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不善者吾亦善之”思想密切相关,在如何解除矛盾、化解怨愤上,老子主张“以德报怨”(第63章)。老子所倡导的以德报怨思想,实际上包括两个层面的意思:其一,从道的层面来看,以德报怨即是道的体现,乃为大善。其二,从社会个人的角度看,以德报怨思想的重点在于为善去恶,而不是无限度地容忍或者放纵邪恶。《老子》第79章指出:“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什么是“和大怨”呢?河上注云:“杀人者死,伤人者刑,以相和报也。”这一解释是可取的。而孔子所主张的“以直报怨”,其意正与“和大怨”相近。当然,在老子看来,这种“和报”怨愤的方式,必然损害人情,留下余怨,因而不可为善,所以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老子认为,对待怨愤的的最好方法是以德报怨,这也是老子之善的最高境界了。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
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说:“有个叫子路的人,别人指出他的过错,他就很高兴。古时候,大禹听到有教益的话,就给人家敬礼。伟大的舜帝就把作好事、善事作为毕生追求的目标,不但自己做善事,还带动周边的人共同做善事。舍弃自己的缺点,学习别人的优点,非常快乐的汲取别人的长处来行善。中国古代的舜帝无论是他当农夫时耕田种地,当工匠时作陶器,当渔夫时下海捕鱼,一直到做帝王,没有哪个时候不向别人学习的。汲取别人的优点来行善,也就等同于与别人一起来行善。所以,在中国古代,君子最重要的道德标准是要和别人一起来行善。”
编者手记
“与人为善”,其本意是汲取别人的优点,与他人同做善事,后来指以善意的态度对待和帮助他人。《广韵·狝韵》:“善,大也。”引申为以宽厚、仁慈的心态待人接物,成人之美。“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君子的最高德行就是偕同别人一道行善。善,在孟子思想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善不仅是君子追求的最高标准,也是区分好人与坏人的依据。
曾国藩继承了这个思想并将之作了详尽的解释:思古圣人之道莫大乎与人为善。以言诲人,是以善教人也;以德薰人,是以善养人也,皆与人为善之事也。然徒与人则我之善有限,故又贵取诸人以为善。人有善,则取以益我;我有善,则与以益人。连环相生,故善端无穷;彼此挹注,故善源不竭。君相之道,莫大乎此;师儒之道,亦莫大乎此。
古今往来,能不能与人为善,已成为衡量一个人道德品质高尚的重要尺度和为人处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诗经·大雅》中说:“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俗语说:“对人以善为之,人亦会以善对我。”善恶只在一念间,进一步为恶,退一步则善。无论是什么样的人,小奸小恶也好,大奸大恶也罢,只要有了向善之心,从善之行,就能够“苦海虽无边,回头便是岸”,终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但是,为善者须有其原则,不能是“农夫与蛇”之善念、善行,亦不可有巧诈之举,否则,“蛇”不念其善终伤人,巧诈不掩终自毁。到头来,只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赔了夫人又折兵,知得不偿失时,已悔之晚矣!
☆☆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 荀子
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形不胜心,心不胜术。术正而心顺之,则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形相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
——《非相》
观察人的相貌不如考察他的思想,考察他的思想不如鉴别他立身处世的方法。相貌不如思想重要,思想不如立身处世方法重要。立身处世方法正确而思想又顺应了它,那么形体相貌即使丑陋而思想和立身处世方法是好的,不会妨碍他成为君子;形体相貌即使好看而思想与立身处世方法丑恶,不能掩盖他成为小人。君子可以说是吉,小人可以说是凶。所以高矮、大小、美丑等形体相貌上的特点,并不是吉凶的标志。古代的人没有这种事,有学识的人也不谈论这种事。
编者手记
人的美不在容貌漂亮,而在内在品德的高尚。善是美的基础,美在于善。
善以美为内容。无论是社会生活美、自然美,还是艺术美,都是以美为内容的,而个体的美在于善的内心。荀子曾举出很多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孔子“面如蒙倛”,脸形丑陋,周公“身如断菑”,身形像一株枯折的树干,但他们都具有君子之美;夏桀和商纣“长巨姣美”(身材高大,姣好美丽),但“后世言恶,则必稽焉”(后代人说到丑恶,必以他们为例证)。关于自然美,是因为其某些性质像人的道德品质。如玉石之所以美,是因为“夫玉者,君子比德焉”。另外,艺术美的内容是善,如荀子所云:“诗言是,其志也;……乐言是,其和也;……”诗乐都是因为以礼义特别是其中的伦理道德为内容、为指导思想,才能成为艺术美的作品。
