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史1000问
1703100000038

第38章 兴衰有凭 国运无常——走向世界的隋唐文明(4)

武则天再次入宫后,开始的时候对王皇后卑躬屈膝,极力奉承。她知道王皇后与萧淑妃有矛盾,便与王皇后联合,夺去了李治对萧氏的宠爱。当萧氏失宠后,武则天就把目标转向了王皇后。恰好武则天生了一个女孩,皇后很喜欢,在屋里逗弄她。皇后出去以后,武则天偷偷把小孩掐死,用被子盖上。正好李治驾临,武则天假装打开被子看孩子,发现已经死了,立即惊讶痛哭。李治向左右侍从询问,大家都说皇后刚刚来过。李治一怒之下,废掉王皇后,改立武则天为后。

“南山可移,判不可移”是说哪件事?

太平公主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亲生女儿,她从小就娇生惯养,形成了专横跋扈的秉性,满朝文武都很惧怕她。但是,也有人不买她的帐,李元纮就是一个。李治在位时,李元纮被派到离长安很近的雍州当地方官。

一次,太平公主带了大批随从,前呼后拥地来到雍州的一座寺院。太平公主烧完香,由住持老和尚引路,带领随从们在寺院里游览。在寺院的厨房里,她被一盘大石磨吸引住了。这盘大石磨不仅结实平整,而且磨边刻着精美的花纹。太平公主越看越喜欢,便回头对老和尚说:“我家里正缺一盘石磨,我看这石磨挺不错的,我把它带走了。”说完,也不等老和尚同意,就吩咐随从们把石磨搬走。老和尚不敢得罪太平公主,只好陪着笑脸说:“这盘石磨能被公主看中,也是我们寺院的福气。不过,我们寺院的一百来个和尚,平日全靠这盘石磨磨米磨面,没有它,可就麻烦了。况且它还是本寺几百年前传下来的,请公主行个方便,将它留下来吧!”太平公主根本不理睬老和尚的唠叨,她把脸一沉,回头就让随从们把石磨搬走了。

老和尚听说李元纮是个不畏权势的官员,办理案子十分公正,就跑到雍州衙门告状。李元纮听了老和尚的诉说,便叫他写了一张状子,并且派下属去作了调查,证实这盘石磨确实是寺院的财产。李元纮不畏太平公主的权势,毫不犹豫地将石磨判还给了寺院。

消息传到李元纮的上司窦怀贞的耳里。窦怀贞是个胆小怕事的人,怕李元纮得罪了太平公主,自己也受牵连,就跑到李元纮那里,厉声责备说:“你怎么这样糊涂,竟把石磨判还给寺院!太平公主是好惹的吗?你不要命,我可还想多活几年呢!”听完了窦怀贞的话,李元纮拿过毛笔,在判决书上写下了八个大字:南山可移,判不可移。窦怀贞气急败坏、无话可说,把袖子一甩,灰溜溜地走了。后来,太平公主只好把石磨还给寺院。

徐敬业讨伐武则天结局如何?

李治驾崩后,武则天废中宗李显(即李哲),杀李唐宗室,使诸武用事,大唐王朝的大臣人人自危。

英国公徐敬业为了扶立李唐江山,于公元684年,纠合一批志同道合的大臣在扬州举兵讨伐武则天,后得到楚州司马李崇福的响应,发展到10万人马,并攻陷常润(今江苏镇江)。武则天急调30万人马,派李孝逸率领,前往平反。李孝逸初战失利,后用火攻,终于大败讨武大军。徐敬业后来被其部将杀死,讨武斗争失败。

武则天是如何成为女皇帝的?

