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考试高手
1700800000048

第48章 填报高考志愿的操作技巧(5)

第三,要在第一志愿作为基调确定后,其它志愿应由高到低排列。要避免把志愿填成“波浪式”或“平行式”,如第—志愿报清华大学,第二志愿报北京大学,第三志愿报复旦大学;更不能填成“上楼梯”,如第一志愿报新疆大学,第二志愿报石油大学、第三志愿报北京大学,这样的第二、第三志愿等于没填。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如1997年的山东一名文科考生,第一志愿报山东大学,第二志愿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专业,这是一个“上楼梯”志愿,当时这样填报的依据是,考生本人的成绩考取山东大学比较有把握(根据以往的分数线),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一年在山东招收文科考生,并且只招收一名,估计不会有人贸然填报。结果,由于山东1997年开始实行先公布高考分数后填报志愿的方式,很多考生过于保守,大部分降低档次填报志愿,导致山东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创历史最高纪录,该生第一志愿落榜,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一志愿无人填报,录取了该生。这个例子说明,在特殊条件下,填报的高考志愿可以不按常规行事。

要提高命中率,不但填报学校志愿时要有梯度,填报同一学校的不同专业也要“冷热”搭配,拉开档次。

此外,考生一定要重视并正确对待“是否服从到其他院校和专业”这一栏的填写。是否服从调剂志愿,有时候也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说是考生的最后一道护身符。在考生未被所报院校录取,而考生报了愿意调剂时,招生办公室一般会优先考虑无条件服从调剂的学生。假如考生仅填报了愿意调剂到某些地区、某类专业的院校,招生办公室将根据招生现场的所报志愿情况,适当考虑考生的附加条件。不过,只要服从调剂就应该有服从分配到任何地方、任何专业的思想准备。不仅在选择学校时可以加上一些附加条件,而且可以在选择专业上加一些附加条件,有时是非常有用的。例如清华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除了理工类的专业外,还有中文、外语、法学等文科专业,而这些文科专业又多从理科招生;如果他们的第一志愿考生不足的话,就要从其它专业调剂;如果考生不愿在文科专业学习,最好在志愿表上注明“服从理工科专业调剂”,以免被迫弃理从文。

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要抓住一切可能增加自己被录取的机会。要量力而行地选报第一志愿,合理安排志愿顺序,最好填上服从调剂志愿。还有一项提前录取志愿也可以增加自己被录取的机会,提前录取志愿大多是军校和一些比较特殊的学校,如前所述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十、为什么要慎重填报“服从调剂”

每年高考招生过程中,都有许多考生在志愿书上写下冷冰冰的“不服从调剂”,使原本可以享受到的第二次被录取机会从自己的手上丢掉;还有的考生虽然高考成绩比较好,但是由于一表第一志愿选择不够慎重,第二、三志愿与第一志愿之间又没有拉开档次,且不服从调剂,档案被退回、只好参加二表院校的招生录取。尽管年年都有人不断告诫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最好填上“服从分配”或“服从调剂”,可每年仍然有很多人不重视这一点而吃了大苦头。某一年河北省的录取过程中,在省部委属专科院校录取结束后,有2000多名考生因没填“服从分配”而退各地、市档案室,而另有填写“服从分配”的2000多名考生分别被志愿不足的院校录取。虽然这仅仅是一省一年的情况,却在历年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对于是否填写“服从调剂”,家长和考生一定要慎重考虑,权衡利弊,三思而后行。根据我们的经验和对学生的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其实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对于今后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并不是有很明确的想法,而且从就业的情况看,许多大学毕业生所从事的也往往并不是其所学的专业。高等学校越来越向着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方向发展,上什么样的学校,学什么样的专业,有时并不一定就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首先能不能上一所学校从而接受正规的高等教育。如果考生因为服从调剂而能够被录取,就总胜于没有书念的好。因此我们建议考生及家长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填写“服从调剂”,有了这一条,就意味着在竞争中多了一份机会。

在填写“服从”的时候也有一些技巧可寻;在志愿书的一表、二表和专科志愿的后面都有“是否服从调剂”一栏。如果学生立志要报考重点高校,那么就可以只在重点院校的志愿后面填写“服从”;如果考生不想报考某类型高校,也可以在服从的栏里注明。就报考某一高校而言,还有一个对专业是否服从的问题,考生同样可以在填写服从的时候有所选择,比如在报考某一综合高校的时候,可以填写“理工科专业服从”,这样一般不会被录取到理工科以外的其他专业。

尽管我们不赞成考生过于执着于某一高校或某一专业,但是在每年高考过程中这样的情况都有所存在。他们的志愿书是否服从栏中一般都是空白。对于这样的考生,我们觉得考生及家长如果有了自己坚定的选择,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一定要在填报志愿时候就做好不论发生什么情况都不后悔的思想准备。

十一、万无一失:还须注意一些什么问题

在历年的高考中,总有不少人会犯一些本可以避免的错误,而使自己痛失良机。所以,这里列举一些填报志愿中常见的问题,供准备参加高考的学生及家长借鉴。

1.仔细了解自己准备报考的学校和专业

由于条件的限制,很多考生在选择学校和专业的时候,只是根据招生学校的宣传资料作决定,这是很不足取的。随着竞争机制在教育系统中的推行,各大学在争夺生源方面竭尽全力;有人对自己学校的宣传只说好的地方,具有片面性。有些学校把专业改进一个冠冕堂皇的名称,对学生有很大的误导,如有的学校把图书馆系改为信息管理系,有的考生没有仔细考虑,便冲着“信息”和“管理”报考了,后来发现和自己头脑中的概念相差极大,但后悔也来不及了。要了解学校和专业的详细情况,最好的办法是能够亲自到学校实地看看,和学校里边的大学生交流一下,因为他们最有发言权。如果不能亲自到学校去,也要尽可能参加该校的咨询活动,并可以通过写信、打电话等方式直接询问,切不可走马观花,只看名称和表面文章。当然,对于名牌学校来说,大多都是货真价实。