善是美的实质。善作为美的内容,就能决定事物是否美,从而成为美的本质。荀子说:“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指出人格美的实质在成为完全的纯粹的人,即具有德操的人。这样的人,除了礼义及其所包含的伦理道德之外,“目非是无欲见也”,“耳非是无欲闻也”,“口非是无欲言也”,“心非是无欲虑也”。个体的情感欲望同社会伦理道德要求达到了完全的和谐一致,就会像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一样处于自然本性了。个人人格达到这样的境界的人,是道德精神高度完善的人,即具有人格善,同时具有人格美。由此可见,人格美是同人格善分不开的,是以人格善为本质的。
☆☆心善,无不善也 王充
夫贤者,才能未必高也而心明,智力未必多而举是。何以观心?必以言。有善心,则有善言。以言而察行,有善言,则有善行矣。言行无非,治家亲戚有伦,治国则尊卑有序。无善心者,白黑不分,善恶同伦,政治错乱,法度失平。故心善,无不善也;心不善,不能善。心善则能辨然否。然否之义定,心善之效明,虽贫贱困穷,功不成而效不立,犹为贤矣。
——《论衡·定贤》
贤人,不一定才高但能明辨是非,不一定多智但行止没有错误。用什么来看是否有善心呢?必须根据他的言论。有善心,就有好的言论。根据他的言论而考察他的行为,有好的言论就有好的行为了。言论行为没有错,治家可使亲属之间讲伦理,治国能使尊卑上下有次序。没有善心的人,黑白不分,视善恶为同类,会使政治错乱,法度失去公平。所以只要心善,就没有什么是不好的;心不善,就没有什么是好的。心善就能辨明是非。是非的道理能够确定,心善的功效也就显明了,即使贫穷低微,境遇艰难,功名不成,业绩不立,但他们仍然是贤人。
编者手记
在《论衡·定贤》篇中,王充批驳了19种识别贤人的观点:把做官居高位而自身享受富贵的人称为贤人——这取决于天命,不足以效贤;把君王侍奉得舒心很少有过错的人称为贤人——这是阿谀之臣;把朝廷选拔和举荐官吏时大家都称赞的人称为贤人——那些广为交结的人就受到称誉,清正之士则受到排斥,也不足以定贤;把众人所归附、宾客很多的人称为贤人——这既要有权势,又好养宾客,不能作为贤人的标准;把居官在位统治人民,得民心受人民歌颂的人称为贤人——则以“虚恩”收买人心者也办得到;……以上种种,皆不能称贤。那么,贤人的标准是什么呢?王充认为首先是心善。“心善则能辨然否”,否则就会“白黑不分,善恶同伦,政治错乱,法度失平”,有善心的贤人,“才能未必高也而心明,智力未必多也而举是”、“虽贫贱穷困,功不成而效不立,犹为贤矣”。所以,所谓心善,并不是慈悲为怀,而是秉性纯,品质好,操行正,因而能明辨是非,审定然否,得道理之实。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
至善者性也,性元无一毫之恶,故曰至善。止之,是复其本然而已。
——门人陆澄录·《传习录上》
人类的本生是纯善无恶的,所以“止”就是一种对本性的复归。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门人黄省曾录·《传习录下》
心本来是没有善没有恶的。有善有恶是人的思想在活动,知道善知道恶是一种良知,有好的作为及去掉恶行都是基于对事物的理解。
编者手记
王阳明先生认为,心统摄一切。“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性即心之本体,是至善。“心之本体即是性,性即是理”、“性无不善,故知无不良”, “无善无恶,是谓至善。”至善是绝对的善、最高的善、超越的善、终极的善,是“超善恶”的生命境界。人心的至善超越世间具体的善恶,它不是具体的善的行为,有所为而为的善是手段,无所为而为的善才是至善。
人之本心本无善恶,做出善恶之事不过是意念之动。“不动于意,即无善无恶。是谓至善。”“心之所发处便是行,一念不善,便是恶行”。一个所谓的好人,在某个特定的情景下可能会因一念之差做出恶事,同样,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也可能去做好事。人心难测,更多的时候只是一念之差,怎能通过一个行为或一件事情盖棺而论呢?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你不是因为是好人,才去做好事,而是因为你一直在做好事,你才是一个好人。” 王阳明认为,“良知”既是心的“灵明”,又是心的“本体”,一个人只要把握住“良知”这个内在的道德本体,就能穷通万事,明白变化,实现超越,成就为贤人、圣人。
☆☆论善人与恶人 张潮
何谓善人?无损于世者,则谓之善人;何谓恶人?有害于世者,则谓之恶人。
——《幽梦影》
什么叫善人?对世界没有损害的人就叫善人;什么叫恶人?对世界有危害的人就叫恶人。
编者手记
人有善恶之分。什么是善人呢?对世界和人类来说,没有损害的人就是善人;什么是恶人呢?对于人类世界构成了危害的人就是恶人。这实在是一个评判善、恶的最佳标准。根据孟子的说法,有不忍人(即恻隐)之心,有辞让之心,有善恶之心,有是非之心的人,便是善良的人;反之便是恶人。于是,这四种心地的有无,也就成了数千年来人们判断善恶的标准。不过,这样的标准只能是主观的,而不可能是客观的。
而张潮的标准,已经完全符合了现代法制的观念,是对传统人制观念的大胆否定。人类靠着每一个个体共同组成了社会,所以社会也就代表了每一个人类个体,因而每一个人都必须维护社会的利益,叫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人的思想意识或者心地灵魂固然重要,但对于社会所做出的行为,由于会直接产生后果,所以才是判断善恶的主要标准。