公元683年,唐高宗李治驾崩,太子李显即位,是为中宗,尊武则天为皇太后。次年,武则天借口李显将岳父韦玄贞封为宰相一事,废掉李显,立李旦为帝。后来,武则天又把李旦软禁起来,政事无论大小均亲自裁决。公元690年,也就是武则天67岁那年,她废掉李旦,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自己立号为圣神皇帝。因为她死后曾有尊号“则天大圣皇帝”,所以后人称她为“武则天”。

武则天称帝后崇信佛教,曾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修建寺院,因此大大加重了百姓的负担。武则天还排除异己,在位期间大封武氏诸王,而且重用酷吏,严刑峻法,使冤狱丛生。

晚年的武则天好大喜功,生活奢靡,宠爱张氏兄弟,不理朝政。公元705年,宰相张柬之发动政变,迫使武则天让位,由李显复位,重建唐朝。武则天临终时立下遗嘱,宣布去掉帝号,与李治在乾陵合葬,并且嘱咐为她树碑,但不立传。

在中国历史上,皇太后掌握政权的情况并不少见。然而,自称皇帝并且改换朝代的只有武则天一人。她统治中国数十年,可以说在中国史上创造了一个奇迹。

请君入瓮是怎么一回事?

自从徐敬业举兵以后,武则天总是疑神疑鬼,特别是对唐朝的宗室和元老重臣更不放心,总想把心怀不满的人一个个杀掉。于是,武则天就鼓励告密,启用酷吏周兴、来俊臣。

周兴、来俊臣本来都是小官,因为善于编造罪名、制造冤案、陷害好人,都升了大官。这两个人豢养了几百名流氓无赖,专门搞告密活动,他们想要陷害谁,就派几个人在各地同时告密,所告的情节内容完全一样。然后,立即下令把被告的人逮捕起来,严刑拷打。被告的人往往屈打成招,含冤而死。来俊臣还写了一本《罗织经》,教他的走狗怎样去罗织罪名,使被告人无法申辩。

一天,来俊臣请周兴吃饭,俩人边吃边聊,兴致很高。突然,来俊臣问周兴:“朝廷让我审问一个犯人,罪犯十分狡猾,恐怕他不会轻易认罪,你看怎么办好?”周兴说:“这有什么难的,取一个大瓮架起来,四周用炭火烧,让罪犯进到坛子里去,还怕他不认罪?”来俊臣听完,马上吩咐手下的人抬来一个大瓮,四周用炭火烧。火烧得正旺,来俊臣站起来对周兴拱了拱手,说:“有圣旨审问老兄,请君入瓮。”周兴慌忙叩头认罪。按规定应当判周兴死刑,武则天改成流刑。人们恨透了周兴,在流放的路上就把他杀死了。

卢藏用为什么跑到终南山隐居?

武则天称帝时,卢藏用考中了进士,他以为这下可以官运亨通了。不料,中进士后,他久久没有被委任官职。卢藏用好长时间没有官做,便动开了心思。当时,在人们心目中,隐士大都是既有学问又有修养的人。大家觉得隐士有一种神秘感,所以大都对其怀着崇拜心理。卢藏用利用朝野上下的这种观念,故作隐居的姿态,跑到终南山学习辟谷,修炼气功,并想方设法引起人们的注意,让大家都知道他到终南山隐居去了。

后来,卢藏用因参与太平公主谋反,而被发配岭南。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见他很有才干又重新启用他,任命他为黔州都督府长史,但他还未来得及到任,便死去了。

何谓五王政变?

公元704年,武则天病重,只有张易之、张宗昌入阁侍疾,居中用事。一时盛传“二张”暗中造反。十月,新任宰相张柬之到任即着手组织政变。

张柬之联合诸多官员,控制了羽林军,于公元705年发动政变,斩“二张”及其党羽,并逼迫武则天传帝位给唐中宗李显,复唐国号。事后,参与政变的张柬之等五人同被封王,这次政变就被称为“五王政变”。

韦后如何淫乱唐皇宫?

李显复位后,才貌双全的上官婉儿仍留在宫中。是故,武三思得以出入宫中。渐渐地,武三思又与韦皇后眉来眼去,越走越近。韦皇后为了便于和武三思幽会,就在李显面前吹风,说服李显将安乐公主嫁给了武三思的儿子武崇训。这样,韦皇后既可以拉拢住安乐公主,又可避人耳目,有了与武三思经常在一起的理由。二人刚开始也不过是常在一起下下棋,听听小曲儿。及至后来,均有些按捺不住,终于发展到私通。后来武三思被太子李重茂杀死,韦皇后又勾搭上宰相宗楚客、光禄少卿杨均及其他好几个姘头。但是,李显对韦皇后做出这样淫乱后宫的无耻之事却丝毫不知。

安乐公主强弄权是谁的错?

