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同竞赛,往往决定胜负的只是一个关键的时刻,在这个时刻,实力、经验、技巧往往不是最重要的,稳定的心理素质才是决定能否正确运用智慧,并最终取得成功的关键。
在关键的时刻选择冷静
恐惧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之一,也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反应。但是,每每在关键的时刻,如何将恐惧的心理巧妙地转化,选择恐惧还是冷静,绝对会影响到最后的结果。
恐惧可以使人的意识变得狭窄,判断力、理解力降低,甚至丧失理智和自制力,使行为失控。紧张生活事件,如战争、车祸、迁居、升迁等引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地位的改变,使高血压、溃疡病等发病率明显上升。丧偶6个月的妇女,其冠心病发病率为正常妇女的6倍。
恐惧会引起一系列生理反应,包括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心跳加快。过度的恐惧可使冠状动脉痉挛,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导致心绞痛和心肌梗塞。长期处于恐惧状态中,会严重地影响其寿命。两只同窝出生的羊羔在相同的阳光、水分、食物条件下生活,一只与拴着的狼为伴,因恐惧而不思饮食、消瘦而死亡,另一只则健康生长。
所谓恐惧心理,是在真实或想象的危险中,个人或群体深刻感受到的一种强烈而压抑的情感状态。其表现为:神经高度紧张,内心充满害怕,注意力无法集中,脑子里一片空白,不能正确判断或控制自己的举止,变得容易冲动。
陈小姐是一名非常优秀的职业女性,由于她的出色工作常被委以重任,她经常要陪同老板出差,参加高层会议。老板也会经常委托她出差办一些事情,或把重要的文件送达目的地。
这使得她成了名副其实的“空中飞人”,她常在天上飞来飞去,奔波于各个城市,一个星期只有周末才能够落下地来。
她曾经有过一次非常恐怖的乘飞机经验:在起飞之后不到十分钟,飞机就出现问题,开始了剧烈晃动,航空小姐要求他们把头埋在双腿之间,紧紧抱住。之后,又要求他们写下遗书。后来,那次飞机尽管安全地降落了,这次经历留给陈小姐的却是永远无法抹去的记忆,那种在几千米的高空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感觉一直伴随着她。
“我与死神擦肩而过。”她的语气中满含侥幸。
每次陈小姐想到乘飞机,她就会想起那次写遗书的情景,想起在飞机上颠簸的感觉。在那一时刻,她觉得人是那么的无助,人的生命是如此的脆弱。每每想到这些,她就会表现出心悸、出汗等各种生理症状。她害怕的就是这种感觉,甚至超越于乘飞机本身。
“现在,每次拿到机票以后,我就感觉像在受刑,但我的工作又要求我那么做。我希望自己能够坦然地接受乘飞机,就像最初一样。”
“这是工作,必须如此。而且我常飞的线路还是很安全的。但是我真是怕,昨天几个朋友在一起又说到坐飞机,开始我还在听,还说到什么保险受益人,后来我越来越难受,感到一阵阵胸闷,手心里额头上全是汗,在酒吧里大叫:‘别说了!’我觉得自己再也不能忍受。朋友们都诧异地看着我,我好久才镇定下来。我从来没有那样失控过,我觉得自己是有些不对劲了”
观念突破:恐惧还冷静
恐惧心理的产生与过去的心理感受和亲身体验有关。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有的朋友在过去受过某种刺激,大脑中形成了一个兴奋点,当再遇到同样的情景时,过去的经历被唤起,就会产生恐惧感。恐惧心理还与人的性格有关。一般从小就害羞、胆量小,长大以后也不善交际,孤独、内向的人,易产生恐惧感。
从恐惧的分类来看,一是现实的恐惧,二是隐含的恐惧,三是想象的恐惧。现实的恐惧来源于真实存在的危险,隐含的恐惧来源于可能出现的危险,而想象的恐惧则来源于虚构的危险。比如一个人走在一片草地上,当他看到一条蛇时,他感到害怕,这是现实的恐惧。同样是这个人,当他走在草地上,他并没有看见蛇,但它害怕草丛里藏着蛇,这是隐含的恐惧。因为草丛里确实可能有蛇的存在。
还有一种情况,这明明是一片城市中心的广场草坪,或者在随便的什么地方,他都担心有蛇的出现,这便是一种想象的恐惧。在现实的危险前产生恐惧感是人之常情,如果不恐惧可能反而有问题。而神经症者的恐惧,则是夸大了隐含的恐惧和制造了大量想象的恐惧,这些危险发生的概率极小或者可能根本就不会发生。比如有的人在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见一个重要的人物,或做一件重要的事情之前,往往会不停地想象着到时候的情景,预演的都是失败、受伤害的情景。很可能到时候什么也没有发生。但一切都已经在当事人的头脑中发生过,并带来了相当的痛苦。
