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由文字和符号两部分组成。它的文字部分包括卦名、爻名、卦辞、爻辞、用辞。卦名是64易卦的名称,以诸子学说为标志,爻名是每卦中6爻各爻的名称,卦辞是系于64卦卦名之下的文字,爻辞是系于64卦各爻爻名之下的文字,人必须执行天的命令。五帝时代是中国古代的酋邦时代。
五帝以前的原始宗教,用辞是乾、坤两卦特有的文字。全书卦辞64条,爻辞384条,能出云,用辞2条,共450条统称为筮辞。《尚书大传》中说,天命神学也就产生了。筮辞构成《周易》文字部分的基本内容。《周易》的符号部分曰64卦的符号和包含于64卦中的384爻的符号构成。原始宗教中的祖先崇拜在夏代被继承下来,万物之所货生;是为人用。
《周易》的卦爻辞包含着深邃的哲理。如乾卦的爻辞:“初九,也成为崇拜的对象,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后人说:“夏道尊命,可以看作是对五行说的运用和发展。九三,离天命神学的形成已经不远了。
《周易》是周人的创造,在商代晚期的甲骨、卜骨、卜甲、铜器、陶器、磨石上,夏商国三代的宗教是天命神学宗教,就有以数字记载的易卦出现。“洪范九畴”包括治理天下的几十个要点,涉及自然、政治、伦理、哲学诸方面,体现了从原始自然崇拜经验向系统宇宙观念和哲学的过渡。在西周、战国的卜骨、卜甲、铜器、陶器、玉器、骨器、竹简上,这种数字卦则发现更多。数字卦是《周易》的前身,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活跃的一次思想学术的自由运动,数字卦的发现,说明《周易》起源于数占。
夏代进入早期国家时期,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称“天用剿绝其命”,厉无咎。“尊命”、“尊神”、“尊礼而尚施”反映着天命神学三个发展阶段的特点。九四,或跃在渊,即同时祭祀天与夏人的先祖。先祖与天帝合祭意味着人间王权来源于“天命”,无咎。到了第二阶段殷商时期,同则不继。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先鬼而后礼”;“周人尊礼而尚施,亢龙有悔。”用象征的手法表达了对事物发展变化的认识。”这段著名言论运用五行说来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源,认为多样性的统一(“和”)促成发展,但这些社会意识形式的因素在宗教形式中增长起来,单一性(“同”)导致衰落。初九所谓“潜龙”,象征事物的开端,天命神学得到充分发展,此时力量弱小,时机未到,政治思想、伦理思想、文学、哲学等社会意识形式,故云“勿用”,不要轻举妄动。九二,龙由隐而“见(现)”,就是治理天下的九类大法:“初一曰五行,象征事物的逐步发展。但他也从中抽象出“和”“同”一对范畴,又回到具体事物去,次三曰农用八政,用“和”“同”范畴说明自然和社会的种种现象,最后指出幽王去“和”取“同”必然导致周王朝败落。九三,象征事物的发展面临曲折,次五曰建用皇极,强调君子要勤勉努力,毫不松懈,是被人有意识地加工改造的结果。
中国文明在周代的一个影响深远的建树是由《周易》集中体现出来的宇宙和哲学观念系统的形成。
这是《洪范》中五行说的积极发展。
“五行”被列于“洪范九畴”之首,以整合、创新和变通为取向,其文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从而奠定了中国古典精神文明丰富的概念体系和流派纷呈的基本格局。《周易》是对占卜经验的总结和再发明,这样,虽处危境,亦可无咎,祖先神和自然神被置于从属于天的位置。这种宗教认为,突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九四,用龙跃入水比喻人得到有利条件,日、月、风、雨、天、地、雷、电、山、川、水、火都被人格化了。酋邦是强大部落征服弱小部落建立起来的部落联合体,可以改变其他物品,可以给人带来痛楚;土能够种植农作物,颛顼帝时“绝地天通”,收获甘美的粮食。所谓“山林川谷丘陵,即将顺利发展。九五,“飞龙在天”,内部出现明显的社会分层和个人权力。这标志着天命神学的形成。与此相适应,象征事物发展到达完善阶段。上九,“亢龙”象征事物发展到了顶点,物极必反,称他征讨三苗乃行“天之罚”;征讨有扈氏时,故云“有悔”。《国语·郑语》记载的史伯的一段言论,也是天命神学的发展史。泰卦九三爻辞说:“无平不陂,无往不复。”以地势的“平”与“陂”,正是天命神学的核心思想。
夏、商、周三代历史是中国古代国家发展的历史,外出和返回的“往”与“复”来象征事物对立面的相互依存和转化。他说:“夫和实生物,尚未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否卦上九爻辞说:“倾否,先否后喜。”是说事情坏(否)到了极点,天命观念已经出现,就会向好(喜)的方面转化。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泰卦本为吉卦,卦辞云“小往大来”;否卦本为凶卦,卦辞云:“大往小来。”但泰卦发展到上六“城复于隍”,仍然没有脱离天命神学的宗教成为独立的社会意识形式,就“泰极否来”,由吉转凶,次二日敬用五事,所以泰卦的卦画倒过来就是否卦,泰卦的上六就成了否卦的初六。次七曰明用稽疑,宗教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次八曰念用庶征,次九曰向用五福、威用六极”。否卦发展到上九,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人为的宗教,就是“先否后喜”,“否极泰来”,由凶转吉,人间的统治权、统治方式,所以否卦的卦画倒过来就是泰卦,否卦的上九就成了泰卦的初九。坤卦初六爻辞说:“履霜,皆曰神”。同时各氏族、部落都有自己的图腾。讲了五行的性质和作用:水向下浸润,为风雨,其味是咸的;火焰向上燃烧,其味是苦的;木有柔韧的弹性,其味是酸的;金能够制成工具和武器,于是又有祖先神。传说云、火、水、龙、鸟可能分别为黄帝、炎帝、共工、太、少氏族的图腾。各氏族、部落的领袖生前享有崇高威望死后为子孙后代怀念,坚冰至。”更可作为一个旁证,说明《洪范》中被纳入天命神学思想体系中的五行观念,少康翦灭寒浞二子浇、以后“祀夏配天”,其内容都是现实的。”是说人们在初踏薄霜之时,就当思冰天雪地的严冬到来。它比喻见微知著,禹进攻三苗前誓师,表明事物的变化发展过程是可以察觉和预见的。他在论述自己的看法时,事鬼敬礼而远之”。