安乐公主是李显与韦皇后所生的女儿,是李显被流放房州的途中生下的,李显觉得这个女儿曾与自己同患难,因而对她备加疼爱,无论她干什么错事都不肯责备她。于是,李显复位后,安乐公主倚仗父皇的宠爱,卖官鬻爵、受贿枉法,无所不为。安乐公主好像继承了她的祖母武则天和她的母亲韦皇后的权力欲,一直野心勃勃地想当皇太女,好继承李显的帝位。她有时自己草写圣旨,写好后遮住内容,哄骗李显盖印。她还多次向李显要求正式册立她为皇太女,李显虽未同意,但也没有责怪她不守本分。李显姑息养奸,最终死在了安乐公主的手中。

韦皇后是如何效仿武后摄政的?

公元710年,韦皇后与安乐公主毒害李显。六月初二,李显暴死于神龙殿,时年55岁。韦皇后并不急着为李显发丧,而是把这件事压了下来。第二天,韦皇后召诸宰相进宫,征调府兵5万人驻守京城,自己总揽朝政,又派左监门大将军兼内侍薛思简等率兵500人速奔均州,以防谯王李重福,并提拔刑部尚书裴谈、工部尚书张锡同为中书门下三品,仍驻守东京洛阳;同时提升吏部尚书张嘉福、吏部侍郎岑羲、吏部侍郎崔湜同为平章事,料理朝政。

太平公主获悉李显驾崩的情况后,与上官婉儿密谋草拟遗诏,立温王李重茂为太子(李显的幼子,非韦后所生),由皇后知政事,相王李旦共参政事。六月初四,李显的棺木才被移至太极殿。韦皇后召集文武百官正式发丧,她仿效武后临朝摄政,立温王李重茂为太子,大赦天下,改元唐隆。几天后,李重茂即位,即少帝,尊韦皇后为皇太后。韦氏摄政临朝的愿望终于达成了。

李隆基是如何起兵讨韦的?

李显暴病身亡,韦氏以皇太后的身份听政。一天夜里,葛福顺在御林军营将熟睡中的韦播一剑刺死,然后对众将士道:“韦后毒死先帝,淫乱后宫,祸乱朝纲,违背君臣人伦大礼。为了大唐江山社稷,我们今晚入宫将姓韦的全部杀死,拥立相王,大家看如何?”军兵们平日早不堪忍受韦播,见此情况,纷纷欢呼以示响应。

此时,韦氏正与她的几个情夫在后宫喝酒调笑。自从李显被害,她更加肆无忌惮,每夜必引她的几个情夫轮流侍寝,甚至白天也当着众多宫女太监的面与她的情夫做那苟且之事,后宫中的诸多侍从深以为耻。而且,韦氏为人凶狠,动辄责咎众人,因此宫中之人几乎没有不恨她的。今夜,正当她还沉浸在淫乱风情之中时,李隆基突然带兵杀入,口中还高喊着“杀韦后、立相王”的口号。宫中众人一听,也立时纷纷参加进去。韦氏与她的情夫们听到喊声,吓得惊慌失措。几个男人穿衣戴帽,丢下韦后落荒而逃。韦氏又急又气,也顾不得脸面,衣服不整,头发凌乱地向宫外跑去。她此时倒还清醒,知道该去投奔她那个统率御林军的弟弟。可她不知韦播早已先她一步而去阎王殿报到了。她刚刚跑到御林军营门口,正好赶上御林军将士冲出来,要去与李隆基会合。为首的葛福顺一眼看见狼狈不堪的韦后,口中喊了一声“贱人”,上前一步,手起刀落,砍下韦氏人头。至此,韦氏的女皇梦才彻底破灭。

李成器为什么坚辞太子之位?

