他讲经授法,并告诫慧能,他现在的身份地位,非比寻常,人心不服,就会有生命危险,应当速离东山,返回南方。慧能连夜起程南行,一路上历尽艰险,躲过追杀,终于回到岭南,从此混迹于农商之中,杂居于猎户之间,销声匿迹巧年。时间久了,这场争夺衣钵、法统的风波渐渐平息下去。慧能觉得时机成熟,应该出来弘法了,这才来到南海(今广州市附近)印宗法师门下听法。

一天,印宗问众人:“那旗杆上头的旗帜,被风吹着,是动还是不动?”众人议论纷纷,有的说是旗帜在动,有的说不是旗帜动,是风自己动。慧能从座上站起来,高声说:“法师!不是风动,也不是旗帜动,只是众人的心在动。”此言一出,众人皆一震。印宗马上知道自己佛法修养不如慧能,转向慧能请教,才知慧能就是佛法的衣钵所在。不久,印宗亲自领着众徒来到慧能住处,为慧能剃法受戒。这样,慧能才正式出家,成为一名僧人。

印宗为慧能剃发之后,又拜在慧能门下,尊慧能为师。从此之后,慧能就常在菩提树下为人说法。不久,慧能来到韶关曹溪,广收徒众,扩建寺院,传法数十年,名声大振,学徒达到十万之众。

慧能的活动,始终扎根于民间基层。他的学说思想体现于《坛经》,开创了中国佛教前所未有的崭新局面,令人耳目一新。这一教派,就是日后长盛不衰的中国禅宗。

●武则天杀女求后

武则天,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入宫前,她的父亲是当时的工部尚书。武则天14岁时,唐太宗李世民闻知她的美貌,将她召入后宫,封为才人。初进宫的武则天以其特有的妩媚博得了李世民的欢心。后来,李世民病危,太子李治侍奉在侧,武则天与他渐渐产生感情。

公元649年,李世民驾崩。按照当时的宫廷制度,26岁的武则天及后宫中没有生养的妃嫔都被送进了感业寺削发为尼,为先皇祈福。公元654年的一天,逢李世民忌日,李治到感业寺进香,与武则天相遇,两人旧情重温。随后,李治就把她召回后宫,封为昭仪。

武则天再次入宫后,开始的时候对王皇后卑躬屈节,极力奉承。她知道王皇后与萧椒妃有矛盾,便与王皇后联合,夺去了李治对萧氏的宠爱。当萧氏失宠后,武则天就把目标转向了王皇后。恰好武则天生了一个女孩,皇后很喜欢,在屋里逗弄她。皇后出去以后,武则天偷偷把小孩掐死,用被子盖上。正好李治驾临,武则天假装打开被子看孩子,发现已经死了,立即惊讶痛哭。李治向左右侍从询间,大家都说皇后刚刚来过。李治大怒,决定废掉皇后,改立武则天为后。

在封建社会,皇后的废、立都是国家大事,必须由大臣们共同商议。朝廷的大臣们分成了两派。反对立武则天为后的意见主要来自朝廷重臣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他们极力为王皇后辩解,说她出身高贵,忠厚贤惠,没有什么大过失,不该被废皇后之位;而武则天却是出身贫寒,还曾经侍奉过先帝,立为皇后则违背了礼制。韩瑗等大臣也表示反对。而李义府、许敬宗等人为了在李治和武则天面前争功邀宠,就站到了长孙无忌的对立面,支持武则天做皇后。公元654年,李治下诏书废王皇后、萧淑妃为庶人,6天后正式册立武则天为皇后。

●武则天自立为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