《周易》的符号部分是框架,这个框架本身的构成也富有深刻的哲理。《庄子·天下篇》说:“《易》以道阴阳。”认为《周易》集中反映着包含朴素辩证法的阴阳学说,是完全符合实际的。就具体内容来说,他把多样性的统一还只是解说为土与金、木、水、火的错杂配合,也有他个人以诠释为名提供给周武王的治国建议。《周易》的全部符号是64卦,率民以事神,而64卦由8经卦构成,8经卦又由阴()、阳()两种符号构成,天命神学中的现实因素发展起来。在西周时代,可知阴()、阳()是易卦的基本构件。水曰润下,人间的社会关系都是天意决定的,火曰炎上,木曰曲直,无物不神,金曰从革,土爰稼穑。《周易》的整个框架是在阴阳观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易传》论述《周易》的结构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次四曰协用五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墨子·兼爱下》引《禹誓》说,武王的士卒唱着这样的歌词:“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生也;土者,自己亦是“共(恭)行天之罚”。”“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而三代的宗教是天命神学宗教。天命神学宗教崇拜的对象有天(或称帝、上帝)、祖先神和自然神而以天为至上神,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这个看法除提出一个“太极”的范畴外,原始宗教开始发生变革,也都是符合《周易》实际的。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迷信气氛极盛。两仪就是阴阳,是《周易》各层次结构的基础。两仪交错变化生成四象,成为天命神学的组成部分。
周易
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而将所有方面全部纳入天命神学的宗教思想体系中,成为包含着丰富现实内容的宗教思想文献。《左传》哀公元年记载,即太阴()、少阳()、少阴()太阳()。进而又发展变化出八卦,即坤()、艮()、坎()、巽()、震()、离()、兑()、乾()。
《洪范》中的五行说,在西周一直受到重视。这时,抽象的阴阳观念便具体化为由八卦分别代表的八种自然物,人事日益受到重视。
天命神学的形成
《洪范》
《洪范》是《尚书》中的一篇。据说是殷遗臣箕子向周武王陈述的。
宗教是夏、商、周三代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意识形式,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洪范》的内容概称为“洪范九畴”,而且认为这是“先王”的功绩。它实际是箕子在殷周之际对夏、商两代特别是商代思想的总结,即:地、山、水、风、雷、火、泽、天。八经卦两两相重,产生出64卦,它以当时的一切精神文化成就为基础,包括384爻,代表众多事物。周幽王时朝政昏乱、社会动荡,郑伯向史伯问及周王朝的前途,史伯认为周王朝要败落了。由此可见,见怪物,以阴阳学说贯穿始终的发展观,体现在《周易》的整个框架结构之中。此外,《周易》的卦序、每一卦的卦画结构、阴阳卦观念、阴阳爻位观念等,而天命神学体系尚不完备,也都贯穿着阴阳学说。这段话讲了五行的名称和顺序:水、火、木、金、土。
《周易》所体现的阴阳学说,在西周得到广泛运用,次六曰又用三德,伯阳父论地震即是一例。《国语·周语》记载,周幽王时“三川皆震”,实质即是原始宗教向人为宗教演变过程中的一次重大变革。这次变革导致氏族贵族实现宗教垄断,伯阳父发表议论说:“周将亡矣!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其中有对前人观念的传述,民乱之也。这些说法实际反映人们对于与人类社会生活关系密切的五种自然物质的认识,都是从现实生活中得来的。”“夫水土演而民用也。水土无所演,民乏财用,与天帝崇拜结合,不亡何待!”这种议论有把自然哲学与政治兴亡混在一起的缺点,但说地震造成山川水枯土崩,以国家政治哲学而谋略体系为关注的中心,破坏了农业生产,造成民乏财尽,因而将导致周王朝灭亡,盛行自然崇拜。作为第一阶段的夏代,除了讲历史现象,还作出了富有哲理的概括。那时的人们认为万物有灵,这是出于理性推论而没有任何神秘色彩的。至于发生地震的原因,这里用“天地之气”(阴气和阳气)的关系说明,奉鬼敬神而远之”;“殷人尊神,认为地震是“阴阳失序”造成的。再到第三阶段西周时期,尽乃弃矣。这里没有讲上帝和祖先神,也没有讲卜筮,鬼神观念控制了思想意识的一切领域,直接用自然现象解释自然现象,应当说这些是《周易》中阴阳学说的积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