对于想报考的学校,不仅要知道录取分数、招生人数和工作去向等问题,也要了解这个学校的师资力量、设备水平、学习风气、学校的环境以及图书馆等情况,以免造成所报学校、专业与个人期望、爱好大相径庭的问题。

2.家长要尽量尊重孩子的选择

有些家长凭着自己的人生阅历、见解及对孩子的期望而大包大揽,一定要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填报志愿。更有甚者,有些家长不顾孩子的特长和理想,亲自为孩子填写志愿。结果很多考生因这种原因而进了他们并不喜欢的专业,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有一个想学金融的考生被父母强迫选择了电子专业,学习上没有兴趣,上课听不进去,在大一就留级了。还有人甚至因学习压力造成精神崩溃,给一生带来痛苦。

当然,尊重考生个人的选择,不等于让孩子自作主张。考生一定要征求家长和老师的意见。前者是自己的亲人,最牵挂你的未来发展,后者是自己的师长,最了解你的备考条件。

3.估分的误差问题

选择志愿是一件严肃、认真、细致的工作,也是考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过程,过高或过低估计自己都是不可取的。而根据抽样统计来看,估分的误差随着总分的降低而增加,即成绩越差者估分往往越不准确,这给准确填报志愿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必须高度重视估分的准确性。

4.不要填报因身体条件而受限的专业

身体条件是高校录取时注重的一个重要方面。据不完全统计,根据高考体检标准进行检查的的所有考生中,全合格的考生只占一成多一点,也就是说,大部分考生的身体条件的结论是“合格受限”。因此这些考生就应该具体了解自己在体检上是哪个方面被限报,然后根据体检标准,避开规定的限报专业以及相近专业。同时,有许多专业在国家体检标准中并没有明确限招何类考生,但各高校在实际招生时,往往根据专业的特点进行限制招生,这也要引起足够的注意,如色盲类的考生不宜报考计算机专业,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不宜报考临床医学或旅游类专业,皮肤过敏的不宜报考化工专业等。此外,有时候其它方面的问题也会影响录取、如1995年清华大学在山东招生时,有一个超过分数线40分的考生因近视严重而未被录取。

5.不要过于恋家

高校所处地域的不同对考生的吸引力是不一样的,地域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考生填报志愿。近年来考生志愿一般集中在本省院校或离家较近的大城市的院校。一些办学条件、师资、设备都很好的高校因地理位置偏僻而受冷落,造成部分地区的高校生源过于集中,高分考生纷纷落选,而其它地区高校生源缺乏;不能录取到优秀新生,甚至减招。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切忌片面强调地理位置,而要树立志在四方的观念,在无很大把握的情况下,尽可能避开考生志愿十分集中的地区,恰当地选择院校和专业。

6.避免从众心理

影响考生填报志愿的从众心理或称参照心理,有时非常有害。一些考生看到别人填什么志愿,自己也不顾实际地盲从,赶时髦、凑热闹;还有的考生为了增加自己的录取系数,故意填报自己并不喜欢的且往年不太热门的学校和专业,靠“押宝”填报志愿;还有的考生把往年各学校录取的分数线静止地加以参照,但各个高校往年的分数线是受诸多因素如试题的难度等的影响而产生的,并且随着招生计划和报考人数、试卷难度而变化。

7.不要一味挤热门

近些年一直有热门、冷门专业的差别,考生对热门专业趋之若鹜,人满为患;冷门专业却门可罗雀,造成招生院校、专业间的严重不平衡。其实热门和冷门是相对的,是随时间、环境变化而变化的。前几年热的专业,到考生毕业时说不定就成了冷门。例如曾经一向不被考生看好的师范类专业,近几年却出现了逐渐升温的趋势,而一些前几年非常热门的经济类专业的报考情况却趋于平缓。这说明了专业的冷热是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密切相关的,甚至有学者提出报考的时候挑冷门,那么在毕业的时候也许会炙手可热。因此,考生填报志愿时务必要全面衡量自己德智体各方面的实际状况,不要一味追求热门,即使是高分考生也应把热、中、冷结合而填报志愿,以增加录取妁机会,防止出现不愿看到的情况。

8.高考可以“搏”,但不可“赌”

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总有一些情况是考生自己所不知道的,总是存在着一些不可预测的因素。有些人抱着侥幸心理报考自己根本就没有把握的学校和专业,这纯粹是一种赌博行为,多数要碰壁摔跟头。而不少考生在分析自己实力的基础上,对整个形势进行了比较科学的预测,填报自己虽无十分把握但有实力问鼎的学校和专业,考试时在自己努力并发挥正常的情况下往往会成功。在高考中,“赌”固然要不得,但“搏”还是应当提倡的。在准确分析各种情况基础上的“搏”是自信的表现。

9.填好志愿机读卡

目前各省(市、区)的招生管理已普遍实施计算机辅助录取,考生的高考志愿也要填涂在机读卡上以便机器识别。如果不能正确填涂,势必造成考生志愿得不到准确认可,从而影响录取。如果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的这最后一个环节出现什么问题,那是非常可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