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国家软实力
1698500000007

第7章 软实力的核心:国家的文化

文化是一个纷繁复杂、无所不包的多元范畴。关于文化的涵义,学者说法不一,据统计至少有160多种说法。83美国人类学家克鲁格亨认为,“文化是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式样的系统,既包含显性式样又包含隐性式样;它具有为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或是在一定时期中为群体的特定部分所共享。”84《辞海》对文化的阐释是“从广义上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来说,指包括语言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人类社会的精神现象。”文化包括了以下几个层面:1、精神层面包括精神信仰、哲学体系、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民族性格、伦理观念等因素;2、行为层面包括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家庭模式、行为礼仪、人际关系等因素;3、制度层面包括政治体制、经济模式、社会组织、法律典章等因素;4、物质层面包括人类劳动与自然物质相结合的产物,包括服装饮食、居住条件、交通手段、劳动器具、工艺技术等物化的文化现象。本书的文化概念主要限于精神层面。

从精神层面看,文化的渗透和作用范围极为广泛,诸如价值观、国家制度、对外政策等,无不蕴藏着深厚的文化根源。但是,文化并不一定能产生软实力,那么符合什么样条件的文化才能构成软实力呢?

第一,文化的内涵具有先进性,能够吸引和同化他人。软实力主要通过“吸引力”影响或改变他国的行为从而为本国谋求利益。那么“吸引力”来自何处?

毫无疑问,先进的文化是这一吸引力的重要来源。例如,近代西方文化经过欧洲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几个世纪的变革,实现了从封建性向现代性的转化,诞生了现代工业文化。这相对于农业文化无疑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无论科学技术、社会制度,还是人权观念、现代化理念等都具有划时代意义,对落后国家的生产力、经济的发展、人的解放等都是很大的推动力量。几百年来的工业文明进程实为西方文化软实力向全世界辐射和扩散的过程,同时也是西方强国垄断“话语权”、掌控“游戏规则”的过程。

中国在唐朝盛世时,无论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都领先于周边国家。日本、朝鲜等国推崇儒学,积极引进中国的律令制度等先进文化,由此形成以中国为中心的“汉字文化圈”(或称“儒教文化圈”)。这一文化圈的形成和国际秩序的确立不是建立在武力基础上的强行掠夺,而是依靠自己的璀璨文化“臣服”周边国家。所以,文化的先进性是软实力构建的内在因素。

第二,文化必须具有同化力,才能有助于国家目标的实现,两者的结合反过来会进一步增强文化的影响力。先进的文化是软实力形成的内部条件,但文化要转化为对他人的控制力,还需要外在条件。其中尤为重要的是,文化同化必须与国家战略目标建立联系,具体表现在协助实现政治安全利益和建立并领导国际制度或国际组织两个方面。

文化同化力在实现政治安全目标方面容易发挥作用,因为国家在政治安全方面的利益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很难明确界定和计量。正如温特所言:政治安全“利益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观念建构的”85显然,在政治安全领域,一个国家的判断容易为主观认知所左右,而主观认知完全可能受到其他国家的影响。因此,一个国家可以利用文化的同化作用,将自己的安全认知传播到其他国家,改变甚至塑造他国的认知。

在国家追求建立和领导国际制度或国际组织方面,文化同化力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国际制度的形成,必然要求参与国共同遵守组织规范或具有一定的共有观念。文化同化力可以促使文化原属国将自己的观念转化为多个国家的共有观念,从而为建立国际制度创造必要条件。一是国际制度和国际组织本身就是一种观念。国际体系的变化要求许多原先只习惯于双边外交的国家逐步适应国际制度与国际组织方式。这个适应过程一方面依赖于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实践,另一方面也需要一些外在力量的推动,其中文化同化力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二是国际制度和国际组织需要某种共有的价值观。国际制度和国际组织的建立,都涉及价值观问题。参与国共有的价值观维护着组织和制度的根本目标,也保证了组织的凝聚力。三是国际制度和国际组织的具体运作需要一定的规范。任何国际组织在运行时都要依靠共同遵守的准则,但组织和制度的运行规范却是观念性的,而文化同化力可以成为传播这些规范的一种途径。

第三,文化的传播需要拥有强大的物质基础和保障。软实力的效力在于其扩散性,只有当一种文化广泛传播,并受到其他国家倾慕时,这一效力才能有效发挥作用。因为“同化式力量”必须借助媒介手段才能得以实现。正如王沪宁所说,“文化是一种广义的信息”,“如果封闭或垄断一种文化,那么就不能使它构成‘软权力’的基本支柱”86。迄今为止,美国等西方国家凭借发达的科学技术,在文化传播上占有巨大优势,这也是它们软实力强大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因西方国家的大力传播,自由、民主、平等、人权、法治等思想,长期以来被认为是西方文化的产物。尽管西方文化确实包含了这些思想,但是这些思想并非它们的专利。关于人权思想,中国古代许多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从不同角度提出过以人为本的问题,如“敬天保民”、“民为本、社稷次之,君为轻”、“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可载舟也可覆舟”等。由于没有很好地进行传播,人们对此所知甚少,因而难以构成真正的软实力。

现代传播媒介的迅猛发展不仅给西方文化也给非西方文化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大容量、高速度、高密度的信息传输,使各种文化的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地得到展示与共享。当网络、卫星等信息传播工具清楚地将全球各种文化及其最新进展显现在世人面前时,人类拥有了前所未有的了解、比较、引进和学习其他文化的优越条件。一些原来鲜为人知、不受重视的文化也有机会与主流文化竞争。因此,在信息高速公路上,在人们的跨文化交流中,并不总是强势文化影响弱势文化,弱势文化对强势文化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总之,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特性和优势。文化作为人类的精神产品,代表着一个共同体中基本的态度和观念,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的看法,是共同体成员对于自己身份的执守。因此,在当前这个充满利益竞争的世界上,文化需要变成软实力才具有真正价值。同样,“只有在其他国家羡慕并期望模仿一国文化之时,其软实力才得以实现”。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