锦囊妙计:在心态上调整自己
怎样才能克服恐惧心理呢?首先是应该从心态上调整自己。
主要是通过提高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扩大认知视野,判定恐惧源。认识客观世界的某些规律,认识人自身的需要和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确立正确的目标判断,提高预见力,对可能发生的各种变故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就会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另外,平时积极加强心理训练,提高各项心理素质。比如:进行模拟训练危险情境,设置各种可能遇到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形成对危险情境的预期心理准备状态,就能够有效地战胜紧张和不安等不良情绪,提高心理适应和平衡性,增强信心和勇气,以无畏的精神克服恐惧心理。
此外,恐惧心理出可以通过自我调适,进行训练来帮助克服。具体方法如下:
一、把能引起你紧张、恐惧的各种场面,由轻到重依次列成表(越具体、细节越详细越好),分别抄到不同的卡片上,把最不令你恐惧的场面放在最前面,把最令你恐惧的放在最后面,卡片按顺序依次排列好。
二、进行松弛训练。方法为坐在一个舒服的座位上,有规律地深呼吸,让全身放松。进入松弛状态后,拿出上述系列卡片的第一张,想象上面的情景,想象得越逼真、越鲜明越好。
三、如果你觉得有点不安、紧张和害怕,就停止下来,做深呼吸使自己再度松弛下来。完全松弛后,重新想象刚才失败的情景。若不安和紧张再次发生,就再停止后放松,如此反复,直至卡片上的情景不会再使你不安和紧张为止。
再怎么孤独都要走下去
人活着就要有坚定的信念和自信心,在通向成功的道路上自强不息,奋斗不止,永远也不要说放弃。
永远不要说放弃,是一种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也是一种可贵的自信。掌声、荣誉和鲜花只不过是过眼烟云。但是,那种信念、追求和自信却能伴我们终身。抵达终点才算大功告成,是一种拥有,也是一种勇气。任何困难都不可阻挡你。凭着这种勇气,去开拓自己的人生之路,去描绘自己壮丽的蓝图。
当你一无所有的时候,你也能够说:我很幸福,因为你还有健康的身体;当你不再有健康的身体的时候,你依然可以微笑着说:我很幸福,因为我还有一颗健康的心;甚至当你连心都不再存在的时候,你仍旧可以对宇宙大声说:我很幸福,因为我曾经奋斗过,曾经拥有过。
有希望也许会有失望,但放弃希望就永远绝望。
成功只有一条简单的路——坚持。
成功是一种习惯的表现,而失败也是一种习惯的表现,放弃是失败习惯中最严重的一种。
失败者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他们太习惯于放弃。
很多人是在下一秒就要成功的时候放弃的。其实他并没有失败,只是自己要放弃而选择了失败,不放弃就有成功的机会。
刘伟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马上要39岁了,还没女朋友,一个人到上海拼搏数年,要强的他不仅毫无积蓄,现在连生活费都成了问题。老家生活在农村里,父亲已经70多岁了,只有一个愿望就是让儿子娶上媳妇,好在乡亲们面前抬起头来。刘伟现在也不去找女朋友,他想都不敢想,他认为是不可能的,没有钱,事业还没起步,凭什么女孩子会跟着他。他现在只想把事业做好,或者至少能快点赚到钱。
为了能快点赚到钱,他不断地换工作,可想而知,他什么资源也得不到。眼看着年关已到,怎么办呢?他想搏一搏,于是准备到绍兴开一家小公司,只想着如果成了那不仅能赚到钱而且为明年自己的事业打下坚定的基础。
他把仅有的几百元钱投入到这场有着美好前景的事业中,没几天就宣告失败。
他已经彻底绝望了,垂头丧气的准备向朋友借钱回到老家,然而却又有些不甘心,就这样灰溜溜地回去吗?如果继续奋斗,那么路又在哪里呢?
观念突破:执著还是放弃
人在奋斗的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有一些坎坷和波折。正因为如此,世界上就有强者和弱者之分。强者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总会说:不管有多么艰难,永远不要放弃;而弱者却会替自己找到退缩的借口:得了,何苦呢,我还是放弃吧!