唐睿宗李旦为唐中宗李显之弟。公元684年,武则天废李显,立李旦,然政事仍决于武则天,李旦不得有预。公元689年,李旦改封为相王。

公元710年,中宗李显驾崩,临淄王李隆基举兵靖难,以“共立相王以安天下”为号召,迎李旦入辅少帝李重茂。诛灭韦氏的第三天,太平公主假李重茂之命,让位于李旦。诛灭韦氏的第四天,在太极殿中宗李显梓宫旁,太平公主与刘幽求哄骗加威逼,将少帝抱下御座,唐睿宗李旦由是复立。李旦这次也同李显一样,是第二次做皇帝。第一次是个傀儡,实权掌握在母后武则天手中。此时心中自是百感交集。然后,李旦将立太子,以宋王李成器嫡长,而平王李隆基有大功,故不能决。李成器坚辞,曰:“国家安则先嫡长,国家危则先有功,苟违此理,四海失望。”遂立平王李隆基为太子。

始置节度使的是唐朝哪一位皇帝?

唐睿宗景云元年(公元710年)十月二十日,幽州镇守经略节度大使薛讷(薛仁贵之子)被任命为左武卫大将军兼幽州都督。从此,唐朝便开始设置节度使。

依照唐朝的规定,任命亲王为节度大使。只要亲王本人不在职位上处理日常事务,而是仍居京城为官的,都要在所镇守的地方另外设“副大使”一职。别的节度使下面,亦可以设置节度副使,帮助节度使处理日常事务。

唐代设立节度使一职,起到了稳定边疆、加强边防的作用,但也为后来节度使拥兵自重、不受管辖,甚至起兵反叛埋下了祸根。

李隆基为何要杀死姑姑太平公主?

韦皇后被杀后,即位的唐睿宗李旦也和李显一样是个软弱的皇帝,不愿和太平公主发生正面冲突,总是忍让。而太平公主则认为是自己给了李旦做皇帝的机会,功劳巨大,所以咄咄逼人,掌握了朝政大权。随着自己势力的强大,太平公主的野心也膨胀起来,想像母亲那样也做女皇。

太平公主想要登基,其主要对手便是太子李隆基。她制造舆论说,李隆基不是长子,没资格做储君。其目的是要鼓动李旦废除李隆基的太子身份,为自己以后做女皇开路。公元712年,李旦厌烦了做皇帝的生活,把帝位让给太子李隆基,李隆基即帝位,是为唐玄宗,改元先天,尊李旦为太上皇。但李旦仍然掌握着朝政大权:朝廷三品以上官员的任免权和军政大事的决定权。李旦的让位加剧了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矛盾,双方都在积蓄力量,准备除掉对方。

公元713年,唐玄宗李隆基先下手,亲自率领兵马杀死了太平公主和她的手下骨干几十人,将倾向太平公主的官员全部罢官废黜。最终,李隆基掌握了皇帝应有的权力。当年,唐玄宗把年号改为开元。

何谓开元盛世?

在武则天和唐中宗、唐睿宗时期,政治昏暗,弊端丛生。唐玄宗李隆基在位44年,针对社会弊病,在开元年间任用政治家姚崇、宋璟等人进行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首先重新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兴修水利,灭蝗止灾。公元721年,李隆基派宇文融为劝农使到全国各地检括逃户和隐田,检出80余万客户和不少田地。对客户免6年租调徭役,由各州安插于均田土地上。由此,增加了国家收入。

其次,李隆基裁汰冗官,整顿吏治,注重职官的铨选,强调以功、以才授官,尤其重视直接临民的县令的选任。加强对官吏的考核,各道按察使对地方官吏循名责实,进行政绩考核,作为黜陟的根据。再次,李隆基接受姚崇建议,压抑佛教,整顿财政,提倡节俭。经过开元年间的改革,李隆基统治下的唐王朝进入了全盛的时期,出现了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文化昌盛、国力强大的局面。

开元年间,唐朝从契丹手中收复了辽西21州,日本、朝鲜半岛同唐朝的联系频繁,漠北拔也古、同罗、回纥等都重新归顺唐朝,收复了碎叶城;并打败了吐蕃、小勃律,唐朝的声威远播西亚。

在李隆基统治时期,大唐国势蒸蒸日上。人们把李隆基统治初期的20多年时间称为“开元盛世”。

鉴真东渡对中日文化交流有什么贡献?

唐朝与周边各国的文化交流十分频繁,外国有遣唐使来华,唐朝也有人赴国外进行文化交流。唐玄宗时,中国高僧鉴真应日本圣武天皇的邀请东渡,经过6次努力,历尽艰险,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终于在公元754年携弟子到达日本,时已年近七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