如果能够以每一个个体的行为对社会所造成的后果来做出判断,有利于社会的,便是有利于众人的,则给以奖赏;有损于社会的,便是有损于众人的,则加以惩罚。如此以来,法律面前,才能够做到人人平等。而且每一个个体也会对他的自己的行为负起责任来,就不至于肆无忌惮地为所欲为,或者以社会的利益或者百姓的生命去做实验了!纵然不能够有益于社会,但每个人都能做到无损于世界,这个世界就算是正常地运转了。相对于损害世界者来说,他也就算是善人了。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刘备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於人。
——诸葛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不要因为坏事很小而去做,不要因为善事很小而不去做。只有遵行贤能贤德,才能够使别人信服。
编者手记
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充满辩证的世界。大与小、强与弱、多与少,当然也包括善与恶。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充分体现了辩证思想。“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蕴涵了深刻人生哲理的古训,在当今这物欲横流的时代,依然受用,仍对人们树立良好的价值观起着不小的作用。
“小”水滴不断滴下,力可透石;“小”火星足以燎原;“小小”的一句话,足以影响一国之兴衰;一丝“小小”的微笑,给人信心无限。“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积善成德。”“善小”不是“不足道”的,“善小”也含有“大义”。古人说得好:“修善入春日之草,未见其长而有所增;行恶如磨刀之石,未见其灭而有所损。”又说:“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丧身。”点滴之善,不但能为自己积功累德,也能利益他人;丝毫之恶,不仅损害自己的品格,也会危害到他人与社会。因此,把“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话作为我们的生活准则,会不断地鞭策我们、提醒我们,善虽小,常为之,积少成多,换来的是谅解、和睦、友谊;恶虽小,常为之,聚沙成塔,带来的是罪恶、腐败。
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小到修身齐家,大到治国平天下,都需要从小事、身旁事做起。所以,请留意你的行动,因为行动能变成习惯,请留意你的习惯,因为习惯能成为性格,请留意你的性格,因为性格能决定你的命运。小与大是相对的,但善与恶却是绝对的,再小的善也是善,再小的恶也是恶。善是一种循环,恶也是一种循环,何不让善在循环中往复发扬,让恶在循环中逐渐消失呢。
☆☆善良 王蒙
善良似乎是一个早就过了时的字眼。在生存竞争中,在阶级斗争中,在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中,利益原则与实力原则似乎早已代替了道德原则。
我们当然也知道某些情况下一味善良的不足恃。我们听过不少关于善良即愚蠢的寓言故事。东郭先生,农夫与蛇,善良的农夫与东郭先生是多么可笑呀。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你的对象是狼或者蛇,善良就是自取灭亡,善良就是死了活该,善良就是帮助恶狼或是毒蛇,善良就是白痴。
善良与凶恶相对的时候,前者显得是多么稚弱而后者显得是多么强大呀。凶恶会毫不犹豫地向善良伸出毒手,而善良却处于不设防乃至不抵抗的地位。凶恶是无所不为的,凶恶因而拥有各种各样的武器。而善良是有所不为的,善良的武器比凶恶少得多。善良常常败在凶恶手下。
然而人们还是喜欢善良、欢迎善良、向往善良。善良才有幸福,善良才能和平愉快地彼此相处,善良才能把精力集中在建设性的有意义的事情上,善良才能摆脱没完没了的恶斗与自我消耗,善良才能实现健康的起码是正常的局面,善良才能天下太平。
这就是善良的力量。善良的力量就在于它是人的。它属于人,它属于历史属于文明属于理性属于科学。它属于更文明更高尚更发展得良好的人。它属于更文明更民主更发展更富强的社会。
凶恶每“战胜”一次善良就把自己压缩了一次,因为它宣告了自己的丑恶。善良每败于凶恶一次,就把自己弘扬了一次,因为它宣扬了自己的光明。
善良也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远见,是一种自信,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种精神的平安,是一种以逸待劳的沉稳,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快乐,是一种乐观。
善良可以与天真也可以与成熟的超拔联系在一起。多数情况下善良之不为恶非不能也,是不为也。善良的人不是不会自卫和抗争,只是不滥用这种“正当防卫”的权利罢了。往往是这样,小孩子是善良的,真正参透了人生与世界的强大的人也是善良的,而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人最不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