有些人在订定计划之初,确实是信誓旦旦,抱持着“不达目标绝不终止”的念头,但是在执行计划时,一旦遇到了不易克服的困难后,当初坚定不移的志向,就可能动摇了。比较好一点的是修改计划,换一条路再重新出发,最糟的是,见不易达到目标,便打了退堂鼓。而这种持着“不成功便放弃”心态的人,他又会重新订一项计划,于是又信誓旦旦的要努力实行计划。然而由于缺乏恒心的结果,自然也是无疾而终。
类似这种人,一生就生活在制定计划:遇到挫折,放弃计划,重订计划,这样的循环之中……
那么,他可能一辈子就在连串的计划中度过,压根儿也没有机会品尝成功的滋味。有一句话说:“君子立恒志,小人恒立志”,这种无法贯彻执行计划的人,虽然不能称为“小人”,但是只知一味地重订计划的人,焉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当你想要放弃时,不妨想想,也许阳光就在转弯的不远处,如果此刻放弃就永远触不到成功的希望,那就对自己说:挺住,成功源于坚持。
心理学家常将人类不同的“成就动机”归诸于“人性”之上。他们的说法是,人类的行为是经由多种因素而决定的,绝不能将人的成功与失败,归咎于单一的因素,譬如家庭环境、学历、背景、工作环境等等。这些因素分析起来虽极为复杂,但是有些人做到了,有些人做不到,确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只要有人能做到,你便一定能做得到,工作中若能一直持着这种“不服输”的精神,才能真正盼望到“出头天”的来临。
不幸的是世界上多的是放弃者。做什么事都会有挫折,一遇挫折就放弃,有人一次就放弃,有的人二次后放弃,也有的人坚持到五次后放弃,不管几次,放弃的结果是一样的——失败。
另有一种人则是持着“国父十次革命的精神”,订定计划之后,只要是合理可行,他便坚持到底。其间,不论遇到何种挫折,他都不会屈服,一直要把整个计划执行完成才肯罢手。这种人有时候会被周遭的人视为“死脑筋”、“不知变通”,但是由于他能够立定志向坚持到底,那么他所成就的计划,自然比一般人要多得多。就在这样一点一滴的累积之中。虽不一定能功成名就,至少他要比一般人生活得踏实多了。
锦囊妙计:用冒险的精神追求理想
刘伟为什么这么快就失败了?因为他太心急了!他只想着投入很少的钱,然后能有100倍、甚至于更高的利润回报。却没有考虑过自己是否具有这样的实力与机遇。
那么,在生活中,你应该做些什么呢?
一、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目标是一点一点、一步一步达到的,因为学习是缓慢进展的。而进步需要时间,有时甚至需要花很长的时间。一个人要想达到自己的目标,最终实现理想,就要坚持到底,才能最终尝到胜利的果实。
二、从基础开始做起
你一定要明白,那些身居“高位”的人们,通常都是从“底层”干起来的!他们努力工作,慢慢地升上来,边干边学,并掌握自己的专长。他们的一生,很像是往银行里一分一分地存钱,随着在知识和经验方面的日益富有,他们就成了学识广博的人,成就了自己的事业。
三、认准自己的目标
一个人不可能在一天之内就攀上自己理想的巅峰,视失败为益友,积极吸取教训,努力再去试一试。
如果你不放弃自己,谁也不会放弃你,如果你连自己都看不起自己,那又有谁会相信你呢?
“再试一次”,是战胜自己和困难的开端,是走向成功的伊始;“再试一次”,机会垂青于你,让人刮目相看;“再试一次”,你将走出原有的困惑,把握明天的机遇。
“来吧,再试一次”!!!
信心来自完善的准备
诗人泰戈尔曾经说过:生活对没有准备的人,常常是残酷和粗暴的;但是对待有充分准备的人则是非常驯服的。这也就是说:重视准备,才能驾驭生活。
危机来临之际,准备更显重要……
两个人在森林里旅行,遇到了一只饥肠辘辘的猛虎。其中一个人马上从背后取下一双更轻便的运动鞋换上。另外一个人非常着急,喊道:“你干嘛呢,再换鞋也跑不过老虎啊!”换鞋的人却喊到:“我只要跑得比你快就行了。”
很显然,这个换鞋的人是有所准备的人,他明白:猛虎当前,只有跑在前面的人才可能获得生存的机会。毋庸置疑,我们身处在一个竞争日趋残酷激烈的社会,其残酷性甚至更甚于自然界中的弱肉强食。因此,在这个大环境中,只有有准备的人才能不被淘汰,同样,机会总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只有有准备的人才更有可能脱颖而出。
细细想来,准备其实无处不在:竞标准备,考前准备,战前准备,术前准备,戏剧的预演,甚至消防演习和比赛热身,都是时刻会发生在自身和身边的事例。从“时刻准备着”的红色口号,到代表兵法精髓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从“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儒家经典,到“未雨绸缪”、“磨刀不误砍柴功”等生活格言。先哲和前人们也一直在反复提示着我们准备的重要性。
尽管如此,准备仍然是最容易被我们忽视和遗忘的,即使认识到了准备的重要性,也很少能对它保持长久的热情。于是,“效率低下、差错不断、前松后紧、盲目决策”就非常轻松地成为贴在失败者身上的标签,而“时间仓促、准备不足”也就成为了失败者最常用的借口和理由。
当然,因准备而取得成功的例子也比比皆是,最著名的可以说是《把信送给加西亚》中的主人公罗文。一直以来,都以罗文为敬业、服从和勤奋的榜样,但却没有意识到他成功的真正原因:准备充分。要知道:远渡重洋,在崇山峻岭的热带丛林中穿越,在危机四伏的陌生国度寻找一位行踪隐秘的革命者——这是一项多么复杂艰巨的任务,仅凭勤奋、毅力和热情是无法完成的。而罗文中尉能够出色的完成任务,是因为他已经意识到:没有准备的工作从一开始就是失败的,仓促进行只能事倍功半。多少年来,无数企业一直将罗文作为优秀员工的象征,而从那些业绩出色的员工身上,你看到的不是整天忙忙碌碌,却不得要领,漏洞百出;而是能够在工作中,不但积极主动,勤奋敬业,而且善于思考,懂得准备,能够真正将每一项准备工作做的扎实到位,将工作完成的精致完美。